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沃擬利用「配樂」解決自動駕駛汽車暈車問題

2021-02-14 旺材智能電動汽車

據外媒報導,沃爾沃及其合作夥伴的一個新項目得出結論稱,雖然伴隨著人們逐漸遠離內燃機,電動馬達的嗡嗡聲會變得越來越常見,但自動駕駛汽車可能需要自己的聲音。據悉,沃爾沃這個為期兩年的項目聚焦於自動駕駛汽車乘客如何建立對自動駕駛系統的信任以及如何利用聲音避免暈車。該項目提出了一種「聲音靈魂」配方,從而可以讓這種未來交通方式變得不那麼陌生。

目前,汽車中的聲音技術通常分為三類:最常見的是我們用於音樂的音頻系統;然後是近期比較熱門的主動降噪,一些車輛依靠這種技術來消除道路噪音和風噪聲;最後是噪音增強技術,這種技術具有一定的爭議性,其有時會通過管道進入車艙以加強發動機的聲音,這樣讓駕駛者擁有這款車更具運動性的體驗。然而全自動駕駛汽車(AV)跟駕駛員的互動程度則有所不同。事實上,人根本不再是駕駛員:由於不太可能採用傳統的控制方式,L4和L5自動駕駛汽車只需要設定一個目的地,然後車上的每個人都變成了乘客。

自動駕駛汽車的大部分技術努力都是圍繞著它們如何感知道路和其他道路使用者、如何安全高效地在城市和高速公路上導航展開。然而除了對未來自動駕駛客艙的新奇概念之外,人們對乘客所處環境的考慮卻要少得多。很顯然,沃爾沃也被這種新概念車給吸引住了。早在2018年,該公司就發布了自動駕駛汽車--沃爾沃360c。最近,沃爾沃和RISE研究機構和音頻製作專家Pole Position Production合作的新項目則探索了自動駕駛汽車中的聲音。SIIC--全稱Sound Interaction in Intelligent Cars(智能汽車中的聲音交互)專注於如何使用音頻,從而既能建立人們對系統的信任又可以幫助人們在乘車時避免暈車。

研究人員解釋稱,SIIC框架背後的主要思想是一組聲音類型或聲音「層」。「我們使用術語層次而非聲音類型,因為我們建議在自動駕駛汽車上使用的聲音要有別於智慧型手機上的傳統聲音類型,應該是更流暢、更連續的聲音。此外,多個聲音層可能同時處於活動狀態,於是才有了名字層。」沃爾沃汽車互動音效設計師Pontus Larsson博士在一次採訪中指出:「在目前的汽車中,這更像是反應聲、碰撞警告。但我們的方法是更加主動,其以一種更微妙的方式提前告知,這樣你就不會覺得我需要做些什麼。」據悉,SIIC設想了一系列聲音,這些聲音可以有意識或潛意識地塑造駕駛員對自動駕駛汽車的體驗。比如情感聲音可能是當進入AV或打開電源時播放的聲音,旨在表明AV已經識別出駕駛者並了解他;然而意圖聲音將被用來強調一個即將到來的行動或行動如暫停在十字路口;策略聲音則可以指示更長期的計劃如路線優化;感知聲音可以幫助標記AV正在經歷什麼。

Pole Position Production在汽車音頻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儘管到目前為止主要涉及的領域是遊戲。但這家公司CEO兼創始人Max Lachmann表示:「在遊戲中,我們也習慣於引導玩家通過不同的場景--故事、任務或關卡--並為他們提供完成這些所需的信息。」Lachmann稱,不同類型的乘客對信息和保障的需求可能不同。有些人可能會堅持儘可能多的數據、陶醉於看到汽車識別每個行人、騎自行車的人和路標的體驗。而更謹慎的乘客可能會更關注於建立信任,他們只是想知道自動駕駛汽車是否在控制。沃爾沃汽車互動音效設計師Fredrik Hagman表示,從他們的角度來看,他們將從更具交互性的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能否將這些音效的可用性最大化從而增加信任感、增加汽車跟司機之間的交流。」

不過,除了安心之外還有噁心--或者避免噁心。雖然像駕駛者暈車這樣的情況非常少見,但如果有自動駕駛汽車那麼每位乘客都有暈車的可能性。「暈動病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現象,人們對它的感受非常不同,」Pontus博士指出。現有的研究認為,向車艙播放簡單的音調可以有效地引導乘客預期向前或向後運動。對此,沃爾沃將測試車輛帶到賽道上看看這是否屬實。結果他們發現,即使只有一個揚聲器和基本的聲音,實際上也能起到減少暈動的作用。之後他們通過分解來增加這種效果。Hagman承認:「一開始,我並不完全相信暈車會減緩。(所以)我對我們得到的顯著結果感到非常、非常驚訝。」

雖然自動駕駛汽車通常會通過一些顯示器顯示車輛計劃行駛的路徑,但使用音頻提示意味著它並不依賴於乘客實際查看儀表。如果他們想要在車內閱讀、使用筆記本電腦工作甚至打瞌睡,這就成為了關鍵。當然,使用聲音也有它自己的問題。目前大多數汽車發出的噪音都是為了吸引注意力而設計的,而不是悅耳動聽的,很少有人喜歡聽「系好安全帶」的嘟嘟聲。「聲音具有侵入性,我們不應該忽視人們也會被聲音幹擾的事實。為此我們試圖用一種既有效又美觀的方式來取悅我們的用戶,」Pontus博士說道。據悉,團隊想出的聲音是模擬和數字聲音發生器的混合,尤其是電火花,然後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分層和處理。與此同時,所謂的「擬物化聲波化」是感知聲音的基礎。在下面這個例子中,一個「感知聲音」強調AV已經發現了另一輛車在接近。
在對28名人員展開的測試結果表明,聽覺顯示對信任有顯著影響,另外參與者還發現,有聲音的汽車更智能。在測試跑道上,伴隨著提示加速、減速和轉彎的意向聲音,20名參與者中有17人更喜歡乘坐帶有音頻提示的車輛。Hagman表示,全自動駕駛汽車仍有一段路要走,「我們目前還沒有實施計劃。」然而儘管L4及以上級別的車輛可能還遠未實現,但在某些情況下,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將控制車輛並將控制權交還給超出這些區域的人類駕駛員。如沃爾沃計劃推出一個名為Highway Pilot的L3系統,從2022年起,至少會在一些選定的新車中加入相關傳感器套件。Highway Pilot將要面臨跟L3系統一樣的挑戰:移交。駕駛員輔助系統需要將控制權交還給駕駛員,這依賴於操作者充分調整並做好轉移的準備。毫無疑問,Hagman和他的團隊不會在這種情況下利用SIIC的潛力。這位聲音設計師指出:「這個項目只專注於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你基本上可以在完全自動的情況下進入和啟動。但我想說的是,我相信音效在(L3駕駛)中也能扮演重要角色。」

來源 | cnbeta

【入群通知】公眾號菜單欄點擊「免費入群」,進入智能駕駛交流群或者新能源汽車交流群。

【點擊關注】點擊下方入口,關注「旺材智能電動汽車」

【免責聲明】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旺材智能電動汽車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旺材智能電動汽車進行刪除或洽談版權使用事宜。

相關焦點

  • 沃爾沃汽車利用遊戲技術打造更安全的汽車
    沃爾沃汽車正在利用這項新技術開發高度精確的"駕駛模擬器"。駕駛模擬器是一種機制,用於反映實際駕駛時的情況。然而,沃爾沃汽車正在開發的駕駛模擬器旨在重現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駕駛情況,以及我們在日常駕駛環境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危險。
  • 百度自動駕駛部王石峰:詳解自動駕駛大腦、傳感器、硬體架構及汽車...
    如果說人工智慧技術將是自動駕駛汽車的大腦,那麼硬體系統就是它的神經與四肢。從自動駕駛汽車周邊環境信息的採集、傳導、處理、反應再到各種複雜情景的解析,硬體系統的構造與升級對於自動駕駛汽車至關重要。
  • 推動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Momenta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獲「鈴軒獎」
    1月18日,2018鈴軒獎頒獎盛典暨第三屆中國汽車零部件論壇隆重舉行,Momenta因為在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上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榮獲「2018鈴軒獎 中國汽車零部件探索類年度貢獻獎」。在本屆鈴軒獎中,一共有21家企業憑藉優秀的產品和技術獲得各類獎項,汽車商業評論評價這「代表著當年度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先進水平」。獲獎名單中包括了博世、偉世通、法雷奧等全球頂級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Momenta也有幸成為本屆鈴軒獎中唯一入選的自動駕駛創業公司。
  • 「無人駕駛」:採埃孚宣布建立全球軟體中心:軟體定義汽車
    現有的雷達水平探測距離可達70米,而Smart Radar System的系統能夠提供360度的視角,利用多臺雷達監控周邊區域,包括傳統車輛難以探測到的盲點。Smart Radar System的尖端產品可以成為自動駕駛汽車的「眼睛」。
  • L4自動駕駛實現之前,汽車最需要的「標配」竟是TA
    汽車OEM和Tier1在實現自動駕駛目標方面仍面臨巨大挑戰,這使一些公司降低了對自動駕駛汽車的期望,並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ADAS上。人們的基本共識是:自動駕駛仍然是一個不容易實現的目標,包括新興科技初創企業、領先汽車OEM/Tier1,乃至Waymo這樣資金雄厚的自動駕駛先驅者。
  • L3自動駕駛量產前夜,雷射雷達成智能汽車標配
    然後在 11 月的廣州車展上,小鵬汽車宣布要在下一代自動駕駛系統中加入雷射雷達傳感器,並且計劃在 2021 年量產配有雷射雷達的車型。這一消息傳到大洋彼岸的馬斯克那裡,果然引發了他的一頓嘲諷。但小鵬汽車掌舵人何小鵬也沒有慫,直接回懟:要在自動駕駛領域把特斯拉打得「找不著東」。兩個大佬之間的「跨洋互懟」,僅僅是業內關於要不要雷射雷達長期爭論的一個縮影。
  • 福特汽車宣布成立福特自動駕駛汽車子公司,傳統車企似乎找到了自動駕駛博弈的秘籍
    福特汽車宣布成立福特自動駕駛汽車子公司( Ford AV LLC),業務範圍將包括所有自動駕駛汽車相關的運營業務,充分利用市場機遇從而加速相關業務的發展
  • 中國自動駕駛汽車(AV)產業,能安全上路了嗎?
    ZNPesmc為應對自動駕駛即將帶來的顛覆性變化,需要中國多個政府部門之間的協作。中國自動駕駛戰略著重解決技術問題,但也包括法規、標準以及對現有交通領域進行改變。政府部門理解需求並鼓勵顛覆性革新,這將促進中國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和部署。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自動駕駛|雷射雷達|luminar|...
    01 行業適用性問題:雷射雷達是不是自動駕駛必備既然Musk在自動駕駛領域鄙視雷射雷達,只用視覺方案加毫米波雷達。目前的FSD效果還不錯,那自動駕駛是不是不需要雷射雷達?這是要首先解決的問題,事實上,除了特斯拉,幾乎所有的其他汽車廠商都在測試準備使用雷射雷達。
  • 為什麼有的人坐車暈車,開車卻不暈車?原來問題出在這裡
    文/佳汽車是人們日常出行最常用到的一種交通工具,為我們帶來便捷,然而對於暈車的人們來說,乘車出行反而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因為每個人體質不同,坐在車上就是很「易暈」,容易頭疼頭暈,嚴重還會嘔吐,真的是很痛苦,但是相信很多人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坐車就會暈車
  • 蘇州相城區發布智能駕駛「上路計劃」,福特開放自動駕駛汽車數據集
    2020年2月,發改委、工信部、交通運輸部等11個國家部委聯合印發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代表我國智能汽車頂層設計出爐,戰略提出要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模化生產,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
  • 袁小林:沃爾沃按下5G商用快捷鍵 與中國聯通「強強聯手」
    沃爾沃汽車作為發展智能汽車的行業領軍者之一,始終保持著對行業趨勢的前瞻洞察與對消費者核心需求的精準把握。據汽勢Auto-First了解到,在電氣化方面,2017年沃爾沃汽車率先提出了全年電氣化戰略。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沃爾沃於2016年就與Uber達成戰略協議,聯合開發自動駕駛汽車與技術,計劃在2019-2021年為Uber提供數萬輛基礎車型。
  • 騰訊的汽車夢:百億入股特斯拉、蔚來,靠遊戲研發自動駕駛
    另外,還有像沃爾沃、寶馬這樣的國際豪華品牌。截止目前,騰訊已經與29家主流汽車品牌開展合作,落地超110款量產車型,聯合了超過300家的頭部生態合作夥伴。仿真測試這件事情也就是去年才開始熱起來,實際上在早期大家很少考慮這些問題,而是更多注重車端算法能力。我們的前置性布局,也鑄就了我們今天的成績。」作為自動駕駛「新兵」,騰訊有著明確的思考邏輯和做事方式。「在目前的行業發展階段,更多的看你的解決方案能夠應對什麼樣的場景、你的工具鏈是不是能夠做到快速的技術迭代。」
  • 汽車自動駕駛產業鏈深度報告:晶片及軟體專題
    軟體定義汽車趨勢明朗,使用軟體解決硬體控制場景 軟體定義汽車擁有 7 層 IT 架構,智能座艙成為軟體定義汽車率先落地場景,此 外特斯拉、小鵬等汽車廠商開始使用 OTA 解決性能和故障問題,未來應用場景 將不斷拓展。
  • 韓國立法護航自動駕駛商業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通過研究韓國在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的立法工作,可為我國未來出臺完善的自動駕駛相關法律法規提供借鑑和參考。  自動駕駛汽車的本質是由自動駕駛系統代替人類駕駛員完成駕駛任務,這給基於傳統汽車的結構、功能而建立的既有法律體系帶來較大挑戰。從全球範圍看,各國都面臨現有法律體系不適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的問題。
  • 紛紛發布L4、L5自動駕駛汽車量產時間表,車企頻發自動駕駛「高射炮」
    如果說今年自動駕駛行業最大的特點是圍繞商業化落地做文章,那麼,L4自動駕駛汽車量產時間表絕對是熱詞。  在日前舉辦的2020年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北汽集團董事長姜德義表示,北汽集團將力爭在2025年之前,實現L4自動駕駛汽車量產,及L5完全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成熟。  加速L4自動駕駛車型量產已經成為我國汽車行業的集體目標。
  • 對比奧迪Q3駕駛體驗,為什麼說沃爾沃XC40是不二之選!
    汽車行業競爭激烈,真可謂是暗流湧動,各品牌都拿出看家本領,各大汽車的廠商也是費盡了心思地推出自己名下最得意的車型,開完奧迪Q3,再買沃爾沃XC40,對比之後差別在哪裡?我想大家都好奇,現在讓我們看看小謝怎麼說。
  • 機器人變身快遞小哥 福特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物流配送機器人
    機器人變身你的快遞小哥我們都在期盼著自動駕駛世界的正式到來,汽車廠家也正在朝著這個美好的未來世界不斷努力。福特汽車已經宣布將於2021年推出具有L4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量產車,並將率先應用於物流運輸等服務領域。想像一下,如果大範圍的應用自動駕駛實施物流運輸服務,那從車到家門口的這段距離由誰來投遞呢?
  • 卡門簡報|理想汽車擬增發ADS籌16億美元;江淮大眾更名;極星汽車或...
    卡門簡報 整理丨秦章勇 頭條 理想汽車擬增發ADS籌16億美元 12月2日,理想汽車發布公告稱,擬增發4700萬份美國存託股份(ADS),淨籌資額約為16.020億美元,如果承銷商行使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
  • 威馬的自動駕駛之路企業推動+政策導向,自動駕駛產業化提速
    APA自動泊車輔助則可以自動識別車位並評估環境是否滿足停車需求,實現「脫手脫腳」式自動泊車,這幾個駕駛輔助功能完美解決了用戶在使用汽車時的三大痛點。  高清攝像頭是智行輔助系統的主要視覺傳感器,  攝像頭記錄的圖像通過車載計算機分析可感知到車輛周邊路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