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的香港樂壇,和如今的內地樂壇最大的區別,就是沒有這麼多的後起新秀。
當時四大天王獨佔一方,不管是人氣還是實力都很難受到外來壓力的衝擊。
但是這種情況單論香港藝人確實非常穩定,當臺灣的「四大天王」殺過來之後,劉德華和張學友等人也不見得能夠氣定神閒。
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還有黎明,他們在圈中幾乎都是多棲發展的。
但是能夠被評為天王,主要還是靠的演唱能力。
幾乎在同一時期,臺灣的一些熱愛音樂的歌迷,私下在臺灣也選出了幾個能夠被稱之為「天王」級別的歌手。
當他們橫空出世的時候,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衝擊了香港樂壇天王獨領風騷的局面。
1.齊秦
首先是音樂人齊秦,他的出現被稱之為內地華語樂壇的一次革命性轉變,不少人都從他的音樂中得到了一種心靈上的認可和解放。
通過歌曲《又見溜溜的她》,齊秦以強勢的姿態闖入樂壇,一時間引起了很多年輕人的共鳴,於是被推上了偶像歌手的路。
後來他的影響力也依舊存在,不管是《大約在冬季》還是《張三的歌》,這些充滿濃厚個人色彩的音樂,都成為了現在歌手們翻唱的經典曲目。
成名之後的他奪得無數音樂獎項,劉歡在學生時代最喜歡的就是齊秦的音樂,張信哲也直言自己找到了相似的嗓音,所以會有意無意模仿齊秦的唱腔,可見在眾多音樂人心中,齊秦的地位確實很高。
2. 童安格
如果說香港的歌手歌曲中多端的是灑脫和隨性,那麼臺灣的歌手就基本以優雅著稱。
童安格作為和齊秦同時期的歌手,氣質上比齊秦更少一點叛逆多一分儒雅。
出道至今演唱的《其實你不懂我的心》還有《耶利亞女郎》等歌曲,都充滿了一種文人的書卷氣。
雖然幾十年來童安格拿到的獎項並不是非常多,和天王們相比成就也弱一點,但是在聽眾裡面卻很受歡迎。
因此,在選擇臺灣四大天王的時候,童安格毫無意外地因為人氣入選了。
3. 王傑
作為臺灣四天王之一,王傑年紀比其他幾位哥哥都稍小,但勢頭確實非常的猛。
在當年多是歌唱愛情甚至有點無病呻吟的年代,王傑的歌曲都是以真摯和直白出名,很少有無意義的東西,所以深受一些歌迷的愛戴。
愛聽他唱歌的人群,甚至覆蓋了全年齡段,十幾歲到幾十歲不等。
現在能夠做到歌曲全年齡覆蓋的歌手少之又少,王傑能被稱作是「華語世界第一人」不無道理。
曾經大火的音樂人張洪亮,在自己專輯銷量最低迷的時候,參考王傑的歌去製作音樂,一下子就賣的非常火爆。
而圈內名人高曉松甚至蔡依林,都坦白從小就聽王傑的歌長大,時至今日依舊是非常尊敬的偶像。
4. 周華健
在臺灣四天王中,周華健的辨識度很高,他的歌曲風格和類型也很廣。
有歌唱友情的《朋友》,還有歌唱愛情的《愛相隨》,甚至也有充滿江湖氣息的《刀劍如夢》,整體看來幾乎沒有他不敢嘗試的風格。
在九十年代周華健最紅的時候,各大媒體直接封他為「國民歌王」,專輯銷量在歌手中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可見聽眾都非常喜歡他。
作為「縱貫線」的一員,周華健的實力是羅大佑和李宗盛等人都完全認可的,在輝煌時期風頭無兩。
時至今日這四位臺灣天王,幾乎已經對華語樂壇無法造成什麼太大衝擊。
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特色,雖然在九十年代香港和臺灣的天王會互相比較,甚至彼此抗衡。
但在如今的多樣化音樂中,慢慢的都失去了曾經的影響力,只有部分歌迷依舊痴情追隨。
關於現狀,齊秦比起音樂,更多人關心他曾經和王祖賢的那一段感情經歷,現在鮮少露面演唱;
童安格移民加拿大後再次回歸,樂壇早就已經更新換代,因此慢慢銷聲匿跡直至退出樂壇;
王傑在歌迷心中是最可惜的存在,於事業最好的時期自曝因為嗓子被毒啞不能唱歌,最終無奈退出樂壇;
周華健近些年還是依舊比較活躍,在老一輩歌手中的熱度依舊存在,是目前發展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