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花旺人不旺」有什麼根據?
在農村庭院裡,很多人都養了一些花花草草,而這些形態各異的花草也給人們帶來了點綴,增加了樂趣。在這些花草中,有富貴牡丹、有發財樹、還有長壽花、銅錢草等,而這些花對花主人來說都是非常喜愛的,從這些花的名字來看也象徵著吉祥和富貴。
不僅我們平常人都喜愛花,而文人墨客也是如此,就連大詩人陶淵明也有一句膾炙人口的詩句,「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喜歡花草自然是好的,可是老祖宗卻留下了這麼一句俗語,說「花旺人不旺」,那麼這句俗語在老祖宗看來有什麼依據呢?李子來回答。
農村俗語「花旺人不旺」的意思:
顧名思義,這句俗語也是非常好理解,其意思是說,如果家裡種植的花比較旺盛,那麼家裡的人自然是不旺的,而家人常常會有一些疾病發生。而在我聽了這句俗語後,自然也是比較奇怪了,家裡種植的花和家人是背道相馳的,那麼為什麼老祖宗會有這樣的說法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老祖宗迷信的認為:老祖宗是從五行的角度看的,他們認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除此之外還有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而上面就是五行相生相剋。而人在家裡用花盆栽花必須用的則是土壤,但是這花屬木,因此這花盆栽花是木克土之相。
但是來說,這人體也是有五行的,中醫認為:肝歸屬於木,心歸屬於火,脾歸屬於土,肺歸屬於金,腎歸屬於水。所以家裡種植的花兒多了,就會對土進行壓制,而這脾胃歸於土,就會對人的脾胃有著不利的影響。當然還有一些八字為土的人,老祖宗也會認為家裡種植的花草多了,會失去五行的平衡,而這樣家裡人就因為花草的原因,而導致自己的脾胃出現問題。所以來說,老祖宗認為養花要適度,屋子裡養上幾棵就好了,不可養的過多或者過旺。
但是老祖宗還有一種引申含義:他們認為由於這鮮花代表著女人,小草代表著男人,而女人、男人和後代自然是息息相關有關的。因此老祖宗認為,如果家裡養殖的鮮花越旺,則代表著其家庭後代多為女兒。
而在古代的封建社會下,是提倡男尊女卑的,所以老祖宗認為家庭裡面多為女兒,必然就要絕後的。所以在沒有男孩子傳宗接代下,這個家庭自然也是不旺了。因此來說正是這種引申含義,才使得老祖宗認為,家裡的花如果旺盛,那麼人必然就不旺盛了,也就有了「花旺人不旺」的說法。
老祖宗留下的這句俗語:「花旺人不旺」按照現代來說有道理嗎:
筆者認為,上面只是老祖宗的迷信說法,也是在古時候科技不發達的情況下,也是老祖宗歸納而來的。
但是通過現在來看,我們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說,這樣的俗語「花旺人不旺」真沒有什麼道理的。這是因為家裡的花只是一種植物,而人位於生物鏈的頂端,不客氣的說也是主宰植物和一些動物的。所以來說,不論是在野地裡、還是在家裡,只要花花草草沒有毒,自然就不會對人造成威脅的,更不會損害人的身體健康的。
而一些人還有這樣一種說法:他們認為「萬物生長靠太陽」!而家裡的花養的很好,就表示家裡陽光和氣場都不錯,如果這些都是不錯,也就證明了家裡一定很好,而當花兒盛開綻放的情況下,那麼家人的心情自然是很舒暢的,不管是外出做事或者回家也都是有充沛的體力的。
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常常看到,一些家庭很富裕的人,其家裡的花都是養的很好的,沒有哪個家裡是把花養的半死不活,不信大家可以觀察。
所以來看:
古人留下的俗語「花旺人不旺」,現在來說並不一定準確。而現代人根據科學依據來說,在家裡養花和人的健康情況是沒有關係的。但是來說,當人們在家裡養花的時候還是要注意幾點,比如一些花有濃鬱的香味,還有一些花有真菌孢子,而這些花對花粉過敏的人是不適應的,而平常的人自然沒事了。所以來說,在家中養花的時候,也是要根據人們能夠適應哪些花,在做決定是否要養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