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紫金帖》超清單字賞析

2020-12-24 騰訊網

書法課程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不可一日無此君

右軍鄉石力疾書

——米芾《紫金帖》超清單字賞析

【簡介】

米芾《鄉石帖》,亦名《紫金帖》,紙本,縱28.2釐米,橫30.5釐米,行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紫金石為歷史名石,唐宋時即負盛名。紫金石又有琅琊紫金,是可以用做制硯的名石。從此帖中看以看到,米芾得此寶物後的心情異常興奮。米芾還有《紫金硯帖》。

在他自己撰寫的《寶晉英光集》記此事說:「吾年老才得紫金石,與餘家所收右軍硯無異,人間第一品也,端、歙皆下」。

米芾在此隨筆中說:「蘇子瞻攜吾紫金硯去,囑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斂。傳世之物,豈可與清淨圓明本來妙覺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之前蘇子瞻(蘇東坡)從我這裡借走了紫金硯臺,並且囑咐他的兒子,等他去世後要將這紫金硯,當做陪葬品一起入殮。現在我拿回了紫金硯,不想讓它來當陪葬品。因為一件流傳給後世子孫的物品,怎麼能夠可以與人的遺體這種已經完全涅盤、修成正果的聖潔之物放在一塊呢?

米芾的《紫金研帖》,確實是令毫平鋪紙上,並產生「萬毫齊力」的效果,且使書法具有「骨峻、筋健、肉腴、血活」生機美感的書法力作。

【釋文】

新得紫金右軍鄉石,力疾書數日也。吾不來,果不復用此石矣!

【米芾】

米芾(1051年—1107年),芾或為黻[fú]。北宋書法家、畫家,宋四家之一。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祖籍山西,後遷居湖北襄陽,後曾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獨具風格特點。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

米芾平生於書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書為最大。南宋以來的著名匯帖中,多數刻其法書,流播之廣泛,影響之深遠。康有為曾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意為宋代書法家講求意趣和個性,而米芾在這方面尤其突出。

相關焦點

  • 米芾《張都大帖》超清單字欣賞
    書法課程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不可一日無此君 偶然雋秀別有天 ——米芾《張都大帖》超清單字欣賞
  • 一字百金:柳公權《玄秘塔》超清單字版第8輯
    《書法課程》 見諸筆墨 | 達於心靈 不可一日無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極品 | 一字百金:柳公權《玄秘塔》超清單字版
  • 米芾37歲寫的一幅字,被譽為「天下第一美帖」,如今是書壇至寶
    米芾《蜀素帖》行書長卷《蜀素帖》還被譽為「天下第一美帖」,如今被臺北故宮收藏,奉為書壇至寶!米芾《蜀素帖》行書長卷這自然也是《蜀素帖》的偉大之處。米芾在書寫《蜀素帖》的半年之前,他還寫出了著名的《苕溪詩帖》,很明顯的差異是《苕溪詩帖》尚停留在「集古字」的階段,米芾個人的風格意趣,還沒有得到十足的彰顯。
  • 米芾《向太后輓詞帖》
    米芾《向太后輓詞帖》一版米芾《向太后輓詞帖》,紙本,小字行楷,縱30.2釐米,橫22.3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 米芾格調最高的一張字
    看其此帖評價就知:「長史世間第一帖也」。據米芾《書史》45則記載,他購《秋深帖》頗費周折。此帖中的「氣力復何如也」一筆書,可謂直接仿張季明的《秋深帖》(見圖2-4)。但米芾的模仿可不是機械生搬,而是借鑑、化用。
  • 經典碑帖:米芾行書《新恩帖》
    米芾《新恩帖》,紙本,行書,縱33.3釐米,橫48.5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米芾《新恩帖》北宋後期的米芾歷來被目為書法史上的怪人,性格放縱狂怪,有潔癖、石癖,是一位不諧流俗、張揚個性而不受禮法束縛的狂狷之士:「冠服效唐人,丰神蕭散,音吐清暢,所至人聚觀之,而好潔成癖,至不與人同巾器。」
  • 王鐸草書《金山寺二首》軸超清單字鑑賞
    書法課程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不可一日無此君 瘦若枯藤勢如龍 ——王鐸草書《金山寺二首》軸超清單字鑑賞
  • 米芾的《苕溪詩帖》,讓你稱讚
    一、瘋狂的米芾米芾是湖北人,也是北宋時期非常傑出的書法家以及書法理論家,是「宋四家」之一。他的書畫極具特色,創立了「米點山水」的特色書畫形式,更是擅長各種字體,這在宋代來說,是極具代表性的一個任務。他講究意趣和個性,並不願意跟隨大流,有自己獨特的一套書畫創作的方法。但是,米芾是一個舉止顛狂的人,他放蕩不羈,率性獨行,因此也有人稱他為「米顛」。
  • 位列「宋四家」之一,米芾書法墨跡賞析(附釋文)
    導讀米芾,江蘇蘇州人,位列「宋四家」之一,北宋著名的書法家,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嶽外史等,人稱「米南宮」或稱其為「米顛」。米芾出身於富庶的家庭,一生衣食無憂,家道殷實。米芾的母親閆氏得承皇恩,所以雖然米芾從未參加過科舉,但依然可以補諗光尉,歷任知雍丘縣,漣水軍、太常博士、知無為軍。米芾以行書聞名於世,其書法學古而不泥於古,取古人之長,補己之短,汲取各家所長為自己所用,獨闢蹊徑,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風格。米芾學習書法是建立在學習王獻之、王羲之、褚遂良等人的基礎上,繼承傳統的同時又推陳出新。
  • 論米芾經典行書墨跡《蜀素帖》之「刷」字
    作者:朱靜怡《蜀素帖》是米芾在浙江安吉縣苕溪的即興之作, 雖是即興之作, 卻給人一種深思熟慮、胸有成竹的感覺。在我看來《蜀素帖》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變幻莫測。從宏觀上來看, 《蜀素帖》的變幻莫測體現在它的布局安排得當, 行與行的字之間錯落有致、大小參差以至於整幅作品毫不單調上。從微觀上來看,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用筆, 也就是他所自喻的「刷字」, 「刷」不僅使作品看起來變幻莫測, 米顛的狂放不羈也從「刷」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米芾寫得洋洋灑灑, 下筆毫不猶豫。
  • 米芾此作,出神入化
    《非才當劇帖》,是米芾寫給好友希聲的信,此書法雖好,但洩露了米芾太多的秘密。先說作品背景。
  • 米芾為何口出狂言
    我國古代著名書法家米芾,作為「宋四家」之一,除了高超的書法造詣之外,其亦識文,擅書,精鑑別,特別是他狂傲不羈的性格也人盡皆知,當時人稱之為「米癲」。除此此外,米芾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顏真卿頭號黑粉。米芾自幼學習書法,和當時宋人習書模式相同,是從顏真卿的楷書入手。【餘初學顏,七八歲也,字至大一幅,寫簡不成。見柳而慕緊結,乃學柳《金剛經》。久之,知出於歐,乃學歐。——米芾《自敘帖》】
  • 米芾尺牘,靜悟書法之美
    宋 米芾翰牘九帖之三此帖所致為米芾之友人。此友人乃《適意帖》中「覷一玉格,十五年不入手」之「吾友」。【釋文】:丹陽米甚貴,請一航載米百斛來,換玉筆架,如何早一報,恐他人先。芾頓首。《丹陽帖》,《書法大辭典》稱為《丹陽帖》;蔡舜寧《米芾之書學思想與書法藝術研究》稱為《換玉筆架書》。「丹陽」乃潤州古稱。
  • 能與米芾齊名的,就只有他了......
    而薛紹彭之與米芾,卻是造詣相當再加志趣相投,甚至連風格流派也如出一系。米芾崇尚大王,摹擬竟能亂真,草書行書諸帖皆有混為晉人者。薛紹彭於大王也是術有專攻,宋人危素雲「超越唐人,獨得二王筆意者,莫紹彭若」。元趙孟頫雲「道祖書如王謝家子弟,有風流之習」。「脫略唐宋,齊蹤前古,豈不偉哉」?足為薛氏能上追晉人之證。
  • 米芾這些「神技」,千萬不要錯過!
    米芾一些作品,如《值雨帖》、《珊瑚帖》、《樂兄帖》中有增添內容,逸筆草草,但從不塗抹,《苕溪詩選》中「友」字有重描痕跡。而像《蜀素帖》這種長作品,一氣呵成,功力驚人,可見其畢生追求精緻完美。這一點可以從他的「潔癖」來理解。對於精妙,最簡潔的描述就是速度與質量有機統一。運筆豪放、爽快,善於變通,字勢神採軒昂、風雅瀟灑,瀰漫著一股強烈的感染力。
  • 灑脫不羈:米芾《致景文隰米牘》,極富韻律
    米芾《致景文隰米牘》,又稱《篋中帖》,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此札約書於1091年,系致友人劉季孫(933-1092),談論書帖文玩交易之事。全帖雖然文字簡短,卻有明顯的運筆與情緒的轉換,在以行書為主的書寫中,參入草書,豐富筆畫的繁簡與速度的變化。
  • 米芾這六位神秘老師,你都知道嗎?
    米芾推崇顏真卿的行書,他說:「顏魯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他多次稱讚顏真卿《爭座位帖》「字字意相連屬飛動,詭形異狀,得於意外,世顏行書第一書也。 米芾對歐陽詢《夢奠帖》、《卜商帖》、《張翰帖》、《度尚帖》等都認真臨習過。
  • 米芾小楷《向太后輓詞》
    時年51歲,正在江蘇當官的米芾獻上了這篇輓詞。        向太后是北宋神宗的皇后,哲宗的太后,哲宗死,無子,向太后力排眾議,立端王趙佶為皇帝。太后要立端王,最大的阻力是宰相章惇,就是蘇軾《歸安丘園帖》裡提到的那位子厚。
  • 苦心孤詣 清風灝氣——鹿山居士米芾
    同年,米芾八歲,初遇良師,苦學書法。米芾學書十分刻苦,臨池不輟,逐漸在書法上有了自己的感悟。宋神宗元豐五年三月,米芾來黃州訪蘇軾,為人率真的蘇軾與米芾相談甚歡,米芾在蘇軾的啟迪下潛心魏晉,在書法上頗有造詣,後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
  • 【東一鉅獻】起居何如——米芾手札高清全集
    米芾《清和帖》行書。紙本。縱28.3釐米 橫38.5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米芾《清和帖》,亦稱《致竇先生尺牘》。此帖曾經項子京、笪重光等人收藏。「清和帖」是米芾的精品之一,寫的瀟灑超逸,不激不勵,用筆比較含蓄,與其它帖比較,溫和了許多,但筆劃的輕重時有對比,字的造型欹側變化,又使此帖平添了幾分俊邁之氣。釋文: 芾啟。久違傾仰, 夏序清和, 起居何如?衰年趨 召,不得久留,伏惟 珍愛。米一斛,將微 意,輕鮮悚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