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消毒口罩
恢復高考後,他成為78年首批考進福州大學的大學生,82年作為碩士生師從前中科院院長、國內化學泰鬥盧嘉錫教授;1990年,他遠赴英國,獲得曼徹斯特大學化學系博士學位;2006年,他秉持赤子之心,堅信實業報國、科技強國,放棄飛利浦(新加坡)有限公司分析儀器部大中國區總經理的職位,毅然回國創業。從北京來到青島,作為創業牛人,10年融資1億元,創立3家公司,帶領團隊一次又一次填補國內空白,在行業中實現彎道超車。如今,他又成為中國非抗生素抗菌技術產業化的領軍人物。
他就是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青島陽光動力生物醫藥技術有限公司CEO林帆博士。
丈夫只手把吳鉤 為求精進他一路求學
自消毒口罩、自消毒隔離膜、自消毒隔離服、可攜式自消毒製劑……在嶗山區松嶺路169號,青島國際創新園A座18樓林帆博士的辦公室內,擺放著眾多產品,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具備抗菌滅活病毒的「自消毒」功能。這是林帆博士8年磨劍的結晶,青島陽光動力生物醫藥技術有限公司是他創辦的第三家高科技企業。
眼前的林帆博士儒雅博學,窗外已是初冬,但是聆聽他的創業故事,如沐春風夏雨,而又盪氣迴腸,不覺忘掉了周遭。
時光倒轉,林帆博士1956年生人,祖籍是福建福州。少年時代求學的不易,讓他學習十分刻苦,成為遠近聞名的 「學霸」。1978年,他成為福州大學恢復高考後招收的首批大學生,並進入學校首次設立的物理化學班,成為眾人羨慕的天之驕子。
在福州大學,他師從前中科院院長、國內化學泰鬥盧嘉錫教授,本碩連讀專門研究物質結構與性能關係。畢業後,林帆留在福州大學任教。
1990年,獲得了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全額獎學金的他,遠赴英倫攻讀化學系博士。1993年取得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化學系博士學位後,他又到了香港科技大學讀博士後。之後,他入職飛利浦香港有限公司,擔任飛利浦公司X射線分析儀器部亞太區市場營銷經理、大中國區總經理等職位。
願得此身長報國 放棄外企高管職位回國創業
「恩師盧嘉錫教授『科學強國』的言傳身教,讓我時刻銘記在心,這是我不斷求學的動力之一,心繫國家、心繫人民是我們科學家的使命擔當。」林帆博士說。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林帆博士非常關注國內高科技前沿產業的發展情況,當他發現國內碳化矽半導體材料產業還是空白後,就毅然放棄年薪高達上百萬元的外企高管職位,選擇回國創業。在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的支持下,2006年,他回到北京創辦了北京天科合達藍光半導體有限公司。
林帆博士堅持產業創新,打破了國外企業長期的技術封鎖和壟斷,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完整技術路線,在國內實現碳化矽晶體的產業化。在國內建立了完整的碳化矽晶片生產線,向國內60餘家科研機構批量供應晶片,打造完整的上下遊產業生態鏈,推動了我國寬禁帶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歷經14年的發展,現在這家公司先後申請專利40餘項,已獲得專利34項,目前公司在碳化矽單晶行業世界排名位於第四位,國內排名居前列。
2009年,林帆博士發現國內藍寶石晶片襯底都需要送到國外加工,國內缺乏規模化加工企業。為此,他籌劃成立了藍寶石晶片加工企業,被青島市引進,從此開啟了在青島的發展歷程。
「當時,青島高新區的2000平方米廠房就坐落為一片鹽鹼地上,我們團隊在大冬天組裝完畢生產線,這也是高新區新成立後的第一條投產的生產線,冬天那場大雪下得很大,但是絲毫沒有阻擋我們創業的信心和決心。」林帆博士說。
那一年,他已經53歲。但是對於這位滿懷激情和幹勁的「科技牛人」來說,這正是黃金時代。
林帆博士說,是福州大學以盧嘉錫院士、梁敬魁院士、陳創天院士等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對黨忠誠、愛國奉獻、求實創新的良好品質和奉獻精神,以及他們嚴謹求實的學術風範、科技報國的崇高信念,在鼓舞和引導著他,讓他可以白手起家、無怨無悔。
在林帆博士的帶領下,研發團隊從最初的兩英寸藍寶石晶片開始自主研發、自主設計、自主生產,再到現在的4英寸、6英寸晶片。2011年,林帆博士獲得山東省「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榮譽稱號。
目前,林帆博士創辦的青島嘉星晶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新材料半導體襯底布局、到生產與加工工藝全部自行研發,擁有核心智慧財產權,歷經發展現已成為全國極具影響力的藍寶石襯底晶片研發和生產基地。
十二年磨一劍 他把光能靶向抗菌技術產業化
「這些年來,我帶領團隊不斷地填補行業空白,構建起完整的產業鏈,最終的目的是要把最好的產品回報給國人,以高科技產品造福社會,這才是科技的終極目的。」林帆博士說,他更是這麼做的。
2012年,林帆博士在青島高層次人才創業中心創辦了第三個公司——青島陽光動力生物醫藥技術有限公司,在他的引領下,光能靶向抗菌技術在中國實現了產業化。
「原先的光能靶向技術,只是應用在腫瘤治療上,殺菌性能開發只是在科研論文中有探討,並沒有實現產業化應用。」林帆博士當年主攻的就是物理化學專業,他很清楚這個細分市場的巨大價值。
2013年,林帆博士主持研發了防霧霾抗菌口罩,使用的就是光能靶向抗菌技術。「光能靶向抗菌技術,就是模擬的光合作用,我們合成了肽菁類光敏劑,實現了把自然光轉化為化學能,產生了高能態的氧,高能態的氧可以把細菌、黴菌、病毒滅殺。」林帆博士說,經過測試,這種帶有抗菌濾片的口罩在1個小時內滅菌率達到99%,有效持續時間是一個周。此外,經過國內權威機構的多次安全實驗,這種口罩對人體、皮膚、眼睛都沒有傷害。它的這種技術驗證,安全性很高。
這款防霧霾抗菌口罩在 2013年、2014年陸續獲得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四國發明專利,這也是國內最早上市的光能靶向抗菌性能口罩。
在接受央視財經頻道《奮鬥》欄目採訪時,林帆博士介紹,經過自主研發,公司擁有的抗菌技術完全具備自主核心競爭力,這種技術被稱為21世紀皮膚和黏膜的抗感染技術。福建師範大學的黃正教授認為,該項技術填補了國內外光醫學保健品的空白。清華啟迪創投合伙人陳壘認為,光動力技術,現在逐漸成為國際上一個主流技術,特別是在醫療器械上預防耐藥菌感染、院感防控等領域,使用光動力技術,可以消滅一些頑固性病菌。
隨後,林帆博士帶領團隊研發出了防霾滅菌紗窗、過濾PM2.5無菌空氣淨化器核心組件、無菌布料等系列產品。林帆博士的產品先後獲得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軟控杯首屆青島市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2014年,亞太呼吸博覽會年度健康呼吸科技創新獎等諸多獎項。
「隨著抗生素的濫用,現在全球都在關注耐藥菌這一問題,我們公司擁有的光能靶向抗菌技術,可以使病菌不產生耐藥性,為國人創造更多無菌健康的環境和新一代的抗感染藥物。」林帆博士說。
林帆博士及其團隊正以此技術為基礎,與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合作開展青島首個 「滅殺耐藥金色葡萄球菌(MRSA)」項目,開發高效的消毒滅菌產品。今年為了新冠疫情防控,在濟南科技局防疫重大專項資金支持下開發,生產和銷售可滅活病毒的自消毒隱形膜 (乳液,噴霧,隔離膜)系列產品,用於個人和家庭,公共場所的疫情防控。
他以「滅殺超級病菌,抵禦耐藥性」為己任,致力於將國際領先的自主智慧財產權光動力靶向抗菌技術產業化,開發、生產和銷售一系列抗菌空氣、水淨化濾材、抗菌衛生產品和抗耐藥菌感染藥物等,目標是成為中國非抗生素抗菌技術第一品牌。
直掛雲帆濟滄海 用新技術賦能青島紡織產業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
林帆博士說,當初選擇來青島創業,就是看中了青島的創新基因,還有這裡雄厚的產業基礎以及巨大的發展空間。「早在上個世紀中葉,青島就創造了『上青天』的紡織傳奇,我們的光能靶向抗菌技術可以為青島紡織業賦能,再現『上青天』時代的榮光!」
經過三年多的反覆試驗,林帆博士已經研發出了帶有肽菁類光敏劑的抗菌紡織面料,這種面料藉助光能靶向抗菌技術,實現了從面料到成衣、洗滌、儲存、使用全程 「自消毒」。光能靶向抗菌技術安全,廣譜、高效、長效,是國際領先的新一代專利抗菌技術,能夠為院感防控,提升酒店織物、學生校服等衛生品質,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在全球踐行從 「治已病」到「治未病」的中國傳統醫學理想。
「我們前期做過調查,院感防護紡織產品的租洗市場需求量是1000億元,我們的抗菌紡織面料是目前隔離服、病人服的替代產品,具備非常大的競爭優勢,已經有一些大型紡織企業與我們合作。」林帆博士說。
林帆博士及團隊自主研發的第二代自消毒抗菌口罩,也是使用的肽菁類光敏劑處理的抗菌、抗病毒紡織面料,可以在佩戴過程中自殺菌,避免二次汙染,還能反覆使用,減少了白色汙染。據悉,第二代自消毒抗菌口罩,憑藉其高效的抗菌、滅活病毒性能,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目前幾家紡織企業正積極加班生產備貨,為人們疫情期間的工作生活保駕護航。
今年,林帆博士又帶領團隊推出自殺菌油漆、塗料、隔離薄膜、自消毒個人防護產品等,其中自消毒個人防護產品已經被濟南、上海等地教育部門大面積應用在學校疫情防控中。
「創業之初,青島各級政府給與我們強有力支持,12年來,我們前進的每一步,都離不開青島人民的關愛。在青島,我深切感受到創業之城蓬勃發展的強勁動力,這裡也是我的第二故鄉,我願意用自己的所學為青春之島貢獻力量。」林帆博士說,用赤子之心回報國人是他的終生夢想,他願意在青島實現這個夢想。
「青島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廣闊的舞臺,我們的團隊將在青島乘風破浪,我們要在嶗山區發展出一個光動力靶向抗耐藥菌感染的新產業,爭取在5年內實現上市,更好地造福國人。」林帆博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