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經過了一半,今年的收視戰起了微妙變化,因應觀眾習慣改變,變成跨平臺收視。但劇集得不得民心,播出有無口碑,就真是要看劇集能否引起共鳴啦。《BB來了》播出一個多星期,難得地引起近期少見的社交平臺洗版熱潮,無論是已婚定未婚,生了BB還在考慮生的一樣大讚貼地有共鳴,這天更傳出收視報捷﹗
有傳媒報導透露,《BB來了》首集收視有29.3點,有機會成為2018年度,首集最高收視的劇集,官方數字尚未正式出爐,但觀其口碑及討論程度,收視應該相當理想。其實晚上兩線黃金劇集時段,2018年開始至今共播出13套劇集,當中不乏大製作好像《溏心風暴3》、《天命》、《飛虎之潛行極戰》,但居然通通唔及小品家庭劇《BB來了》收視高開,一切源自共鳴兩個字。
近年TVB好多劇集不是警匪就是爭產,而且行政總裁李寶安早前亦表明,TVB已安排四分之一劇集合拍製作,但好多時劇情難以同時迎合香港及內地觀眾,而且播出時亦會受掣肘,好像《溏心風暴3》內地點擊破15億,但香港收視則每況愈下,而且爭產爭足十幾年,觀眾已經開始厭倦。
反觀近兩年受香港觀眾熱捧的都是小品劇集,《親親我好媽》、《三個女人一個因》到現在的《BB來了》,講的內容都是日常生活,發生在你我身上的寫照。這類小品劇集投資預算未必好多,好多時還是讓編導小試牛刀之作,但因為題材夠貼地,容易令觀眾投入其中,亦非硬要堆砌金句或押韻,效果反而更為突出。20集才播到3分之1,相信接下來的收視還有攀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