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歲月可回頭》大結局了。
這一路追下來,同情也有、糾結也有、失望也有、可惜也有。
情緒變化,堪比坐山車。最後的劇情走向意料之外,但其實也算是情理之中。人生處處有轉折,好的地方柳暗花明,壞的地方萬丈深淵,但是有人可以回頭,有人卻無法回頭。
白志勇(靳東飾)&景雅(左小青飾)復婚了,藍天愚(李乃文飾)&上官慧(趙子琪飾)也冰釋前嫌,就黃九恆(李宗翰飾)可憐,沒辦法,那是人禍,人生鈍痛不致死,此情可待成追憶。
《如果歲月可回頭》裡的三對婚姻很有現實代表性,看戲的中年人多多少少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嘴上不說心裡動容。
白志勇和景雅簡直是太經典的婚姻代表案例,這一對兒是典型的「姐弟戀」模式。
老白是「巨嬰型」丈夫,家裡瑣事一概不管,喝酒打牌,通宵玩樂夜不歸宿,常年處於放養狀態,沒什麼家庭責任感;景雅是「姐姐型」老婆,所有家事一人擔,所有沉重一人扛,以至於忍無可忍。
老公一臉懵「為什麼就要走到離婚這一步了呢?」
背後妻子已經暗搓搓忍了好久。
藍天愚和上官慧這對兒屬於典型的「喪偶型婚姻」。
男方木訥悶騷,智商高情商低,陪妻子逛個商場冷言冷語,好幾年沒給妻子買過禮物,一回到家不是在書房就是在衛生間,偏偏女方厭倦平淡追求情趣,對生活品質有所要求,於是精神出軌。
黃九恆和林響因為「養了11年的女兒不是自己的親生的」陷入矛盾之中,妻子閃婚黃九恆之前的無心之過讓他陷入糾結。
但是除了這個偶發性問題,這對其實是全劇裡最和諧的夫妻,堪稱「夫妻範本」——
丈夫黃九恆沉穩低調,妻子林響善解人意,兩個人恩愛有加,任何事情都有商有量。
現實生活中的夫妻,很容易在這裡面找到對應的影子,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
比如「巨嬰型」老公,男人比女人晚熟,不只是在青春期,中年時期也是。有這麼一種說法,說一個男人如果在你面前露出孩子氣的一面,證明他是真的愛你。有孩子氣的男人自然是可愛的,不分年齡,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個女人選擇做了「新娘」就自然而然要接受「娘」的角色。歲月裡沒有那麼多靜好,生活的重量總得有人共擔。靠一個人承擔兩個人的責任,走不遠,性別互換,亦然。
比如「喪偶型」婚姻,婚姻平淡期兩個人的交流減少,工作日每天早晚各見一面,周末假期你煲劇他打遊戲,平時的生活難題能自己解決絕不勞煩對方,因為說了也跟沒說一樣,孩子是兩個人難得可以聊下去的話題,卻也難免分歧。
還有「相親相愛」型,沒有那麼多的甜言蜜語,但是心裡知道不管何時,對方都在。和TA在一起總有東家長西家短說不完的零碎話,好笑好玩的東西TA總是自己微信上要分享的第一個人對方也總會給你秒懂的回應。平淡的婚姻,也可以瑣碎有趣。
《如果歲月可回頭》中的夫妻模式也並非一成不變,從起初看似荒誕不經的顛覆到後期回歸內心的慢慢沉澱,主角們對自己在婚姻中的得失錯漏予以反思。
白志勇和景雅在分開後反而更加看清自己的內心,在得知景雅兩年前的遭遇後更是心生愧疚,理清對小美的感情,他重新追求景雅。老白像風箏,隨心所欲放飛自我後,線還在景雅手裡,並且更牢,但是你說不清,這裡是愛情更多,還是責任更多。
藍天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和上官慧離婚後與曉鷗(陳冰飾)「假戀愛」,然而戲假情真,但是兒子和兒子媽,終究是兩個難跨越的「大山」。
藍天愚最終還是回歸了家庭,「我太世俗了,已經沒有捨得一切的激情和衝動」,一句話道明:中年人沒有任性的資格。
黃九恆失去了懷孕的林響,是這部劇裡最慘的。
情深不壽,我沒想到本來以為最能HE的一家人竟然會是這樣的結局。編劇沒有迴避中年人最不願意面對的人生無常,而這沉重的這一筆落在了黃家人身上。
溫情也好,殘酷也罷,這種結局其實也是主創團隊背後「憐取眼前人」的情感折射。上了歲數的中年人,總是念舊的,對感情更是。
三組婚姻模式各具代表性,真的看進去會發現這部劇是寫實的。然而網際網路上的年輕人不夠耐心,看半集就差評的人不在少數,更何況還有有組織的黑粉。奈何控制得了某瓣評分,卻控制不了觀眾受眾的遙控器,《如果歲月可回頭》從開局到大結局的長期收視率第一,在我看來,是對差評最有力的回擊。
我身邊90後的朋友已經陸陸續續走進了婚姻,70、80後那一批人更是在婚姻中摸爬滾打、互相磨合了好多年。七年之癢也好,三年之癢也罷。在這個什麼都提速的時代,婚姻的保質期似乎也隨之縮短。
開始從來都是歡天喜地,中間大多平淡如水。後來呢?有的人還在繼續,有的人已經結束。
婚姻的最佳相處模式是什麼樣的?已婚夫妻應該都或多或少思考過這個問題。
李銀河定義的「理想的婚姻」,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相對低一些,就是人們常說的,兩個人要能夠「吃到一塊兒,睡到一塊兒,玩到一塊兒」。
第二個高階一些,「夫妻雙方有獨立的事業、有獨立的經濟來源、人格完全平等。」
但是這樣的婚姻是不是一定幸福?也不見得。
《如果歲月可回頭》也沒有給人們標準答案,但是它給了人們一個對照反思的參照:婚姻模式有不同,卻都離不開用心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