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思維」,名創優品的財富密碼

2020-12-24 騰訊網

名創優品的產品設計和開發能力、卓越的供應鏈整合能力,其根源都來自於滲透與把控上遊的「上遊思維」。

12月18日,名創優品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2020年9月30日)。作為上市後的首份財報,名創優品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實現營收和利潤雙增長:營收20.72億元(單位下同),環比增長33.4%;毛利潤5.22億元,環比增長37.7%;按Non-IFRS,調整後的淨利潤為人民幣1.02億元,較Q2增長了140.8%。

在實體經濟受挫、全球經濟周期波動的2020年,名創優品(NYSE:MNSO)實現了營收和利潤雙增,外界對於這種增長的解讀,無外乎創新的產品設計和開發能力、卓越的供應鏈整合能力。然而穿透更深一層,名創優品的最根本的財富密碼,在於其根本性的「上遊思維」。

01 「上遊思維」的必要性

英國供應鏈專家馬丁·克里斯多福曾在1992年做出一個預判:21世紀的競爭不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進入21世紀,馬丁的預判成為了現實,供應鏈成為了企業構建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以小米為例,小米對供應商的標準是「品質高、價格低」。在具體的合作過程中,小米與供應商一起參與產品設計。通過制定企業標準,將品控貫穿始終,並對工廠進行全方位評估,建立預警機制。

在供應鏈模式上,小米「縮短供應鏈長度」,找專業的代工廠為其代工,直接對接生產商與用戶,減少中間的代理商及流轉環節。布局上,小米廣撒網,以分散過度依賴某些供應商的風險。

2015年,與小米合作的國內供應商超過上百家,其中上市公司就達到了12家。隨著出貨量的增大,供應商的利潤增加,小米與供應商的關係更加牢固。此後,小米還通過投資的方式,獲得更低的價格和更穩定的供應鏈。

在實現了用戶積累和供應鏈積累後,小米開始布局生態鏈,進一步通過向上遊滲透,觸達更廣泛的下遊,以智能硬體布局物聯網,實現「人與物的連接——人與人的連接——物與物的連接」。loT就是這一思路下的產物。

通過對生態鏈的構建,小米打破單一形象,成為行業難以被替代的存在。

對上遊的滲透與把控,從而獲得更持久的生命力,可以統稱為「上遊思維」。這一商業模式逐漸為許多企業所採用,即使是網際網路平臺型公司亦不例外。

平臺型公司字節跳動為例,最初只做內容分發,不涉及內容生產。隨著公司發展、業務增長,字節跳動意識到,必須要有優質的產品內容,對內容生產者進行管理,也就是通過把控上遊,才能獲得競爭力、構建壁壘。

由此,字節推出「頭條號」,內容生態逐漸形成。實際上,字節跳動向上遊滲透的核心,同樣是介入生產過程,與生產者共同參與,從而獲得主動性。

從小米和字節的案例來看,幾乎所有企業在經歷「由小變大」的過程中,都要經歷向上遊的延伸,並實現對上遊的有效管理,讓自己獲得主動性,從而轉化為競爭力。

可以說,「上遊思維」是企業的必要策略之一。而在零售領域,貫徹「上遊思維」的企業同樣存在。

02 「上遊思維」貫穿名創優品策略

2013年,在日本旅遊的葉國富看到大量生活家居專營店,店裡的產品不僅質量好,而且設計美觀,價格便宜,絕大多數都是「中國製造」。葉國富大受啟發,結合其在零售行業多年的經驗,憑藉「哎呀呀」在產品、供應鏈、渠道方面的經驗,葉國富回國後便創辦了名創優品。

從「哎呀呀」到名創優品,不變的是低價——後者仍然以「十元」為主流價格,變的是更豐富的品類、更廣泛的門店布局,以及更高的供應鏈水平。

截2020年9月,名創優品擁有超過8000個核心SKU。海量SKU的背後,由一個強大的供應鏈體系支撐。

名創優品從超過600家供應商採購商品。廣泛採購是為了降低依賴單一供應商的風險。據資料顯示,名創優品的單一供應商供貨比例低於10%。

在選擇供應商方面,名創優品只選最優的,諸如瑩特麗、奇華頓,服務的都是國際品牌。瑩特麗Dior、YSL、Chanel 的彩妝供應商;奇華頓則Hermes、Dior、Chanel的香水供應商。在低成本、高效率滿足品牌方生產需求方面,他們更勝一籌。

圖來自中信證券

在流程上,名創優品參與從產品設計到發貨的全部過程。在開發環節,通過對市場趨勢和潮流的把握,預估市場需求,最終下單並形成規模化採購,規模化採購的優勢在於能夠保證供應商的訂單。在合作模式上,名創優品與供應商實行買斷版權,形成獨家貨品。

另一方面,名創優品以「快速結算,不投欠款」的原則維持與供應商的長久合作關係。2020年財報顯示,公司應付帳款周轉天數為31.4天,與美國的Dollar Tree 30天、Seri的33天水平相當,高於Dollar Genera的48天。

名創優品這種「工廠直達門店」的模式,實際上大幅壓縮了履單時長,從而加快了庫存周轉。

不同於傳統的「備貨型生產」,名創優品的供應商根據銷售狀況「以需定產」,實現反向定製,從而減少了庫存壓力,降低庫存周轉時間。

在截至2019年6月30日和2020年的財年中,公司的平均庫存周轉時間分別為63天和78 天,低於無印良品、Dollar General和Dollar Tree。

圖來自中信證券

在上遊,名創優品形成了一套「以量制價、買斷定製、不壓貨款」的供應鏈方法論。而它不僅僅是一家「供應商友好」企業,也是一家「加盟商友好」企業。在中遊,名創優品並沒有走上大規模直營的道路,而是以加盟實現「雙贏」。

參照H&M、ZARA、優衣庫等國際品牌的模式,名創優品推行「貨品保證金制」:加盟商在一次性繳納75萬元的「保證金」後,每次入貨不再收取貨款。

在這種合作模式中,加盟商承擔了「資方」的角色,而名創優品負責門店的管理及運營。由於貨源、庫存的管理由後者承擔,為加盟商規避了庫存壓力和市場經營的風險,可謂免除後顧之憂。這種模式的回報率要高於傳統的買斷制。

在「次日分潤」的機制下,加盟商可以實現12~15個月的快速回本。而較高的收益率又提升了加盟商的合作意願,由此形成正向循環。截至今年6月,在742位零售合伙人中,有 488位加盟名創長達3年以上,佔比達到65.7%。名創優品的品牌忠誠由此可見。

在傳統的加盟模式中,由於品牌方只收取品牌使用費和負責出貨,而加盟商負責運營管理,割裂式的合作反而會導致惡性循環:加盟商因自身利益而損害品牌的長期價值。而名創優品實行的「零售合伙人制」,既把控了質量,又保證了品牌力不受損害,還能實現快速擴張,可謂一舉多得。

2015年開放加盟後,在「強管控、輕資產」的模式下,名創優品實現快速擴張。截至2020年6月30日,國內共有 2526家加盟門店。

對於名創優品來說,貨品保證金保障了公司充足的現金流——截至2020年6月30日,加盟商的貨品保證金累計達到17.7億元,幫助企業實現對上遊的反哺,讓企業聚焦產品升級及供應鏈升級。

從上遊到中遊,名創優品形成了一套方法論及有效機制,最終輻射下遊。

通過廣覆蓋、多SKU、性價比搶佔消費者心智。在消費者心中,名創優品形成了「三高三低」——高顏值,高品質,高頻率;低成本,低加價,低價格」的印象。正因如此,「偶發性消費觀」逐漸形成。

與可比的零售商或商超比,其獨特性在於,名創優品幾乎隨處可見,且品類多,而大型超市對地理位置有限定;與無印良品等相比,名創優品的優勢在於價低;與電商相比,名創優品贏在實效與購物體驗。

03 平臺型新零售公司的稀缺價值

基於對供應鏈的把控,名創優品獲得了技術、客戶、數據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實現了規模擴張。名創優品將這一套成熟的供應鏈體系複製到海外市場,再配合「因地制宜」的本土化策略,名創優品逐漸在海外市場形成勢力。

截至2020年9月30日,名創優品在全球逾85個國家和地區構建了超過4335家門店的零售網絡其中,海外市場超過1697家。

圖來自東吳證券

截至2019年,公司在全球創造了190億元人民幣GMV,在全球品牌品種零售市場中佔5.2%,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更重要的是,在「上遊思維」上形成能力溢出的企業,具備了將能力進行複製,從而改造行業的能力。

小米正是因為基於上遊的把控,實現對供應鏈的改造。「高標準取代低標準」,那些對消費者需求「視而不見」或「產品貴且差」的供應商逐一淘汰。行業產生鯰魚效應,最終走向正循環。

回顧中國實體雜貨零售市場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在2013年以前,這一細分行業還是以「夫妻店」為主,顧客主要來自周邊的社區,進貨渠道較為單一,主要的供應商是當地的批發市場。

2013年以後,隨著名創優品的迅速崛起,門店選址轉移至人流密集的商業步行街、百貨、購物中心等,進貨渠道轉向產業帶工廠,供應鏈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而變化。

零售商與供應商一起參與設計、研發和定價,以更豐厚的條件促進雙方持久的合作,不僅提高了後者的積極性,更提升了零售商的競爭力。名創優品對於供應鏈的把控,打破行業原有規則和格局,提高整體效率,最終賦能行業。

實際上,小米的生態鏈就是一種「價值放大器」,被納入生態鏈的公司與小米形成優勢互補。例如,一些研發能力強但銷售能力一般的公司,小米為其提供銷售渠道、客戶群和品牌背書;那些具備銷售能力,但研發實力較弱的公司,小米能夠技術賦能。

名創優品深耕供應鏈的道理亦是如此。最近,名創優品推出的潮玩平臺TOP TOY,不僅要從上遊搶佔優質設計資源,更是孵化、培養從小到大的設計師,為其展現名創優品的評價價值,從而形成優勢互補。

由此來看,名創優品的角色不僅僅是一家零售商,更是一個超級平臺。作為唯一的「平臺型新零售公司」,其稀缺價值還有待進一步釋放。

相關焦點

  • 中國只有10%的人,能看懂名創優品財富密碼
    根據公開的宣傳資料,葉國富創立名創優品源於他在日本的一次旅行,認識了日本著名設計師三宅順也。倆人一拍即合,合夥創立名創優品。所以名創優品對外宣傳的時候,一直說自己是日本品牌。掛日本國旗,國家是JAPAN。
  • 淘寶一元店對狙名創優品:狹路相逢,得供應鏈者勝
    「名創優品是全球零售業的最後一塊蛋糕。」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的這句話曾經語驚四座,然而近幾年來,巨頭們的一系列布局,卻驗證了「最後一塊蛋糕」這個說辭並非誇大其詞。先是手握巨大流量的騰訊,看中了在線下擁有眾多入口和支付場景的名創優品,決定投資名創優品:18年9月,名創優品宣布與騰訊和高瓴資本籤署關於合共10億元人民幣的戰略投資協議。
  • 市值百億的「十元店」,名創優品憑藉哪些產品思維成功?
    開遍大街小巷的名創優品大家一定不陌生。但你知道這家10元店是怎樣成功上市的嗎? 本文將用產品思維對名創優品的成功進行解構:它的核心數據是什麼?用戶需求是什麼?它的產品如何?產品力、渠道、產品本身的迭代怎樣?商業邏輯的可行性在何處?以及為什麼成功的是名創優品?
  • 名創優品闖關上市,但更大的難題還在後面
    名創優品董事會主席兼CEO葉國富在現場說,名創優品的核心競爭力是極致的性價比和高頻上新,「做好這兩件事很難,但很有價值,名創優品就要做價值的事。」三年前,嘉程資本李黎曾問葉國富是否希望公司上市,後者回答:如果有機會的話,一定要上市,上市絕對是主流。無論是哎呀呀還是名創優品,葉國富一直都希望通過上市讓這門生意成為主流。如今,這位「廣州阿富」終於得償所願。
  • 深度解析名創優品虧損的秘密
    1名創優品的「名」與「優」創始人葉國富表示:「名創優品最大的核心競爭力是極致的性價比和高頻上新,極致的性價比和高頻上新說起來很容易,要做到很難。我們就要做難而有價值的事情,這就是名創優品存在的意義。」那麼,名創優品是如何把這件難而有價值的事情做好的呢?
  • 名創優品指甲油致癌物超標1400多倍!
    2018年,名創優品成立設計研究院,籤約芬蘭、丹麥、挪威、西班牙、韓國等全球知名設計師團隊,並不斷孵化出更多簡約、自然、富有質感的原創產品。 與此同時,名創優品的產品也更多來自於大品牌代工廠生產。早前葉國富曾對媒體直言,「名創優品的眼線筆對標的是美寶蓮,牙刷對標的是高露潔,刀叉則對標的是雙立人。」這也更多說明,名創優品對於產品質量的嚴格把控。
  • 從山寨到被山寨,名創優品沒有秘密
    葉國富的財富來自兩次成功的創業:2005年創辦的飾品連鎖企業「哎呀呀」,2010年達到3000家店鋪和12億元年零售總額;2013年創辦的生活方式日用品連鎖企業「名創優品」,2020年全球門店數量超過4200家,年收入達到89.79億元。
  • 名創優品上市 這家中國企業是如何走出國門的?
    本網1月07日訊 名創優品上市後發布得首份財報驚豔了所有人,大家都很好奇這家企業是如何在3個月吸金20億。名創優品財務長兼執行副總裁張賽音表示,名創優品瞄準年輕人,為年輕消費群體打造時尚潮流好物,如名創優品與全球頂級IP漫威的合作,推出了一系列聯名產品,在年輕人中引發一波搶購潮。
  • 名創優品成功上市,超300名獲得股權激勵的員工身家飆升
    10月15日,自有品牌價值零售商名創優品正式登陸紐交所,股票代碼「MNSO」,市值一度超過70億美元。伴隨著名創優品的成功上市,超300名獲得股權激勵的員工身家飆升,其中超過40人身家超千萬,更有12名員工身家過億,一舉實現「財富自由」,造富能力領跑實體經濟領域上市公司。
  • 名創優品,與泡泡瑪特終有一戰
    名創優品創始人兼執行長葉國富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他曾在公開場合中表示,「如今的產品創新如果只是講性價比,感動不了90後的消費者」。於是,在今年10月15日正式登陸紐交所的名創優品,在近日宣布推出上市後首個新品牌TOPTOY,要做泡泡瑪特上市熱潮聲中的一匹黑馬。
  • 名創優品葉國富:性價比感動不了90後 激勵員工給工資還要給股權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12月6日下午消息,在今日的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名創優品創始人、CEO葉國富在開幕主題論壇上圍繞「尋找高質量發展的密碼」進行的分享。2.0時代是性價比時代,從優衣庫、小米和名創優品崛起,性價比時代到來。現在是3.0時代,需要回到以IP和文化創意的產業。「今天產品創新如果只是講性價比,感動不了90後的消費者。」他說。二是店鋪的創新。一個高質量的店鋪一定是盈利的店鋪,而店鋪要盈利就要離顧客近一點、小一點。「社區團購再幹一兩年,500平方以上的超市基本上沒戲了。
  • 炮轟馬雲不懂零售,草根中專生創立名創優品,如今身家300億
    與其IPO首日的最高價24.9美元相比,短短11天內,名創優品股價跌幅達23.69%。 這不禁令人生疑。全球最大的自有品牌綜合零售商——名創優品,為何會在二級市場破發,名創優品的護城河壁壘與真實價值是多少?
  • 名創優品狂奔後自省
    商品被檢出致癌物而嗆聲藥監局後,名創優品終於打開「天窗」說質量。10月27日,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公開表示,名創優品推出檢測標準體系,將品質戰略作為公司的第一戰略。這份「姍姍來遲」的檢測體系似乎牽動著名創優品接下來的主神經。然而,上市後的名創優品想要借力資本狂奔,繞不過盈利與競爭的坎兒。
  • 名創優品在紐交所掛牌上市
    名創優品,至今已成立七年,其總部位於廣州,從第一家實體店發展到今天全球超過了4200家門店,進駐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憑藉著高顏值、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特質,名創優品已成為生活日用品消費領域裡深入人心的品牌之一。2020年10月15日,名創優品正式登陸紐交所。
  • 名創優品10元魔法店的生意是怎麼樣的?
    葉國富由此獲得了商業靈感,回國創辦了名創優品。2013年9月,MINISO名創優品「中國一號店」在中國廣州開業,短時間內相繼在廣州、深圳、上海、北京、瀋陽等各城市落地開花。彼時,新零售的概念還未興起,中國的線下零售市場正在被阿里、京東為代表的電商一點點蠶食,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線上才是未來。名創優品沒有押注線上。
  • 名創優品挖角泡泡瑪特
    毫無疑問,上市讓名創優品迎來了高光時刻,從「十元店」成功逆襲為綜合零售領域的龍頭企業。而在線下門店繼續擴張的同時,名創優品也在其它領域不斷做出嘗試。 因此,入局潮玩市場也是名創優品順應市場變化的表現。 其次,擴大業務領域,尋找新增長點。在產品研發方面,名創優品執行的是「711」策略,即每周從10000個產品庫中挑選並推出100個新的SKU,目前名創優品平均每月推出超過600個SKU。
  • 狠人葉國富:名創優品「不讓老實人吃虧」?
    、「如果哪一天名創優品這個企業不行了,你認為問題出在哪裡?」、「把名創優品開到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4200家店鋪,你面對困難時怎麼解決?」他給出了名創優品的核心競爭力——極致性價比、持續的高頻上新。葉國富的回答很簡單,但名創優品的崛起之路並非沒有爭議。
  • 商業模式丨名創優品商業模式解析
    摘要:名創優品成立於2014年,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發展迅猛。驅駕著其商業模式的「6駕馬車」,以真正「優質、創意、低價」撼動整個中國零售市場。名創優品的成功證明了「擁有一個非常棒商業模式」的實體零售品牌是可以很好的服務於廣大消費者並為市場所認可的。
  • 名創優品上市:創造億萬富翁,成就造富神話
    MINISO名創優品,於2013年在廣州創立,主打性價比,自成立以來始終向顧客傳遞「美好生活與價格無關」的生活態度。「優質低價」是名創優品打造產品的永恆目標,在名創優品,消費者可以以親民的價格購買到高顏值、高品質的產品。
  • 名創優品赴美上市:平價大生意會被看好嗎?
    高性價比背後:低成本供應鏈 2013年以後,以名創優品為代表的連鎖零售商崛起,門店選址轉移至商業步行街、百貨、購物中心等,進貨渠道由批發市場轉向產業帶工廠,零售商開始深入供應鏈上遊,參與設計、研發和定價。這之後湧現了眾多相似品牌,但名創優品以供應鏈體系、加盟模式、數位化運營等方面的競爭優勢,穩固了龍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