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文娛有料
題丨郭德綱:對比侯耀華書法!輸了牌面,贏了才情,千金不換文人風骨
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於郭德綱和侯耀華書法的看法!
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近段時間在網絡上再次曬出書法作品,從而引發廣大吃瓜群眾的熱議!尤其是,在這之前侯耀華同樣也在公眾平臺上曬出書法作品,不由得讓吃瓜群眾對兩人的書法作品產生對比,評價一下兩人的水平如何!
當然,不用想也肯定是郭德綱的擁簇者居多,畢竟兩者在人氣和觀眾緣上,還有著巨大的差別,主要也是侯耀華的為人處世,實在是令人難以認同。
然而,如若憑此就將侯耀華打入萬丈深淵,說他幹啥啥不行,收美女徒弟收沒夠,也難免顯得太過偏頗。至少從,侯耀華的書法作品上來分析,應該是正經的練過幾年的書法,而不是像大衣哥朱之文之流,剛剛出名,就趁著自身熱點,強行撈一筆!
還有必須要承認的是,即便是侯耀華、張鐵林、唐國強等老一輩娛樂明星的書法作品,被吃瓜群眾如何的怒懟,如何的被唾棄到一文不值。但是,他們對於書法的熱愛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在那個年代,還不流行弄個「文化人」的人設,然後仗著自己的人氣和粉絲各種無底線撈金。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馬雲一毛錢都沒有的時候,認識一個朋友,並和那個朋友相處的特別好。由此,就能說明那個朋友,是圖馬雲的財富而巴結他的嗎?
如此,也太過荒謬!只能說是,在老一輩的明星藝人之中,大多在書法、國畫等領域,有著自己的愛好,且這個愛好是發自肺腑的。只不過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愛好逐漸的可以兌現,甚至還能大賺一筆,導致一些人的晚年變得飢不擇食。畢竟,相較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坐懷不亂的、視金錢如糞土,知足常樂的,還只是少數。既然書法可以賣錢,價格還挺高,為什麼不賺一筆呢?
侯耀華的書法作品,怎麼樣?談不上什麼書法家,更配不上如今大幾萬的賣價,但至少在愛好者的人堆裡,還算不錯,雖然是典型的江湖流,用墨堆積,略顯死氣,但最起碼「牌面」不錯,能夠唬住一群外行人,是有最起碼的基本功底子在裡面的,肯定是下過一番苦功夫的。在這一點上,就必須要給予肯定和支持。任何情況下,任何一個人,弘揚傳統文化,都值得稱讚!
郭德綱的呢?只能說是很有自己的特點,更像是藝術字,而非是書法作品。如此,一方面可以襯託出自身的才情,另一方面,也和書法存有一定區別!
當然,郭德綱也從來沒有吹噓過自己的書法如何厲害,如何的繼往開來,甚至偶爾一兩次提到,還十分的謙虛,稱作「不入流」啥的!在這一點是殊為難得的品質,基本可以歸納為:但凡有著書畫愛好的明星藝人,只要是任由粉絲捧著,然後自己謙虛幾句,在外的風評都不錯。當然,還有一個前提,就是不要堂而皇之的利用自身的人氣賺錢,大賣特賣,賺自己的流量錢。
顯然,侯耀華便是將上述的所有弊端,全部觸犯了個遍,估計也是害怕自己沒幾個粉絲啥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在一些採訪和節目中,各種稱讚自己的書法如何好。
這也是為啥這麼多吃瓜群眾都在罵侯耀華,對於郭德綱卻很寬容?還是要多找自身原因,在媒體形象前,郭德綱不是那種盡善盡美的偽君子,一提到他就是所有人都豎起大拇指。
與之相反的是,毀譽參半!肯定會有不少的粉絲,在各種場合進行稱讚,同樣到處留言謾罵的人也不少。如此,才更像是一個普通人的風評人設!最起碼也更加真實一些,給吃瓜群眾一種「不裝」的印象。畢竟,人生在世,哪裡都不缺少道德老師,還是儘可能的規避掉。
而侯耀華呢?先是代言虛假產品,後是和美女徒弟各種糾纏不清,完事還涉嫌侵佔自己親弟弟侯耀文的遺產等等,實在讓人愛不起來!更重要的也是,在自身的藝術領域也完全立不住腳,仗著自己是侯寶林的兒子,便一出道就頂著「大師」光環。事實上,就連他的親弟弟侯耀文都說他:
相聲朗誦的不錯!然而這是誇人的話嗎?都知道他是說相聲的,誰聽過他的相聲?侯耀華,但凡要是能夠在自身的藝術領域爭點氣,打著「侯寶林」的招牌也不至於混成如今這幅人人喊打的模樣!
畢竟,在娛樂圈中混,甭管如何人脈通天,如何祖輩蒙陰,終究還是要靠自己的作品說話的。如若沒有作品,即便是被炒作的如何舉世皆知,也一樣紅活不了多長時間。
對比現在的一些流量明星就是這樣,為啥子選秀節目這麼多?回鍋肉更多?不就是那些選秀明星通過一系列的商業活動,炒作諾大的名氣,再加上也沒有什麼靠譜的作品,待透支掉未來之後,被放棄,又不甘心嗎?只能通過參加一個又一個的選秀節目來「證明」自己。可是,都已經是回鍋肉了,即便再怎麼參加節目,一樣不會是所需求的小鮮肉。畢竟,需求和供貨不一致。
這裡有個最直接的參照人物:書畫大師範曾,他的人品怎麼樣,就不用多說啦,挖恩人的牆角,連家產和兒子都不放過;不尊師長,被李苦禪先生評價為「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成為一生都去除不掉的汙點……現在不也成為眾人推崇的「國學大師」嗎?可他哪有點大師的模樣?
郭德綱的書畫作品,目的就是為了陶冶自身情操,不能說是不賣,但最起碼沒有大批的流入文藝市場。可是,侯耀華呢?都在網絡上公開拉活了,毫無風骨。在這一點上,郭德綱就遠要比侯耀華值得稱讚,知道自己的幾斤幾兩,沒有盲目的利用自身的人氣賺錢。
1)
本文系【文娛有料】原創,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