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劉靜團隊:輕質液態金屬,讓變形機器人不再科幻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還記得 1991 年的科幻電影《終結者 2》裡的 T-1000 機器人嗎?它的全身由液態金屬構成,能在固、液態之間隨意轉換,具有強大的變形偽裝能力,幾乎可以偽裝成它碰過的任何人。同時,全身也能變成液態流淌,與地面融合在一起,之後再緩緩浮出地板,成為固體。

T-1000 液態金屬機器人

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的這部電影領先當時電影一個時代,影片中殺傷力極強、無法毀滅的液態金屬機器人在當時看來是天馬行空。然而,如今可能會得到實現。

近日,來自中科院理化所和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的劉靜教授團隊,首次提出輕質液態金屬物質這個概念,並研發出系列密度甚至低於水的液態金屬複合材料,該項工作發表在期刊《先進功能材料》上。

全新液態金屬材料

液態金屬,是指常溫下呈液態狀態、可流動且能導電的金屬,因其高導電性和柔韌性,在開發可穿戴設備和軟機器人方面十分重要。

在電子領域,液態金屬可以作為墨水用於 3D 列印直接生成電子電路;在醫學領域,因其與人類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以將神經電信號連通,用以修復斷裂神經。然而,由於液態金屬材料自身的高密度,因此也給製成的器件平添額外重量,造成相應能量消耗,也削弱了使用的靈巧性。

液態金屬可以製造水下設備,改造機器人或製造輕巧的外骨骼(來源:MandriaPix)

而劉靜團隊研發的複合材料(簡稱 GB-eGaln ), 是由空心玻璃微珠與液態金屬構成,其密度已從鎵銦合金最初的幅值 6.2 g/cm3 降低至 0.5g/cm3 以下,使其擁有身輕如燕以至於可漂浮於水面的能力。

由空心玻璃微珠及液態金屬製成的輕量化複合材料 GB-eGaln

根據他們的研究,GB-eGaln 具有高粘附力,因此可以成型為薄片。因其良好的延展性,這種材料可輕鬆塑形為各種平面片狀結構器件,也可以很容易的摺疊或捲起,獨立的兩片可以通過按壓形成一個整體。利用該性質,人們可以通過類似摺紙的方式將其從二維平面結構轉而構築成三維立體結構。

得益於液體金屬優良的室溫固液相變性質,GB-eGaln 也可通過溫度調控,十分輕鬆地在完全柔軟的狀態和堅硬的金屬物體之間自由切換,這樣,即便是薄片也能實現良好的承重性能。

由於水和液態金屬對玻璃表面親和性不同,當接觸到水後,GB-eGaln 內部原有的玻璃微珠 - 液態金屬連接會被玻璃微珠 - 水連接所替代,從而使其內部結構發生改變,進而引起密度及電學性質的改變。研究人員利用這一特性,為 GB-eGaln 薄片設計了差異性封裝結構,因此可通過在未封裝部位加入少量的水對其漂浮行為加以調控,可實現漂浮和下沉行為。沉沒後的 GB-eGaln ,也可通過烘乾處理,重新恢復其原有的漂浮與電學性質,因此實現重複利用。

在研究中,他們還證明了結合磁體的 GB-eGaln 組件可以在外部磁場和包裝材料的調節下控制運動,懸浮和下沉,這為開發高級智能水下設備提供了潛在的用途。

一類材料,一個時代

在去年,中科院理化所劉靜、饒偉研究員團隊還在材料領域的頂刊《材料科學與工程》發表了關於可變形的液態金屬納米材料的綜述文章。

一直以來,在生物醫學、印刷電子、界面材料和柔性傳感器等領域中,降低液態金屬液滴的表面張力、增加比表面積及縮小物理尺寸對於液態金屬至關重要。而微納米液態金屬可顯著改變和提升宏觀液體金屬的特定物理化學性能,展現出宏觀液體金屬力所不及的性能。

在增材製造領域,利用直寫和微注射等製造方式展示了批量生態液態金屬圖案的潛在實際應用。但受限於較大的表面張力和易於形成的表面氧化物,宏觀液態金屬與常用的噴墨式列印工藝難以兼容,因此製造導線寬度僅為幾微米甚至更高解析度柔性電路仍是 「卡脖子」 的難題。然而,引入微納液態金屬液協助精確電路的製造,使高解析度印刷電子 「觸手可及」。

同時得益於尺寸效應,液態金屬微納米顆粒同樣在電磁光熱等方面也表現出了一些異於宏觀液態金屬的獨特性質,這使其在生物醫學、柔性電子、熱管理和微型馬達等領域發揮了獨特作用。

微納米液態金屬材料多領域應用上的優越性

「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啟示我們:一類材料,一個時代」,劉靜說,「中國液態金屬研究從 2000 年開始至今,已申報 200 餘項發明專利,基本覆蓋液態金屬的眾多領域。液態金屬作為一類特殊功能材料,有望在電子信息、生物醫學、柔性機器人、新計算機等領域帶來顛覆性變革,並催生出一系列戰略性新興產業。」

液態金屬領域的奇蹟

十幾年前,劉靜和他的團隊還在鑽研於冷熱刀,這把刀可用於對腫瘤病灶實施深度凍結和消融,使病人減少痛苦。同時,冷熱刀也可迅速升溫到 80 攝氏度,以處理更大範圍病灶,實現高效止血。如今冷熱刀通過了衛生部門的審核,並進入臨床使用階段。劉靜感慨,「用十年磨一劍來形容冷熱刀的研製都不夠啊。」

除了冷熱刀,這 17 年間,劉靜還跨界到了液態金屬研究領域。

在 2013 年,劉靜和團隊就首次發現了在電場控制下,液態金屬與水的複合體可在各種形態及運動模式之間發生轉換的基本現象。之後又在世界上首次發現液態金屬在吞食少量鋁後,還能自主高速運動且能變形的奇異行為。這一發現轟動全世界。

之後到了 2015 年,由劉靜教授帶領的清華大學與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聯合小組,研發出世界首個自主運動的可變形液態金屬機器,無需外部電力驅動,柔性極佳,為研發可變形機器人邁出了重要一步。自驅動液態金屬機器的問世及其引申出的全新的可變形機器概念,有望變革傳統的機器製造理念,提速柔性智能機器的研製進程。

在 2018 年,劉靜團隊創造出了一種基於液態金屬的新型柔性多功能材料,論文刊登在國際學術期刊《材料視野》上。這種材料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磁性,內部會產生氣體並生成多孔結構。在極端情況下,其梯級可快速膨脹至原來的 7 倍以上,膨脹後的多孔金屬甚至可攜帶重物漂浮在水面上。這對於液態金屬領域來說,又一次創造了奇蹟。

一代材料,一代裝備。中科院劉維民說,「我不敢說液態金屬開闢了一個新的時代,但它作為一種新材料,給我們開闢了一個新世界。」

截至目前,該團隊做出了 40 餘項全新基礎科學發現,並在晶片冷卻、熱量捕獲、低成本制氫、桌面電子印表機、3D 列印、神經連接、腫瘤治療、柔性可變性機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底層技術突破。

劉靜:跨界研究液態金屬

劉靜是中科院理化技術所雙聘研究員兼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系工程系教授,先後入選中科院及清華大學 「百人計劃」,長期從事液態金屬、生物醫學工程與工程熱物理等領域的研究工作。

他本科就讀於清華大學,學的是燃氣輪機,還選修了第二專業應用物理。直博時,他選擇了與工程熱物理及生物醫學有關的研究方向 —— 生物傳熱學,1996 年獲得工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開始了他的科研生涯,而他與液態金屬的 「相遇」 純屬偶然。

2001 年,劉靜正努力尋找一種能讓計算機晶片快速散熱的材料。在多次嘗試後,劉靜意識到液態金屬具有超高的導熱性,作為冷卻液可將集成電路中的熱量快速導出。就此,他開始了在液態金屬領域的研究。

十幾年的蟄伏,劉靜鑽研於液態金屬領域,發表了 100 多篇論文,幾乎每年都有成果產出,他對科研的痴迷,也讓他收穫了碩果。2014 年,劉靜榮獲威廉・伯格獎,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獲得國際傳熱界最高獎項。威廉・伯格獎每 4 年頒發一次,每次僅有 1 名獲獎者。

劉靜學術大數據(來源:清華大學AMiner)

參考:

[1] Bo Yuan et al.Lightweight Liquid Metal Entity,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0)._http://dx.doi.org/10.1002/adfm.201910709

[2] Mingkuan Zhang et al. Transformable soft liquid metal micro/nanomaterials,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R:Reports (2019)https://doi.org/10.1016/j.mser.2019.03.001

[3]https://phys.org/news/2020-02-scientists-lightweight-liquid-metal-materials.html

[4]http://www.ecorr.org/dhTJDAOHANG/fhjs/jishuchengguo/2020-02-21/176237.html

[5]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354.html

[6]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59/2018/20180122155117924160929/20180122155117924160929.html

[7]https://www.sohu.com/a/221472587806277

相關焦點

  • 科幻電影裡的液態金屬成真
    在最新研究中,CMU軟體機器實驗室工程師卡梅爾·麥吉迪和詹姆斯·威斯曼研製出新方法,製成擁有數字功能和柔軟可變形兼備的流體電晶體。他們通過調配銦鎵兩種金屬的混合比例,找到一種在室溫下呈液態的特殊合金,注入橡膠後不僅能像銅和銀等金屬一樣導電,還擁有天然皮膚一樣的柔軟彈性。
  • 中國液態金屬又有新突破!離造出真正「終結者」還有多遠?
    1月30日,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與中國農業大學的聯合研究小組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ACSOmega上刊發了一篇論文,描述了他們發明的一種全新的可實現超大尺度膨脹變形的液態金屬複合材料,這一突破將可編程、可變形液態金屬柔性智慧機器人研製工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 很科幻,中國科學家離造出「終結者」又近了一小步,但……
    此前,液態金屬機器均以純液態方式出現,固液組合機器效應的發現和技術突破,使得液態金屬機器自此有了功能性內外骨骼,將提速柔性機器的研製進程。觀察者網注意到,這個科研團隊的帶頭人是中科院理化所雙聘研究員、清華大學教授劉靜。
  • 中國領航液態金屬機器人,「終結者」T1000最初雛形在這裡!
    電影中,T-1000是由思想控制的液態記憶金屬構成,全身可以隨意變形,能夠模擬複製任何體積相當的事物和狀態,可將機體與外界環境融合,相信不少人看到T1000在劇中炫酷的各種潛入、變形、隱藏以及打鬥場景時都會不知不覺頭皮發麻吧
  • 不可思議的液態金屬
    就會對這流動的金屬充滿好奇但液態水銀有毒性只能幹巴巴好奇完全碰不得不過並不是所有液態金屬都碰不得比如電影《終結者5:創世紀》中的液態金屬機器人可以隨意變形模擬複製任何體積相當的物體形態變成記憶中的任何一個人像上圖那樣通過任何狹小縫隙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像下圖那樣四分五裂也能恢復如初
  • 液態金屬告訴你答案
    機器人已經部分進化成了液態金屬機器人T1000。液態金屬機器人不僅具有液體的流動性,同時具備金屬的高強度。神奇玄幻之處在於,它既可以自由變形,任意穿過阻攔物,同時在受到槍林彈雨的攻擊後,無需防彈鎧甲也能夠自我修復,更神奇的是可以死而復生。不同於常規的固態金屬,鎵基合金在室溫下也能保持液態,具有流動性好、彈性好等特點,可以自由塑造成不同的形態。
  • 中澳科學家造出變形機器人 靈感來自終結者
    【環球網智能綜合報導】還記得《終結者》系列電影中能夠變形的T-1000機器人嗎?據英國《每日郵報》援引《南華早報》報導,一支由中澳科學家組成的聯合研究組從T-1000中得到靈感,製造出了一個與其類似的小型機器人樣機。
  • 《終結者》六大機器人,液態機器人只排第四,分身機器人很驚豔
    NO.04:T-1000T-1000是終極者系列最驚豔的一款機器人,由純液態金屬打造而成,可以隨意變身成任何形狀,能偽裝成任何人類或機器人,但必須接觸目標後,才能偽裝。參考原電影的背景,T-1000的手臂能變換成任何冷兵器,並且身體受重擊或摧毀後,憑藉液態金屬的記憶性,能自動復原身體,幾乎是不死不滅的存在,也是終結者系列首款令人聞風喪膽的機器人。
  • 原 創:|有了這三種金屬,「終結者」即將誕生
    這種「液態金屬」主要是由鎵和銦以及一些其他的金屬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並且,這種「液態金屬」有著很好的流動性和金屬性,而且,不同配比的這種「液態金屬」還有著不一樣的特性。美國北卡羅來州的一個科研團隊研發了一種固溶合金。
  • 從《終結者1》到《終結者6》誰是最強機器人?
    反派機器人進化史1991年 液態金屬T-1000形象載入影史不得不說,1991年的《終結者2:審判日》中,T-1000這個終結者角色經典到影響了不少其他科幻片,很多網友至今都記得當年看到這個角色時被震撼到的感受。液態金屬的設定在今天仍然不過時,而且電影特效精良,現在看依然給人過目不忘的感覺。
  • 能「腐蝕一切」的液態金屬,現實中真的存在?
    提到液態金屬,大家往往會想到《終結者2》裡面不苟言笑的T-1000。能聚能散,能屈能伸。上一秒它是一灘鐵水,下一秒就給你變個猛男。能隱形,攔不住,甩不掉,「液態金屬」似乎和陰魂不散畫上了等號。這個現實中的破壞王,就是液態金屬——鎵。跟其他能屈能伸,獨當一方的金屬相比,它在30℃下就會輕鬆變成液體,稍微遇熱就會化成「一灘」,堪稱金屬界「肥宅」。
  • 液態金屬能呼吸還能「吃東西」?| 有材有料第二季重磅開播
    評論點讚數最多的3位材粉將會得到8.88元紅包哦~同時,新材料在線APP問答廣場也有8.88元懸賞,快來答題吧~(時間截止至2017年5月8日中午12:00)❖ 技術進展關鍵詞:  液態金屬 據央視新聞4月29日報導,劉靜研究員帶領的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清華大學醫學院聯合研究小組團隊最近發現,液態金屬會做出 「胞吞效應」行為,除此之外,它們甚至還會「呼吸獲能」。
  • 這個液態金屬質感的反派,簡直就是童年陰影!
    雖然前作《終結者》是一部新奇、各方面都堪稱優秀的科幻大作,而《終結者2》追加設定真的太棒了。尤其是T-1000的液態金屬機器人的效果在當時真是讓人嘆為觀止,其中劇情的人性反轉更是讓影片充滿了人文關懷,讓《終結者》系列真正成為了一部經典。
  • 九十多年前的經典機器人形象,依然很酷
    早在1927年的德國電影《大都會》中,就出現了人形機器人瑪麗婭。電影中的反派洛特汪創造出和人類一樣的機器人瑪麗婭,成為了科幻片中的經典,成為後來很多機器人形象的來源。片中除了經典的T-800機器人,還有一個液態金屬機器人的角色T-1000,讓觀眾驚嘆不已。在現實生活中,我國科學家已經在常溫液態金屬研究領域有所成就。
  • 《終結者1》到《終結者6》9款機器人,液態分身,誰才是最強者
    就像前邊說的,這一款的機器人的缺點是本身沒有配備武器,所以在未來世界中成天端著雷射槍亂掃,穿越回來之後也只是利用各種現代武器。《終結者2》:T-1000。T-1000可以說是最驚豔的一款終結者,液態金屬的設定在今天仍然不過時,而且電影特效精良,現在看依然給人震撼的感覺。
  • 科幻電影的「裡程碑之作」:91年施瓦辛格主演的《終結者2》!
    說到科幻電影,近年來幾乎都被美國漫改電影刷屏了,比如《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往前更有黑豹電影,蟻人獨立電影等等!而從科幻電影製作的特效這一塊,相比以前的確更加帥氣酷炫也更逼真了!然而你可曾想在26年前,也有一部科幻巨製電影,號稱是科幻電影的「裡程碑之作」!91年做的特效有多經典?
  • 宜安科技舉辦投資者交流,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液態金屬、鎂骨釘產業...
    液態金屬已廣泛應用,未來成長前景廣闊   據宜安科技控股子公司逸昊金屬董事長高寬介紹,液態金屬又稱非晶合金,是兼備玻璃、金屬、固體和液體特性的新型金屬材料,由於其優異的物理、化學特性,可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耳機等產品,並開始在智能製造、高端體育器材及航空航天等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 液態金屬到底是什麼,它有哪些特異功能來幫助我們的生活
    液態金屬全稱為室溫液態金屬,它的特點是在常溫下是液態的,不是固體形態的,當對它進行升溫或者降溫,也可以實現固態金屬樣式。室溫液態金屬是一種稼元素,它是一種熔點很低,沸點很高的金屬。目前我國研究的液態金屬最低的熔點是9攝氏度。稼的獨有特殊性使它成為研發液態金屬的首選材料,科學家用稼與其它金屬材料相結合的方式,研製出常溫液態金屬。
  • 雲南:《鎵基液態金屬》國家標準榮獲全國有色金屬技術標準優秀獎...
    雲南:《鎵基液態金屬》國家標準榮獲全國有色金屬技術標準優秀獎一等獎發布日期:2020-11-24 14:27瀏覽次數:5次2020年11月3日,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年會在浙江省桐鄉召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及有色金屬協會相關領導出席了會議
  • 機器人電影全球票房Top25 金屬科幻剛柔並濟
    機器人是科幻電影的不朽主題之一,隨著《環太平洋》將極具日漫風格的「機甲」搬上大銀幕,機器人這個大家族也更顯壯大。  回溯電影長河,以機器人為主角的影片可謂數不勝數,它們不僅成就了一次次票房奇觀,也帶給了觀眾一部部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