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前幾年很火的一句網絡名句: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在倉促之間,我們都來到了中年,然後在生活中的柴米油鹽裡,面臨著諸多的壓力,而這些壓力,對於我們而言,有的時候看似很小,卻如同一根稻草一般,足以壓垮所有人。
於是,在每晚心神疲憊的時候,我們的內心總會莫名地渴望著心靈的休憩,但是遺憾的是,我們腦子裡盤旋的更多的是生存,是日復一日的相同生活方式。
不過,我們也終於在中年了感悟到:人到中年,放過自己,其實是一種對自我的寬恕,也是對剩下生命美好時光的珍惜。
那些我們追求了大半生卻未曾實現的夢想,我們學會放下,也是在跟自己和解;那些我們勉強堅持了大半輩子的欲望,我們學會放低姿態,也許是最好的豁然開朗;那些我們已經在經過了大半生的迷茫,在這個時候,也應該讓它們自然地溜走了吧。
抓不住的沙,就隨手揚走了它,對於你我,何嘗不是一種對生命的另一種解答呢?
若是一直執著於得到,卻未曾想過這世間所有的事情都可能失去,也許我們的內心就豁然了吧。
人到中年,尷尬的不是年齡,而是一種狀態。
人到了中年,首先,我們的父母,已經開始慢慢變老了,他們當中或許已經沒有了工作,而且身體上的病痛也開始多了起來。
甚至,他們的孤獨感也開始加深,倘若子女在外混得不好,沒什麼積蓄的他們,更是為我們感到擔心,也同樣擔心我們在外是否過得好。
其次,我們的子女,也已經開始長大,生活費、學習費,以及林林總總的培訓機構費用。
父母開始需要我們的照顧,子女需要我們的撫養,這一切對於我們中年人而言,都是壓力,而且是不單單是來自金錢上的壓力。
於是,這些壓力會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
所以,在這種關鍵時刻,我們也應該學會認清現實,至於詩和遠方,我們就先擱淺吧,眼前的事情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在這個時候,懂得苟且偷生,其實並不可恥,而是證明了我們的擔當和責任。
人到中年,最怕的是落魄時,沒人牽你起來。
人到了中年,也算是經歷了一些人生起起伏伏了,也遇到了人生之中大部分的不如意。
倘若能夠堅持下去,熬過去了,人生也就算是達到了不錯的狀態,甚至有些人從此早已實現了衣食無憂的富家生活了。
不過,人最怕的事情還是遇到倒黴事。雖然說,這種事情是無法預料的,但是一旦發生,它就是百分百發生。
人到中年,若是陷入落魄境地,就會由衷地發現,何謂世態炎涼,什麼是人情如紙張張薄。
老祖宗就有這麼一句話: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當我們在人生摔倒且失意的時候,舉目四望,也是舉目無親的地步,無人主動相幫,更別幻想有人拉你爬出坑。
所以,在落魄的時候,選擇苟且偷生,默默地爬起來吧。不要指望別人的幫助,也別擔心自己人生從此就完蛋了。
只要你的意志在,只要你的精神在,一切都還有可能。但是,切忌再盲目拼命,也別再莽撞往前衝了。
收拾好行囊,輕裝上陣,從容前行,踏實一些,低調一些,努力一些,機會就在眼前。
人到中年,談情太老,談死太早。
人到中年,我們的年紀也到了不惑之年了吧。
對於感情,估計大部分的人早已看破,也就更加注重人生當中的地位、金錢和名譽追求了。
所以,倘若到了這個年紀,我們還單身的話,也就容易看到別人的嘲諷和指指點點。
不過,不管如何,生命是父母給的,生活是自己選擇的,你要相信自己,除了父母,沒人有資格對你的生命做出評價。除了你自己,也沒有人可以給你的生活貼上標籤。
所以,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選擇,相信自己的目標。
人生並非能夠一直按照計劃執行,很多時候,變故時時刻刻都可能發生,尤其到了中年這個尷尬年紀,我們既可以早早實現風光的生活,也可能一直處於黯淡無光的歲月當中。
不過,不論如何,屬於我們的機會,屬於我們的機遇,從來都有,我們既然選擇了先忍辱負重,也就應該主動去處理好自己的情緒,著重於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