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 教子有方 ID:jiaoziyoufang
近日,林志穎在微博上曬出了自己為兒子做高麗菜輔食的照片。
這已經不是林志穎第一次展示自己作為一個父親的暖心和責任了。在《爸爸去哪兒》第一季,林志穎「中國好爸爸」的形象就已經深入人心。微博上,更是頻頻曬出親子照,字裡行間充溢著滿滿的父愛,讓許多當媽的都自愧不如。
右手拎一個胸前掛一個,多出來一隻手還要牽kimi,「爸爸力」十足!
陪kimi玩遊戲,這個奶爸很摩登!
衝個奶粉也要親自上陣,真是一個稱職的爸爸!
反觀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假性單親媽媽」,爸爸們都忙碌於工作,早出晚歸,一天中和妻子、孩子說的話屈指可數。運氣好一點,周末會待在家裡休息,但是所做的事情也僅限於吃飯、睡覺、玩手機;有的時候身不由己,節假日也要加班應酬,跟家人一起吃頓飯都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指出,沒有享受到足夠父愛的孩子情感障礙比較突出,易出現焦慮、孤獨、自尊心低下、自制力弱等行為缺陷,成年後出現神經質、精神病、人格障礙等心理疾病的機率和犯罪自殺率要比其他孩子偏高,同時還有可能影響孩子正確處理兩性關係,更甚者影響婚姻關係。
反之,經常在父親的陪伴下長大的孩子,獨立、進取、敢於冒險、勇于堅持,智商偏高,對待生活積極熱情,在社會上容易立足。
可見,父親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優媽認為,即使工作再忙,爸爸們也要忙裡偷閒見縫插針地陪伴孩子。
陪伴孩子,質量重於時間的長短。所謂高品質陪伴,就是在陪伴孩子的時候,不要三心二意,不要心不在焉地一邊玩手機一邊敷衍孩子,或是總是跑神想工作,惦記著各種事。而是要專心、用心,要全心全意心無旁騖地和孩子一起互動,哪怕你的陪伴只有短短的五分鐘,也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父親可以與孩子適當地談談自己的事情,比如童年時的一些經歷,工作上的成就或是小挫折,這樣孩子就會慢慢地理解自己的父親。同時,還要一起分享孩子的喜怒哀樂,尊重孩子,傾聽他們的內心。哪怕只是一件小事,父親也要認真傾聽,認真對待。學會欣賞並發現他們自身的特點和優勢,並加以引導和教育,讓孩子在快樂中健康成長。
運動是很好的生活習慣,和孩子一起運動更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每天早上或是晚上,父親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跑步,周末或者節假日的時候,一起爬山、踢球,親近大自然。這樣既能幫助孩子養成愛鍛鍊的良好生活習慣,維持好體能,還可以增進親子感情,何樂而不為呢?
孩子的生日、家長會、家庭聚餐、節假日,還有孩子在學校表演、領獎等重要的時刻,父親都要排除萬難儘量出席。
孩子們都希望將自己的小喜悅和父母分享,哪怕你只是做一個默默的觀眾,孩子也會覺得自己受到了重視和關注,也會感到非常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