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陳彧
曾幾何時,澳大利亞還是中國人出行旅遊、出國留學的備選地之一,如今,兩國的關係卻蒙上一層厚厚的陰霾。
正如中國的外交部發言人所言,出現如今之局面,其責任完全在澳方。正是因為澳方的兩面三刀、表裡不一才導致了中澳關係面臨困境。就在12月16日,澳大利亞把中國給告了。可是,你能想到澳總理莫裡森前一天還表示要和中方平心靜氣地談談嗎?這種表面上要和人對話,背地裡卻給人一刀的行為,實在是令人不齒。
中國已經足夠耐心
有外媒表示,中國對澳大利亞正在逐漸失去耐心。的確,雙方關係緊張伊始,中國政府一直保持相當的克制,除了外交部發言人比較官方的回應之外,中國並無實質性的反制措施。細數澳大利亞種種反華劣跡,從無端指責中國、粗暴幹涉中國內政到積極響應美國政府拒絕華為5G應用進入澳大利亞市場,從積極完善「五眼聯盟」(一個針對中俄的情報機構)運行機制,再到積極參與美國主導的亞太地區軍事演習,如此種種,不斷挑戰中國底線。顯然,澳大利亞低估了中國政府維護國家利益的決心。
澳方仍在執迷不悟
從澳大利亞上訴WTO來看,澳方似乎缺乏和談的誠意,其對中國官方的警告以及中國民間的不滿似乎也並不感冒。不僅如此,澳大利亞國內更是出現了「以臺制華」的呼聲,澳政界清楚「臺灣問題」涉華核心利益,所以想到如此損招,然而如果澳大利亞一再執迷不悟,中國的反制將來得更猛烈。
其實,有一個很令人費解的悖論,即:澳大利亞明明從中澳經貿往來中獲得了巨額的利益,卻要破壞這種經貿往來的基礎,讓自己無利可圖。西方國家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如此看來,澳大利亞似乎既不喜歡交朋友,也不是很在乎利益。
針對澳方澳方向WTO尋求仲裁一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6日指出,「澳大利亞政府應當認真對待中方關切,採取實際行動,糾正針對中國企業的歧視性做法。」
免責聲明:本文由時代之聲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國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