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哪個球場「盛產」籃球「瘋子」
相信不少熱血少年都直指每年夏天的
安踏「要瘋」草根籃球活動
歷經4年沉澱
房車走過一個個城市
無論新生球手還是球星前輩
只要球還在手上
「要瘋」就是你發光發熱的舞臺
ANTA
但,2020
多麼「瘋狂」的一年
疫情讓人措手不及
生活似乎按了暫停鍵
人均禁足了3個月
每日新聞拉扯著神經
有些朋友一邊擔心一邊變成鹹魚
卻也有些「瘋子」
在倒數著出門的日子
對於他們來說
不能打球的每一天,心都是癢的
ANTA
該慶幸的是
情況開始好轉
草根們都惦記著的
「要瘋」戰場,它來了
6月的廣州,高溫讓熱情更沸騰
冷清數月的籃球場順勢被激活
「要瘋」的第一站就在廣州的珠江邊
場上肆意碰撞的球手
場下激動叫好的觀眾們
都面紅耳赤汗流浹背
舒服了
熱血籃球,就該這麼「拼」!
歷經半個月
「要瘋」就這樣繼續走過
南京、上海、青島
而最後一站,安排在剛「病癒」的武漢
燥熱的天氣
狂熱的街球手
相信在武漢「要瘋」現場的各位
比誰都要珍惜這自由的氣息
■ 廣州站「要瘋」丨 ANTA
ANTA丨武漢站「要瘋」■
「草根籃球喚醒計劃」2020
已經暫告一段落
各個城市的 MOP 也集結完畢
這一次,我們就趁著這波籃球熱浪
走訪了首站廣州與尾站武漢的
兩位 MOP 球員
跟他們聊了聊
這段艱苦時間的籃球生活
廣州 MOP · 王鑫
「因為疫情,我錯失了最後一屆 CUBA。」
王鑫是「要瘋」的新人
剛畢業的97年新疆小夥子
一個多月前才到步廣州
而「要瘋」,是他疫情過後打的第一個比賽
這次疫情改變了他很多
「要瘋」也讓他堅定了對籃球
不滅的熱情
王鑫是一名應屆體育生
本來3、4月份的 CUBA 西北賽
隊友們都已經摩拳擦掌了
但誰能料到呢
疫情肆虐,新疆出現了確診病例
希望在明天嘛
那陣子基本就是
蹲著信息,等待開賽通知
在禁足的日子裡
王鑫跟隊友們一刻都沒落下
教練吩咐大家需要視頻直播訓練
打卡練體能
每位隊友都對著手機攝像頭練習
這個經歷,聽著都覺得刻骨銘心
日子一天天過去
最終王鑫和隊友們被告知 CUBA 西北賽取消了
疫情嚴重,新疆的三所學校被取消名額
複賽預計在8月份舉行
但是新疆現在還在封城
「我們今年是打不了了,
蠻可惜的,想拼一拼選秀的機會,
也不能夠了。」
疫情稍有緩解
王鑫經過教練的介紹
找到了一份在廣州的工作
本來可以更早投入到這邊的生活
但無奈開關時間一天天推遲
而在這裡等著他的
正是「要瘋」的草根球手們
離開校園,離開隊友,踏入街球場
相信王鑫經歷過這次與草根們的「硬碰硬」
深刻體會到兩者不一樣
大學時期天天得訓練
每天都跟同一班人混在一起
練的是「團隊」
而「要瘋」卻是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舞臺
「要瘋」 的百分賽制
讓每一個進球得分都燃爆全場
王鑫說最難忘的「要瘋」時刻
正是廣州決賽場最後的壓哨絕殺
隊友陳澤文搶到了籃板,成功上籃
搶先跨進百分大門
全場觀眾的歡呼、掌聲
讓他覺得這一切都太值得了
當問到,為什麼會下定決心從新疆搬到廣州
以為是這邊有更好的工作機會
沒想到王鑫的回答是
「因為籃球,和這邊的籃球氛圍。」
在這裡,他能擁有一份在建築公司的正職
領導同樣熱愛著籃球
也支持王鑫像往常一樣打籃球
他慶幸自己離開校園
但依舊能這樣安心、自由地在球場追逐
除了對將會遇到的草根街球手充滿期待
當然還對這座城市
以及全新生活感到好奇
採訪當天,王鑫的女朋友也在現場
因為疫情復發的關係
新疆已經封城一個月,暫時回不去
而陪伴王鑫的這個月裡
除了一起到外面逛吃逛吃
她說,他還是那麼刻苦地堅持訓練
生活雖然變許多
不變的還是打球的習慣
「他在廣州,我放心。」
曾經的王鑫,以為街頭球手很「野」
但在廣州打球的這些天來
還是感覺到球場上來自不同行業的各位
對籃球都有一份自己的執念
安踏「要瘋」給他的感悟則是
這個平臺給了很多並不是職業的球員
所謂的草根們
更多「拼」的機會
「橫掃Ⅱ」與「狂潮 Ⅱ」
這兩雙外場籃球鞋也是本次的明星產品
在廣州站的決賽
王鑫才換上了這雙「狂潮 Ⅱ」
他說自己適應新鞋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但是「狂潮II」讓他很意外
沒有不舒服也很「跟腳」
鞋底雖然很軟
但也給到他彈跳落地時所需的緩震
在防守的時候也得到很好的支撐
「我只要重心低,鞋子不會滑。」
「狂潮Ⅱ」
正如王鑫所講述
它的確搭載著「水泥剋星」大底
採用全掌 A-SHOCK 3.0 科技以及耐磨橡膠
大底上翻設計、側牆 TPU 加固
看似「狂潮濺起」
實則防側翻性能因此加倍提升
「橫掃Ⅱ」
這一雙的特點似乎更明顯了
橫向魔術貼搭帶
提供全面包裹鎖定
幫面堅實透氣,給腳踝更好的保護
不同密度 A-SHOCK 3.0 中底科技
兼顧快速啟動和落地緩震
創造澎湃腳感
同樣適合王鑫簡單高效的打法
一整天聊下來
這位新疆男孩給我們的感覺
簡單、陽光,還帶著點畢業生的靦腆
2020年的「要瘋」
或許只是他籃球人生的開始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
只要有籃球,就能一直快樂吧
武漢 MOP · 向紫龍
「很驚訝,三年前過曹芳的那個球,讓我火了。」
剛在南昌集訓完
第二天就趕回來跟我們採訪的向紫龍
是眾望所歸的 MOP
也是你們熟悉的,龍哥
今年「要瘋」最後一站安排在了武漢
對他來說,也意義非凡
紫龍是湖北十堰人
疫情發生的時候他已經從武漢回到家鄉
但是朋友們的抗疫百態
都近在咫尺,歷歷在目
除了維持著籃球運動員的日常訓練
疫情期間,紫龍更多時間
是思考很多平時都不會想的
矛盾問題
「是繼續打籃球,還是找份穩定工作呢?」
畢竟今年已經是他打球的第18年。
繼續就讀研究生是能一直打球
但臨近畢業,還是得要面對很多現實問題
相信很多人都會捨不得
追球也追風的熱血籃球場
在武漢這座城市打球
還能堅持那麼久的球手
我覺得真的都是勇士
這個高溫走在路上,人都想「蒸發」了
但是紫龍是日復一日地
訓練4-5個小時
早上6點半起床做早操,繼而晨練兩小時
下午3點的高溫下繼續練兩小時
甚至還會纏著教練
兩點半提前到場一對一地培訓
他說,教練也是這樣越「纏」越熟的
在聊這橫跨大半個人生的籃球生涯中
紫龍一直提及著兩位「教練」
似乎沒有這兩位
就沒有今天,值得全場起立歡呼的向紫龍
第一位,方教練是他真正的伯樂
儘管小時候紫龍身高並不高
但教練相中了他打球時的靈性
加以「軍事化」的訓練
動作完成得不夠好
是會直接拿著棍子抽的
如果你上肢不能練,就練下肢
沒有划水的藉口,也沒有休息
如果你犯錯了失誤了
所有孩子都一視同仁,無一例外「被抽」
而今日再回想起當年
紫龍說自己是幸運的
如果沒有那些年一絲不苟的訓練
打好基礎
運球突破他也不會那麼有把握
而第二位馬教練,聽起來像是兄弟
教會向紫龍的不僅是球技
而是帶著他一路比賽,一直進步
不斷切磋,不斷完善
而作為教練時
他付出的精力,投入的激情
甚至比球員還要多
然後你就會被他的情緒帶動
而且他也十分認真苛刻
這時候如果你的動作不到位不會用打的了
馬教練會讓你重來
做到完全到位為止
絕對不是「差不多」就好了的那一種
而談及武漢的兩次「要瘋」
第一次紫龍作為武漢站的明星隊出戰
第二次他還是憑著實力拿了 MOP
對於他來講
「要瘋」的確就是他被全國球迷看到的一個舞臺
大家都知道
其實今年舉辦比賽都有很多限制
而已經被回召集校隊訓練的紫龍
其實也是被要求不能隨意出校門的
但他覺得自己還是得在這個舞臺上
捍衛武漢的榮譽
那天他還是出去打球了
並且跟自己的預感一樣爆發
拿下了武漢 MOP
「在籃球場上沸騰的感覺,
太上癮了。」
是「要瘋」場上的歡呼聲
讓紫龍知道打球這個選擇沒有錯
在這個場子裡歡呼的球迷
也是為每一位草根個體起立歡呼的
而不是為了某支球隊
他們或許崇拜著某位球手
或許是缺少勇氣報名上場
但他們選擇場下觀看
就是為了最精彩的進球
跟球手一樣
他們都很享受這個過程
草根們或許不需要固定的球隊
紫龍說他們需要的
是不停地捉住機會
不停地競技
以適應各類型的球手、隊友
「要瘋」就是讓這幫草根的
才華得以施展最真實、誠懇的場子
只要籃筐在,就一直想衝過去投球
這股籃球熱血,實在戒不掉啊
不止王鑫與向紫龍兩位
除了被定義為「草根」還被說成是「瘋子」
在安踏「要瘋」賽事湧現的各位
應該都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野」了
但熱愛是平等的
這場中國草根籃球盛宴也未完待續
誰知道下一個「瘋子」是不是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