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寒露:霜染紅葉,蟬噤荷殘,夜涼如水

2020-12-23 央視新聞

10月8日3時55分迎來寒露節氣,

霜染紅葉,蟬噤荷殘,夜涼如水。

《寒露節氣:秋中之秋》

作者丨宋英傑

出自《故宮知時節: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

二十四節氣中,有兩個節氣是描述露水的,一個是白露,瑩瑩白露;一個是寒露,悽悽寒露。它們倆的差別在哪兒呢?

白露時,白天是夏熱,早晚是秋涼。寒露時,白天是秋涼,早晚是冬寒。雖然只相差一個月,但感覺卻相差了一個季節。

就全國平均而言,秋季節氣之中,「變天」節奏最快的,其實是寒露。氣溫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寒露。降水減少幅度最大的,是寒露。所以,「轉眼到寒露,翻箱找衣褲」。

寒露時節,不僅天氣涼了,雨水少了,日照也少了。花鳥草蟲,該飛的飛了,該睡的睡了;該謝的謝了,該歇的歇了。但農民們還沒歇。我們經常說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但實際上秋天既是收穫的季節,也是播種的季節。

秋天首先是忙著收,有的早一些,是「白露快割地,秋分無生田」;有的晚一些,是「寒露無青稻,霜降一齊倒」。人們忙著收,「寒露到,割晚稻」。收完了,還要翻地,「寒露霜降,耕地翻土」。還要打場,還要晾曬,「寒露割谷忙,霜降忙打場」。

收曬之後,又是新一輪的播種。二十四節氣起源的黃河流域地區,寒露節氣是冬小麥播種的標準時間節點。冬小麥每年重複著寒露種、芒種收這樣的循環。所以寒露對於節氣起源地區而言,是冬小麥的「落地」節氣。

中原地區的諺語是:「寒露時節人人忙,種麥、摘花、打豆場」。當然,隨著氣候變暖,冬小麥播種的時間有所推延。例如從前華北是「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但現在,往往是「小麥點在寒露口,點一碗收一鬥」。

蘇軾寫道:「露寒煙冷蒹葭老,天外徵鴻寥唳(lì,鳥鳴)。」露水變冷了,煙氣變涼了,蘆葦也不開花了。天邊的鴻雁,聲音悽清而高遠。但鴻雁只是匆匆過客,過了寒露便了無蹤影。人們錦書遙寄的心願,再也難以通過鴻雁傳書的方式實現了。而在鴻雁漸遠的同時,是蟬噤荷殘的景象。

鳴蟬沉默了,荷葉凋零了。深秋時節,因為漸漸蕭疏殘敗的景物,人們稱之為老秋、窮秋,「窮秋九月衰」,似乎時光正在走向衰老。

「寒露霜降水退沙,魚落深潭客歸家」,從秋分物候的「水始涸」,到立冬物候的「水始冰」,一切變成簡約而清淨。有人懷念曾經的繁盛,但也有人更享受深秋的這一份清淨自在。

杜牧詩云:「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

寒露一候「鴻雁來賓」,鴻雁是古代物候觀測史上重要生物標識,寒露時最後一批鴻雁南飛。寒露二候「雀入大水為蛤」,鳥類越發少見,到水邊一看很多貝殼,顏色和紋理跟鳥特別相似。「飛物化為潛物也」,好像鳥類都變成了貝類。寒露三候「菊有黃華」,「寒露百花凋」,但菊花偏偏在寒露時盛開。「滿城盡帶黃金甲」,寫的便是寒露時節的菊花之盛。

寒露丨詩意

詠廿四氣詩·寒露九月節

〔唐〕元稹

寒露驚秋晚,朝看菊漸黃。

千家風掃葉,萬裡雁隨陽。

化蛤悲群鳥,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蒼蒼。

池上

〔唐〕白居易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獨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

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

〔唐〕戴察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

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幹。

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淨宜看。

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秋興八首(其一)

〔唐〕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寒露丨習俗·飲食

登高

登高望遠是重陽節重要習俗。寒露節氣經常在重陽節前後,宜人氣候也十分適合登山。因此,登高也漸漸成為寒露的習俗。我國北方氣候漸冷,南方也秋意漸濃,秋季的蕭瑟氛圍往往給人帶來傷感情緒。結伴外出遊玩,登高遠眺,是保持良好心情的不錯選擇。

秋釣邊

寒露節氣到來前後,天氣告別炎熱,陽光和煦,正是出遊好時節。這段時期降溫迅速,深水處太陽已曬不透,使得魚兒遊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所以有「秋釣邊」之說。

吃芝麻

寒露時節,氣溫由涼爽轉為寒冷。民間有「寒露吃芝麻」的習俗。在北方地區,寒露節氣前後,芝麻酥、芝麻綠豆糕、芝麻燒餅等成為寒露時令小食品。

飲菊花酒

寒露時節,正是菊花盛開時。有些地區有用菊花酒除秋燥的習俗。菊花酒是用菊花加上糯米、酒麴釀製而成,古稱「長壽酒」。愛菊成痴的陶淵明一首《飲酒》詩中有這樣幾句:「秋菊有佳色,裛(yì,沾溼)露掇其英。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把沾著露水的菊花泡在酒裡,那遺世獨立的真情更為濃深。

文/央視新聞整編

圖/視覺中國等

寫留言

分享寒露感悟

監製丨徐冰 主編丨王若璐

編輯丨李明遠

相關焦點

  • 庚子寒露節氣詩詞36首,一網驕陽觀北海,滿屏瑞雪看新疆
    3七律·寒露(平水韻)作者:鄧元發(四川)荷殘蟬噤恰逢涼,魚淺雁飛邊釣忙。走線茱囊才系臂,登高野宴醉重陽。8七律·吟寒露(平水韻)作者:陳新元(湖北團風)凌寒漸冷露成霜,晝短夜長人更涼。暗祈霜稻隆陽在,秋灌莫生寒露風。11霜天曉角·寒露(詞林正韻)作者:王老師秋風吹誘。萬樹橙紅透。綠葉染鮮彤釉。翩躚舞、斑斕秀。
  • 今日寒露丨秋意濃,情思長,願君珍重!
    不同於白露的暑消微涼,也不似霜降般寒氣更甚,寒露過後,晝漸短,夜漸長,凝露成霜,寒意愈盛。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清,少雨乾燥;北方深秋已至,露重夜涼,冬寒初露。秋已濃,秋風不動聲色地穿過時光的縫隙,凝結成寒露,寄去最深的思念,帶來最美的祝願!
  • 寒露,秋夜涼,菊花黃,秋意與寒冬交接
    一層秋雨一層涼,幾場秋雨過後,天氣已不能稱「涼爽」,而應該叫「寒冷」了,不是苦寒,酷寒,而是寒意,就像冬天預演。此時,秋已深,而寒露節氣到了。什麼是寒露,它是露濃而氣寒,不易消散,欲凝而堅也,故而得名。
  • 《霜降》原創詩詞42首,荷傘收擎橘柚黃,煙波凝露露凝霜
    七律·霜降作者:艾曉東荷傘收擎橘柚黃,煙波凝露露凝霜。風飄蘆雪秋光暮,雨打芭蕉夜色涼。燒天紅葉添新火,繞郭長波送晚涼。四野多情傳爽籟,三秋如畫是重陽。他鄉遊子遙相問,消得浮生幾度忙。5七律·霜染斑斕(新韻)作者:鄧夫勤(黑龍江)霜染層林浪漫山,五光十色共纏綿。火紅楓葉搖吉慶,金燦柞枝掛愛憐。
  • 今日寒露,夜涼心暖,衣薄情深
    今日寒露,夜涼心暖,衣薄情深 2018年10月8日 07:08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今日寒露,夜涼心暖,衣薄情深    「朝飲花上露,夜臥松下風。  雲英化為水,光採與我同。
  • 航拍嶺東濱水大道夜景!/馬鞍山一平房監控拍下來的,大哥你走順腿了?)
    10月8日身邊事兒明日天氣:10 ~ 17℃ 多雲轉小雨小編微信:97650469嶺東區濱水大道夜景航拍。來源:尖山公安微警務今日3時55分在清冽的月夜裡我們迎來了寒露節氣這是今年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露珠冷寒而欲凝結放出微微寒光「寒露」之名由此得來天氣由涼轉寒今天也是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今日寒露
  • 《海岱詩苑》「寒露.紅葉」同題詩詞集錦(總第254期).
    水清潭碧蕩汙塵,縈綺夢,滴破一壺春。       紅鯉跳龍門,彤雲裁月影,近黃昏。燕飛鶯唱感東君,心愉悅,璀燦滿園春。小重山.霜降(薛昭蘊體)魏在光  青州       蕭瑟寒風催葉黃,荒涼一片片,露凝霜。天高雲淡萬鴻翔,荷萎敗、菊豔溢清香。       冷雨鍛金黃。銀輝鋪沃野、亦流光。攜儔邀友去他鄉,觀佳境、醞釀好篇章。
  • 【1058-寒露】最是橙黃橘綠時,卻道天涼好個秋!
    寒露驚秋晚,朝看菊漸黃今天,我們迎來寒露節氣自此,告別了秋明空曠白日漸漸幽晦,歸鴻急於南飛秋殘如血的季節到了「寒露」是深秋的節令在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如果說「白露」是炎熱向涼爽的過渡,秋色斑斕南方梧桐遍地,秋韻正濃冷露浸染過的楓葉耐得住風霜經得起寒冷那一抹紅豔裡有著比春花更成熟的品質濡染著幾份生機與希望江南一帶作別炎熱魚兒也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遊去
  • 秋桐故葉下,寒露新雁飛 ——三希講堂節氣專題第十一期之寒露
    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從氣候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少雨乾燥;北方廣大地區已從深秋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日多,且氣溫更低了。所以有人說,寒是露之氣,先白而後寒,是氣候將逐漸轉冷的意思,而水氣則凝成白色露珠。
  • 夜讀丨霜降:秋風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為霜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有人覺得《西廂記》寫到這兒最好畫上句號,霜降之後的景物太悽涼。但霜色愈濃,秋之暮,反倒是秋季最多彩的時期。「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霜降到立冬,往往是北方一年之中氣溫下降速度最快的時段。古人將霜降物候描述為:豺乃祭獸,草木黃落,蟄蟲鹹俯。
  • 寒露是什麼意思啊 寒露節氣的含義是幾月幾日有何特點
    寒露是什麼意思  一、寒露是水汽凝結的現象,而寒露節氣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開始。  二、每年陽曆的10月8日或9日,太陽到達黃經195度時,即為寒露節氣  三、古時候就把寒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象徵。
  • 立秋詩詞專輯|飛雁留音遠,詩心未轉涼
    立秋抒懷作者/水浪·山東露落西窗心自傷,珠簾不捲夜初涼。雲中又見南歸雁,誰把相思寄他鄉。蟬覺時短鳴高處,霜染草木雲水悠。秋日心語作者/尋夢人(姜和)天涯滯旅會金秋,洗淨心塵蕩晚舟。盡享孤獨明致遠,放飛思緒品清幽。
  • 【九州詩社】雲水歌吟之五言絕句專輯
    無題 伏末留殘暑,風攜雨送涼。枯蟬聲息隱,隔岸漫荷香。  心思(一) 顏違卅九春,訊息總無聞。仰望天邊月,中心念故人。性本凌寒質,相宜十月霜。 釣 紫氣碧波漫,春江棹釣瀾。怡情山水色,欸乃子陵灘。  蟬 夜半噪聲高,梢頭對月嘈。
  • 寒露: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寒露」是天氣轉涼的象徵,標誌著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如俗語所說的,「寒露寒露,遍地冷露」。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屈原的「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元稹的「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蘇軾的「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在這悽清的秋日,菊花的一抹恬淡而堅定的黃,仿佛可以衝散所有的惆悵。
  • 今日寒露|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今日3時55分,寒露節氣至。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意味著全國大部地區熱冷交替季節的來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 聽 寒露|廣東話 潮汕話 客家話 閩南話
    聽 寒露|廣東話 潮汕話 客家話 閩南話大灣區之聲  作者:  2020-10-08 寒露,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