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美東、陳晴:更好地向世界展現負責任大國形象——對部分英文媒體...

2020-12-24 北京大學新聞網

觀點提示

面對部分英文媒體的報導偏差,我們既要警惕某些外來聲音通過網絡對中國內地輿論產生的影響,也要以更高水平的對外傳播講好、講深、講透中國的戰「疫」故事,充分展現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對中國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西方部分英文媒體一方面客觀地呈現積極抗「疫」的中國形象;另一方面,由於傳播渠道差異、文化差異、意識形態偏見等原因,被扭曲的解釋、被屏蔽的真相、被顛倒的事實也充斥其中。部分英文媒體對中國疫情的報導,值得我們認真審視和思考。

中國戰「疫」國際形象得到的認可

為觀察西方媒體對中國新冠肺炎疫情的報導,筆者搜集梳理了2020年1月16日至2月14日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四國媒體共500多篇報導,來源包括美國的《華盛頓郵報》《新聞周刊》《費城詢問報》和CNN、英國的《倫敦標準晚報》《旁觀者周刊》、加拿大的CBC和《環球郵報》、澳大利亞的《澳大利亞人報》《澳大利亞時代報》《雪梨晨鋒報》。在筆者所掌握的資料中,大多數報導引用了中國內地媒體發布的相關消息,不同程度地肯定了中國政府採取的防疫措施,一定程度上積極評價了中國在疫情初期快速識別病毒並第一時間向世界分享信息的舉措。《澳大利亞人報》報導說,澳大利亞新興病毒專家Mackay教授稱,中國人快速識別測序病毒並將該信息發布給WHO的行為「已做對了一切」。美國《新聞周刊》報導稱,中國科學家研究和共享病毒信息的進步舉世矚目;由於中國政府的快速反應,使得人們對於新冠病毒有了至關重要的新認識,為全球下一步的防疫對策奠定基礎。美國《華盛頓郵報》肯定了對武漢實施「封城」隔離的措施,認為關閉中國主要交通樞紐之一的決定是「一項非常有力的措施」,能有效控制疫情傳播。

部分英文媒體對中國戰「疫」的報導偏差

在部分英文媒體的相關報導中,也不乏主觀性、片面性、傾向性很強的報導。主要表現在:第一,個別媒體忽視中國國情,質疑武漢「封城」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第二,趁勢攻擊中國。部分英文媒體報導出現的偏差,與其了解的信息有限、對中國國情不熟悉、固有的意識形態偏見等都有關係,具體說來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話題選擇偏好造成了報導偏差。對比中西媒體報導不難發現,中國內地媒體側重報導官方救援、社會援助和疫情受害地區的自救與恢復,彰顯中國人民眾志成城戰勝疫情的決心,同時適當消解疫情本身的悲劇色彩,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相反,西方部分英文媒體往往先入為主,側重報導疫情產生的各種影響,甚至渲染感染者的「慘狀」,更傾向於從個體體驗的角度報導疫情嚴重地區人們的生活軌跡和心理感受,更容易引導受眾對中國形成負面評價。

事實選擇偏差造成的報導偏差。選擇不同的「事實」,就能呈現出不同形象。疫情期間,無論是中國內地還是整個國際輿論場中,都混雜著各種「情報」和駁雜的聲音。而部分英文媒體的報導,熱衷選擇負面信息甚至刻意編排、堆砌細節,一定程度上掩蓋了中國內地抗「疫」的總體進展情況和成效。

意識形態差異造成報導偏差。此類報導偏差最常見的手段是使用汙名化的「話語包」,如將「人民戰爭」指認為自上而下的、忽視基層的控制,採用「東亞病夫」等歧視性詞語等。較為隱蔽的方式是在敘述中隱含二元對立結構:將「自己(讀者)—被報導者—中國公眾」與「中國政府—中國共產黨」對立,將媒體自己打扮成正義的代言人和傳播者,引導媒體受眾產生對中國政府的不滿情緒。

講好講深講透中國戰「疫」故事

面對部分英文媒體的偏差性報導,我們除了要把工作做得更好,以實實在在的成績來否定那些偏見,還要主動講好、講深、講透中國的戰「疫」故事,讓國際社會更多了解中國、親近中國。

國家形象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場戰「疫」中,中國政府對中國人民、對國際社會高度負責,全國各族人民四海一家、團結一致、高度自律、互助互愛,白衣天使們不怕犧牲、甘於奉獻,基建工人們夜以繼日高效率、高強度搶建雷神山、火神山醫院……這些故事哪一個不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勤勞智慧、團結協作精神在新時代活生生的體現呢?如果我們講不好中國的抗「疫」故事,如果不能讓國際社會深入了解中國戰「疫」的真實情況,就對不起這些新時代的英雄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客觀地講,國際輿論格局依然是西強我弱,但這個格局不是不可改變、不可扭轉的,關鍵看我們如何做工作。」面對部分英文媒體的報導偏差,我們既要警惕某些外來聲音通過網絡對中國內地輿論產生的影響,也要以更高水平的對外傳播講好、講深、講透中國的戰「疫」故事,充分展現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這應是我們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程美東系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安徽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基地負責人兼首席專家)

原文連結:更好地向世界展現負責任大國形象——對部分英文媒體中國戰「疫」報導的觀察思考《中國教育報》2020年3月13日

相關焦點

  • 【學者新論】程美東、陳晴:更好地向世界展現負責任大國形象——對部分英文媒體中國戰「疫」報導的觀察思考
    對中國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西方部分英文媒體一方面客觀地呈現積極抗「疫」的中國形象;另一方面,由於傳播渠道差異、文化差異、意識形態偏見等原因,被扭曲的解釋、被屏蔽的真相、被顛倒的事實也充斥其中。部分英文媒體對中國疫情的報導,值得我們認真審視和思考。
  • 一個負責任大國應有的擔當
    積極對外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是抗疫國際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堅持正確義利觀、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必然要求,是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應有的擔當,是一個曾在艱難時刻受人幫助的國家義不容辭的責任。截至4月12日,中國已分5批向139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抗疫援助。  從援助對象看,既包括疫情較為嚴重的國家,也包括公共衛生體系和防疫能力較為薄弱的國家,還包括歐盟、非盟、東協等國際組織。中國響應世界衛生組織籌資呼籲,向其提供2000萬美元捐款,用於增強有關國家防疫能力、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等指定用途。
  • 【地評線】大眾銳評:PMI創三年新高:中國好,世界才更好
    PMI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PMI有「信心指數」之稱,是國際上通行的經濟監測指標之一。在最新數據中,我國11月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為51.5%和50.9%,分別高於上月0.5和0.1個百分點,均為年內高點,且連續3個月位於擴張區間,保持逐月回升走勢,我國進出口持續恢復向好。
  • 芬蘭最大英文媒體發表習近平卡通形象故事
    人民網赫爾辛基4月4日電(記者 李玫憶) 在習近平主席抵達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對芬蘭進行國事訪問的3個小時前,芬蘭當地時間13:30左右,芬蘭最大的英文媒體《赫爾辛基時報》刊發了題為「習近平主席的故事」系列卡通,該系列共七段,分別以「年輕時做過農民」、「愛讀書」、「愛運動」、「重視環境保護
  • 川普承認自己對國會騷亂負部分責任
    據外媒,當地時間11日,川普承認自己對上周國會發生的騷亂事件「至少負一部分責任」。
  • 「地評線」金羊網評:以「綠」為底,在應對氣候變化中展現大國擔當
    十三五」「十四五」規劃,到大力實施綠色發展理念,堅定參與和支持應對氣候變化多邊進程,以中國的山青水綠、海晏河清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實質貢獻;從把「汙染防治」作為三大攻堅戰的重要任務來抓,到將生態文明寫入憲法,把應對氣候變化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主動提出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力爭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全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新格局……守護好我們共同的藍色星球,中國始終展現出負責任大國擔當
  • 中國前所未有地走近了世界舞臺中心
    28日晚正式開播的六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大國外交》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新華通訊社、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全景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恢宏歷程
  • ...百年事業發展」研討會暨《新時代大黨形象》發布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推進大黨形象研究、迎接黨的百年誕辰展開了深入研討。  會上,首先舉行了《新時代大黨形象》新書發布儀式。人民日報出版社副社長趙軍出席會議並致辭,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張琳在現場代念北京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於鴻君的致詞。《新時代大黨形象》作者、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程美東介紹了該書的基本情況。
  • 紀念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小學生觀後感作文:不負大國情懷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焦點新聞>正文紀念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小學生觀後感作文:不負大國情懷 2020-10-27 10:23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 《小丑》導演:電影中展現的暴力是負責任的行為
    菲利普斯公開表示,在影片中展現真實的暴力行為是一種「非常負責任的(very responsible)」行為。據外媒Variety報導,菲爾普斯周三在電影節上談及了自己的用意:「為(影片中的)暴力加上現實的影響,這難道不是件好事麼?我們已經對卡通化的暴力情節習以為常,將卡通元素從中剝離掉,這難道不是件好事麼?所以現在議論的走向讓我有點驚訝,因為(這種批評)是不負責任的。
  • 復興時代的大國胸襟與氣概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我們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緊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不斷鞏固防控戰果的同時,也及時主動與世界分享有關病毒科研成果,慷慨無私地與世界分享防控和診療方案,並向多個國家派出醫療專家、捐助醫療物資,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積極開展國際抗疫合作,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這一切,理應得到讚許和認可。
  • 展現大國擔當!疫情越來越嚴重,中國當著全世界的面做出重要承諾
    中國或將承擔更多責任 中國在疫情爆發之後,立馬向全世界公布這一情況,呼籲各國領導人能夠有所重視,同時也和世衛組織進行溝通西方媒體以及金融機構紛紛認為,中國經濟處於復甦以及發展狀態,能夠給全球經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 巴基斯坦高層政要:中國在戰疫中展現了大國擔當
    他說,中國不但自身控制住了疫情,還幫助巴基斯坦抗擊疫情,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穆沙希德表示,在中國的支持下,巴基斯坦在破紀錄的時間裡建立了一家非常特殊的隔離醫院。巴基斯坦應當向中國學習,中國是抗擊新冠疫情獲得成功的光輝典範,同時中國在這場疫情危機中發揮了領導作用。作為亞洲國家與鄰國,作為中國的朋友,巴基斯坦也為中國感到自豪。
  • 越南再現大國形象:在東協電影節推廣越南風土人情、傳統文化形象
    2020年7月下旬,東協電影周在越南舉辦,在這個特殊的年度裡面,越南再次展現了大國風採。越南這個人口大國以北、中、南三大城市——河內市、峴港市、胡志明市為依託,引領了亞洲電影行業。在本次東協電影節當中,越南當然也有「夾帶私活」的方式,那就是推廣越南風土人情、傳統文化形象。下面就是越南全國三大城市在東南亞地圖上面的位置。
  • 納米比亞西北部華商向納弱勢群體捐贈糧食和抗疫物資
    中國僑網6月30日電 據中國駐納米比亞大使館網站消息,2020年6月初以來,納米比亞西北部華商們積極響應大使館「關愛納米比亞就是關愛自己」的號召,自發籌款向受新冠疫情影響的納弱勢群體捐贈1410個「愛心糧食包」、300條棉被,並向部分城市警察局捐贈防疫物資,總價值38.675萬納元
  • 《藍色防線》曝「守護他鄉」臺詞海報 展大國風採
    6張照片、6個句子,將中國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全體官兵在異鄉的戰火硝煙裡捍衛和平的心聲,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觀眾面前。這組臺詞海報,不用炮火連天的震撼畫面展示戰爭的殘酷,從一雙難民兒童滿含淚水的眼睛裡就能讀懂戰爭對生命的摧殘。不用鮮花與勳章歌頌維和官兵的偉大,一個擁抱、一個笑容就讓人沉浸在兩個民族的美好情誼之中。
  • 「張開雙臂擁抱世界」體現東方大國發展觀國際觀義利觀
    今天出版的《解放軍報》在要聞版刊發評論文章《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說,這充分展示了中國與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博大胸懷和開放風範。「張開雙臂擁抱世界」體現的是東方大國的發展觀、國際觀和義利觀。面向未來,中國不會改變負責任大國的勇毅擔當,將繼續以「張開雙臂擁抱世界」的思路,加強與世界各國合作,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
  • 賈峰:綠色發展體現大國責任和擔當
    來源:人民網-公益頻道生態環境部宣教中心主任賈峰(人民網 張啟川攝)人民網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畢磊)今日,由人民網主辦的「2020人民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暨第十五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
  • 玄彬宋慧喬否認複合,韓國網友批判中國媒體不負責任
    對於從中國媒體方面開始傳出的荒誕的複合、同居說法,韓國網民們也表示了憤怒。 7月31日,中國門戶網站網易的戀愛頻道等媒體報導稱,玄彬和宋慧喬正在熱戀中,另外一位網民在網上公開了疑似玄彬和宋慧喬兩人深夜與狗一起散步的照片。
  • 【地評線】江右時評:全球戰「疫」的「中國力量」彰顯「大國擔當」
    在這場全球疫情保衛戰中,我們看到,中國積極捐助防疫物資、派出專家團隊支援、分享戰「疫」經驗......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時,向世界伸出援手,為奪取全球抗疫的最終勝利不斷傳遞著「中國力量」,再一次彰顯了「大國擔當」,為世界防疫築起了一道堅強防線。  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大國擔當」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