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記者走訪省城多個小區發現,流浪狗、流浪貓們常「出沒」於小區各個隱秘的角落。一些市民表示,流浪狗和流浪貓存在不少安全隱患,但小區內卻有不少住戶經常投餵這些動物,導致小區內的流浪貓狗們「呼朋喚友」越聚集越多,讓人惱火不已。
[ 記者探訪 ]
鄰居愛心投餵 一樓住戶苦不堪言
說起投餵這件事,家住合肥市經開區石筍路的張女士頗有怨言。「我們家樓下原本沒有那麼多流浪狗和流浪貓,但十樓的住戶經常把飯菜帶到樓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流浪小動物來這裡。」張女士說,最初她覺得樓上住戶是熱心之舉,便沒有阻止。「後來,她乾脆在樓下放了兩個大碗,由于越來越多的流浪動物到來,衛生問題也來了。」張女士說,因為自己家住在一樓,所以流浪動物在窗底下「安營紮寨」後,她都不敢開窗戶了,臭味特別濃。無奈之下,張女士只好在門口張貼了一則通告,告訴投餵者有愛心的同時也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
隨後,記者又來到位於蓮花路的一個小區。「我們這原本只有兩三條流浪狗,由於有居民投喂,數量開始變多了,現在還有一個狗媽媽剛生了狗寶寶,就在我們2棟的地下室。」說著,居民劉女士帶著記者前往該小區2棟樓下,其間記者本想走近看個究竟卻被劉女士制止了。「母狗對於剛出生的寶寶呵護有加,一旦有人靠近,就變得很兇,我們都不敢靠近。」劉女士說,隨著流浪狗隊伍的「壯大」,大家希望物業能早日解決這個安全隱患。
小區裡轉一圈 發現了多個投餵點
昨日11時許,在合肥翡翠路上的一個小區,記者在小區居民的指引下發現該小區有多處投餵點。有些投餵點還殘存著大量的食物。其間,記者還看到兩隻流浪狗在小區人行道上「大搖大擺」跑過。小區保安介紹,這兩隻流浪狗在小區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了,雖然他們多次驅趕,但因為小區內有投餵的食物,流浪狗還是經常跑進來。而且一來二去,因為和投餵的人熟悉了,這兩隻流浪狗還在小區一棟樓下住下了。
「現在還算好的,以前更多!」該小區一居民表示,以前小區不少居民投餵流浪狗時,不僅常從飯店和食堂帶來剩飯剩菜,有一次一條母狗生產後,有些居民還特地買雞架肉煮熟給狗狗補營養。現在的居民大都是給這裡的流浪貓投食,流浪狗趁機偷食,也沒人管。
無獨有偶,家住潛山路一小區的李奶奶說,一開始有些居民想著好心給小貓小狗一口吃的,沒想到時間一長,流浪狗把小區的草地當成自己的家,還「召喚」來了不少同伴,最多的時候有五六條之多,這些小狗到處「亂竄」,小區儼然成了流浪狗的「避難所」。記者在單元樓下面的空地上看到,盛著剩飯剩菜的盒子被擺放在顯眼位置,不少流浪小狗眼神警惕,時不時在角落裡尋覓食物。據小區業主介紹,「小區裡經常出現的流浪狗大多是土狗,基本上每天都會有人餵養」。
「有時在小區裡碰到流浪狗白天四處晃悠,最近發現小區裡的流浪狗已經變少了,有些已經被業主好心收養。」小區11棟居民楊先生說,因為家裡有小孩,所以一般碰到流浪狗都會躲得遠遠的,害怕被咬。而他發現近期在小區裡流浪的小狗有所減少,「對待流浪狗,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收養,更好地照顧它,或者把它送到收容所,也避免流浪狗傷害到人。」小區物業相關工作人員說。
[物業回應]
會及時驅逐和轉移處理
對於流浪貓、狗的問題,書箱路一小區物業工作人員表示,每次看到流浪狗,他們都會及時驅逐,而且門崗的保安也非常留意企圖溜進小區的流浪動物,但根本看不過來。尤其是一些業主的投喂,更是增加了管理的難度。
「目前,我們小區的流浪狗大概有8條。」蓮花路該小區物業負責人表示,此前小區流浪狗數量並不多,但是有愛心居民的投喂,流浪狗數量越來越多,並且都集聚在高層地下室。「我們也進行過勸導,但是效果都不好。」該物業公司負責人說,目前物業已經與城管等部門進行對接,希望儘快解決這個難題。
隨後,在該小區所屬的紅蓮園社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蓮花社區城市管理部已經與公安部門對接,聯繫到一所專業寵物收容機構。屆時,將由專業人員、公安機關、社區、居委會、物業一起行動對小區流浪狗進行清理。
[部門行動]
合肥犬只收容中心擬選址吳山鎮
為了管理好流浪狗,從8月1日開始,合肥開展養犬管理集中整治工作,捕捉收容流浪犬、無主犬等600餘只。目前流浪犬、無主犬主要送至位於廬江的合肥歸途寵物服務公司。與此同時,合肥市犬只收容中心項目已經立項開展前期工作,該項目擬選址長豐縣吳山鎮。
據了解,從8月1日開始,合肥開展養犬管理集中整治工作,全市成立了50餘家聯合執法隊伍和1000餘人的勸導隊伍,開展聯合執法百餘次,共勸阻不文明養犬行為8000餘起,捕捉收容流浪犬、無主犬等600餘只,下達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80餘份,處罰違法行為20餘起。
據悉,為解決好流浪犬、無主犬收容問題,合肥市犬只收容中心項目已經立項開展前期工作,該項目擬選址長豐縣吳山鎮(合肥市固體廢物處理中心附近),總佔地面積約67畝(以核定為準),設計留置收容犬只規模為2000隻,遠期預留擴容3000隻條件。
而為解決犬只收容場所建成前流浪犬收容問題,合肥市正利用民間收容力量開展收容工作,已經與部分民間收容中心開展合作,在市區設立中轉站,方便流浪犬的收容和運輸。記者了解到,目前流浪犬、無主犬主要送至位於廬江的合肥歸途寵物服務公司。
另外,根據6月1日實施的《合肥市養犬管理條例》,犬只收容場所對依法登記的走失犬只,應當通知養犬人在十五個工作日內認領,養犬人領回犬只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承擔犬只在收容場所發生的飼養等費用;養犬人逾期不認領或無法通知養犬人的,按照無主犬只處理;犬只收容場所應當建立犬只領養制度,允許單位和個人按照規定領養無主犬只;鼓勵涉犬行業協會、合法動物保護組織等社會組織領養無主犬只,但不得用於經營活動。
此外,記者從警方了解到,截至目前2.6萬多犬只上牌。9月1日開始,合肥警方已經開始清查居民養犬是否登記辦證、犬只數量是否超過一隻、是否屬于禁養犬只,「加大視頻巡查力度,重點在居民早、晚遛狗時段進行巡查。」 此外根據條例,養犬人不得遺棄犬只。
[律師說法]
物業應及時清理流浪動物
針對小區流浪狗問題,安徽遠致律師事務所律師汪溪源認為,法律規定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逃逸或遺棄的動物被他人重新收養之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新的飼養人或管理人承擔賠償責任。「問題的焦點在於投餵人與其投餵的動物之間是否形成管理和實際飼養關係。」汪溪源介紹說,一般情況下,只要不是長期的、定時定點的投餵動物,很難形成法律上的管理和飼養關係。
因此,針對經常出現在小區裡的流浪動物,汪溪源表示,小區物業有義務集中管理或予以清除,如果發生流浪動物的侵權事故,因物業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則需承擔相應責任。
記者 周梅 吳夢君 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