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幾十年,連泡泡糖都不會吹?真實原因不是你太笨

2020-12-27 單親媽媽快樂育兒

我小的時候特別愛吃泡泡糖,嚼得可帶勁,連上課都捨不得吐出來。我們那時候泡泡糖不僅要會往外吹成大泡泡,還得往回在嘴裡嘬出小泡泡,小泡泡一破,清亮催生的響聲,那是你的勳章。泡泡糖實在嚼得發苦,吐出來和橡皮泥和在一起,大拇指和食指按壓混合物能拉出極細、極輕的絲,輕到飄了起來。小夥伴們經常湊在一起比誰吹的更大?誰的更響?誰的絲拉出來飄得最久?現在想來都是美好的回憶。

泡泡糖是童年神物,對於泡泡糖,沒有一個孩子不會吹,所以我一直覺得孩子對於泡泡糖,從來沒有會不會吹的問題,只有錢夠不夠,能不能吹上的問題。

吹泡泡糖其實是一門「技術活」。

一件小事的發生,讓我意識到吹泡泡糖也是一門「技術活」。

小的時候我家是批發煙花爆竹的,我們家這個生意給我帶來不少童年利好,小夥伴們誰不捧著我,到了快過年的時候,我就當著他的面放各種炮仗,饞死他!平常對我好的,自然心情一好就隨手「賞」了。

我們家的生意是很多小夥伴羨慕的,但是我更羨慕的是我鄰居阿姨家的——批發零食,她們家在我小的時候看來,那是天堂般的存在,一進她們家的鋪子,我覺得空氣都是香的(香精味),她們家的泡泡糖都是論盒、論箱批發,我經常想,我要有這麼一盒泡泡糖,那不比我的小炮仗帶勁多了,那玩意畢竟是個季節貨!

鄰居阿姨很厲害,老公是弱視,基本看不清,家裡家外都是阿姨挑了起來,不僅如此,她還很有趣,有一段時間,阿姨經常會給吃泡糖吃,條件就是我要吹教會她吹泡泡糖。我剛聽到這個「買賣」的時候,高興壞了,這太簡單了!

教了兩次以後我就發現不對勁了,這阿姨也太笨了,怎麼教也教不會,我都說了不知道多少次了:把泡泡糖嚼軟了,然後一邊放在牙齒的外揚,用舌頭抵住下顎骨往外吹就行了。言傳身教多次,但是阿姨就是死活學不會,不是把泡泡糖吹到地上,就是啵的一聲泡泡還沒出口就破了。

這件事最後不了了之了——儘管泡泡糖很誘人,但是阿姨實在太「笨」了!

不是大人太笨,而是孩子太聰明。

長大以後,我越來越發現,大人太笨,而是孩子太聰明了,很多事情他們看幾眼,上上手就會了,他們學東西太快了,快到我以為讓人覺得他們天生就會。

我媽媽小的時候都沒見過自行車自然也不會騎,有的時候去不遠的超市,騎個自行車是最方便的。她要我教她騎自行車,我也是教了很長時間,她也沒學會。我扶著自行車的後座,叫我媽先騎起來,然後鬆手,但是我媽就像有預感一樣,只要我一鬆手,她立馬驚慌失措地從車上跳下來。所以她一直沒學會。我斷斷續續教了我媽騎自行車騎了兩年的時間,都以失敗而告終。我媽經常覺得遺憾:「如果我會騎自行車,那個超市的菜是最新鮮的。」

反觀我兒子,我和他天天在一起,我真不知道他是什麼時候會騎自行車的,印象中,好像給了他一輛自行車,他就騎上了,根本不存在會不會騎這個問題。

不僅如此,他還會玩平衡車,那種我覺得下一秒就要摔的東西,他玩得相當溜,我眼熱的要求他教我,教了幾次我怎麼也學不會後,他踏車揚長而去,給我扔下一句:「媽媽,你真笨!」

孩子能無師自通的吹泡泡糖,踩上自行車就會騎、玩平衡車,他們是什麼時候學會的?學習能力到底有多強?潛力到底有多大?這個迷其實都藏在孩子的敏感期裡。

兒童心理學家蒙臺梭利說,兒童的成長就是一個敏感期接一個敏感期。

這個敏感期孩子可能在意的是關注自我;下一個敏感期可能關注的是秩序;下一個敏感期,可能關注的是空間、觀察能力...

孩子在不同的敏感期會有不同的表現,我曾在網上看過一個例子,一個三歲的孩子拉了粑粑,媽媽幫孩子衝廁所了,孩子嚎啕大哭,原來孩子覺得這是我的粑粑,應該我來衝,這時候孩子已經產生了自我意識,他對「我的、你的」非常敏感,正值關注自我的階段,有此行為其實是很正常的,但是這種事情發現在自己孩子身上,估計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孩子在無理取鬧吧。

尊重孩子珍貴的敏感期

孩子的敏感期很珍貴,在敏感期內他會把自己的問題探求清楚,經常會做出「我的粑粑必須我來衝」這種大人看來匪夷所思的事情,這時候如果家長如果錯過了哪個敏感期,如果你阻止了這個敏感期階段孩子對外界的探索,孩子有可能就永遠失去這部分能力了。

現在想來和鄰居阿姨吹泡泡糖以及媽媽學騎自行車是一樣的道理:什麼時候幹什麼時候的事兒,錯過那個年紀,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才能學會,甚至有可能花費大量的精力都學不來了。

閱讀領跑人樊登在其著作《讀懂孩子心》中說,父母想要理解孩子的唯一方式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長。兒童敏感期的提出並不是近期的概念,蒙臺梭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來寫成書了,只要父母們願意看,知識就在那裡。

孩子在生活中存在各種問題,敏感期孩子又存在各種難以理解的行為,父母如果不學習就難以分辨孩子哪些行為是值得放任、哪些是需要管教的。

對於孩子敏感期的行為,父母們如果碰上不能理解的事情,一定要去理解孩子,不要用你自己的判斷去誤傷了孩子。

臺灣作家林清玄小的時候坐在田邊發呆,他媽媽擔心的坐在他後面看了他一下午,流了一下午的淚,心想這個古怪的孩子長大以後,可怎麼辦呢!後來林清玄天黑了從外面回來,媽媽就問他,你坐在田埂上想什麼呢?

林清玄說:我在等煮飯花開(紫茉莉)。原來林清玄聽說煮飯花是在黃昏時開的,不相信就坐在田埂上等了一下午,確定了確實是在黃昏時開,才高興地回來了。後來林清玄成了一名作家,他寫的文章細膩淳樸,對生活和人性觀察細緻入微,想來和他小的時候在觀察的敏感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

孩子本身是一本豐富又有趣的書,父母要學著去觀察和欣賞孩子,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增加對孩子的了解,增加為人父母的格局,父母格局小,才總感覺孩子衝出格局,做出難以理解的事情,殊不知這些都是正常行為,如果父母知識淵博、格局夠大,孩子在父母的認知範圍內,父母才能去理解進而去尊重孩子,孩子也才能得到有效的引導。

相關焦點

  • 泡泡糖的由來是什麼?
    泡泡糖發明於1928年,上世紀90年代最有名的泡泡糖是大大泡泡糖。泡泡糖,粵語稱吹波糖或吹波膠,是特製於吹泡泡的一種口香糖。泡泡糖有很多的顏色與味道。最常見的泡泡糖味是由冬青、香莢蘭和山扁豆而作。泡泡糖的化學黏性比一般口香糖要高,這樣泡泡不會一下子就破了。許多現代的口香糖品牌是特製於吹泡泡,黏性高但是不容易粘在皮膚或衣服上。
  • 泡泡糖貼紙,是國潮old school風的紋身啟蒙
    本文經「 跳海大院」授權轉載,原標題《泡泡糖貼紙,是國潮old school風的紋身啟蒙》作者:院辦碳酸狗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許多年後,站在小賣部前看到泡泡糖時,你還是會回憶起數年前,自己氣沉丹田,鼓足腮幫子與朋友進行吹泡泡大賽的下午:為了吹出更大的泡泡,每個人都有自己秘不外洩的武功秘籍和流派
  • 吞過泡泡糖的童年,才是完整的
    小學時,如果誰不會吹泡泡,一定給同學笑死。同學間經常比賽鬥誰吹得最大,結果最後粘到一臉都是泡泡糖。還記得當時聽說吞泡泡糖會死掉,嚇童年,好像這夏天的風,一閃而過,卻給人留下了生活篇章中最美好的回憶。小學時,如果誰不會吹泡泡,一定給同學笑死。同學間經常比賽鬥誰吹得最大,結果最後粘到一臉都是泡泡糖。還記得當時聽說吞泡泡糖會死掉,嚇到大哭,後來才知道都是騙人的。
  • 「你怎麼這麼笨,連海棠都養不好!」一句話,一輩子
    「你怎麼這麼笨,連海棠都養不好!」我從認識你開始,你就對我說:「你怎麼這麼笨,連海棠都養不好!」這句話陪我走過了一生的時光。 ——題記 壹 我第一次見你是在你十七歲的生日那天,也許你已經忘記了!
  • 王俊凱拍攝《天坑鷹獵》這一部分花費時間最多,連導演都看不下去了
    小娛剛剛好像忘了介紹他的另一個神技——吹泡泡。保慶哥坐在後面的草垛子上,一副「吃了我的泡泡糖,就是我的人」的痞子樣,真不愧是保慶哥。張保慶可真的是拿著泡泡糖撩了整個鷹屯啊,整個鷹屯是不是都陷在一個吹泡泡的死循環當中呢?不僅鷹屯陷入了吹泡泡的死循環,就連拍攝現場都被這泡泡糖循環了起來!不過,這泡泡糖可不是那麼好吹的,看了這個拍攝小花絮,小娛終於知道為什麼保慶哥整天口裡有泡泡糖了,因為這泡泡不容易起泡啊!
  • 《網球王子》丸井文太的50個秘密,喜歡吃泡泡糖,好友是胡狼桑原
    4、丸井文太第一次做的蛋糕是在10歲生日上的奶油蛋糕,但是結果就是上面的奶油被用來抹臉了。5、丸井文太第一次吃泡泡糖時曾夢想自己開一家泡泡糖公司並初次嘗試做泡泡糖,結果發現原來泡泡糖裡要加不少添加劑【在家裡做泡泡糖幾乎不可能。】
  • 笨,是一種高級的情商(深度好文)
    《紅樓夢》中的王熙鳳,最終下場讓人嘆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是曹雪芹對她的判詞。活了一輩子,處處精明,對人算計心機,最終落得樹倒彌孫散的下場。反觀,在歷史上,著名詩人沈從文在寫作生涯中曾遭到了諸多非議和批評,甚至還承受了好友,學生的背叛。但他面對這些,選擇了包容和原諒。
  • 韓劇又推出一種「泡泡糖之吻」,好汙好浪漫
    還記得《那年冬天風在吹》裡的棉花糖之吻嗎?還記得《秘密花園》裡的咖啡泡沫之吻嗎?為情侶貢獻多種浪漫吻法的韓劇如今又推出新吻法——泡泡糖之吻。女主吃著泡泡糖吹著泡泡,讓男主看得入了神,隨即一把拉過女主親上去,將女主口中的泡泡糖截留到自己口中後,又調皮地吹起了泡泡。看到這一幕,只想說,好汙!但還是好浪漫!用手捂住眼還要忍不住透過手指縫看!
  • 萌娃看姐姐吹泡泡,可是一直沒吹成功,寶寶著急的樣子太可愛了
    姐姐吃了一個口香糖,本來弟弟看著姐姐在吃,自己也想吃,但是寶寶太小了,還不能夠吃泡泡糖。沒有辦法,姐姐只能夠在弟弟的面前吃,而且還想給弟弟表演吹泡泡,不知道是不是吃的泡泡糖不夠多,姐姐試了好多次都沒有吹成功。弟弟一直在期待姐姐可以吹成功,目不轉睛的盯著姐姐,深怕錯過了姐姐的吹泡泡。等到後面,寶寶自己都有點著急了,就張著自己的小嘴巴,用力了一下,而且手還在用力的拍著。
  • 蕭亞軒:我太笨,明知道你是錯的人.
    hershuo)要數我最喜歡的明星之一莫過於蕭亞軒了,別人總是暢談蕭亞軒談過太多戀愛,這種人,就是玩一下,從不會認真,也不會真心投入一份感情,然而,我卻不這麼理解,我覺得蕭亞軒對每個前任都深深愛過,就是緣分不夠,走不到最後。
  • 你知道童年美食辣條、泡泡糖、果丹皮英文怎麼說嗎?
    今天過節,多兒帶大家回憶殺,盤點那些年小賣部最暢銷美食的英文名。辣條 一手扯辣條,一手拿汽水,這是多少人回憶中的童年啊!這麼多年過去了,辣條在大家心目中小賣部「必買零食」的地位仍舊不可撼動。大辣條、大辣片、手撕素肉等各式各樣的產品都被統稱為」辣條「,是用麵筋製作的麻辣食品,好吃程度不僅徵服廣大中小學生,還極具有世界影響力,BBC就曾專門拍攝紀錄片介紹辣條。在紀錄片中,辣條直接被稱為latiao,在解釋的時候可以說spicy gluten,也就是麻辣味的麵筋製品。
  • 三國演義空城計,司馬懿不是太笨,而是難得糊塗
    當時的背景是馬謖失街亭後,諸葛亮辛辛苦苦建立的北伐防線全部瓦解,甚至都有全軍覆滅的可能。但是司馬懿到了西城時,看到的不是守兵,而是諸葛亮在樓上優雅的彈琴,琴聲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看不出突然的慌張,城門也是大開,只有幾個老兵在掃地,城中灰塵四起。如果司馬懿選擇攻城,結果自然是大勝,諸葛亮絕對被活捉。後世很多人都說,是司馬懿太過謹慎而選擇離開。但是這個說法仔細一想完全站不住腳。司馬懿完全可以派一小部分人前去探個究竟,然後再派大部分部隊進攻。
  • 總有些瞬間,連你都得為別人而活
    我在整個孕期,所經歷的各種正常+非正常的坎坷,每次狂躁爆粗口嗷嗷叫,咕夫都會心幸災樂禍地取消:「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於小戈也有今天啊沒想到,你也有一天得為別人活」真是諷刺,每次我狼狽不堪,生活不能自理,他都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極盡嘲笑我的機會
  • 孩子你不笨,只是我們不會教——《墊底辣妹》
    補習班有一天來一個問題少年,他不想學習的原因是爸爸太嚴格,爸爸望子成龍想孩子成為一名律師,而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是以玩遊戲不學習來氣爸爸。坪田老師看到當時這位少年在玩遊戲時,老師是這樣說:「遊戲打得真好啊!」
  • 鬼谷子告誡:做人不能太老實,你不是笨,只是不會揣摩別人的心思
    在交談中我們似乎都有這樣的心理,總是試圖用我們的觀點去說服別人,但是,即使自己再努力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這就是我們不了解對方,不理解對方的心理,他或許知道你的目的,但是,你的言語卻對不上他的觀點。這樣下去的結果就是不論你如何付出,別人不僅不理解,還有可能讓別人憎恨你。所以,「足夠了解」這幾個字就顯得格外的重要。不管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下,他只會聽他想聽的,你說的對他來說不是廢話,能對他有用,那就是你的智慧!對此鬼谷子打了一個比方:釣魚。
  • 廖凡:笨不是一個純粹的貶義詞
    默克爾淡定地走進餐廳,餐廳的客人更淡定,看了她一眼,繼續吃自己的。《白日焰火》的女主角桂綸鎂送了他一瓶酒,他出生那一年產的紅酒。開瓶時,木塞已經老化融在了酒瓶裡。「上大學的時候,老師和同學總是說我比較笨。我理解笨不是一個純粹的貶義詞,是說我這個人幹什麼都把自己搞得很苦。」
  • 阿衰一口氣吃下五個過期口香糖吹泡泡,結果把自己的臉都粘掉了
    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映山紅,喜歡映山紅的文章記得點個讚噢,阿衰漫畫從開始到現如今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了,十幾年如一日,貓小樂大神每天都在帶給我們歡笑,頑皮的阿衰和兇殘的大臉妹兩人總能產生無數笑點給大家,讓我們一起來領會阿衰的搞笑事跡吧~阿衰大臉妹漫畫:歲月,通常用來指時間,尤其是過去的日子
  • 因為吞了泡泡糖,我給自己寫了遺書
    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就出來了毫無例外,都擔心自己會死掉,有人不敢告訴媽媽,有人對著月亮求它不要把自己帶走@樂樂快樂起來:是的小時候有一次不小心咽下去了在家裡號啕大哭和我爸媽說不想死救救我啊哈哈哈@每天記得喝牛奶:小時候白天偷偷吃了口香糖,不小心吞了下去,開始很難過,好害怕自己會死掉,晚上跟媽媽睡覺的時候就好想哭,又不敢告訴我媽
  • 韓劇又推出一種「泡泡糖之吻」,好汙,但還是好浪漫
    還記得《那年冬天風在吹》裡的棉花糖之吻嗎?還記得《秘密花園》裡的咖啡泡沫之吻嗎?為情侶貢獻多種浪漫吻法的韓劇如今又推出新吻法——泡泡糖之吻。女主吃著泡泡糖吹著泡泡,讓男主看得入了神,隨即一把拉過女主親上去,將女主口中的泡泡糖截留到自己口中後,又調皮地吹起了泡泡。看到這一幕,只想說,好汙!但還是好浪漫!
  • ▷《延禧攻略》:不是狠角色,你連片頭曲都活不過
    而有這樣狠勁兒的人,註定了不管在哪裡都不會是弱者。即便明知自己選擇的路是最難走的一條,依舊義無反顧。 弱者會因為夢想面前稍有阻力,便躊躇不前,甚至放棄。可強者卻說:世界上最可怕的從來不是失敗,而是我。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