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落無塵
《奇葩說》中有一期節目的辯題是:公眾場合大聲喧譁的小孩,該不該去管?
奇葩辯手傅首爾,作為反方的辯手,她說出這樣一番話:
成長,就是你最終會發現,世界上什麼人都有。當你能夠豁達地面對他們,擁有制怒之力,不再妄想強行改變誰,那將會是自己的新生。管好自己,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的確如此,世界這麼大,有著形形色色的人,我們也屬於其中之一。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人,自然也就有著千差萬別的不同。
生活方式各有各的不同,自然也就無法說明,何種生活方式是對的。在生活中,管好自己,就已經足夠了。
人生,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01
管好自己
同事小琴,是一個很熱心的人。對於任何人的請求都不會拒絕,只要你提出來,她都會盡心盡力的做好。因此,小琴在公司中很受歡迎,像是和每個人的關係都很好。
每天笑呵呵的她,那天卻突然來找我訴苦。原來,是她姐姐家的女兒,要來市裡上高中,本來可以申請住校,但她從小到大都是嬌生慣養,非說住校條件差,太受罪。
既然妹妹已經提出來了,還對著小琴說了女兒的一堆好話。小琴不好意思拒絕,就接受了她。
小琴家境並不富裕,一家人住在一起就已經有點擠了,再加上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在一個屋簷下生活十分不便。小琴抗住丈夫的壓力,硬是把她安頓好了。
既然已經住在了一起,小琴覺得,不能對她不管不問的。於是,小琴便突破了姨媽的角色,扮演了女孩媽媽的角色。
小琴一會忙著給她開家長會,一會忙著去給她購買輔導資料,每天下了晚自習,還要幫著輔導功課,搞得自己第二天上班無精打採。
女孩平時被媽媽嬌寵慣了,一堆的壞毛病。可是小琴畢竟是姨媽,既不能打,也不能罵,看著她干著急。
小琴現在後悔極了,就算住在了一起,為什麼還要去多管閒事?自己的事情還沒管好,現在還要為別人操心。
小琴至今還沒有一個孩子,她自嘲自己道,就因為自家沒田,就要跑去耕別人家的地。
生活總是拋出各種各樣的困難,等待我們去解決。每個人的人生路不同,遇見的困難自然也就不同。
專心致志做好自己的事情,踏踏實實走好自己的人生路,這就夠了。管的太寬,只能讓自己心累。
02
但行好事
但行好事,在這裡可以理解為,與他人和諧相處,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對他人的人生尊重。
當別人的想法和行動,與我們所期待的的不同時,先不要著急去改變別人。而是先想一想,能否去改變自己。
改變自己的立場和思考方式,改變自己的視角,站在對方的角度多思考一些問題,改變自己做事武斷的行為和固執己見的做法。事情的結果,或許就會好很多。
要相信,別人之所以這麼做,肯定是因為有他自己的理由。就算明確知道對方的想法是錯誤的,也不要強硬的要求對方去改變。
而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引導他發現自己的不足。這既能減少彼此的矛盾,也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行好事,於己於人,對生活都有著極大的好處。
03
不渡他人
不渡他人,可以理解為不去改變他人,不去強硬的幹涉別人的生活。
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夠了,不需要再去對別人的事情指指點點,要求對方改變自己的喜好。
人生只是一個過程,一個需要遇見很多不同人的過程。
每個人都是有著獨立思想的個體,每個人也都對於別人有著不同的看法。你若強行改變他人,不如換位思考,若別人強行把你改變,你會怎樣?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如此,那為什麼,我們還要去改變別人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悟和自尊,都有不想對別人說的苦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做法和活法。所以,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準則,自然也就不同。
哪怕是同一類人,經歷過不同的事情,對於一些事情的看法和處理方式,自然也就會不同。
那些認為自己做什麼事情都對,聽不進去別人一點想法的人,那些固執己見,墨守成規的人,才需要真正的自渡。
誰能證明,只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對的生活方式呢?又有誰能說,別人的生活方式,全是毫無用處的缺點呢?
我們的一生都在與人打交道,處理好人際關係,是每一個成年人的必修課。好的人際關係,往往會給你帶來更好的人生體驗。
所以,學會經營人際關係,就是在經營你的人生。
只可惜,有些人的一生,連自渡的資本都還沒有,卻對著別人自渡成功的人生說三道四。
作為成年人,要學會管好自己的人生。做人,管好自己,莫問閒事。
作者:雪落無塵,作家,情感諮詢師。遇到任何情感困擾,都可以發私信給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