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烏鎮戲劇節期間,古鎮嘉年華都吸引了國內外各類特別的表演團體。這是石板路上的狂歡和盛宴,民族和世界、新事物和傳統在這裡並存,建築與藝術的融合讓每一個觀眾都超近距離地感受著表演的魅力。
每一個來到烏鎮的表演團體都有著他們獨特的魅力,他們不僅對表演有著極大的熱情,並且有著自己的思考和見解。這次,正值古鎮嘉年華全球招募期間,我們找了幾位參加過古鎮嘉年華的朋友聊了聊他們的故事,關於作品,關於戲劇節。
破天航路 是一個國際化的日本演出組合,他們的表演融合了金屬搖滾、日本傳統舞蹈以及武打場面等表演形式,十分獨特。
他們的組合名「HATENKOHRO(破天航路)」是由兩個詞
「HATENKOU(破天)」和「KOURO(航路)」組成的。
「HATENKOU(破天)」意味著史無前例,「KOURO(航路)」是航行的海上航線,合起來則有著繼承傳統,推陳出新的意思。
「我們組建這個團隊,是希望能夠通過我們的表演,將優秀的傳統藝術傳達給世界,甚至下一個世代的人們;同時,也希望那些對傳統藝術知之甚少的人們也能夠享受這些藝術表演。為了讓這些表演能夠長久地持續下去,而不是轉瞬即逝,我們採用了樂隊的形式(也可以稱之為劇團)組建了這個團隊。」
破天航路已經在法國,英國,紐西蘭和日本等國家進行過演出。
「我們還想去更多的地方演出!」
Q : 在烏鎮的表演與其他地方有什麼不同,什麼讓你們最印象深刻?
「烏鎮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之一。藝術帶給我們的快樂,給我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特別是,作為一座坐落在水鄉的古鎮,它有著其他地方都沒有的特色。並且我們認為烏鎮的獨一無二不僅僅在於戲劇節,同樣在於這裡的食物、紀念品等等。在這個廣闊的世界裡,有著各式各樣的演出場所和欣賞表演的人們。但是能夠有幸在這個臨近日本、並且擁有世界級秀麗風景的烏鎮進行演出,對我們而言真是無比的激動和愉悅。
在去年的烏鎮戲劇節中,最讓他們印象深刻的,就是觀眾的歡聲笑語、喝彩歡呼了。雖然這個組合幾乎沒有在中國演出過,但還是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國觀眾的那種,無需言語表達的喜悅之情。
「我們更加堅信,不管是在世界何處,大家都是一樣的。」
「數不盡的觀眾、高大的建築、親切善良的工作人員······這一切都是如此有趣,令人難忘!」
Q : 你們如何評價自己去年在烏鎮的演出,為什麼選擇將傳統和現代元素結合起來進行創作?
那是我們第一次來到烏鎮戲劇節,所以我們在這裡的演出是按照與過往相同的標準來準備的。演出的效果和響應因歌曲而異,但與日俱增的觀眾數量還是讓我們感到十分驚訝。
將傳統和現代元素結合起來是很多人都可以做到的事,這並不特別,如果你想做就能做到。認識傳統知識並將其與下一代聯繫起來,從而使傳統知識成為一種讓人們交流的中介。我們相信最終它可以幫助很多人,並為更美好的世界奠定基礎。
「老狼把我們照了以後發了一篇微博,
當時特別高興。」
布日德,蒙語,意為綠洲。2015年3月,內蒙古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幾位學生組成了這支樂隊,名為"布日德組合"。組合使用的樂器大多數都是蒙古族民族樂器,這裡面有馬頭琴、羊皮鼓、陶布秀兒、三弦、大馬頭琴等等樂器,個別曲子也融入到其他樂器,比如吉他之類;演唱的形式是蒙古族傳統演唱形式,有多聲部音樂呼麥,還有獨具特色的長調。
「每個人對一種樂器的理解、學習過程、目的都不同,我們組合的各位成員們也一樣。但是至始至終我們都有一個同樣的想法,那就是:作為新社會的新青年,我們對我們傳統的音樂也好,器樂也好,都有必要傳承下去,發展下去。這樣的使命讓我們接觸到了這些個樂器。」
布日德組合大部分成員都是大學的同班同學,有一天隊長突然看到上一級的師哥們正在排練的場景,頓時有一種「想做樂隊」的想法,於是開始研究樂隊成員構建、在班中招募、一場場的演出······這才有了的現在布日德組合。
「我們每個人從心底裡就喜歡這個形式,也喜歡玩兒自己民族的音樂,所以我們走到了一起。」
201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布日德組合認識了內蒙古的青克爾劇團,劇團向他們介紹了烏鎮戲劇節。因為想把蒙古族的音樂帶給全世界的觀眾,他們一拍敲定參加那一年的烏鎮戲劇節,演出效果很好。去年,他們再一次來到了烏鎮,代表曲目《馬背蒙古》和《等你歸來》獲得了很多許多觀眾的喜愛。
Q : 作為傳揚民族文化的年輕一輩,傳統文化最吸引你們的點是什麼?
「最吸引我們的地方就是蒙古族音樂有它本身的魅力和多樣性的特點。我們蒙古族音樂中有很多的形式是我們民族特有的,我們的音樂在任何地方聽起來,都讓人感覺到大草原的氣息和牧民們的熱情,我覺得這是一種來自蒙古族的光環。蒙古族音樂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口傳性,和現在便捷的科技時代不同,過去大草原上沒有網,也沒有像現在一樣的科技,但是為什麼在當今的社會有這麼多蒙古族民歌呢?有這麼多蒙古族樂器呢?這個就是口傳性的特點發揮了作用。以前的人們在沒有條件學習文化的情況下把這些偉大的文化和音樂代代相傳留給了我們,我們也應該代代相傳下去。」
Q : 推薦一首你們組合喜愛的蒙古音樂或者一位音樂人,以及推薦的理由?
最喜歡那些最古老的民歌,民歌是對我們來說是偉大的,不僅能讓我們感受蒙古族古老的氣息,還可以學到很多知識點。很喜歡我們的前輩老師們組建的蒙古族原生態組合安達組合。安達組合是一支活躍在世界各地以及全球各大舞臺的蒙古族原生態組合,他們的音樂激情到能讓人們毛孔大開,感動到酣然淚下。我們覺得搞音樂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我們也將朝著他們的方向不斷前行。
布日德組合回憶起在烏鎮戲劇節的經歷,他們覺得自己的音樂可以受到所有觀看演出的觀眾朋友們的掌聲是一件十分令人滿足的事情。
「還有就是演出的有一天我們正好在指定的場地演出,途中發現觀眾群的一位身影,特別像著名歌手老狼,看了好久發現確實是他,由於正在臺上演出沒辦法下去合影,等我們演完出的時候發現已經走了。他走了以後我們發現他把我們照了以後發了一篇微博,當時特別高興。」
吾曰劇社 是中國戲曲學院的學院代表,去年的古鎮嘉年華上,他們帶來了原創實驗戲劇《青天》,這部戲的表演融合了京劇、山西非遺木偶戲、黑光劇等不同的劇種,還結合了阿卡貝拉和威壓的形式,打破了人們對傳統戲劇的印象。
「金錢權勢留不住,愛恨私慾棄風塵。世人皆貪夢中痴,難料還有獨醒人。」
烏鎮的演出過後,主創們也帶著這一部實驗戲劇去往了各大劇院演出。
Q : 去年的古鎮嘉年華中,巨型木偶尋街吸睛無數,據了解那是山西非遺孝義木偶戲。
你們為何選擇了木偶的元素作為故事的表達載體,你們認為它最大的魅力是什麼?
首先從故事內容來看,在我們初步進入二度創作時,劇本中就有一個具有普遍代表性象徵意義的角色,代表的是貪婪有強大背景的社會頂層人物,如果用真人來演,則缺少一些舞臺力量與效果,所以我們想用其它方式來表現。山西木偶的元素正好能夠滿足這一要求,它靈活、生動,既能表現人物性格,又具有一定的抽理性,我們在製作時做了一個超過兩米的巨型木偶,是目前亞洲舞臺上最大的一個,需要三個人進行操作。當這樣一個巨大的逼真的木偶出現在舞臺上時,其新奇性、吸引力和震撼力是毋庸置疑的,當包拯與這個巨大的木偶對話,兩個角色的個頭、地位對比從視覺上就一目了然,也能幫助觀眾更好更快的進入情節。
談到《青天》在古鎮嘉年華的演出與劇場演出相比有什麼特別之處時,主創認為:
嘉年華的演出版本更偏向於浸沒式劇場,與觀眾零距離互動。觀眾們圍成一圈,極近距離感受這一齣戲,劇的藝術性可以拔高到一個新的高度。演出結束後,也有很多觀眾與主創積極互動,討論劇本的內容和傳達的社會價值觀,還有的觀眾甚至抄下了戲中的唱詞反覆琢磨,這種高度互動交流的感覺也是平時在劇場演出沒有的。
Q : 在你們看來,「實驗戲劇」這一概念更傾向於將傳統內容重新演繹,還是用傳統的方式去演繹新的故事呢?
「實驗戲劇」這個名稱是近幾年戲曲界新提出、被大量討論研究的,既然稱為實驗,那麼它就是沒有固定的模式與框架的,只要出新、新的巧妙、新的、有意義有價值,那就是好的實驗戲劇。例如大火的青春版《牡丹亭》就屬於傳統內容新的演繹,《金龍與蜉蝣》就是用傳統的方式講述新的故事,都受到了觀眾和評論界一致好評,可見實驗不拘泥形式,好看的就是好戲。
在戲劇節的時候他們遇到了很多世界各地的藝術團隊,也許有時候語言並不相通,但是互相欣賞對方的演出,演出結束後為了演出細節手舞足蹈的交流時,那種不言而喻的美好令人終身難忘。
「這一行最大的收穫,也許是對自己從事的事業更加堅定與驕傲了吧。」——看到眾多的藝術者對藝術的追求,看到那麼多熱情的戲劇愛好者來到這裡,甚至很多人帶著孩子家裡老人舉家不遠萬裡到烏鎮參加戲劇節,他們對戲劇的前景的信心和熱情更甚從前了。
「海納百川、兼容並包、知音得遇,也許就是烏鎮戲劇節最好的形容詞。
- 2019年5月17日至8月31日 -
第七屆烏鎮戲劇節「古鎮嘉年華」單元
面向全世界藝術家及有創意想法的個人及團體開放報名
我們歡迎戲劇、舞蹈、戲曲、音樂、現代藝術、跨界及創意及一切形式的表演藝術。
加入這一場藝術的狂歡,快來報名吧!
①
登陸烏鎮戲劇節官網
(www.wuzhenfestival.com)
②
點擊「嘉年華報名」
③
在線下載報名表及劇目徵集說明書
通過郵件將填寫後的報名表及相關演出資料發送至carnival@wuzhenfestival.com
確認提交報名信息(詳見劇目徵集說明書)
仔細閱讀烏鎮戲劇節官方網站古鎮嘉年華條目下的《2019年第七屆烏鎮戲劇節古鎮嘉年華單元劇目徵集說明書》後,若還有其他疑問歡迎諮詢烏鎮戲劇節組委會,我們會一一解答。
①
烏鎮戲劇節官方微博
@烏鎮戲劇節
②
烏鎮戲劇節古鎮嘉年華報名諮詢郵箱:
carnival@wuzhenfestival.com
烏鎮戲劇節組委會的報名諮詢電話:
0573-88732588
③
在本文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