「中了101小姐姐的毒。」
「火箭少女101宿舍分配」、「楊超越抽獎」、「愛情騙子吳宣儀」.《創造101》(以下簡稱《101》)成團近一周,還在屠榜微博熱搜。顯然,大眾還沉浸在101情緒裡。
這個夏天,幾乎無人不識《101》。48億播放量、霸榜微博熱搜,全媒體熱議下,《101》火出飯圈,成為可與世界盃爭鋒的現象級綜藝。
節目的爆紅,不僅捧紅了孟美岐、楊超越等小姐姐,更讓入局品牌們賺得盆滿缽滿。東道主騰訊視頻外,其「同門」騰訊微視(以下簡稱微視)也登上免費APP排名榜榜首,成為幕後贏家。
短視頻市場爭奪戰如火如荼之際,殺出重圍絕非易事。So,微視是如何攜手《101》,「逆風翻盤」的?其間的營銷探索又給行業帶來了哪些啟示?且聽TOP君抽絲剝繭,一一道來。
360°融入,深度綁定《101》
短視頻平臺「入股」綜藝早已不是新鮮事。
去年7月,快手和火山小視頻分別贊助《中國新歌聲2》和《極限挑戰3》拉開「短視頻綜藝發聲戰」序幕;年底,抖音橫掃各大衛視跨年晚會強勢入局;而如今微視花式融入《101》,也成為短視頻行業搶C位的一次奇招,節目火爆之餘,更在於微視示範什麼是「360°融入」。
品牌贊助綜藝,可分為三個階段:重複口播和logo露出為主的「傳統植入期」,花式口播和場景植入為主的「花式植入期」和 360°融入,深度綁定的「全場景植入期」。微視此番則在探索中邁入了第三階段。
無孔不入,微視為土創女孩編織了一張密不透風的網。
開通點讚通道,想給自家idol投票,到微視去;
籤下黃子韜、張杰為代言人,王一博為舞力導師,想看他們,到微視去;
101位選手悉數入駐,發布獨家短視頻,想看節目外選手表現,到微視去;
想參加#我為菊姐打個call#和 #助力創造101成團#等多個話題,到微視去;
即便不參與,只圍觀,節目過程中小姐姐拍攝的創意中插還是會激發你去在看一眼的衝動。
總有一個理由,讓你心甘情願「入坑」。
押中爆款憑眼光和運氣,最大化借力則全憑品牌營銷力。此番微視將土創女孩們網羅至麾下,不僅展現其營銷力,更為業內小夥伴探索出深度融入節目的高階玩法。
深諳飯圈規則,撬動粉絲經濟
《101》熱潮,歸根到底是飯圈的狂歡。
從2005年「玉米」以352萬票將李宇春送上王座,到搞偶女孩用數千萬瓶農夫山泉將小哥哥們「澆灌」成團,再到如今土創女孩用3000萬真金白銀送自家idol成團,追星族的能量總是超乎你想像。毫不誇張地說,品牌營銷,得粉絲者得天下。
微視深諳此道,活學活用三大飯圈法則,深入飯圈,掀起粉絲狂歡。
在飯圈,自家idol永遠是最好的,為了idol的榮光,粉絲們會全力一戰。
基於此,在點讚送選手成團之外,微視獨立發起「封面女神活動」:每周新增粉絲最多選手將登上APP開屏,最終排名冠軍可登陸北京、上海和紐約三大地標。
粉絲們很快加入戰局。最終,1773674人參加,微視也自然在其間收穫一波新用戶。
在飯圈,粉絲組織是「司令部」一般的存在。借力粉絲的力量,往往能事半功倍。
為此,微視策劃了選手快問快答、土味情話等個性化內容,借著愛豆的趣味、日常又獨家的短視頻互動,撩起粉絲團要去pick的洪荒之力,將其擴散到微博、微信等各類粉絲聚集的社交平臺裡,又吸引了大批女團創始人們加入轉發和互動行列。
追星追的不僅是idol,還有努力將其送上花路的自己,正如《101》之所以掀起全民pick潮,在於「創始人」們決定了最終成團成員。
瞄準其成就感心理,微視推出DIY成團海報H5:在總決賽這天,讓用戶自己親自為pick選手DIY海報,並署名生成成團海報給她打call。
DIY頁面
DIY形式極大的滿足了粉絲的成就感,形成病毒式傳播。「成團小姐姐入駐微視」消息隨之傳開。
品牌力量有限,而粉絲力量無窮。在這場以粉絲為主角的「戰役」中,微視顯然一開始就找準了自己的位置,借力粉絲四兩撥千斤,用巧勁兒撬動粉絲經濟。
產品、營銷花式創新,留住新入駐粉絲
攻城容易守城難。注意力稀缺時代,熱點轉瞬即逝,所有藉助外力快速吸粉的品牌都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如何留住這些用戶。
而其間的關鍵則在於,能否在熱度消逝前,將節目和個人粉轉化為品牌粉絲。
對此,微視給出的對策是:集全渠道之力為平臺賦能,並用產品和營銷上的持續創新提供優質體驗。
「入股」同門節目,微視先天優勢盡顯:獲一眾騰訊系資源支持:QQ、QQ空間、QQ看點等產品均與微視入口打通,為其引入、穩住大批優質用戶。
深諳小姐姐心理的產品功能先來秀一波:微視將主打功能與小姐姐特質結合,發起花式主題活動。
針對跟拍功能,攜手舞臺王者山支大哥,「一起跳創造101」, 2.1W人次加入其中;
針對長腿功能,與「金華火腿隊」的高秋梓一起,發起#誰還沒個大長腿#。肉眼可見的長腿體驗,吸粉一眾小姐姐。
最新的4.4版本中,還推出一鍵大片、實時美妝、五官重塑等新功能。
4.4版本新功能
花式營銷打法也必不可少。
配合節目播出,微視邀請B站跨文化博主韓國東東、肌肉山山、娛樂博主蚊嘰嘰等點評節目,國際友人的辣評,用新內容反哺《101》生態,借著節目將微視影響力延伸至其他渠道,無形中拉近粉絲與idol距離,掀起飯圈狂歡。
線下推廣也不能少,微視在三裡屯搭建「有趣發電站」,打造粉紅跟拍室,讓用戶切身體驗微視的「跟拍」功能。
節目影響終歸是短暫的,對品牌的認同卻是可持續的。微視居安思危,用內容和營銷上的花式創新提升用戶體驗,讓用戶始於節目,陷於新玩法,忠於品牌。
短視頻×綜藝,探索更多營銷可能性
至此,一場短視頻×綜藝的全新探索落幕。
一個因依託大眾化平臺有高影響力,一個因抓住碎片化時間異軍突起,綜藝和短視頻無疑是時下最熱的兩種形式,而高重合度的年輕受眾群更為兩者取長補短,深度融合提供了原動力。
此番合作充分發揮兩者優勢,相互賦能:深度融入不僅提升微視知名度,為其帶去了不少的新用戶,同時也以衍生內容反哺節目,助其在全平臺傳播;微視的粉絲營銷為節目造勢、提供新看點外,也讓平臺深入飯圈,而花式創新將大批「節目粉」轉化為「平臺粉」,並延續了節目影響力。
Anyway,經此一役,微視大展鋒芒,短視頻市場誰將C位成團?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