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就是一桌豐盛的美味!
12日晚,讀書會受邀參加「舌尖上的臺灣」暨一茶一坐美食品鑑會,作家呂玫女士攜新書《臺灣美食行走秘籍》回揚州與讀者見面。
活動選在著名的臺灣美食餐廳——一茶一坐,現場精心準備了書中所寫到的部分臺灣美食,兩位嘉賓為大家說菜,講述美味背後的故事。
這兩天忙於做版,微信上未來得及打理,現將活動的情況向大家做個匯報:
【新聞回顧】
作家呂玫分享臺灣味道
臺灣美食是什麼?12日晚,作家呂玫攜帶新作《臺灣美食行走秘籍》,與臺灣一茶一坐執行長TOMO為大家分享了「舌尖上的臺灣」,講述她遍訪臺灣美食,感受「舌尖上的幸福」的心情故事。
揚州人呂玫,曾主持過9年電臺節目,後開始寫作,著有熱門暢銷茶書《茶葉地圖》、《喝茶兒女到江湖》等,新作《臺灣美食行走秘籍》則將視野從自家廚房延伸到了寶島臺灣。2014年端午前後,呂玫在一茶一坐行政總廚黃啟雲先生的帶領下來到臺灣,開始了為期九天的臺灣美食探訪之旅,行程中足足吃了50頓飯,上百種美食,一路認識很多有趣的人,聽到很多笑與淚交織的故事,更遇見了那些美味的創始人和傳承人,臺灣美食的魅力,就在於這些人的故事。
這是一本臺灣美食的實用指南,教你如何探尋臺灣美食。手捧新書,看著圖文並茂的美食,就有一種品嘗的衝動。
新書發布會選在揚州一茶一坐。活動現場,一茶一坐精心準備了20多道臺灣美食,眷村牛筋腩蘿蔔煲、麻油雞、麻辣牛蛙、蒜香石板鮮蚵、臺灣海撈福仔魚、鳳梨蝦球、古早芋圓冰、年輪蛋糕……每一道美食都充滿著誘惑。
每一道美食上桌,大家一邊聽著故事,一邊用手機拍照,然後才會動筷子品嘗。如臺灣米酒獨一無二,臺灣人用米酒烹飪各種美味。再如醬油,依舊堅持著傳統釀造方法。「每次回臺灣,都要帶很多醬油回來,送給好朋友們。」TOMO說。
無三杯雞,不臺灣菜。活動中場,一茶一坐行政總廚黃啟雲還現場為大家烹製了三杯雞,一杯醬油、一杯麻油和一杯臺灣米酒,就能烹製出一份美味的三倍雞。
在微信上,大家曬著每一道精緻的美食圖片,博得很多朋友點讚。
美食和故事,原來是這樣的!
聽了故事,就有了吃的衝動!
我拍,我拍,我拍拍!美食曬給朋友看!
猜我記的啥?菜名,對了,下回來吃,就知道點什麼了!
找不同:兩張合影有那些不同?
【美食時間】
新書發布加美食品鑑,書友們不到臺灣,就享受了一次臺灣美食之旅。
活動現場,一茶一坐精心準備了23道臺灣美食,花漾水果盅,慶元有機木耳,安心油雞,臺灣夜市全家福,麻辣牛蛙,蒜香石板鮮蚵,阿嫲麻油雞,濃情薰香仔排,客家菜脯蛋,寶島三杯中卷,菌菇空心菜,客家魚香豆腐,眷村牛筋腩蘿蔔煲,臺灣海撈福仔魚,鳳梨蝦球,古早芋圓冰,年輪蛋糕,木瓜牛奶,蘋果冰醋飲,肉燥寒香米飯、年輪蛋糕……
安心油雞
濃情薰香仔排
臺灣海撈福仔魚
臺灣夜市全家福
阿嫲麻油雞
麻辣牛蛙
鳳梨蝦球
眷村牛筋腩蘿蔔煲
年輪蛋糕
看了這麼多美食,是不是已經口水灑灑的,那就到三盛廣場三樓的一茶一坐,去品嘗臺灣美味吧!
順便推薦一下,一茶一坐來自臺灣,是時尚與專業的結合,講求「一茶之心、一坐之緣」,希望通過一杯茶來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博採眾長的臺灣菜以閩南菜、客家菜為主流,眷村菜獨樹一幟,漁村特產取材天然,又在西餐、日料、東南亞南洋菜的基礎上融合創新,形成臺灣這一塊流派眾多、口味繽紛的美食幸福地。一茶一坐,精選臺灣直送原材料,烹飪過程中不添加味精,堅持高湯調味,不斷融合創新,豐富臺灣菜,只為讓你更幸福。
【聽書友說】
書友葉懷定:
行走臺灣的美食秘籍
身為揚州人的呂玫,二十多年來一直閃耀在人們關注與熱愛的視線裡,九年電臺節目老牌DJ獲獎無數,十多年來著有熱門暢銷茶書《茶葉地圖》、《喝茶兒女到江湖》等和茶戀小說《茶之戀》、《幸福的味道》等近三十部更是風靡海內外。繼去年華麗轉身成功推出15年「主婦經驗」積累成的第一本美食書《舌尖上的幸福:媽媽的美食秘籍》後,今年則將視野從自家廚房延伸到了寶島臺灣。
最新力作《臺灣美食行走秘籍》通過大量鮮活的照片和細緻的描寫,體現臺灣美食的幸福溫暖和感動,展現臺灣現實人倫生活的溫馨畫卷。本書描述了2014年端午前後,作者在一茶一坐行政總廚黃啟雲先生的帶領下,來到臺灣,開始了為期十天的臺灣美食探訪之旅,行程中足足吃了50頓飯,上百種美食,一路認識很多有趣的人,聽到很多笑與淚交織的故事,更遇見了那些美味的創始人和傳承人,臺灣美食的魅力,就在於這些人的故事。一道拿手好菜養活一家人的故事比比皆是,三代同堂靠一家店生活的例子更是讓人羨慕。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如果你現在還沒辦法去臺灣;如果你去過臺灣對那些美食無法忘懷;如果你對臺灣美食抱著懷疑的態度;那麼請讀一讀這本書,一定讓你對臺灣美食有新的認識。這是熱愛旅行者的實用指南,教你如何探尋臺灣美食,同時其富有魅力的文學筆調,又分明讓你找到閱讀的快感。
上海見證了呂玫的成長,如今已過不惑之年的她,接連推出兩本美食方面的書籍,可說轉型變得十分強勢和成功。不過她卻不認為這是一本簡單的料理菜譜的書,而且,她對自己的闡述也已經不是作家那樣簡單,她對自己的認定是——生活家。以一名作家的視角,做飯,也會變得不一樣起來。
書友賴晨雅:
讀呂玫新作有感
我不是吃貨,只願每天有時間烹飪簡單清淡的食物,維持軀體的健康。
我也不拒絕美食,並非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只因吃喝是避不開的生活內容。碰到好的,就享受它。
鑽研過如何做出一桌好菜的人,堅持苛刻地選材、精心烹製的人,不太可能狼吞虎咽,暴殄天物。我固執地認為真正的美食家都不是胖紙。
曾經認識一個臺灣朋友。他很懂吃,開過餐館,吃飯自然聽他安排。他的態度開放包容,好吃的地方一去再去,有新館也欣然嘗鮮。對食物自然是很講究的,菜做得不好找廚師過來問個究竟,吃得高興了也不吝表揚。他時不時告訴我們:「帶你們去一家我珍藏的飯店。」有時是星級餐廳,有時是街邊小檔。更多的是不大卻有格調,食物一流的特色小館。慢慢地,吃得刁了,尋常食物不容易滿足味蕾,他和我兩極分化。他追求更極致的烹飪,我逐漸喜歡未加工或淺加工的生食。
因為他是臺灣人,一起吃過的飯,以臺灣菜居多。三杯雞、菜脯蛋,燉牛腩、炸黃魚。酥炸小黃魚,出鍋後放吸油紙上吸掉多餘油份,趁熱擠上青檸汁,撒上椒鹽,皮酥香、肉鮮嫩,炸酥的魚耆也能嚼一嚼吃下,更有風味。講究的店家會把魚身輕微斷開,不必筷子掐得猙獰。
臺灣還有牛肉麵讓人念念不忘。湯頭分清湯、白湯和紅湯,我獨愛清湯,朋友愛白湯,我們都不吃辣,不喜紅湯,但都一樣濃鬱鮮美,由牛骨熬製十幾小時製成。牛肉都一大塊,吃起來沒有絲毫不便,因牛肉軟而不柴,牛筋Q彈,牙一動輕輕撕落。朋友曾有一家麵館常去,藏在一小巷中。後小巷擴建成馬路,麵館不知所蹤。朋友從街頭找到街尾,又找回街頭,問來問去不死心。我和腳底的水泡陪著他走啊走,最後悶悶離去。他離開臺灣三十餘年,找的不僅僅是一碗麵。
臺灣菜不張揚,不以精緻名貴勝,反而是嚴謹選材、尊重傳統,滿是濃濃的誠意。有理想的大廚要創新也是審慎而有分寸。
在臺灣菜館,大家衣著舒適,談笑自如。有一種家常的氛圍。食客不講究穿戴隆重,不高冷矜持,亦不喝酒猜拳。那份溫暖與隨和,讓人感懷。一道道認真烹飪的菜式,溫柔地串起寶島與內陸,溫柔地緬懷家鄉,靜靜流淌過歲月的氣息。
想知道更多的臺灣美食,那就翻一翻呂玫老師的新書《臺灣美食行走秘籍》吧!
雙兒媽的閱時光:
推薦大家讀《臺灣美食行走秘籍
黃啟雲製作三杯雞
5月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呂玫《臺灣美食行走秘籍》。
這本書是5月12日是參加揚州晚報讀書會的活動得到的。活動是有呂玫新書發布會暨美食品鑑會。比較值得推薦和炫耀的是,行政總廚黃啟雲現場製作的三杯雞,提問裡是那三杯?我有幸回答對了(一杯麻油,一杯醬油,一杯米酒的)調料,我們有幸品嘗到了主廚親自料理的三杯雞。
活動現場,一茶一坐精心準備了23道臺灣美食,花漾水果盅,慶元有機木耳,安心油雞,臺灣夜市全家福,麻辣牛蛙,蒜香石板鮮蚵,阿嫲麻油雞,濃情薰香仔排,客家菜脯蛋,寶島三杯中卷,菌菇空心菜,客家魚香豆腐,眷村牛筋腩蘿蔔煲,臺灣海撈福仔魚,鳳梨蝦球,古早芋圓冰,年輪蛋糕,木瓜牛奶,蘋果冰醋飲,肉燥,寒香米飯……每一道美味都充滿濃濃的古早味…
作者呂玫,揚州人,曾主持過9年電臺節目,後開始寫作, 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員。?著有熱門暢銷茶書《茶葉地圖》、《喝茶兒女到江湖》、《喝遍好茶》、《喝茶不倒問》、《茶》等。?暢銷茶戀小說《和風·茶之戀》、《茶之戀》、《東方美人》、《八十八夜》、《幸福的味道》等等。
《臺灣美食行走秘籍》描述了2014年端午前後,作者呂玫在一茶一坐行政總廚黃啟雲先生的帶領下,來到臺灣,開始了為期九天的臺灣美食探訪之旅,行程中足足吃了50頓飯,上百種美食,一路認識很多有趣的人,聽到很多笑與淚交織的故事,更遇見了那些美味的創始人和傳承人,臺灣美食的魅力,就在於這些人的故事吧。
有句話說的好——百聞不如一見!如果你現在還沒辦法去臺灣;如果你去過臺灣對那些美食無法忘懷,那麼就讀一讀這本呂玫寫的《臺灣美食行走秘籍》吧,一定讓你對臺灣美食有新的認識。這本書從臺北吃到高雄,從食材到名店,是一本內地遊客去臺灣不可不讀的導向書……
書友毛峰:
味覺和聽覺的碰撞
品著美食,聽老師講美食背後的故事,味覺和聽覺的碰撞,記憶猶新!
所謂臺灣美食的秘籍,我想便是情感與分寸吧!秘籍1:情感。用愛心、良心甄選沒有抗生素,沒有化學添加劑的食材,他們懂得順應自然,尊重天時。秘籍2:分寸。太灣的味道是剛剛好,甜一分則膩,減一分則淡,這不恰好與花未全開,月未圓的人生哲理不謀而合嗎?
書友賀才美:
生動的臺灣美食文化課
有幸參加呂玫老師的新書發布會,這是一場非常生動的臺灣美食文化課。
活動中,聽了呂玫老師和一茶一坐的林總關於臺灣菜的歷史由來及製作工藝過程,無處不體現了臺灣人民質樸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品嘗正宗臺灣菜,體驗臺灣美食文化,請到三盛一茶一坐,絕對不虛此行。
帶上《臺灣美食行走秘籍》,去臺灣旅行,相信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為好書找讀者
為讀者找好書
我們期待
在讀書會
與你相見
分享和交流書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