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人生(001)開篇
商老師談天說地:《雙旗鎮刀客》
中國當代武俠電影的一座高山
2021-02-07
大家晚上好!今天已是臘月二十六,2021年春節立馬就到。
春節是一個祥和歡樂的日子,吃喝玩樂是主題——誰讓咱們是一個從傳統農耕文化走出來的民族呢。
每年春節都是電影大片爭相上映的時候,去年因疫情突發,大片黃金檔被耽擱,今天不能再錯過。
因此,咱們也要順應大勢。既然旅遊出不去了,咱們也「跟風」談電影吧。
所以,今晚8點開啟「武俠人生」系列直播。
一、大勢。老規矩,先國內後國外。
小提醒:近來有些會員朋友聲稱,俺這疙瘩兒疫情管控解封啦!想出去的,走起!我呢,想提醒大家,國家的「六個不」是北京除外。
為什麼呢?京城是要地,重要領導同志也多嘛。去年10年份咱們直播講電影《英雄兒女》時,第10分鐘,王成、警衛員小劉、趙國瑞傷愈歸來,都向團長和王政委申請重返前線,結果王成、小劉被拒。王成對小劉說,首長連著萬人的心,你能上前線嘛。
這個,你懂的。
還有,上次直播之後,有朋友私下問我,象華夏幸福這樣的大地產商,規模那麼大,怎麼就還不起錢了呢?
這是和目前大陸房地產的商業模式有關。
先前,是拿地、升值、建房、售樓、贏利。那時拿地的成本低,基本有的公司拿了地,根本不開發,囤上三年一轉手,就把錢掙了。當然,後來治理,三年不開發,國家收回。
後來,「地王」出現,拿地成本激增,拆遷成本超高——當然,各大城市都造就了一大批有錢、有房的拆遷戶嘛,綜合成本全部提高。所以,一是滿世界借錢(銀行貸款)、甚至是高利貸、各個融資平臺。二是在此基礎上擴大規模,以攤平成本。
這期間,如果因工期、政策等因素(國家收緊信貸),銷售不利,或不能如期交房,資金鍊就有斷裂的危險。
這事吧,覺得有關部門像是在捅馬蜂窩。
第二個話題還是有房地產有關:長租公寓繼續暴雷。此前是蛋殼公寓,現在是上海的蘑菇公寓。網上內容很詳細,咱們就不多介紹了。
政府的對策,就是加強監管——
國際:緬甸局勢,從昨天開始出現大遊行,今天在首都仰光達上萬人。這就引出「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由來,尤其是民主化程度不高的國家和地區。
李鴻章-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
二、正題:武俠人生(001):商老師談天說地《雙旗鎮刀客》,中國當代武俠電影的一座高山
武俠,中國人的情結和烏託邦。
武,《說文解字》等文獻中說,是「止、戈」,即制止武力與戰爭——這真的體現了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和平的民族。
俠,是指武藝高強,見義勇為,舍己助人的品行。後引申為憑藉武藝舍己助人的人。
武與俠的結合,即武俠,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武藝高強之人,還具有正義感,不圖回報懲惡揚善、幫助他人。
有考證說,「武」與「俠」結合,是在先秦春秋時期,由「士」化分而出,即所謂的「文者為儒,武者為俠」。所以,儒家的對立面、百家爭鳴的法家創始人韓非子在《韓非子·五蠹》中就說:「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此話雖有其偏激,不過可以說明「武俠」與「儒家」同出一源的事實。從「武」可以健身看,與「儒家」的「修身養性」就有相通。所以,「武」也不再是上古時代單純的用招術、用兵器互相格鬥。它已經成了一種倫理,一種文化,已經上升為一種「俠」,一種精神,甚至成為一種民族的象徵,一種獨特的集體潛意識的人格崇拜,一種追求人格完美的中華民族的民族情結——也是中國武俠小說的生存基礎。
從《三俠五義》到金庸、梁羽生、古龍等新派武俠小說的流行,無不說明這一點。
人們說,文學即人學。
文學藝術重點是通過人與事件,來反映歷史、人生、社會百態,並給人們在溫飽之後的精神生活中得到陶冶、啟示以及娛樂身心。
因此,我們從今晚2月7日周日晚8時開始直播《商老師談天說地·武俠人生》系列欄目。旨在通過歷史上的武俠人物、影視作品,鉤沉中外歷史上的習武之人與事件,探尋所反映的人性與人生。
開篇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雙旗鎮刀客》說起:
武俠人生(001):商老師談天說地《雙旗鎮刀客》,中國當代武俠電影的一座高山。
高山仰止,使得後人無法輕易超越,而成為標杆。
我們認為,關於講好中國武俠故事的三部電影:1991年的《雙旗鎮刀客》、2000年的《臥虎藏龍》、2013年的《一代宗師》,是我們、乃至中國當代電影人不能不面對的「三座高山」!
雙旗鎮是處於大西北河西走廊一帶民國初年的一個小鎮。所謂的雙旗,一面是紅旗,象徵鮮血;一面是黃旗,象徵黃沙。
這個外景地,就在張掖市高臺縣城西南20公裡處的駱駝城鄉,許三灣古城,但現在只有城池,電影場景全沒有了。
影片開始,一位少年縱馬馳騁在西部大漠之中。他即影片中的主角孩哥,奉老爹的遺囑千裡尋找曾經「指腹為親」的媳婦,只有兩條信息:一是未來的老丈人是瘸子,二是未來的媳婦屁股上有一顆痣。
隨後來到一個荒廢的古城,有一位刀客正在飲馬——即「大遊俠沙裡飛」!
沙裡飛侃侃而談,讓孩哥這位初入江湖的青澀少年頗為佩服,之後在沙裡飛張口借錢後,把自己娶媳婦的一半聘禮給了沙裡飛。
來到雙旗鎮後,目睹了刀客與馬匪頭目「一刀仙」決鬥的場景,同時不受未來的老丈人和媳婦的待見。
瘸子老丈人曾是孩哥的老爹手下,或者稱「馬仔」,在一次刀戰中廢了一條腿,所以帶著女兒好妹隱姓埋名來到雙旗鎮,開了一家馬肉店。
他留下了孩哥,但並未提娶親一事,因為孩哥的父親已不在,原來想給好妹找個靠山的初衷無法實現,而看孩哥初出茅廬,未必有什麼本事,所以心生悔意。
暫時留下幫工,並給孩哥講了在雙旗鎮的規矩,「三觀要正」:眼正、手正、嘴正。
影片通過瘸子老丈人的口,介紹了孩哥老爹的刀法。
孩哥老爹的功夫叫「關西無極刀」,據說是「獨佔北方笑鰲頭、南極崑崙子 北俠秋田秋佩雨」。這種刀法吸收了拳掌上的精華,既無刀光劍影,又無破風之聲,厲害之處,全在出刀和最後一擊。要以氣推刀,以刀帶氣,看不見刀出鞘,刀尖就已經擊中敵手。這關鍵是在一個氣字上,沒有過硬的內功底子,根本無法練成。
所以,孩哥到了雙旗鎮後,夜晚還在練「子時靜身功」。
之後在瘸子老丈人和未來媳婦好妹歧視的目光下,在打雜店鋪幫助老丈人劈開整扇馬肉之時,揮出了第一刀!第一刀,震撼了好妹。西北妹子尚武好勇。之前對孩哥沒有好感,是因為小辮子,覺得有點兒「娘們兒」氣。
正所謂,千裡尋妻,一刀功成!
這期間還有為證實好妹屁股上是否有痣,偷看好妹洗澡而遭到老丈人的暴打,但又引起好妹的心疼——兩人已是情竇初開。
第二刀,則是馬匪「一刀仙」的老二酒後欲強暴好妹,孩哥出手殺死悍匪。也由此引起雙旗鎮村民的恐慌,擔心「一刀仙」要血洗雙旗鎮,進而圍困孩哥及老丈人和未來媳婦好妹,不許離開。為此,孩哥想到求援於「大遊俠沙裡飛」——實則是個江湖騙子!
當村民得知「大遊俠沙裡飛」要來與「一刀仙」決戰以解救村民時,興奮異常,並在酒宴上打賭雙方的輸贏。更有村民想像決鬥的場景:
嚓,流沙攪風;
嗖,遊蛇甩尾;
譁,手起刀落;
噗,血光沖天!
第三刀,被迫自衛而戰,殺死馬匪頭目「一刀仙」,為民除害。
在最後的決鬥中,孩哥苦等「大遊俠沙裡飛」未果,而老丈人、村民鐵匠等三人慘遭「一刀仙」殺死,此時自己的媳婦好妹也將面臨生命危險之際,初入江湖、從未與他人交過手的孩哥提氣運刀,沙塵迷漫,兵器碰撞之後,「一萬仙」給了孩哥一個肯定的微笑,問了一句:你的刀法是跟誰學的。之後倒地身亡。
孩哥用鮮血完成成人的洗禮,打破幻像:沒有不可戰勝的敵人,只有無法超越的內心!
惡的滋生,就是善的不足——黑著幹了馬匪嘛!
少年孩哥成長的三次出刀:第一次,展示自己——有能力,不是廢物。
第二次,營救自己的愛人——這是必須的!
第三次,懲惡揚善——雖然是被逼無奈而不得不出刀。
其實,孩哥才是高手!只是,因從未與他人交手,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功夫深淺。
這也是武俠成長的三個階段:第一刀,修身養性;第二刀,成家立業;第三刀,平定天下。
雙旗鎮中的俠義,隨著孩哥的瘸子老丈人、鐵匠、釘馬掌的老漢三人的死去而逝去。最終,孩哥帶他的媳婦——好妹,離開了這個傷心之地。
1991年《雙旗鎮刀客》上映之後,在內地電影市場的反響平平,因為較之「打打殺殺」的武打動作片,它更像古龍的武俠風格。但是卻在海外市場引發轟動,在香港連續上映72周!
這部片子是何平成為西安電影製片廠導演之後的第一部作品,為何平以後的事業發展奠定了一個高起點。
今後,我們將陸續推出《臥虎藏龍》、《一代宗師》兩部武俠片的賞析,做為中國武俠電影的三部曲回憶。
感謝大家捧場,希望直播能夠定期。
歡迎朋友們關注、點讚、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