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可以憑美貌徵服世界,卻靠氣質與品格被世人銘記百年,她就是人間天使奧黛麗赫本。一九二九年,赫本出生於比利時的貴族後裔家庭。儘管出身高貴,但赫本的童年卻飽受苦難。六歲時,父親藉口外出買煙,從此拋妻棄子,一去不回;十一歲時,二戰爆發,赫本母親的家族因被謠傳有猶太血統而跌入險境,積累了幾個世紀的財產被沒收,赫本的舅舅還遭受了處決。
由於食物短缺,長期吃不飽的赫本被告知身體發育不良,不再適合跳舞。若干年後,赫本消瘦的身材成了萬千女性的減肥目標。但卻很少有人知道,赫本的瘦其實是童年忍飢挨餓造成的。儘管赫本無法成為舞者,但因跳舞而滋養出的優雅氣質卻將她引向了另一條巨星之路。
一九五二年,捧出過十二位奧斯卡得主的好萊塢導演威廉惠勒,想在羅馬拍攝一部電影,因為預算過高,電影公司提出條件,女演員要找沒名氣的,把工資降到最低。沒想到這個要求正中惠勒下懷,因為她早就看中了一位名不見經傳的舞臺劇女演員。
於是那年夏天,二十三歲的赫本和三十六歲的派克來到羅馬,開始了羅馬假日的拍攝。而在拍攝之前,派克還曾拒演,因為當時她已獲得過四次奧斯卡提名,實在不願給一個不知名的女演員充當配角。然而開拍沒多久,派克卻再三囑咐電影公司,一定要把赫本和自己的名字一同印在片名上。
因為派克覺得電影上映後,赫本一定會得奧斯卡獎。果不其然,羅馬假日的安妮公主一角讓赫本一舉封神。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那一年赫本只有二十四歲,當她笑意盈盈地站上領獎臺時,無數觀眾為之瘋狂。男人們想擁有它,女人們想成為她,她幾乎成了完美女神的化身。
此後的幾十年裡,赫本先後出演了三十餘部電影,並五次獲得過奧斯卡提名,而她演繹的那些熒幕形象也成了不朽的經典。蒂芙尼的早餐中,她是彈唱月亮河的甜美少女,窈窕淑女裡,她是華麗蛻變的優雅貴婦;甜姐兒中,她是造型百變的清秀佳人。
赫本在熒幕中呈現的裝束,引領了半個世紀的審美與時尚潮流,而其中的百分之八十都出自紀梵希之手。紀梵希是赫本最默契的搭檔,也是一生的摯友。她曾看著赫本身著自己設計的服裝走上領獎臺,走進婚姻殿堂,還曾為她退出專屬香水。
赫本晚年病重時行動不便,紀梵希馬上派私人飛機把她從美國接回瑞士的家。登機的那一刻,赫本淚流滿面,因為飛機裡放滿了她最愛的鮮花。赫本說:只有紀梵希還始終記得我的喜好,把我當小女孩來寵。彌留之際,赫本留給紀梵希一件大衣,對她說,當你覺得孤獨時,穿上這件大衣,就好像我緊緊擁抱著你。
赫本與紀梵希始終保持著克制、互眾的情誼,很多人說,紀梵希之所以終生未娶,就是在默默守護著心愛的赫本。赫本有過兩段失敗的婚姻,愛慕她的男人們雖然渴望擁有它,但一旦成為她的丈夫,卻又難以忍受被她的光環所掩蓋。
這大概就是赫本成為全民女神所付出的情感代價。晚年的赫本致力於慈善事業,被恐懼和飢餓支配的童年經歷,讓她發自內心的心疼那些飽受苦難的孩子們。一九八八年,赫本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她親力親為,足跡遍及非洲和拉丁美洲,為貧困地區的兒童們帶去了食物和溫暖。
甚至在離世前的幾個月,赫本還拖著重病之軀遠赴索馬利亞,去救助那些因飢餓而面臨死亡的孩子們。彌留之際,兒子問赫本有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只是不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兒童在受苦。一九九三年一月二十日,天使飛回了天堂。
二零零二年五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為表彰赫本的善舉,在紐約總部設立銅像,命名為奧黛麗精神。奧黛麗赫本之所以如此廣受喜愛,是因為真實的她與熒幕形象高度一致,美麗、善良、優雅迷人,在她身上,人們能看到一個女人所能擁有的所有美好品質。
她說,「我不試圖摘月,我要月亮奔我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