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多多9歲就給《小王子》配音,10歲就開始自創英文詩,12歲就已經為3本英文書籍做翻譯了。
黃多多已經是非常優秀的孩子了,超越大部分同齡小朋友了,最近我卻發現了另一個「神仙」級別的孩子。
這個孩子就是海清的兒子——蛋妞(小名)。
不僅特別自律,學習這件事絲毫不用海清這個媽媽來操心。在錄製某綜藝節目的時候,海清甚至打電話給蛋妞說,「寫不完就別寫了」「趕緊休息」,主動給孩子減負。
德藝體美勞全方位發展,畫得了山水畫, 寫得了毛筆字,遊泳得了冠軍,拉得了大提琴,洗得了襪子。
若說這些還是需要有海清給他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需要花金錢,找到好老師。
那麼他的文採就是一個平地起高樓的事情。
去年海清說,老師讓蛋妞用半島造句,蛋妞說:父母是陸地,我是半島,父母在我身後,所以我能面朝大海。
用琥珀造句,蛋妞說:友情像湖泊,時而平靜,時而浪湧,無論靜與動,魚兒都在湖裡,像我的朋友一樣,住在我的大大的心裡。
過母親節的時候,蛋妞給海清寫了一首詩:
夏雨
煙雨朦朧似白紗
草木芬芳洗鉛華
京城寧波共同雨
也盼慈母笑哈哈
雖然和古詩大家沒法比,但也能看出其文採斐然。
12歲的時候,蛋妞利用暑假的時間寫了一個科幻小說。
在10歲的時候,蛋妞寫了一篇文章,觀點是「教育平等」。
只有大量的「輸入」,才能有大量的「輸出」。
在一次採訪中,海清也說,雖然演員這個職業的特殊性,自己不能總是陪伴孩子。
但是只要自己在家,就會在蛋妞睡前給他講故事,或者是他自己看書,然後兩個討論。
而在黃磊和妻子孫莉曬出的照片中,也總能夠看到女兒黃多多捧著一本書在讀的樣子。
甚至當年在參加《爸爸去哪兒》,黃磊忙了一天非常累,都沒有忘記在晚上和女兒多多一起閱讀。
所以才會有自創劇本、寫詩的黃多多。
作家畢淑敏曾說:"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資。"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學習上潛在的差生。」
一位網友說:小學時讀書多的人,中學後腦子會更聰明,中學時愛讀書的人,大學時會更幽默,大學時還愛讀書的人,心胸比較豁達。
而一個孩子在年幼時就不愛讀書,那麼長大後生活被數理化的題海所淹沒時,更不會有時間愛上閱讀。
而偏偏孩子的閱讀能力,直接和孩子的成績掛鈎。
閱讀多的孩子,自然文採斐然,文化底蘊更深厚,學習語文是才能得心應手,取得高分。
閱讀多的孩子,自然知道一件事可以從多個角度看,思維更靈敏,解題思路更清晰,不拘泥於固定公式。
閱讀多的孩子,自然閱讀理解能力也更強,那麼分析題目,剖析試卷的時候往往也能快準狠,不會跑題,答非所問。
除卻和成績相關的一切。在讀書的過程,也是在於智者溝通的過程。
一個優秀的作家,用二十多年去學習,用去尋找文字組合的奧秘,又用生去經歷,在經歷無數的喜怒哀樂之後,將那些過往的經歷,人生的感悟,情感最隱秘處化成文字。
而你,只需要數個小時,就可以竊取這樣的一生。
曾經有一篇獲國際大獎的文案。標題叫《我害怕閱讀的人》,其中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當他們閱讀時,臉就藏匿在書後面。書一放下,就以貴族王者的形象在我面前閃耀。」
讀遍歷史,熟知帝王將相的人,不會輕易被權力折服,熟知興衰更替的人,能夠以史為鑑,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世界,心胸開懷。
我們終其一生,也無法讓孩子的足跡遍布全球,但是書籍可以,孩子會從書中感受到古羅馬的雄偉與壯觀,知道巴黎的浪漫與古老。
知道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比如非洲也有企鵝,科威特的飲用水比石油還貴,新加坡不可以銷售口香糖。
閱讀讓孩子知道,生活中不只是有滿地的六便士,只要抬頭,就可以看見明亮不染塵埃的月亮。
書籍《歷史畫中話》就是曾獲得「金漫獎」終身成就獎、《時報》白金作家獎的漫畫作家蔡志忠給兒童準備的一本歷史書。
從遠古時期,具有神話色彩的女媧神農時代到三國時期。故事內容全都選自《戰國策》《史記》《漢書》等權威的史學著作,具有絕對的權威性。
最主要的是以漫畫的形式來詮釋歷史故事,讓史書當中枯燥的文字全都活了起來,更生動立體,孩子很容易就沉浸在故事當中,甚至願意反覆閱讀。
在一個漫畫故事結束之後,還會有一小段的【愚人妄言】,幫助孩子從更宏觀的角度去分析這個事情。
涉及到和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故事也會標註出來,幫助孩子提升文化底蘊。同時也能培養孩子的談吐氣質。
《小學生人文旅行讀本》全套書一共4冊,以大洲分冊,分為亞洲篇、歐洲篇、美洲篇、非洲篇和大洋洲篇。
系統地分享了70多個國家地理位置、自然環境、語言、歷史人文、美食文化等豐富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識。
讓孩子通過有趣的知識點充分認識這個世界。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內容。
如果你對「閱讀」這件事有什麼見解,或者是有什麼好的書單推薦,都可以在下方留言!
這裡是小婷老師育兒觀,幫你挖掘最有意思,最有科學依據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