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小區16棟樓住十萬個骨灰盒,門掛牌匾窗戶全黑,地下室最貴
天津市濱海新區中塘鎮,一處公益性骨灰堂被改建成住宅式,並違規出售。記者實地暗訪發現,該建築群分為兩期,共16棟樓房,樓房外形與普通居民小區無異,但窗戶都是黑色的。進入樓房內部,記者發現每層大約有25戶房,面積20平到50平不等,每家每戶門口都懸掛著「X氏祠堂」的牌匾和大紅花。工作人員稱該小區樓房目前接近售罄,因為更接「地氣」,地下室最貴、閣樓價格最便宜。
開發商將這處骨灰堂花費3億被改建成住宅式,佔地面積超過5公頃,規模號稱「華北地區第一家」。記者通過暗訪發現,儘管銷售人員介紹「手續齊全」,但根據天津市國土和房管局公開的文件,此處墓地在性質上屬於公益性骨灰堂,並無買賣資格。為了規避公益性墓地無法經營的管理條例,此陵園將墓地合同條款從售賣改為長期租賃。
隨著天津市殯葬改革的推行,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陵園單獨買一處房間來做自家祠堂,而不是將自家骨灰盒與其他家骨灰盒混放在公益性祠堂。這家以「樓房式祠堂」為招牌的骨灰堂一期開售時一度遇冷,但6年間價格一路瘋漲,均價從3千一平漲到7千一平。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小區已「入住」3千多家族,骨灰盒接近十萬個。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買房用來放骨灰盒應該受到指責嗎?你能接受隔壁其實是墓室嗎?
普通剛需者光是買一套房就已經怨聲載道,沒房之時房價給他們帶來了巨大買房的壓力,有房之後月供又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供房壓力,不少可能這輩子就只能買一套房了,而且徹底淪為了房奴。當然,對於剛需者來說,房子是用來自住的,不得不買,然而卻存在一些人,買房的目的就只是為了存放骨灰盒。
買房用來放置骨灰盒也不是不能理解,目前不僅房價處於較高的水平,一些城市的墓地居然也已經炒到了天價,一些家庭苦於是在買不起墓地,便想到看了買房充當墓室。但是,墓地不過是尺寸之地,怎麼可能比幾十平米的房子還要貴呢?這種現象一般發生在一二線城市居民身上,在自己居住的城市買不起墓地,便想到在周邊房價較低的小城市買房,並不打算在裡面居住,也不正經裝修,只是將新房用來存放骨灰盒,清明或者年底的時候,再去祭拜親人。
但是對於這種現象,一些人忍不住對於商品房放置骨灰盒進行指責,認為新房用來放置骨灰盒其實應當受到抵制,原因有三:
一、 房屋空置,資源浪費
雖然新房之中放置有骨灰盒,但要知道,房子本質是用來給活人居住的,一個骨灰盒根本用不了即使平米麵積的住房,房屋其實和炒房客因為囤房導致的房屋空置現象沒什麼兩樣,是一種資源浪費行為,一旦到了夜晚,別家燈火通明,只有放置有骨灰盒的房子一片漆黑,常年閒置。
二、 抬高小城市房價
雖然小城市的房價相比於一線城市而言,確實顯得微不足道,但是,以小城市的經濟實力以及當地居民的經濟收入,確實也承受不起房價的上漲,另外,小城市由於人口的流失,本身房子也並不存在多大的需求,然而,如果一線城市普遍將周邊小城市的商品房當作墓地的話,購房需求必然將帶來房價的上漲。
三、 令鄰居感到恐怖
中國人對於神鬼一向具有恐懼之心,對於墳地一向是敬而遠之,儘管開發商在分廠上開發新樓盤,通常也不敢讓買家知道這件事,而至於兇宅的話,更是讓多數人不敢觸碰,即使理智上告訴他們,世上未必就有存在鬼神,靈異事件多數也可以用科學進行解釋,然而大眾心理上的恐怖卻難以釋懷,容易疑神疑鬼,想到自家旁邊就是個墓室,簡直不寒而慄。
但是,也有人對於以上觀點表示反對,認為既然是商品房,購房者在擁有產權之後,房子怎麼處置都是房主的自由,只要不會對小區其他居民造成實質性的傷害與威脅,別說是防止骨灰盒,就算是養狗養蛇外人也無權過問。
那麼你們又是怎麼看待買房放置骨灰盒的行為呢?你能接受隔壁其實是墓室嗎?你願意和骨灰盒做鄰居嗎?
來源:樓市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