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出發》第二季第二期極客觀察團
中新網12月22日電 由央視財經頻道出品的大型全球高校極客挑戰節目《極客出發》第二季極客觀察員——哈佛大學教授康義德表示,「『腦機接口』科技的發展肯定會改變社會。在教育事業上,它能有效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更加高效地學習;在醫療事業上,機械臂的發明,能夠造福行動不便的殘疾人。」極客召集人、英翼文化科技創始人餘慧則認為,「人工智慧應該是能幫助我們人類挑戰自己生物極限達到另一個高度,也就是創造人類的2.0版本。《極客出發》第二季就是以最綜藝化的方式,展示科技的不可思議;以最震撼力的形式,人機結合展現人類挑戰極限的壯舉。」
陳鍵鋒「深海逃生」
極客體驗官陳鍵鋒挑戰「深海逃生」「腦機接口」技術能否成功解救
本周《極客出發》的科技主題是「腦機接口」。來自復旦大學和耶魯大學兩支極客隊伍的考核內容是:判斷是否可以通過腦電波的讀取,有效地協助腦機接口科技的實施。為了讓每一位普通人都能利用腦機接口科技改善生活,華人科學家們研發了腦電採集的頭環。其原理就是注意力越高,腦電波信號越強,越有利於腦電信息的採集。
為了演示任何人都能快速適應頭環的使用,極客召集人、英翼文化科技創始人餘慧特地上臺體驗了一把。測試環節,餘慧在腦中不斷進行數學運算,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瞬間就使腦波數值飆升。連餘慧都不得不承認,「腦機接口技術確實有一套。」
本期節目中,節目組請來了能文能武的陳鍵鋒,體驗「深海逃脫」。儘管陳鍵鋒擁有潛水教練資格證,但被鐵鏈綁住雙手的他要在水箱中「逃脫」,也是個艱巨的挑戰。陳鍵鋒需要在水淹沒頭頂之前,先在五枚鑰匙中找出能開自己手上鐵鏈的兩把,再通過集中注意力將數值控制到95%以上才能使注水儀器暫停注水。陳鍵鋒是否能夠集中注意力挑戰成功?還是因為求生本能,按下了緊急逃生按鈕導致挑戰失敗?
初體驗「腦機結合」機器臂 陳鍵鋒高空吊車驚險連連
為了考驗「腦機接口」技術是否可以應用在醫療方面,實現幫助殘障人士進行日常生活與作業,節目組安排極客體驗官陳鍵鋒佩戴機械手臂,控制高空吊車。高空吊車若能將一輛汽車吊起,並停在相應圈內且不破壞任何一個充水氣球,則挑戰成功。
通過計算,復旦大學的極客們相信陳鍵鋒挑戰成功,但耶魯大學的極客則意見相反,「我們不認為陳鍵鋒在水下的潛水經驗,對操縱腦控有很必然的聯繫。即便在水下,陳鍵鋒的注意力值也是不穩定的,所以不代表可以熟練運用腦控技術完成挖掘機的挑戰。」
通過佩戴機械手環採集肌肉發送的電波數據,機械手臂就能讀出人類的相應指令,做出日常手部動作。經過練習,極客體驗官陳鍵鋒信心滿滿,「我覺得這個機械臂跟我完全是融為一體了,它跟我的配合度蠻好,穩定性也是蠻高的,我覺得挺好掌握的。」但當吊車車身巨烈晃動時,身經百戰的陳鍵鋒忍不住發怵,「機械臂的拇指不太好操控,有時它會在其他手指彎進來的時候已經進去了,頂著其他的手指,形成不能緊握的狀態。不能緊握的手指,造成了操作推桿時的不準確,造成了吊車臂的晃動。」
機械手指控制得並不靈活,陳鍵鋒是否真能如同復旦大學極客們預料的那樣,順利完成任務?
陳鍵鋒與意念達人pk「腦控汽車」 人類將受益於「腦機接口」技術
本期節目最後一個挑戰,是帶著智能頭環的陳鍵鋒和意念達人展開注意力大對決。雙方分別站在頂端掛有氣球的玻璃箱內,腦控一輛汽車,在透明軌道中進行拉鋸戰,誰先將汽車用率先駛向對方玻璃箱內觸動啟動裝置使氣球爆炸,則算勝利。
耶魯大學的隊長吳夏露,依舊覺得陳鍵鋒不可能挑戰成功,「因為我們拿到的提示是,意念達人是一位職業圍棋選手。作為職業圍棋選手,她必須能夠集中注意力。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她的大腦可以適應這種高度集中的精神狀態。」此時,復旦大學的極客們坐不住了,「我們收到的信息表示,這位意念達人在她挑戰的同時,她的周遭會遭受嘈雜音樂的幹擾。環境的幹擾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人的注意力的集中程度。」這一環節中,沒有音樂幹擾的陳鍵鋒會勝出,還是意念達人能抵住音樂幹擾繼而集中注意力,令人期待。
極客出發,改變世界。本周日19:30 鎖定大型全球高校極客挑戰節目《極客出發》第二季,一起感受科技改變生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