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文前 「大多韓劇都是邊播邊拍,所以編劇會根據情況來調整後面的劇情,也的確會出現韓劇「開頭驚豔,結局爛尾」。 Hi Bye Mama 說不上爛尾,但是結尾也相對在意料之內。從劇名就可以知道,這終是一個「告別」的故事」
私心最愛敏靜,像極了貓 — 很羨慕宥利那樣的活潑性格,開朗陽光,有最好的朋友,和最和睦有趣的家庭。但,我的確是敏靜,安靜,獨自,也接受自己呆著的處境,但也羨慕兩三好友、無話不說的生活。甚至曾經的前任,也是心裡裝著無法抹去的白月光,我們只是客客氣氣的相處了一段所謂的感情。
所以,非常能夠理解,當初敏靜想要離婚的衝動。無論是遞把傘,還是做個早餐,相處得非常禮貌,而不是充滿煙火氣息的打鬧嬉笑。冷靜久了,就變成了麻木。
請示弱,需要示弱 — 不開心就說不開心,介意就說介意,想哭就倒在TA懷裡痛快哭,我們需要「相互需要」,這才是完整的整體。
結局裡,是女主媽媽的每日祈禱,上天給了次機會,使得母女再相見。
以為是宥利和她女兒的故事,其實也是女主媽媽和宥利的故事。這是上天給了大家的一次禮物 — 宥利可以和大家好好告別,大家可以和宥利有再次相見的機會。
2. 女主為什麼要選擇離開?
女主留下來,女兒就會一直見鬼,所以女兒選擇犧牲自己,保全女兒。
那女兒一直見鬼不可以嗎? 其實這不僅是為了保護女兒的安全(根據冰箱事件),而是她不忍心剝奪女兒可能的夢想。持續見鬼的未來,就是當神婆(根據鬼神使者要帶走女兒)【每次看鬼神使者都要出戲,啊喂~表治秀!明明很逗比不要硬裝嚴肅好嗎!?】
作為媽媽,怎麼可能剝奪女兒未來的可能性。
但活著的生命不比女兒見鬼更重要嗎? 可,宥利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了。我們沒法祈求死而復生,只能帶著這份心,更加努力、積極地幫她完成未了的人生。
在車禍時,女主明顯下意識地背對車來護著肚子,她已經把這個小生命視為比自己更重要的存在。假如再來一次,她依然會選擇毫不猶疑地保護女兒。
看到很多評論說,女主很傻,孩子失去了再生一個不就可以了,這樣犧牲自己反而讓朋友、家人、老公一直傷心。其實在送往醫院時,女主很有可能就保不住了,因為醫院是沒法決定保大還是保小 — 在有可能的情況,不管別人怎麼要求,只能保住大人 (所以不會存在犧牲母親的情況啊,電視劇不要看多了餵)。女主失血過多,雖然她要求保小孩,但實際情況也是她不行了,這個時候醫生只能把快足月的小孩接出來 (假如小孩沒有快足月的前提,大人小孩這時都沒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