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上網的求美者可能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認定美人的標準已經從之前的五官-正臉-側顏這類外表上的好看,發展到要兼具骨相美、顱頂高、頭型好等骨骼發育上的優點。
很多人都推崇的這種顱頂高的美人頭型,其實是一種俗稱為「頭包臉」的骨相。用美學標準來說,就是頂骨和髮際線都較高,顴骨寬度小於顱骨寬度,臉部像是被包容在頭部中,小巧精緻。
從水平面直視面部,假如你的頭顱比顴骨寬,則是頭包臉,這樣會給人「頭比臉大」的感覺,自然顯得臉小,讓人看著很舒服、很協調;反之,如果你的顴骨比整個頭顱還要寬,則是臉包頭,有種臉大到頭都包不住的感覺,自然臉也就會顯大。
頭包臉由於頭頂、額頭部分很飽滿,所以基本能撐起任何髮型和造型,即使是緊貼頭皮的高馬尾和丸子頭也不在話下。而且不僅現實看起來顯得年輕有活力,在拍照或者視頻中也會因為看起來很小而非常上鏡。頭包臉可以算得上審美中,公認最好看的一種臉型和骨相。
而與頭包臉的特點相反,顱頂較為低平且面中、下部寬與顱骨寬度的,就屬於「臉包頭」長相了。並不是說臉包頭就一定是不好看的。如果臉部線條是流暢的,沒有多餘的角度和線條,配上成熟大氣的五官,再避開不適合自己的髮型的話,這類臉包頭長相也能散發出自己的魅力,有一種成熟大氣的美感。
所以,這類輕微臉包頭,且五官沒有太大硬傷的求美者,可以通過在臉側留些許碎發的髮型等方式對臉型進行修飾。也可以適當配合一些有緊緻功效的護膚或美容手段,來避免面部軟組織下垂,視覺上弱化臉部的寬度。
如果是有比較明顯的臉包頭特徵,比如顴骨或下頜角格外肥大外擴,就沒有這麼幸運了。這類外貌普遍會有面部肌肉、線條破碎凌亂的問題,給人一種不乾淨清爽的視感。再加上臉部較大、臉型又不規整,再好的五官與妝發都發揮不出優勢,讓人既顯兇相又顯老氣。
對於顴弓顴骨以及下頜骨如何改善,韋敏教授在之前很多講輪廓的文章中都有介紹,今天也就簡略地說一下。面部輪廓的改善,本質上就是講多餘外擴的骨頭,截去或內推。顴弓顴骨外擴可以做顴骨內推,顴骨肥大過高,可以做顴骨降低。下頜角肥大則可以做3D長曲線下頜角截骨。
很多求美者會擔心面部動了輪廓之後會不會下垂、掛不住肉。其實像顴骨手術-【F型截骨內推】是在口內3cm切口,術中配合上「軟組織提升」是可以避免術後面部下垂的,對術前原本就鬆弛下垂的部分組織,也有提升作用。下頜角截骨的話,一般根據求美者ct都會設計保有自然弧度的下頜線,不會做成一刀切,自然也不用擔心掛不住肉的問題了。
其實無論是哪一種頭型、臉型,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外貌優勢與特點的,不需要為了迎合或追求某種審美標準就去整形。即使是有明確的外貌問題想要改善,最好也要到專業、有資質保證的三甲醫院去,把風險降到最低。希望每一位求美者都能綻放出自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