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部經典山嶽漫畫,熱血少年的終極攀登夢

2021-02-20 戶外探險OUTDOOR

登山,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戶外運動,追求突破極限。乍一看和漫畫的二次元世界扯不上什麼關係。而在日本,卻有另一番景象。

不同於歐美漫畫單一的超級英雄題材,或者一笑而過的幽默諷刺,日本的漫畫題材涵蓋了社會、文化、歷史等方方面面,在近60年的發展壯大中,已然成為獨樹一幟的文化載體。

▲街頭上動畫《向山進發》的看板。攝影/Kentaro Ishii

二戰後,日本現代登山運動興起,正趕上漫畫發展的黃金時代。許多漫畫以經典小說為藍本,加上細緻而富有張力的視覺表現,往往比小說更能動人心魄,更具親和力。

近年來,日本的登山活動重現活力,不少年輕人背上裝備,走進山嶽,不能不說,也是漫畫的影響。

▲漫畫眾神的山嶺。圖片來源/漫畫《眾神的山嶺》

我接觸攀巖有些相逢恨晚,在幾近而立之際,才在巖館初次體驗室內攀巖。旅居日本後,以某年夏季攀登富士山為契機,我逐漸開啟了戶外模式。

近幾年,隨著戶外出行範圍擴大,我發現幾乎在每個登山小屋或者山莊,都可以看到整齊或零星擺放的登山漫畫。

不少巖館中也隱藏著漫畫作者的塗鴉或繪籤。隨意翻閱幾次,便喚起我少年時對漫畫的熱忱,一讀起來,才發現欲罷不能。

▲平山裕司經營的抱石館中,可以找到作者的繪籤,並將平山裕司與《嶽》的主角三步畫在了一起。攝影/小六

據我觀察,日本山嶽漫畫大概分為攀登故事、山地救援、女性主題等三類題材。

日本國土約75%是山地,登山與許多日本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文化層面也擁有深刻的意義。以漫畫為切入點,在欣賞作品的同時,也能更好地了解日本的自然風土、戶外文化和攀登精神。

登山主題的經典漫畫作品,以《眾神的山嶺》《孤高之人》《嶽人列傳》《嶽》《伊卡洛斯之山》為代表。

題材覆蓋了日本國內的縱走徒步、阿式登山、雪山攀登,喜馬拉雅地區的高海拔登山、獨攀,以及20世紀80年代後流行起來的自由攀登、抱石等多種攀登方式,為廣義上的登山。

▲圖片來源/漫畫《孤高之人》

其中,《眾神的山嶺》和《孤高之人》是最為經典的兩部長篇作品。它們都聚焦天才的獨攀者,展現一幅幅冷酷仙境中孤高英雄獨自挑戰極限的傳奇畫卷。

「你為什麼要登山?」

「因為山就在那裡。」

1924年,英國登山家喬治·馬洛裡與搭檔安德魯·歐文在攀登珠峰時失蹤。《眾神的山嶺》以此為開篇,馬洛裡之謎和他的這句名言自始而終貫穿整個故事。

▲漫畫以馬洛裡在珠峰失蹤為開篇。圖片來源/漫畫《眾神的山嶺》

舞臺轉到1993年,一支隊伍在珠峰衝頂失敗,隨隊的山嶽攝影師深町誠獨自一人留在加德滿都,無意間發現了一臺疑似馬洛裡曾用的相機。想著探清相機的秘密,或許能徹底改變珠峰的攀登歷史,深町開始追蹤相機的賣主。

最終線索引向一個神秘男子「毒蛇」。深町認出了這名操著本地口音,面貌與本地人無二的男子,是曾經的日本天才登山家羽生丈二。

▲生活在尼泊爾的羽生丈二。圖片來源/漫畫《眾神的山嶺》

羽生並不承認自己的身份,而深町則被謎團重重的線索吸引著,回到日本後多方奔走,繼續著對羽生的調查。在眾多相關人物的陳述和回憶中,羽生丈二的過去,如點畫著墨般,逐漸呈現於讀者面前。

羽生丈二,公認的天才攀登者,一舉攻克了日本國內各處困難路線。他的「才能」不是與生俱來,而是來自於一種常人不可及的堅持。登山會中,羽生體力最差,卻經常背最多的行李,最終成就了超越平凡的傳奇。

然而,羽生內心深處又囤積著巨大陰影。

▲羽生丈二在攀登中。圖片來源/漫畫《眾神的山嶺》

「如果你的搭檔被吊在半空,而繩子只能承受一個人的重量,你會割斷繩子嗎?」

社交場合眾人的一句玩笑話,羽生卻異常認真地回答:「我會切斷繩子。當然,換成搭檔切斷我的繩子,我也沒有怨言。」

不合時宜的自我剖白,不容於社會的單純偏執,羽生被登山的友人們孤立起來,找不到固定搭檔。後來,其弟子岸文太郎墜落身亡,羽生陷入自責,幾番掙扎,最終走上了獨攀的道路。

▲弟子岸文太郎墜落身亡。圖片來源/漫畫《眾神的山嶺》

1979年,在大喬拉斯峰滑落後,羽生奇蹟生還,從此在尼泊爾境內非法居留十餘年,捨棄名字,捨棄身份。

為了滯留在尼泊爾,他在當地娶妻生子,卻又捨棄了家庭,捨棄了人生的一切,只為了挑戰珠峰西南壁的冬季無氧獨攀。

「我一定會活著回來的吧。活著回來,並且還會再次向山進發的吧。會一直這麼循環持續下去的吧。這就是我所能做到的事。只有這個,是我所能做到的事。」羽生丈二,是人類攀登意念的化身,他,只為攀登而活。

▲圖片來源/漫畫《眾神的山嶺》

羽生是純粹的,孤高的。而深町則是矛盾的,平凡的。他有逃避社會現實的一面,有躑躅懦弱的一面,也有對人類純粹攀登精神的嚮往和追求。

深町的掙扎,始終無法擺脫社會的責任、對戀人的牽掛、對謎團的追溯,同時他又常在夢中追尋著馬洛裡的背影,最終追尋著羽生一路走進高山。

深町見證了羽生最後獨自一人,無氧挑戰冬季珠峰西南壁路線首攀的悲壯一幕。

▲深町與羽生。圖片來源/漫畫《眾神的山嶺》

深町是羽生的追隨者,也是鏡子,故事將這種矛盾性和理想化的兩個極端碰撞到了一起,顯得格外真實,觸動內心。

挑戰極限的獨攀者,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們是否在乎被注視、被記錄、被追隨,被理解?

深町追隨著羽生的視角仿佛就是讀者的視角,我們的視角。無法成為他們,我們只是用雙眼去注視,去見證。

▲圖片來源/漫畫《眾神的山嶺》

漫畫在小說之外,為故事加上了一個原創結局,以馬洛裡的傳奇照片落下帷幕。

人類為什麼偏要去挑戰那杳無人跡的眾神領域,為什麼要選擇更危險更難的垂直巖壁呢?

「因為山就在那裡。」

▲故事以馬洛裡的照片落幕。圖片來源/漫畫《眾神的山嶺》

同樣聚焦天才的獨攀者,《孤高之人》是許多人心中不可替代的經典之作。

日本登山家加藤文太郎活躍於20世紀初,《孤高之人》原作小說以其生涯為藍本,進行二次創作。漫畫版則是在小說的基礎上,進行了三次創作。

在小說人物的基礎上,漫畫又賦予其「天才的攀巖能力」「孤高的精神」,造就了主角:獨攀者森文太郎。

▲圖片來源/漫畫《孤高之人》

17卷的長篇,如史詩長卷般將主人公的人生緩緩展開。與羽生丈二不同的是,森文太郎成為獨攀者,除了純粹的追求極致,更有一種宿命論的悲劇色彩。

文太郎的登場頗具戲劇性。轉校第一天,在同班同學宮本的挑釁下,貿然Free Solo了學校外牆雨水管,又意外地用一個動態跳躍(Dyno)和勾腳(Heel Hook)翻上屋頂,保住了性命。

▲圖片來源/漫畫《孤高之人》

班主任大森老師由此發現其攀巖的才能。在大森老師的激勵和引導下,在對手兼隊友宮本和白井的鼓勵下,文太郎逐漸愛上攀巖。

高中時代的文太郎,背負著好友自殺所蒙上的心理陰影,偏執疏離,嘴上時常說著:「我誰也不需要,我一個人就夠了。」然而,他卻未看到過「獨攀者」的影子。

▲圖片來源/漫畫《孤高之人》

此時,故事看起來色調明快,似乎是正統熱血運動漫畫。一起登山事故卻讓劇情急轉直下。

一篇動機不純的報導改變了主角的命運。流言蜚語導致社團停擺,白井失去了大學推薦資格,宮本怒而退學。

文太郎深陷內疚,為逃避現實,在記者的挑唆下,他無謀地挑戰冬季雪山八丈嶽,導致趕來救援的大森老師身亡。

▲獨自挑戰冬季雪山八丈。圖片來源/漫畫《孤高之人》

之前充滿希望熱情的基調,仿佛是為了被破壞而塑造,社會的陰影狂風般地壓到文太郎的身上,將美好猛然摔碎了。

自此,文太郎失去了人生中的光明,而殘酷的社會現實更一步一步地將他推往「獨攀者」之路。

▲圖片來源/漫畫《孤高之人》

文太郎的獨攀之路,始終背負著被動的枷鎖,攀登是他的抗爭,救贖。

他的孤高精神,實則來源於日本人典型的「不給別人添麻煩」的處事準則。好友自殺,攀巖社團瓦解,隊友人生崩盤,老師身亡,造成他的內疚和自責。

他退學,有意地切斷與社會的聯繫,拒絕與人交流,拒絕工作晉升,而此時立下的登山目標,日復一日、枯燥艱苦的鍛鍊,多少有逃避現實的影子。

▲圖片來源/漫畫《孤高之人》

社會的黑暗,不公的遭遇,他都一聲不吭默默承受,也因為始終無法擺脫自責的精神枷鎖,而主動或被動地承擔了本不屬於他的責任。

曾經救下的女同學白井刻意接近,騙走了辛苦積攢用來登山的血汗錢;公司破產,失去了生活收入;迫於經濟壓力接受了商業登山隊的邀請,卻換來登山隊友逝世。

他被丟棄在極其現實的社會中,一次次經歷欺騙、背叛和拋棄,他像一個怪物,與人類社會漸行漸遠。

▲隨商業隊攀爬冬季雪山,結果僅文太郎一人生還。圖片來源/漫畫《孤高之人》

登山,是他唯一的救贖。只有在山裡,才能放下一切,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追求極限的孤高理想,回歸社會的人類本能,在文太郎身上體現出的掙扎,則筆觸鮮明地渲染了人性和作品深度。明明決定告別人類,追求自我極限,卻在內心依然渴望和回歸社會。

遇到加藤花後,文太郎才逐漸敞開心扉。大學教授向他發出工作邀請,告訴他:「從現在起,你可以堂堂正正地一個人登山了。」

他終於接受了別人的善意,在年會上微笑著舉起酒杯,看似對社會的妥協,實則是文太郎內心與社會、與自己的和解。

▲圖片來源/漫畫《孤高之人》

至此,連綿的陰雨基調才有所緩解,我們也終於看到文太郎內心的救贖和成長。這個社會還是需要他的,他也還對人類社會有所牽掛。

一直試圖孤立自己的文太郎才開始正視自己作為人類,與他人切不斷的聯繫。他的彷徨掙扎,從出世走到了入世,以一個人類的身份,正視自己的孤高理想。

此時的文太郎,終於不是為了逃避而攀登,終於成了為攀登而攀登的「孤高之人」。他精神上的糾結和矛盾在K2攀登中演繹了極致輝煌的終篇。

▲登頂瞬間。圖片來源/漫畫《孤高之人》

現實中,極限攀登者的命運往往隨著絢爛終章在巖壁上徒然消逝。好在漫畫裡,作者借鑑了日本現代登山家山野井泰史的真實經歷,為主人公譜寫了一個較為平靜圓滿的結局。

01

《眾神的山嶺》

作者:谷口治郎

改編自日本奇幻作家夢枕貘發表於1994年~1997年的同名小說。漫畫版於2000年~2003年在集英社出版的青年漫畫期刊《Business Jump》連載,後發行單行本全5卷。

曾獲得2001年文化廳媒體藝術祭漫畫部門優秀獎。2016年,平山秀幸執導的同名電影上映,引起巨大反響。日本皇太子也攜家人親赴首映禮觀看。

02

《孤高之人》

作者:坂本真一

改編自新田次郎1969年出版的小說。2007年~2011年,連載於集英社的《周刊Young Jump》,後發行單行本全17卷。曾獲得2010年第14屆文化廳媒體藝術祭漫畫優秀獎。

日本的山脈地形變化急劇,四季分明,環境、天氣變化莫測。隨著登山在日本普及,各類事故頻發,每年都有較高的死傷率。

因此,山嶽救援隊也成了登山運動中很重要的一環。以山嶽救援為主題的漫畫,往往也是眾多登山小屋旅舍中最常擺放的作品,或許也有警醒世人的作用。

▲圖片來源/漫畫《嶽》

登山,需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能逞強,不能盲目,因每一次發生事故,救援隊需要冒著巨大的生命危險去拯救生命。

《嶽》的舞臺是日本登山者格外鍾愛的地區——日本阿爾卑斯山脈。

▲日本阿爾卑斯山脈。圖片來源/zh.wikipedia.org

主人公島崎三步,曾經攀登過喜馬拉雅山脈、南美安第斯山脈、歐洲阿爾卑斯山脈的多座高海拔山峰,擁有過人的精神和體力,攀巖、攀冰、雪山攀登和救援技術皆爐火純青。

回到日本後,島崎三步加入北阿爾卑斯山嶽救援隊,一次次救助登山者。

▲圖片來源/漫畫《嶽》

《嶽》與其說在講島崎三步的經歷,不如說講的是山的故事。山有美麗動人的一面,也有殘酷無情的一面,而主人公像一條恆久的線索。

他總是拼盡全力,去搶救任何一個生命,是山仁慈溫暖的一面,是生和希望的代表。他也是死神,深明山的嚴苛殘酷,懂得放棄,懂得失敗,直面死難的絕望悲哀。

「山裡最不能丟下的是什麼?」

「……是生命!」

▲圖片來源/漫畫《嶽》

登山者的動機各異,每每並不單純,其中也影射了許多日本當代社會的問題:

少年為了證明自己、為了挑戰未知,為了一時意氣;中年人為了逃避工作壓力、家庭矛盾;老人為了證明自己未老、為了懷念故友,甚至為了給自己尋一個終焉之地。

他們紛紛走進山裡,有人在山裡失去生命、摯友、健全的肢體,也有人得到了新生和救贖。但山總是在屹然立在那裡,不以人的喜悲為轉移。

▲三步與老人一起登山。圖片來源/漫畫《嶽》

明知道登山有危險,還是要去山裡,作品並沒有深究登山背後的意義,而是一如山一樣,平靜地敘述著。

三步既是救人者,也是旁觀者,每次完成救援,驚心動魄之餘,也總說:「即使受傷,屢戰屢敗,也請再回到這裡來挑戰吧!」其邏輯貌似前後矛盾,卻似山在對人類訴說。

▲圖片來源/漫畫《嶽》

漫畫中,許多細節都貼心地反映出日本登山中的有趣文化,比如時常出現的包著頭巾、燃著瓦斯爐、泡著露天溫泉的場景。

讀起來猶如身在日本的山間,頗為有趣。作者粗獷溫暖的畫風也頗受喜愛,不少巖館的牆壁上也有主角的塗鴉。

▲圖片來源/漫畫《嶽》

該漫畫後被改編為電影,2011年5月上映,短短兩天就達到了兩億六千五百萬日元的票房,觀看人數將近21萬人次,成為日本本土電影的一匹黑馬。

作者石塚真一與日本攀巖界的代表人物平山裕司也參演其中。

▲電影《嶽:冰峰救援》海報。

03

《嶽》

作者:石塚真一

2003年~2012年在小學館的青年雜誌《Big Comic Original》上連載。曾獲2008年第54屆小學館漫畫獎一般部門獎、第16屆文化廳媒體藝術祭漫畫部門優秀獎。

04

《K》

作者:谷口治郎

發行於1986年,以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山為背景的救援故事。主角是住在K2大本營最深處山村的日本人,名為K,從事高海拔山嶽救援工作。面對壯麗嚴苛的自然環境,人類上演了一幕幕熱血感人的故事。

谷口對山嶽環境的描繪爐火純青,除了大巖壁和雪崩的威壓震撼,珠峰西南壁170米/秒的風速、龍雲出現時秒殺飛鳥的零下170℃寒氣,都躍然紙上,讀起來讓人汗毛倒立。

05

《搜索者》

作者:谷口治郎

小學館2016年出版,短篇單行本。主人公為日本南阿爾卑斯山的山屋老闆志賀。曾經的登山繩伴在攀登事故中亡故,志賀承諾照顧好友的妻女。而好友遺孀突然來電,15歲的女兒失蹤未歸。

懷念著故友,志賀匆匆下山搜尋少女,而大都會如同龐大的山嶽一般瞬間在眼前展開。憑著一股父愛,以及山間鍛鍊得來的意志力和技術,志賀又如何在紛雜的大都會中撥開迷霧,救出少女呢?

圖片來源/漫畫《搜索者》

雖然以城市為背景,卻實實在在穿插了許多攀登橋段。主角一板一眼的行事作風,酷似現實中的許多日本登山愛好者。

在故事情節展開中,更穿插了許多攀巖趣話,腦洞大開。另闢蹊徑的故事對於許多攀巖愛好者來說,讀起來都將會心一笑。

在日本,鍾情於登山的人一直被稱為「山男」。而男性也一直佔據了登山的舞臺。戶外和攀登為主題的漫畫中,女性最多只作為旁觀者和陪襯出現在作品中。

▲同為救援隊員的椎名久美。圖片來源/漫畫《嶽》

講述高海拔未登峰挑戰的《伊卡洛斯之山》,因為在講談社的少年雜誌《Morning》上連載,女性作者塀內夏子起初還需借用胞弟的名義,以「塀內真人」為名發表作品。

《伊卡洛斯之山》的故事較為熱血,但無論從細膩唯美的畫風,還是豐富的情感描寫,都能看到一絲女性的痕跡。

主人公平山敬二和三上俊哉來到喜馬拉雅山脈,挑戰最後的8000米未登峰。漫畫前4卷為鋪墊和回憶,而後6卷全程講述8000米山峰的挑戰過程,最後3整卷都在講述下山過程,其中內心戲極為豐富。

▲圖片來源/漫畫《伊卡洛斯之山》

情節單純明快、跌宕起伏,又以一段三角關係為感情線鋪陳,反襯主角二人生死與共的攀登精神。整體構思猶如好萊塢大片,閱讀感爽快熱血,風格獨樹一幟。

同時,作為主角二人感情線索的女主角靖子,除了作為花瓶待救,並沒有展現其人格魅力,更因其出於劇情需要,有悖家庭倫理的感情戲而備受女性讀者詬病。

▲許多日本漫畫都是雙男主設定。圖片來源/漫畫《伊卡洛斯之山》

《眾神的山嶺》《嶽》《孤高之人》中,在主角身邊出現的女性,也往往作為社會壓力的投影,或者追隨男主角,為襯託男主角的人格而存在。

直到最近10年,戶外運動尤其是攀巖、抱石運動在年輕女性中普及,「山女」的形象終於逐漸走進公眾視線。

▲《向山進發》改編為動畫後廣受歡迎。圖片來源/douban.com

以女性攀巖和登山為主題的漫畫作品開始湧現,風格大多比較可愛柔和,親和女性讀者。女性題材的登山漫畫,多定位入門級休閒戶外徒步登山,或者另闢蹊徑以登山露營的料理為主題。

雖然可以看到社會大眾對「山女」的印象仍停留在入門徒步、休閒上,但女性題材的出現卻為登山漫畫添上了多元化、親民化的色彩。

▲改編自《攀巖的小寺同學》的同名電影計劃2020年上映。圖片來源/douban.com

近來,借著東京奧運會的風,攀巖和抱石在日本年輕人中火了起來。

在野口啟代、野中生萌、伊藤雙葉等女性攀巖偶像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女性加入到攀巖運動中,也催生了以攀巖少女為主角的漫畫。

06

伊卡洛斯之山

作者:塀內夏子

作品於2005年發表,共10卷。兩位主角自大學時代就開始結伴登山,以登頂珠穆朗瑪峰為目標,不斷挑戰世界各地的高峰。

然而,兩人最終分道揚鑣,一人始終堅持登山,一人選擇了家庭生活。直到10年後,一座8000米獨立山峰被發現了。這座無名未登峰,吸引著無數登山者。山在召喚,兩位主角是否又能成為登山夥伴?

07

《向山進發》

作者:Siro

2011年9月起連載於講談社月刊《Comic Earth Star》,4卷完結。主人公雪村葵是室內派,對戶外毫無興趣,且有恐高症。在童年好友的影響下,她走出戶外的第一步,開始登山。

作品一經改編為動畫,廣受學生和女性粉絲喜愛。其可愛詼諧的形象很有號召力,在戶外道具店,經常可以看到以該作品人物形象為主體的宣傳。因為對這部作品的喜愛,不少女生開啟戶外登山之路。

08

《山,食慾和我》

作者:信濃川日出雄

新潮社2015年開始連載,目前已出版單行本9卷。這是一部登山與美食為主題的漫畫。主人公是27歲的白領女性鯰美,自稱並非一般的「登山女孩」,而是「單獨登山女子」,每逢雙休日便辭別都市鑽進山裡。

作品詼諧卻寫實地反映了日本當代女性登山者的狀態。漫畫針對露營、長距離縱走等場景的美食食譜極盡詳細,可以作為山嶽美食指南來用。每次看著周遭眾人對著主角的一鍋美食暗暗垂涎,便覺得忍不住自己也要效仿一番。

09

《On Sight》

作者:尾瀨Akira

2004年~2005年連載於講談社雜誌《Morning》。講述體弱多病的女性主人公的攀巖歷程。1993年,六年級女生大村摩耶來到長野縣,邂逅了同伴巖本舜和校醫的女兒樸正美。

通過攀巖,故事打破了國別界限,也開解了登場人物心中的種種煩惱。青春勵志的故事線,加上復古簡潔的人物描寫,是正統的運動漫畫。

10

《攀巖的小寺同學》

作者:珈琲

講談社出版,2014年在月刊《Good Afternoon》連載,單行本4卷完結。以性格冷淡、對攀巖極其認真的女高中生小寺為主角,講述其攀巖日常。

風格可愛,以初高中生為讀者群,雖然人物動作有時顯得過分賣弄性感,卻因明快的風格受到不少好評。現已翻拍成電影,預計於2020年6月在東京上映。

日本國土約75%為山地,人們臨山而居,登山自古代修佛的僧侶為始,便有首登「開山」,並為山峰命名的文化。19世紀,受到歐洲文化的感染,日本開啟了現代登山歷史。現下,日本可登的山峰不下300座。

▲北嶽為日本第二高峰。圖片來源/zh.wikipedia.org

1964年,登山家兼文學家深田久彌發表山嶽隨筆集,描繪日本境內的100座山峰,《日本百名山》的名號便流傳開來,成為登山者們的指南。

其中,過半數集中在本州島中部地帶的富山、長野、山梨縣一帶。這裡集中了日本的高海拔山脈群,而日本的現代登山最令人嚮往的山峰都集中在這一帶,不少場景在很多作品中曾反覆出現。日本阿爾卑斯是日本現代登山文化最重要的發源地。《嶽》的故事舞臺就在日本阿爾卑斯,而《孤高之人》《眾神的山嶺》等作品中,涉及到日本境內的技術型攀登,場景必然在這裡。

▲三步就是在日本阿爾卑斯做救援人員。圖片來源/漫畫《嶽》

1881年,英國礦山考古學者William Gowland來到這裡,因感於地形景色與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脈極為神似,便以「日本阿爾卑斯」命名。

其自北向南,包括飛驒山脈(北阿爾卑斯)、木曾山脈(中央阿爾卑斯)、赤石山脈(南阿爾卑斯),自北側日本海至南側駿河灣,中間橫斷日本本州島。

除卻富士山,日本3000米以上的高峰,比如北嶽(3192米)、穗高連峰(3190米)、槍嶽(3180米)盡此山脈中,可謂日本的屋脊。

▲穗高嶽。圖片來源/zh.wikipedia.org

日本阿爾卑斯絕對海拔高度有限,但起點較低,相對海拔卻非常驚人。主要山頂多為花崗巖構成,經過冰川的諸多劈砍,風化,接近山頂時,山勢往往十分險峻多變。

中心地帶的槍嶽、穗高連峰,海拔高度皆在3000米以上,在西伯利亞寒流的影響下,冬季連年為冰雪覆蓋,天氣變化無常。夏季則為巖山,地形凌厲,巖壁與碎石層出。夏季在此攀登相對安全,但即使是最常規的路線,也有滑墜的危險。

▲槍嶽。圖片來源/zh.wikipedia.org

難度高,環境變數大,加之山脈緊密起伏相連,日本阿爾卑斯便是登山者挑戰自我的伊甸園。依據季節和攀登方式,可以在3000米雲端縱走(長距離徒步),也可以在夏季按常規路線徒步。

攀登者可在絕壁攀巖,在融雪季節溯雪溪,更可在冬季進行雪山登山,抑或冬季阿式攀登。

▲攀登K2東壁前,文太郎所在的商業隊以縱走北阿爾卑斯為訓練。圖片來源/漫畫《孤高之人》日本阿爾卑斯之外,谷川嶽也經常出現於日本登山漫畫。它是日本百名山之一,位於群馬縣和新瀉縣境內的三國山脈中心,海拔1977米。

這裡海拔雖低,但地形複雜多變,又位於氣流交匯處,氣象難測,往往瞬息萬變,極易導致登山者遇難。然而谷川嶽的巖壁優美,與穗高嶽、劍嶽並稱日本三大巖壁,每年都有眾多攀登者前往。

▲谷川嶽一之倉沢地區。圖片來源/pxhere.com

據統計,1931年至2012年間,谷川嶽事故死亡805人,遠高於全世界14座8000米高峰的合計死者數量。

其中,更以1960年事故遇難者的遺體回收之慘烈而聞名,令新手畏懼,老手頓足。因死者人數眾多,谷川嶽被稱為「死亡之山」「魔山」。

同時,一之倉沢地區的冬季路線頗為知名,技術難度與氣象風險皆高,攀登者極為稀少,而一旦能完登,便等於證明自己的絕對實力。《眾神的山嶺》中,羽生丈二早期在日本成名,就是以攀登冬季的谷川嶽為契機。

▲谷川嶽一之倉沢地區冬季線路難度頗高,羽生丈二就是因此成名。攝影/prelude2000

現在的谷川嶽,仍然在日本登山界擁有很高地位。眾多海外攀登愛好者慕名前來,挑戰各種線路。既有夏季的結組攀巖線路,也發展出冬季的攀冰、冰巖混攀等線路。除了日本本土的山脈,K2在日本漫畫中出場率也很高,可謂高海拔攀登的終極夢想。

《伊卡洛斯之山》中,主角二人最終登上8000米無名峰,發出的第一聲感嘆卻是「看得到K2!」《孤高之人》中,K2是森文太郎心中不移不易的憧憬,也是其攀登生涯的最終巔峰。

▲山嶽漫畫中,K2是眾多登山者的終極夢想。圖片來源/zh.wikipedia.org

日本登山界,素有「練手」和「本場」之說。在國內範圍,平原周遭的小山,2000米以下的低山,開發了固定路線的巖場,都只能稱為「練手」。

「本場」則意為真正的攀登,指的一般是3000米級別的高山(富士山除外),或者三大巖壁的攀登。一來「本場」難度更高,二來沒有正式可考的路線,非常考驗實戰經驗和綜合實力。

▲西穗高嶽。圖片來源/zh.wikipedia.org

日本人的登山文化中,挑戰更高難度、挑戰極限始終是無二的主題。其中又多少伴隨著對失敗者的詠嘆與崇敬。

因國內無真正意義上的高山,日本登山者便把對極限挑戰的夢想,寄托在喜馬拉雅等地的海外遠徵,從而把國內稱為「練手」,而把海外遠徵稱為「本場」。

▲挑戰極限是山嶽漫畫的無二主題。圖片來源/漫畫《孤高之人》

隨著珠峰登山的意境變化,其極限光環已褪去,險峻的K2,因其高難度的技術要求和極高的死亡率,成為日本登山者心中孤高的終極夢想。

登山漫畫的時代,涵蓋了20世紀初至21世紀。通過對山嶽場景和登山道具的描寫,日本人在細節方面的嚴謹體現得淋漓盡致。

《眾神的山嶺》中,作者曾多次親赴珠峰,至大本營考察。加德滿都的市集景象、對珠峰和線路的描繪,都參考實景。描繪1924年馬洛裡的登山情景時,其服飾、裝備繩索的背負、使用方式,都經考證,極具年代真實感。

▲圖片來源/漫畫《眾神的山嶺》

《嶽》中,對於穗高連峰的描寫真實細膩,對地形熟悉者,甚至可以拿來對比,猜出其取景角度。

與小說原作相比,《孤高之人》的時代背景改為現代,加入了眾多現代自由攀巖(Free Climbing)的要素。漫畫開篇的攀巖大賽,賽場便取自歷年攀巖大會的勝地:拘沢奧運會體育公園。

作者對攀登時使用的手勢、體態、道具都經過嚴謹學習,繪畫中使用真實的冰鎬、機械塞和快掛作為參考,盡顯細節。其參考道具也曾在獲獎展覽中向讀者展示。

▲《孤高之人》作者作畫時參考的登山裝備。攝影/小六

另一方面,由於漫畫的特殊性,畫面對讀者往往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因此也有更大的社會責任。

《伊卡洛斯之山》並未交代時代背景。作者出生於1960年,作品中的攀登服飾、裝備和技術,也多借鑑作者高中生時期的社團攀登經歷,在日本老輩登山者的技術指導下,呈現出濃烈的70年代風格。

▲真實還原登山裝備。圖片來源/漫畫《孤高之人》

漫畫中時有攀登道具及保護手法的錯誤描寫,常會被火眼金睛的讀者指出。在受到讀者質疑後,出版社立即公開刊登道歉文章。

漫畫雖然只是一種大眾通俗文化,但日本卻在方方面面極具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三步在攀巖。圖片來源/漫畫《嶽》

一千個人心中,自有一千個攀登的理由。

有的人言徵服,徵服山峰,徵服自然。而日本的登山,則更多敬仰,挑戰的是自我,而非自然。

日本的地理特性決定了,人們喜愛自然,傍山而居,許多人衣食住行離不開山,許多人縱情快意離不開山。日本的文化性格決定了,親山為友,敬山為神。

▲攀登富士山的人絡繹不絕。攝影/sakaki0214

山是日本文化的起源,現代登山的文學家小島烏水,登頂時常寫下「感謝您再次讓我看到您壯麗的風姿」,奠定了日本的登山不說徵服,而說敬愛仰慕。

因此,日本各大名山每年登山客達數萬,卻幾乎沒有人隨地丟棄垃圾、傷害草木、追逐動物,人們對山也極為尊敬珍惜。

▲富士山是日本的國家標誌。攝影/hans-johnson

中國古語有云,仁者樂山。大部分攀登者,最本質的理由也是出於「樂山」,是帶著感謝、憧憬的心,去接近山,接近自我的初心。

從漫畫中讀到的種種感慨、領悟,是否也拉扯著你的思緒飛出都市,恨不能奔向廣闊的山野間。無論你在哪裡登山,希望你能珍愛山,珍愛自己,能感受到純粹的山之樂。

相關焦點

  • 這輩子必看的15部經典少年漫畫!
    然而過去那些「經典」,可是不會隨著時間和完結而失去人氣和地位喔!甚至還會影響到你往後的人生XDSummer小編自己就經常再重新溫習呢!來看到底哪15部經典少年漫畫是你這一生一定要看過的吧!4、《海賊王》至今仍在連載中的熱血少年漫畫。其中友情、親情和夢想的要素經常人感動不已。
  • 滿滿回憶 一生中15部經典必看漫畫
    
  • 動漫推薦:十部最經典的熱血少年動漫,每一部都值得珍藏一輩子!
    NO.2《犬夜叉》     《犬夜叉》是由高橋留美子創作的一部漫畫,連載於所屬小學館的漫畫連載雜誌《周刊少年Sunday》。動畫版共推出過兩部TV版、四部劇場版和兩部OVA。是一部男女通吃的動畫作品。的日本少年漫畫作品,作者為學會麻將後的富樫義博,所以有生之年能看到結局就心滿意足了.該作於1998年第14期日本《周刊少年Jump》開始連載。         主要講述名為小傑的12歲少年尋找父親——金·富力士的故事。目前漫畫恢復更新,動畫則有兩個版本,怎麼說呢,各有優點吧,都是值得一看的動畫!
  • 小女生喜歡的10部漫畫,絕對經典!
    從這一天起,這對戀人以及他們身邊所有的好友開始經歷著一段交織著苦樂辛酸的青春愛情之旅……5、《潘多拉之心》是由日本漫畫家望月淳創作的少年漫畫,於「月刊G Fantasy」(SQEX旗下漫畫雜誌)2006年6月號開始連載。銷量突破111萬部的幻想漫畫。
  • 這輩子必看15部經典少年漫,你看過幾部?
    然而過去那些經典,可是不會隨著時間和完結而失去人氣和地位,甚至還會影響到你往後的人生XD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到底哪15部經典少年漫畫是你這一生一定要看過的吧!《死亡筆記》雖然後期字很多(欸)不斷猜測下一步對方要怎麼走?又會採取什麼行動?自己要怎麼應對?單看夜神月和L之間的鬥智和耍心機就非常值得了!
  • 盤點三部校園熱血漫畫,青春是一種很強大的力量
    大家好,我是你們可愛的清橙,要說什麼年齡段最容易發生奇蹟,青春的校園時光是最特別的,一般漫畫的主人公都是在校的學生,果然年輕就是革命的本錢呀,今天小編為你們帶來了三部校園熱血漫畫,青春有的時候就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希望以下的漫畫,可以帶給你們勇氣哦。
  • ...熱血」源頭|日本動漫|日本|排球少年!!|漫畫|灌籃高手|足球小將
    歷時八年半的連載,日本體育漫畫《排球少年!!》正式完結。漫畫中曾經為了排球夢想揮灑熱血青春的少年們也都踏上了各自的人生旅程,主角日向和影山搭檔進入日本國家隊,馳騁在2021年東京奧運會的賽場上。如果不受疫情影響,漫畫完結後五天,正是原定的東京奧運會排球項目的開賽日。從《灌籃高手》到《排球少年!!》
  • 如果你只看過電影,你不會知道《熱血高校》的漫畫有多經典
    現在提到《熱血高校》,除了那款經典的FC遊戲《熱血高校》,大家首先想起的大概就是小慄旬、山田孝之等演員飾演的那部經典的電影及其續作了吧
  • 10位少年漫畫經典人氣反派
    1:迪奧・布蘭度(JoJo的奇妙冒險)江湖人稱屌爺的人氣反派角色,是漫畫《JOJO的奇妙冒險》第一部和第三部的BOSS,雖然在第三部時便死亡,但他對劇情的影響一直持續到第六部,是在漫畫中是宿敵一般的存在,著有名言「我不做人了JOJO!」。
  • 【周五上映】熱血青春超人氣動漫《黑子的籃球》終極一戰本周打響
    這部電影的上映,想必是要點燃二次元圈子的熱情,那就是 —— 《 黑子的籃球:終極一戰 》。像《 灌籃高手 》、《 網球王子 》、《 黑子的籃球 》等等一系列的漫畫,塑造了一個個經典的人物形象,也讓一代人的青春留下了熱血的印記。《 黑子的籃球:終極一戰 》改編自藤卷忠俊所創作的漫畫作品《黑子的籃球 EXTRA GAME》,講述的是奇蹟世代與美國街球球員比賽的故事。
  • 10部一生不得不看的經典戶外影片
    別急,在此為你準備了10部「治鬱片」。隔著熒幕,你便能嗅到來自極地冰川的純淨、讓澳洲西海岸的陽光消融內心的恐懼,或,跟隨傑克·凱魯亞克,來一段恣意隨性的公路之旅。 作為一名戶外人,腳步可以被困住,但心不能停止上路。
  • 7部扛把子校園影視,熱血高校,不服來戰
    《熱血高校》 主演:小慄旬、山田孝之、矢部享佑 該片是日本片,但是很好看。講述了一所惡名遠播的「鈴蘭男子高中」的學校中,一群不良學生之間的幫派之爭。算是比較經典的一部劇了,當時班裡很多男生都在追。《我是大哥大》 也是一部日本片,雖然沒有上一部經典出名,但是也不錯喲。
  • 史上最感人的十部少年漫畫
    友情、努力、勝利,從來都是少年漫畫的主旋律。雖然我們總是吐槽這樣的橋段太老土,但還是會忍不住被熱血劇情所感動。少年JUMP史上最讓人感動落淚的漫畫是哪部呢?光看名字就很引人注目,「暗殺」和「教室」兩個完全相違背的元素要如何融合到一起呢?
  • 《我的英雄學院》全力一戰預告 少年熱血重燃青春
    《我的英雄學院》全力一戰預告 少年熱血重燃青春 並非天選之子,平凡少年亦可成英雄《我的英雄學院:兩位英雄》作為2019開年首部熱血王道之作,主線劇情依然是少年的逐夢之路,但與大多數王道漫「被選中」的主角設定不同,本片主角綠谷出久身處幾乎人人都有超能力的未來時代,卻並非天賦異稟,這種平凡到弱小的設定,如何實現最強英雄夢?
  • 漫畫《熱血高校》改編了三部電影,為何沒有動畫化?這個還真有!
    高橋弘的漫畫作品《熱血高校》從1990年開始在月刊少年冠軍上連載,1998年完結。時至今日,《熱血高校》的單行本銷量已經突破了3200萬部,尤其是在漫畫改編成的電影上映後,這部漫畫作品對於動漫迷來說更是家喻戶曉。但是能被改編成電影,《熱血高校》卻為何一直沒有被動畫化呢?
  • 動漫盤點:10部經典熱血番劇,你如果是資深二次元,那一定都看過
    歡迎來到本期的百事動漫屋,百事今天為大家盤點10部熱血番劇,個個都是經典且值得三刷的作品,你如果是資深二次元,那一定都看過,讓我們一起來測試下吧!1.在當年也算是經典的熱血作品,特別是在打鬥情節上,當然劇情上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CV陣容更是用心地挑選。百事也是基於不劇透的情況下來說明的,畢竟我們也要照顧一些還沒有看過某個番劇的小夥伴們的心理。特別要說明的是,這部番劇第一季放送後,應大量粉絲的要求下,在一年後的時間便放送了第二季,也使得無論是本番,還是骨頭社,都獲得了眾多網友的喜愛。
  • 十月40部新番:奇幻、熱血佔比49%,精品國漫與人氣新作扎堆
    作者:榮榮 截至10月8日,已知的四大平臺引進播出十月新番有40部,其中不乏《刀劍神域 Alicization》、《 妖精的尾巴-最終章》等備受期待的經典續作,原作便有較強影響力的《關於我轉生成為史萊姆的那件事》、《青春期笨蛋不做兔女郎學姐的夢》等輕小說改編的新作。
  • 6部不容錯過的熱血動漫推薦!
    今天給大家盤點幾部非常好看的熱血戰鬥漫,每一部都是經典中的經典!NO.1《犬夜叉》《犬夜叉》是由高橋留美子創作的一部漫畫,連載於所屬小學館的漫畫連載雜誌《周刊少年Sunday》。故事講的是一個只有熱血信念的少年,在甚至不知道公路車為何物的情況下,習得一身本領,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最終被教練發現挖掘。最後走上了不斷攀登的道路!自行車界的灌籃高手,經典之作!
  • 《排球少年》漫畫宣布完結,動畫10月重新開播
    由漫畫家古館春一在日本漫畫雜誌《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的作品《排球少年》,宣布將於7月20日的雜誌上連載漫畫的最終回。至此,連載了八年半的超人氣熱血體育漫畫《排球少年》將正式畫上句號。同時,這也是繼《鬼滅之刃》後,第二部完結的「JUMP新四大臺柱」(其餘兩部分別是《石紀元》和《我們無法一起學習》)。同時,原定於今年7月開播的《排球少年》第四季後半部分,在因為疫情原因推遲之後,正式宣布將會在今年10月開播。《排球少年》講述了一個身材矮小,但卻心懷夢想、熱愛排球的少年日向翔陽從高中開始的排球故事。
  • 37部經典日本漫畫吐血推薦
    經典的漫畫未必是長篇,但是連載超過十年,卻一定是經典!1海螺小姐(連載67年)《海螺小姐》首次的刊登為1946年4月22日於福岡縣當地報紙「フクニチ新聞」上發表。作品靈感來自於長谷川町子每日散步的海灘上所構思出,其作品登場角色名稱也因此與海洋生物相關。漫畫內容以女主角海螺所發生的各種生活趣事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