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機] 以gs2000e為中心,一點一滴打造我的臺式耳機系統

2021-02-13 耳機俱樂部

我2016年10月時的gs2000e耳機系統。

這是我今年的gs2000e耳機系統

之間的器材變化,和聽感心得,容我慢慢碼字

小弟之前一直是個隨身黨,關注隨身器材,臺機雖然有一些,但那都視作是隨身器材的保姆機,並沒有特別關注和研究,玩臺式系統,也是最近這1年的事

作為一個資深歌德粉,在入手gs2000e前,我是玩rs1的,各種版本,大概玩過7,8隻。

歌德自有一種特立獨行的迷人音色,喜歡的人會很喜歡,不喜歡的人也有各種理由。我愛歌德那種自由無拘,熱烈奔放的聲音,基本不做它想。
在gs2000e上市後,第一時間就買來取代rs1了。

毋庸置疑,gs2000e在全方面是超越rs1的,聽過gs2000e再回頭聽rs1,會感覺各種不滿不如意,也因此,我感覺之前的隨身系統(zx2+pha3)已經遠遠不能發揮出它的實力了,所以從隨身黨,義無反顧的過渡到臺機黨。

關於前端的選擇,因為小弟自己有一個音樂論壇,資源不少,所以一開始就考慮買數播。而且第一目標就選擇了sony z1es,主要購買理由是自己是幾十年的大法粉絲,信仰堅定。sony作為dsd標準的制定者,我也相信z1es的dsd播放能力,z1es作為一體機,功能也很完善,內置硬碟,拷進歌曲就能播放,操作通過手機app也很省心。
我玩不來什麼網播,dlna,流媒體,也不喜歡電腦聽歌,就喜歡這種簡單直接的播放方式。

最早的時候我用的是earmax se和ra1作為耳放搭配gs2000e,earmax se的3根管子換成了60年代富豪三雲母收腰圓環6201+德根ecc88,ra1是早期灰底板老版ra1。

連接z1es和這2個耳放的線材,我最初先後嘗試過pad musasue le和corvus,但最後的選擇卻不是這2個(後面再談)

earmax se+gs2000e出來一種精緻小資的聲音,換管後比原裝管在聲場,解析和三頻透明度上有明顯提升,但高頻控制依然有問題,聲音密度一般,偏薄偏燥,聽流行人聲有一些齒音,不夠耐聽。
ra1+gs2000e就是一股濃烈的歌德味,但這個搭配只能聽人聲,壓縮掉的聲場換來了突出的,濃厚的中頻表現,但其他方面表現就平平了,高頻依舊控制不住,聽人聲齒音明顯,而且我這隻早期ra1是高增益版本,小音量下就夠gs2000e達到正常音量,但ra1的音量旋鈕在小音量下又有偏音現象,加上開機就能感受到的底噪,這個實在沒法用。。。

這個時候因為老婆原因,我的器材被從臥室攆了出來,搬到了客廳,z1es只能暫時擺在地上,考慮到避震,臨時搞了一塊5cm厚的大理石板墊著。

ra1沒法用,earmax se聲音又不讓滿意,這時我想到了去年早些時候買過一次的aurium,當時是接rs1和z7用過一段時間,這機雖然推力不大,但搞gs2000e應該可行,加上管子和earmax通用,以後也可以換管玩,於是就閒魚又收了一臺回來。為了提升aurium的音質,又搞了一臺keces 116線電,雙12v輸出版本,以後打算另外一個12v口可以接neve 5042,dc線也順便買了REFACAB的純銀dc線。

這個時候這個配置的聲音已經比earmax se時好多了,聲音圓潤細膩了很多,聲場也打開了,聲音密度和氛圍感也明顯提升了。

怎麼辦,器材也不能一直擺地上,小孩家裡玩耍早晚會踢到,於是器材架不得不擺上檯面,買個什麼架子也思考了很久,最後看看錢包,買了一個中低端的soild steel s5-3。

吐槽一下這個架子包裝裡面一張紙都沒有,也沒有說明書,安裝全靠自己猜和代理髮圖指導,我是第一次買hifi架子,真還不知道幾大千的架子居然可以沒有說明書的。

 

回頭說說我使用的線材,關於數播和耳放之間的連接線,前面已經提過,但最後我使用的是pad 25周年的3.5-rca線,加裝了一條3.5母-rca的轉接線。
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轉接線的損耗,我委託論壇版主新青年兄幫忙製作了這條轉接線,3.5母頭是使用的歐亞德鍍銠3.5母座,rca頭是ETI的KLE超級銀版單點接地子彈頭,線則是V-CAP 24AWG單晶銀,這條15cm的轉接線的成本是900元。

為什麼不用成品的rca線,要搞這種low的連接方式?因為我實際試聽後感覺,全新賣3980的pad musasue le,和二手賣9000的pad corvus,對比pad這條全新3400的25周年3.5-rca線(加上900元的轉接線總成本4300),musasue le毫無疑問全面落敗, corvus也基本沒有優勢,我圖中這樣連接的rca-rca線雖然多了2個接頭,但聲音依然不亞於貴一倍身價的同品牌線材。單晶銀就是單晶銀,1號線再短也是1號線。

我太喜歡這線,不惜收了2條備用

給z1es供電的線用了as 的青蛇王子,提供一份寬鬆飽滿

架子確實有用,聲音穩定細膩了很多,3D感更突出,聲音更鮮活,泛音也豐富起來。

三大件固定後,又開始折騰配件。
搞了一套小號的magic damper避震墊替換了aurium的原裝腳墊。打算試聽幾星期後轉給線電用用看看哪個提升明顯。

之前給z1es更換過2顆sr black的保險絲,感受提升明顯,聲場大了一圈,解析更好,細節表達更明顯,聲音更生動鮮明。
於是再追加5顆,把keces和aurium內的保險絲全部換掉。
z1es 2顆20mm 3.5a,aurium 4顆 20mm 1a,keces 116一顆20mm 2a,全部換成了sr black。

另外還買了一個古河的鍍銠尾插,打算給z1es換掉,但奇葩的是我買的是標準尺寸尾插,然而z1es的尾插卻不是標準尺寸,背板開口窄了2mm,需要自己用銼刀磨掉一些才能安裝進去。。這個暫時按下不表,有空再搞。

在淘寶熟悉的商家借了一個音樂農夫老鼠回來試聽,到處擺擺看看到底有沒有效果。

自己淘寶買了3個木盒子40多塊,裝了7塊錢5斤還包郵的800目的石英砂,壓在機器上試試能不能避震,論壇比較火的ye-audio那種小的原子筆芯大小的不鏽鋼避震珠,淘寶也有大把賣,2,300塊可以買一袋25kg,規格從0.2mm-幾mm不等,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自己買點折騰做點自家diy避震道具玩玩,反正不貴
最後把牆插換成了瓦特 381鍍銠

sr black很棒,7顆保險絲下去就像7顆春藥,所有的壓抑,不快,各種沉悶,朦朧都變成了暢快淋漓的舒爽

在五金店花7元買了把銼刀,把z1es的尾插口磨了一下,把古河插座安裝完畢。

一句話形容我現在的系統聲音就是中性透明,重心稍微偏中上,有點像吃梨,咬一口脆生生的清爽,但咀嚼幾下就會感到滿嘴汁水。
是屬於年輕人的聲音,有朝氣,也有力量和激情,但可能有時別人看來不夠穩重,不夠面面皆到,有別於那種斯文內斂的「有修養的紳士」,也不是那種老成圓滑的中年老油條。
我覺得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了他的音響系統是什麼聲音取向,什麼樣性格的人會選擇grado呢?也許人與人的聽音喜好在選擇耳機的時候已經決定了。對什麼是好聲音的見解也南轅北轍,作為主聽歐美流行和原聲的我來說,目前這套配置還挺滿意的。

相關焦點

  • 歌德的第一副3000耳機:GS3000e
    之前歌德只用過一次,是在限量版的GH2耳機身上。然而GS3000e耳機絕對不是只靠木頭、只換了木頭的。它的單元是全新的設計。後面會說到,這是它叫做3000的根本。否則的話不如就叫GS2000Coco算了。
  • 鐵三角發布會2018新品耳機公布,猜猜這次帶來哪些神秘耳機?
    對真無線耳機,我們也抱著「對聲音的堅持」這個不可動搖的原點來進行開發。秉持SR系列概念,以追求原音重現為目標,邁出了真無線HIFI化的第一步。ATH-CKR7TW採用專用設計的11mm驅動單元,搭載Diamond Like Carbon DLC金剛石級振膜,有效提升高頻表現;同時採用提高驅動性能的純鐵磁軛,再以黃銅製振器抑制多餘振動,打造良好音質所需的土壤。
  • ——小品GRADO LABS BLACK LABLE 1耳機
    去年,GRADO LABS和「美國海瀾之家」UNCRATE合作推出了一款GS2000e的限量版——GRADO X UNCRATE SUPPLYGS2000e,就是下面照片中的這款耳機。與標準版的GS2000e相比,這款GRADO X UNCRATE SUPPLY GS2000e的外殼採用了硬度更高的橡木打造而成,並非GRADO LABS以往慣用的紅木。
  • 高端系統坐鎮 廣州國際耳機展高登展臺直擊
    在本次的廣州國際耳機展上,高登展臺展出了多個臺式系統試聽。同時,其展臺上還提供了拜雅、森海塞爾等品牌的高端型號供試用。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高端系統坐鎮 廣州國際耳機展高登展臺直擊http://dcdv.zol.com.cn/752/7523643.html
  • 藍牙耳機推薦:200-2000元值得買藍牙耳機
    最近還蠻多人問我2021年有沒有好用的藍牙耳機推薦,其實好用的牌子在2020年就很火爆了,這不下面就為大家總結200-2000元值得買的五大藍牙耳機。    純白色設計,充電盒為磨砂質感    小米Air藍牙耳機採用的是純白色設計,充電盒表面為觸感細膩的類膚材質,有點磨砂的阻尼感,質感不錯,而且看上去很耐磨。
  • 身臨其境的電競體驗:高還原度專業電競耳機推薦
    好的玩家不只要眼觀六路,更要耳聽八方,因此一副好的電競耳機,就是遊戲封神和路人的區別了。接下來筆者為大家推薦三款專業電競耳機。有了它們,無論是MOBA還是FPS遊戲,都能令你隨心所欲,做那個最厲害的遊戲大佬!
  • 技能經驗分享-桌上型電腦插入耳機沒反應?可以這樣操作試試
    有時候,當我們想用耳機收臺式windows電腦的聲音時,發現插入以後沒有聲音,桌面右下角聲音圖標如下:電腦右下角聲音圖標顯示為X號,不能用既然聲音功能不能使用,自然耳機裡面也是聽不到音效啦!windows 控面板打開音頻管理器之後如圖可以看到如圖(例如我的電腦前後面板目前都沒有音頻設備接入)
  • 即使你不懂耳機,也有資格享受好音樂! 專為小白推薦耳機之出街篇
    相信這個問題已經問倒一些朋友了,一些朋友找我求推薦的時候其實並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以至於只能給我「我想要層次感強的耳機」這樣模稜兩可的描述。本篇將針對出街耳機進行推薦,適合家中使用的則放在後面一篇中。在平時,大家可能對發燒友口中各種術語十分頭疼,聽起來如聽天書,今天我用通俗的語言為大家選擇幾個解釋下。
  • 新手小白必讀 平衡耳機接口到底好在哪?
    平衡耳機接口如今在很多臺式系統、一體機以及隨身HiFi設備上很常見(比如2.5mm平衡接口、4.4mm平衡接口等)。近幾年推出的隨身設備,不管是播放器還是耳放類產品,配備平衡耳機口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這與當年臺式系統的情況非常類似,傳統的臺式設備一般都只配單端接口,而平衡接口流行起來後,兩種接口並置又成為了新的時尚,同時也滿足了更多發燒友的使用需求。    那麼問題來了——平衡耳機接口到底好在哪?這恐怕是很多剛入燒的新手小白用戶很想了解的問題。
  • E開箱:夏新,索尼的TWS耳機來襲,耳機也有這麼大體格的?
    eWiseTech有拆解過很多款TWS耳機,各家品牌各種形狀的都有。但是,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外型較小,便於攜帶。那今天,小E帶來的這兩款TWS耳機就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耳機盒都特別的大。借來同事的AirPods Pro,和這兩款耳機一對比,就顯得異常「嬌小」。兩款耳機的包裝盒都不算大,內部配件也都很簡單。
  • 最具樂感的監聽耳機 AKG K240R 耳機評測
    經過K240、DF、M、MK2、S這些系列的發展,K240系列從最初的純粹監聽設備用途逐漸進化到了一個「相對易驅動」的半開放式多用途耳機終端K240S。而今年年初,AKG則推出了代號為K240R的紅色限量版,更加騷氣的顏色、紮實的做工與更方便於家用用途的線材讓這個充滿了傳奇的經典型號散發出了全新的魅力。
  • 耳機|幾款耳塞、耳機推薦,讓木耳朵感受春天的音樂氣息.
    他們家最最出名的就是ER4,在耳塞界也是一個傳奇,插上臺式系統,是可以吊打同等價位的家用耳機,造型也是誇張的深入人心。♫ 出街耳機推薦,預算2000以內:♪ Sony MDR-1A京東價:1349我的預算是500左右,上下不超過100,說白了就是600以內,結合燒友的推薦型號和經典品牌,我把我即將要買的耳機限定在這幾款:Beyerdynamic DX120iE京東價:599
  • 無線藍牙耳機怎麼用?無線藍牙耳機用法詳解
    摘要:藍牙耳機怎麼用?目前藍牙耳機也已經越來越普及,很多人們也開始使用藍牙耳機來享受便利的聆聽。但可能並不是所有人在第一次使用時都會進行操作。沒有接觸過藍牙耳機的人們可能會問它是怎麼連接手機的、藍牙耳機怎麼用等問題,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藍牙耳機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 什麼牌子藍牙耳機好?網紅博主打卡五款高性能藍牙耳機推薦
    我認為第一點就是續航,藍牙耳機畢竟是數碼產品,電量是最致命的一點。2000年第一款基於藍牙技術的通話耳機還只是針對通話而設計的。還沒辦法作為聆聽音樂的隨身設備。因為藍牙1.0的技術帶寬非常有限,只能讓語音以單聲道傳播,以保證通話的穩定。
  • 藍牙耳機品牌,性價比最高的藍牙耳機品牌排行
    藍牙耳機品牌,性價比最高的藍牙耳機品牌排行隨著耳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藍牙耳機迭代速度越來越快,有著重性能的,有著重顏值的,也有著重音質表現的。,針對不同音樂風格,百萬次調校,只為更出色純淨的音效,將最舒適度最好的音質呈現出來,500以上的配置,售價99元。
  • 三耳在前線 | 圖文+視頻 帶你地毯式搜捕2017香港高級視聽展發燒耳機器材
    鐵三角最新發布劃時代開放式頭戴耳機ATH-ADX5000和ATH-MSR7SE,是日三耳全球首曝售價分別是2000美刀與300美刀。        香港本土耳機品牌AROMA帶來的新多單元動鐵耳機YAO 12,以及幾個尚未發布的新圈鐵型號。也有臺式用的耳放產品工程版。
  • 不用戴降噪耳機的「降噪耳機」
    但事實上,無論是哪一種降噪耳機,用戶的佩戴時間過長都會影響使用體驗,尤其是在需要降噪的環境中睡覺時。長期以來,雪梨科技大學音頻、聲學和振動中心的研究人員一直都在研究新型虛擬噪聲消除系統,該系統可以將主動降噪的部件從個人音頻設備轉移到椅子的頭枕上。主動降噪技術的起源可追溯到 20 世紀 30 年代。
  • 新一代鈦碗——談談鐵三角A2000Z頭戴式耳機
    作為去年年末發布的新品,A2000Z的名氣顯然不如它的前作A2000X那麼大,不過這個藝術監聽系列的前旗艦耳機聲音實在是太有鐵三角特色了,低頻什麼的根本就不重要,雖然對於鐵三角的產品低頻量感什麼的我從來不苛求,但又薄又幹是什麼鬼
  • 沒有金耳朵那就聽聽旗艦金耳機怎麼樣:HIFIMAN RE2000 24K鍍金版
    在音頻的路上真的永遠沒有終點,最近一段時間對音頻很著迷,自從入手了一臺紅衣太子無損播放器以後,投身音頻大坑的節奏就開始了,記得第一次開箱紅衣太子時,手上只有一條一直以來自認為還不錯的圈鐵結合耳機,耳機的價位在入坑之前已經是我能夠接受範圍內的極限了,可自從迷上了音頻這個領域以後,一發不可收拾,被老司機們種草入手了一條RE2000 Silver,第一次聽這條耳機驚豔的感覺還記憶猶新,最近又聽前輩們說其實
  • HIFIMAN RE2000入耳式耳機評測
    其一是包裝盒左上角標註的「黃銅腔體鍍24K金」,一方面這說明了HIFIMAN為了打造一款足夠優質的旗艦級入耳式耳機,的確花了不少心思。另一方面這貌似也是近年行業內的一種風潮:使用金屬材料作為器材的框架,為聲音提供更佳的物理基礎。黃銅腔體對於RE2000聲音的影響究竟有多大,也許要等RE2000推出其他材質的腔體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