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 開新局】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遼寧實現全面振興極為關鍵的五年。近日,遼寧召開省委全會,堅持將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作為根本遵循,以此確定「十四五」時期遼寧振興發展的大方向、大思路、大舉措,立足遼寧實際,謀劃好「十四五」發展。
近一段時期,圍繞遼寧「十四五」規劃相關重大問題,遼寧省委省政府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遼寧省委書記張國清先後到瀋陽、丹東、大連、阜新等9市就「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開展調研,並多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就有關重點問題組織研討。遼寧專門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專家企業家座談會、基層代表座談會,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11月7日至15日,遼寧「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網上徵求意見,廣大人民群眾踴躍參與、積極獻策。
遼寧省委全會提出到2035年的遠景目標:遼寧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新時代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出了遼寧「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形成營商環境好、創新能力強、區域格局優、生態環境美、開放活力足、幸福指數高的振興發展新局面。
其中,遼寧將優化營商環境當作破除深層次矛盾、消除體制機制障礙的重要舉措。通過直接從「病灶」入手,層層剝繭、倒逼改革,更加有力有效地向體制機制「開刀」,遼寧將著力營造「辦事方便、法制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和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生態。
加快結構調整、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是「十四五」時期遼寧要解決的重大課題。遼寧「破題」方法就是做好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這三篇結構調整大文章。遼寧已經對聚焦做好三篇大文章逐一提出具體路徑,即運用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升級「老字號」,拉長產業鏈深度開發「原字號」,引育壯大數字經濟、高技術製造業和高端服務業等「新字號」,主動擁抱智能時代,推動遼寧製造向遼寧智造轉變躍升,奮力走出遼寧「數字蝶變」的高質量新路。
結合實際,遼寧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形成以瀋陽、大連「雙核」為牽引的「一圈、一帶、兩區」區域發展新格局。「一圈」即瀋陽現代化都市圈,「一帶」即遼寧沿海經濟帶,以大連為龍頭深入推進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兩區」即遼西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導區和遼東綠色經濟區。各區域間相互依託、協調聯動,進一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推動高質量發展。
連日來,遼寧全省各地積極編制本地區「十四五」發展規劃。遼寧省錦州市邀請渤海大學、市委黨校、各民主黨派積極參與重大課題研究,確定31個市直專項規劃、9個縣(市區)規劃,構建了完整規劃體系,提出建設美麗宜居充滿活力現代化港口城市和遼西區域中心城市定位。目前,15個關於錦州城市發展定位、錫赤朝錦陸海新通道、帆船帆板等關係錦州發展的重大課題已經全部完成,並在錦州總體規劃中體現。
(光明日報記者 劉 勇)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01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