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的明星,鐵打的藝人,伍佰絕對可以說是有著鋼鐵不屈的毅力和能力,這也許與伍佰早年間坎坷的經歷有關,他年少離家,來到大城市臺北打拼,賣過保險,擺過地攤,在酒吧駐唱。為了養活自己,他選擇作詞作曲來慢慢貼近自己的音樂夢想。那些年的努力,為他的歌曲賦予了一種鮮活的生命力。
他不僅是歌壇大哥,他還是創作才子,王菲、那英、張學友、劉德華都唱過伍佰寫的歌,張學友《如果這都不算愛》 ,劉德華《世界第一等》 《孤星淚 》都是伍佰的作品,每一首都是當紅歌曲。
90年代的伍佰還成功躋身「臺灣創作三傑」,與李宗盛、羅大佑齊名。被華語樂壇稱為「搖滾天王」。
在後期他慢慢演唱自己的歌,才被大眾所熟知。他的作品裡,不只是《世界第一等》這樣勵志的歌曲,還有《浪人情歌》《挪威的森林》《愛你一萬年》等多愁的情歌。
伍佰的歌,會讓你聽到酣暢淋漓的金屬感,坦率的詞,洗腦的曲,就像他在《突然的自我》裡說的一樣,喝完這杯,還有三杯。在他的演唱會上歌迷永遠也不希望結束此晚歡快的視聽盛宴。
前幾天,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叫《"翻紅"的伍佰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這篇文章裡,講到了伍佰的一些"缺點":
「說他是一位比較有時代感的歌手,唱歌口音重,颱風有點"張牙舞爪",怎麼看也不像是當代年輕人喜歡的樣子。但恰恰是他的坦蕩,給年輕人以勵志的偶像標杆,也對不務正業的精英白領,和浮躁年輕人的無病呻吟回歸真實」。無疑是打臉一些只帶流量的鮮肉明星。
伍佰的口音確實重,他曾在接受採訪時表明:從來沒有要刻意改正自己的口音,甚至還有意強化,把一些咬字變得更不標準,在他看來,過於完美的聲音與導航語音沒什麼兩樣,一些缺點構成了他的獨特之處,也更容易被人記住。
剛剛跨入2020年的時候伍佰就火了一把,臺灣一部《想見你》的奇幻愛情劇,劇中多年前的老《Last Dance》意外翻紅。
這首歌高頻率的在劇中播放,讓一大批年輕的歌迷朋友們深深被這首歌吸引,也成功讓已經五十多歲的伍佰在成功登上了熱搜榜,連伍佰都沒想到自己2020年還能在火了一把。
這就是伍佰的味道,想到1996年的《挪威的森林》,那個夏天,一把吉他,一首歌,還有一個人,唱歌自帶風扇的他,散發著灑脫和摯愛,一種對音樂的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