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福建人,1976年生,1999年畢業於廈門大學設計系。和很多人一樣,黃海畢業後的最初幾年並沒有從事自己所擅長的專業,而是在電視臺工作,進入社會新聞領域工作。當人們問他為什麼不做自己本職工作時,他說:「當時我覺得設計師不被尊重,所以寧可把專業放在心裡,也不想在那個環境裡夭折。」
畢業三年後的2002年,黃海辭去了電視臺的工作,隻身來到北京奧美公司,師從臺灣著名的文案設計大師劉繼武先生。黃海在這個中國廣告界數一數二的巨擎公司,並且在大師身邊學習,他的設計水平迅速提高,僅僅用了五年時間,他就成為了遠山文化的藝術總監,此時的他才三十出頭。
黃海的第一個作品是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我們都知道姜文的電影才華是公認的,他對電影的要求十分高,對電影海報也非常嚴格。黃海第一次自主設計海報便遇上了姜文這個硬茬,免不了一番折騰。他前前後後設計了幾百張海報都沒能得到姜文的滿意,最終一張紅底白字的海報被姜文看中,成了《太陽照常升起》的坎城版海報。
從此,黃海的設計才華得到了業界內的認可,許多導演慕名而來,賈樟柯、張藝謀、馮小剛等都曾邀請他幫自己的電影製作海報。姜文也成為了他的長久客戶,姜文在拍《讓子彈飛》第一時間找到了他,讓他幫忙設計海報。
2012年,黃海黃海離開遠山文化,自己創辦了工作室,命名為「竹也文化工作室」,距離他進入奧美正正十年,可謂是「十年磨一劍」,如今真正出師了。竹也開張後接的第一單活就是《寒戰》,在這張海報中,電影的人物被封在一個正方體的冰塊中動彈不得,直接映襯了《寒戰》的「寒」。
黃海設計的海報風格多彩多樣,幾乎所有不同主題的電影他都可以用一張海報直觀地表達出來,如今,他的一張海報報價高達100萬元,而且並不是出了錢就可以,有時候還需要排隊,因為黃海在每次設計海報之前都要花很多時間揣摩電影,與導演溝通,甚至還要將電影劇本通讀幾遍,才能下手。
2014年,許鞍華找到黃海,讓他給他的新電影《黃金時代》設計海報,而且需要5張,分別是大陸版、臺灣版、日本版、法國版、「筆鋒」版。黃海花了半年時間才把這5張海報設計製作完成。現在,黃海已經成為了海報設計界的標杆人物,他設計過海報的電影有《道士下山》、《山河故人》、《大魚海棠》、《我在故宮修文物》、《影》等,每一張都是電影海報中的精品。
2016年,楊德昌導演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上映25周年,黃海為其設計了一張周年海報,驚豔四座。在這張海報中,小四拿著一個發出黃色光的手電筒照向夜空,夜空中有點點星辰,象徵著電影之光與人性之光。
黃海即使已經功成名就,但對於自己設計海報的初心卻未曾有過一絲變動,他始終堅持用作品說話,不驕不躁,所有出自他手的海報都沒有讓人失望過,甚至還出現「海報比電影好」這一戲謔的說法。如今,黃海的海報已達到世界的水準,現在依然還在不斷提高。
原創作者:鹹魚叔
圖片來源於網絡。
黃海部分海報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