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飛把糟透的2020,拍成《黑鏡》現實版

2021-01-08 時光網Mtime

時光編輯部 | 隱飲

用電影治癒生活。

2020終於結束了,很多人都說,並不懷念它。網飛最近上線的一部偽紀錄片,從題目到內容都充滿了懟天懟地的架勢——《去死2020》。

沒錯,魔幻的2020年,令人大跌眼鏡的新聞一個接一個,就連《黑鏡》的創作團隊也編不出這樣的故事。甚至有外國網友在去年調侃,「《黑鏡》這次厲害了,我們沒在網飛上看到第六季,而是直接在真實生活中體驗了一把,太牛了!」

有意思的是,《去死2020》的頭號編劇查理·布魯克,正是英劇經典《黑鏡》系列的核心人物。辛辣諷刺+批判色彩+黑色幽默,正是這個創作團隊的拿手好戲。這是一部關於2020年的偽紀錄片,它把這一整年裡的新聞大事,尤其是美國的大新聞都吐糟了個遍。

為了把「偽紀錄片」的姿勢做足,全片穿插了新聞+訪談的形式,但訪談的對象都是虛構的人物。他們找來多位演員來扮演不同階層的人,很多大咖主演,影迷們都很熟悉。比如「神盾局局長」塞繆爾·傑克遜,他在片中的身份是位記者。咦,他好像又被「媽惹法克俠」附體了?

比如英倫老牌演員休·格蘭特,他這次飾演一位迂腐的歷史學家,經常把歷史和虛構場景混為一體。

同時還有以美劇《矽谷》而出名的巴基斯坦演員庫梅爾·南賈尼,這次他飾演一位冷血的網絡巨頭CEO。

因《老友記》而廣為人知的熟面孔「菲比」麗莎·庫卓,她在片中的形象影射了白宮的新聞發言人Kayleigh McEnany。

崔茜·尤瑪飾演的英國女王,扮相還是有點神似。

此外,影片裡還有虛構的科學家、網紅、中產家庭主婦、普通吃瓜網友等等。這些人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出發,呈現出完全不同又相當有趣的各種表達,有的犀利、有的愚蠢、有的發人深省,有的又讓人捧腹大笑。

偽紀錄片的黑色幽默,在於片中呈現的一切,是真實與虛構交叉並行的。

片中的不少新聞事件,雖然是有鼻子有眼真實發生的,但搭配上誇張的調侃,和毫不留情的諷刺,又覺得荒誕色彩十足。從一月份開始,地球就沒打算讓這一年好過。

一邊是澳大利亞山火肆虐,一邊是瑞士則正舉辦著討論環保的達沃斯論壇。十七歲的環保小將格雷格·桑伯格,在會上強烈呼籲關心氣候變化。臺下的庫梅爾·南賈尼飾演的網絡巨頭CEO,聽後深受啟發。「我意識到我們的世界可能會陷入混亂和災難,而我,這個星球上最富有的人之一,正好有能力做點什麼。」

「所以我打了個電話,讓我的人去紐西蘭買了座山,把它挖空,作為避難所。」看吧,有權有勢的人對環境的災難如此冷漠,只關心自己。是不是聞到諷刺的味道了?1月底,2020年的歷史大事件主角「新冠肺炎」,在中國正式登場。

但對於西方世界來說,這一切似乎都離他們非常遙遠。片中的英國歷史教授,批評川普最開始對待疫情的不作為。「他對待新冠就像對待家庭主婦或者黃蜂,如果你無視他們,就會消失。」

聚會照常、奧斯卡照常舉辦,即使危險就在眼前,很多人也視而不見。「為引起注意,病毒感染了好萊塢的大明星,比如大名鼎鼎的湯姆·漢克斯。」

他與病毒整整鬥爭了兩個星期,因為是男主角嘛,最後當然是他贏了。新冠肺炎迅速在歐洲蔓延開來,義大利開始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在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看來,解決新冠的最好辦法是洗手,然後轉頭就和醫院裡的感染病人都握了手。

不是說好了要認真洗手嗎?後面大家都知道了,英國首相中招新冠肺炎,甚至被送進ICU。

到三月底,新冠疫情變得難以控制,封鎖蔓延到了全球範圍。「成為自從漫威宇宙之後,最成功的全球連鎖。」

在2020年,全球封鎖絕對是劃時代的改變。

工作場所被迫關閉,日常生意被迫中斷。

人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開啟漫長的「宅家」時代。

電影院關門了,看不到「007」也看不到《魔發精靈2》,唯一上映的電影就是講時間循環的《信條》。各種流媒體、直播和視頻電話構成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很多博主網紅應運而生,瘋狂撈錢。

影片中提到了「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博主小哥從中嗅到了商機。

他瘋狂討好黑人,把點讚的手勢換成黑人的手,給很多黑人發送好友申請,還開車去黑人區拿著大喇叭聲援他們,喊到半夜——不為別的,只為拍視頻撈金。

長時間的宅家生活,實在讓人崩潰。這位代表了世界上最普通的五個人之一的「英國吃瓜姐」,故意讓自己患上了人格分裂,這樣就可以自我對話了。

「但後來,我又不得不跟自己保持兩米遠的社交距離,這太讓人難受了。」影片後半段,開啟了對川普的集中吐槽,關於「懂王」的段子永遠不嫌多。比如川普說,「只要保持冷靜,新冠就會消失。」

比如他覺得用消毒水,就可以消滅人體內的新冠病毒。比如他長期拒絕戴口罩,在總統的帶頭下,一些市民也拒絕戴口罩。

「抗議者們走上街頭,要求憲法賦予他們傳播致命病毒的權利。」

而在和拜登開完總統競選辯論賽後,川普收到的唯一的積極消息就是,他的新冠病毒檢測是陽性的。(positive代表陽性和積極,一語雙關)

塞繆爾·傑克遜扮演的記者,聽說川總感染新冠肺炎時發出感嘆。

「天啊,沒人預料到會發生這種事!哦不對,其實每個人都預料到了這樣的事!」

除了諷刺川總,拜登也沒能倖免。

在影片中,拜登被調侃為「看起來200歲了」,「就你隨便吹口氣都能吹死他。」

當然《去死2020》不僅諷刺了大人物,也諷刺了很多普通人。比如片中的「英國吃瓜姐」,她把美國大選新聞當成是很長的連續劇來看。

她以為川總患上新冠,就是看到最後一集了,沒想到美國還能活到現在。

在她眼裡,美國大選的規則如此複雜而無聊,「這是最無聊的遊戲節目,又臭又長,怪不得四年才演一次。」這位「吃瓜姐」,不正像是那些對世界大事漠不關心的普通人嘛?比如片中的病毒學家在解說疫苗試驗過程,導演卻在插播毫無關聯的雜技短片,只為吸引人們的注意。

「你們真的對科學感興趣嗎?」畫外音的劇組團隊冷漠回,「說實話,不感興趣。」

這是在諷刺現在的民眾,不關心科學的普遍現象。比如歷史學家幾次把歷史事件弄混,他把《權遊》和《星戰》裡的情節記成了現實,這是在嘲笑某些專家的自以為是。

比如片中的中產媽媽說,不要接種實驗室裡製造出來的「5G疫苗」,因為她在Facebook上讀到,不應該相信任何不是天然的東西。「那Facebook也不是天然的啊?為什麼你會允許把它根植於到大腦內?」嗯,懟懟更健康!《去死2020》全片可謂是諷刺與現實齊飛,真實與虛構並行。

影片密集的笑點,正是來自這種「表演性」和「真實性」之間的戲劇張力。但遺憾的是,這部影片也存在不少缺點,在外網的評價並不算太高,爛番茄新鮮度只有29%。

雖然全片的風格是「萬物皆可嘲諷」,但嘲諷的力度似乎並不足夠狠,不夠像《黑鏡》來得那麼讓人醍醐灌頂,有時候就變成了陰陽怪氣。

而這種浮光掠影和隔靴搔癢式的吐槽,讓全片看起來像個新聞段子合輯。

借用外媒的評價就是:「如果你是一個從2月份以來,就不再瀏覽網絡和媒體消息的人,那麼你可能會對這些梗,感到新鮮。」另外,儘管全片在盡力保持中立,但還是能看出明顯的傾向性,沒能做到足夠客觀。整場吐槽秀的炮火還是集中在美國,其他國家都是點到為止。

換句話說,一些中國網友所經歷的《去死2020》,可能跟片子裡完全不同,但同樣也值得用這個題目命名。在最後的結尾,為了防止有人對「偽紀錄片」信以為真,又給了明星集體念同一句臺詞的提示。這不是真的紀錄片,明星的觀點也不代表他們本人,請不要對號入座。

好吧,我們終於過完了糟心的2020年,也終於迎來了全新的2021年。未來真的會好嗎,誰知道呢?今年結尾,會不會再拍個續集《去死2021》?

相關焦點

  • 現實版《黑鏡》,把魔幻的2020拍成電影
    本文作者是小萬家族的@諾斯在光影裡尋找每個人的精神角落2020年或許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魔幻」的一年:新冠疫情、奧運延期、英國脫歐、平權運動等問題不斷,全世界人民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儘管如此艱難,但我們還是堅強地挺過了這一年。如果把2020年拍成電影,那麼註定是一部魔幻災難狗血爛片,也許劇本都沒人敢想出來。
  • 《黑鏡》主創把2020拍成偽紀錄片 休叔主演
    《黑鏡》主創把2020拍成偽紀錄片 休叔主演 時間:2020.12.0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mia 分享到:
  • 《黑鏡》主創把2020拍成偽紀錄片 休叔主演
    1905電影網訊擅長「反烏託邦」敘事的《黑鏡》編劇查理·布洛克這次將把2020年疫情影響下的「魔幻現實」拍成一部「偽紀錄片」,將由英國演員休·格蘭特主演。查理·布洛克是《黑鏡》系列的製片人和核心編劇之一,曾憑藉《黑鏡》獲得第69屆艾美獎最佳編劇獎項。該系列由多個建構於現代科技背景的獨立故事構成,表達了當代科技對人性的利用、重構與破壞,因犀利的批判性備受好評。
  • 《黑鏡》主創拍疫情下的「偽紀錄片」 休·格蘭特主演
    擅長「反烏託邦」敘事的《黑鏡》編劇查理·布洛克這次將把2020年疫情影響下的「魔幻現實」拍成一部「偽紀錄片」,將由英國演員休·格蘭特主演。後者透露,自己的角色是一位令人生厭的歷史學家,還戴著一頂假髮。  查理·布洛克是《黑鏡》系列的製片人和核心編劇之一,曾憑藉《黑鏡》獲得第69屆艾美獎最佳編劇獎項。
  • 神劇《黑鏡》第二季大熱 再掀全球科技浪潮
    就在劇迷們翹首以盼《唐頓莊園》《神探夏洛克》等大熱古裝英劇時,一部名為《黑鏡》的三集迷你劇卻以現代化題材和重口味故事一戰成名。在英國,《黑鏡》每集都能吸引到約210萬觀眾的捧場,在中國,這部劇集也瞬間被無數劇評人和文藝青年奉為「神劇」。尤其是該劇中展現的高科技,因為在播出後逐漸出現在現實中,而被人稱道。
  • 現實版「黑鏡」?紐約警局推新機器狗,有網友想起了它……
    但此舉也引發網友擔憂,有人將這款設備和英劇《黑鏡》裡殺人的機械狗聯繫了起來,並稱這就是現實生活中的《黑鏡》。據報導,這款機器狗名為「Digidog」,重70磅(約31KG),最高時速超過3英裡(4.8km/h),還可以爬樓梯。
  • 豆瓣日曆 2020年12月4 日《黑鏡 第一季》
    今日主題:《黑鏡 第一季》。 《黑鏡》(英語:Black Mirror)是一部由查理·布魯克創作的英國獨立單元劇,該劇由布魯克和安娜貝爾·瓊斯擔任節目統籌。
  • 影評|就算是《黑鏡》的編劇,也編不出這樣的2020
    2020,我們在現實裡體驗了一把《黑鏡》。 這不是終極版《黑鏡》,而是剛剛發生的現實。 雖然沒經歷「佔領國會山」事件,但面對越來越荒謬的現實社會,真正的《黑鏡》創作團隊早受不了了,他們只想幹一件事 ——吐槽。
  • 《黑鏡》第三季劇情簡介 社交網絡和虛擬實境的惡意
    第三季《黑鏡》東家從英國搬到了美國,流媒體大拿Netflix成為新一季的金主。北美時間10月21日,Netflix將會放出第三季的6集《黑鏡》,從社交媒體到新興的虛擬實境,劇集繼續拿科技元素和現代生活做話題。相信不過了幾天偉大的字幕組同學就會放出資源,在那之前可以先看一下《黑鏡》第三季的6集都講了啥故事。
  • 迷你神劇《黑鏡》:荒誕與現實的二重唱
    沒錯,在《黑鏡》系列劇集中,科技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如果沒有科技,也就沒有《黑鏡》中的故事。《黑鏡》之後,或許我們可以考慮一種新的學科門類——科技人類學,它與人工智慧不同,後者針對的是高科技產品本身給人類帶來的影響。
  • 《黑鏡》第五季:最受好評的一集,改編自現實
    《黑鏡》第五季上線了,不到一周,無論是豆瓣電影,這一季《黑鏡》成為了這個系列誕生 8 年以來,觀眾評分最低的一季,而在第五季的三集《黑鏡》中,IMDb 上綜合評分最高的就是第二集《Smithereens》,8.1 的分數甚至可以讓它與前幾季《黑鏡》劇集媲美。
  • 《黑鏡》主創腦洞再大,也編不出這樣的2020
    2020,我們在現實裡體驗了一把《黑鏡》。 —— 網友ThatgyalKrys 農曆年還沒過,數百名抗議者衝進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國會大廈,正在進行的美國大選結果認證程序中斷,議員們紛紛緊急「避難」。
  • 《黑鏡》首部大電影拍成了互動遊戲,結果有點尬 |YiMagazine
    作為互動劇的嘗試,Netflix在這部2019年伊始的作品《黑鏡:潘達斯奈基》上賺足了眼球。它是知名劇集《黑鏡》的首部「大電影」作品,Netflix對其前期宣傳一直處於高度保密狀態,在影片12月28日正式上線的前日,才發布了這支電影的唯一一支預告片。突然襲擊的營銷手段對於Netflix來說並非首次,除了冠以《黑鏡》名稱的話題度本身,這則影片的播放形式才是掀起後續輿論高潮的主因。
  • 《黑鏡》中,有哪些黑科技已經變成現實
    >《黑鏡》之所以能讓人感到恐懼,不是因為誇張,而是因為它太真實了,這些黑科技產品正在研發中,「科技失控」的局面似乎就在不遠的未來了。這聽起來離我們很遙遠,但人造蜜蜂在現實中已經被製造出來了!哈佛大學現在有60隻人造蜜蜂,研製的目的正如《黑鏡》中的設定一樣——防止物種大規模滅絕。這也預示著蜜蜂這個物種的生存狀況有些危險。但是如果你看過《黑鏡》這一集,你就知道這些蜜蜂是有多麼可怕了。
  • 《黑鏡》第五季:評分最低的一集,和最迫近的現實
    在IMDb上,《瑞秋、潔可和小艾希莉》(Rachel, Jack and Ashley Too,以下簡稱《瑞秋》)是目前所有《黑鏡》劇集中評分最低的一集,只有6.2分。觀眾認為它劇情低幼,「就像是迪士尼頻道製作的庸俗電影」,「明顯是面向年輕女孩的冒險類型」,甚至「還有個美好結局」。
  • 《黑鏡》第五季:神作沒有歸來
    該劇一經播出,便因卓越的創意和對現實的批判,而獲得極高的評價,觀眾紛紛將其譽為「神作」。2015年起,《黑鏡》轉交到了Netflix手裡。Netflix幹勁十足,原定一口氣推出長達6集的第三季,相當於前兩季集數的總和。儘管數量上去了,第三季的質量卻有些下滑,不過整體上仍不失為佳作。到了第四季,《黑鏡》的質量又一次下跌,這一回使它徹底跌下了神壇。
  • 《黑鏡》不再「黑」
    從致鬱轉向治癒本季第一集名為《卡利斯特號》,一個在現實生活中不善言辭、社交受挫,在公司毫無存在感的高級程式設計師德利開發了一款自己專屬的浸入式虛擬實境遊戲。在遊戲中,他把自己設定為太空艦隊卡利斯特號的隊長,一個英勇睿智、有勇有謀,屢屢在危急時刻拯救全員,深受所有人愛戴的人。
  • 山寨版《黑鏡》,Netflix被網紅打臉了
    這不就是《黑鏡》嗎?事實上並不是。導演本人,是在Youtube上擁有600多萬粉絲的網紅。雖然這部劇的故事跟《黑鏡》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是以未來世界作為背景,講的仍然是社交網絡與科技那些事。《黑鏡》的「黑」之所以神,因為它的反轉總是猝不及防。當然,迷你版《黑鏡》也不會例外!
  • 《黑鏡》主創:或製作VR版《潘達斯奈基》
    來源:映維網 作者 黃顏相信《黑鏡》的粉絲已經十分熟悉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的未來,因為這兩項媒介正越發成為這部科幻劇集的主題,比如說第三季第二集《遊戲測試》,第四季第一集《生死搏擊》,第五季第一集《蛇鬥》,以及由菲恩·懷特海德和威爾·保爾特等主演的特別篇《黑鏡:潘達斯奈基》。
  • 現實版《黑鏡》魔幻上演,總統被要求錄視頻推薦電影|早安嶺南
    下面要說的這則新聞實在太魔幻了,現實版《黑鏡》上演。當地時間7月21日上午,烏克蘭盧茨克市一名男子攜帶武器和爆炸裝置劫持一輛載有十餘人人的大巴並與警方對峙。綁匪跟警察提出了一個詭異的要求:讓烏克蘭總統澤蘭斯基錄一段視頻發上網,推薦大家去看一部2005年的電影《地球上的生靈》。總統澤連斯基得知這一奇葩要求後,按照綁匪的要求視頻錄製並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