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目前,企業正在努力復工復產,經濟活力加快恢復。在安全復工的推進上,重慶的科技智能企業也體現出「硬核」實力,為抗擊疫情貢獻出力量。同時,重慶作為「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的永久會址,也在積極推進本土企業與產業巨頭的深度合作。重慶科技智能企業近況如何?發展如何?為此,上遊新聞智能頻道特別策劃「大智入渝」系列報導,深入了解重慶本地智能企業的發展與抗疫情況,為讀者詳細解讀。
「讓工業更有力量一直是我們瀚雲科技的使命,我們在新基建這個場景下不斷地推進工業等各個領域的智能化轉型,並且迅速的完成了全國範圍內的戰略布局。」瀚雲科技COO林江斌在接受上遊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瀚雲科技成立於2018年3月,是朗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0682)旗下子公司,目前在武漢、重慶、無錫設立研發中心,在北京設立瀚雲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服務全國市場。據悉,瀚雲科技以「讓工業更有力量」為使命,堅持「開放、賦能、共生」的理念,打造生態化、開放性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通過智能網關及工業APP加工廠兩大核心抓手,實現設備泛在連接與應用快速生成,助力工業企業的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
據悉,工業網際網路自被列入國家發展頂層規劃以來,一直被視為製造業轉型升級,實現中國智造的重要抓手。而瀚雲科技作為一家初創企業,通過兩年來的發展實踐以及多元化的創始團隊背景和專業的平臺構建能力,已經成為工業網際網路領域中的一枝新秀。今年上半年以來,瀚雲科技快速發展,逆勢增長,獲得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評測的全國「五星級」平臺和江蘇省「雙跨級」平臺認定。值得注意的是,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是由工信部指導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生態載體,其測評是基於《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白皮書》《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測試驗證》等標準開展,此次躋身五星級平臺,意味著瀚雲科技打造開放性、生態化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賦能新舊動能轉換工作獲得業內充分肯定。同時,也標誌著瀚雲科技在跨行業、跨領域平臺建設方面已獲得了業界的充分認可。截至目前,瀚雲HanClouds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已連接了近4000家企業,1500多萬臺活躍設備,覆蓋能源、電力、高端裝備等行業和領域,項目已落地江蘇、重慶、貴州、安徽等地區和內蒙古、俄羅斯等國家,並取得了良好的試驗示範效果。
創新「1+N」模式 助力企業智能轉型
記者了解到,瀚雲科技堅持開放共享,以打造共性平臺吸引多方參與,共同搭建創新生態。針對眾多的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場景,瀚雲科技調研了大量的工業企業,發現從設備、產線到車間、工廠,工業企業現場存在著種種問題與挑戰,如高價值設備維護不及時,故障頻發;一些產業集聚區供給側需求能力過剩,而另一些需求地區又無法得到很好滿足等。基於這些問題,結合多年開放平臺的經驗和行業服務理解,2018年,瀚雲科技的核心戰略產品——瀚雲HanClouds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根植本地產業優勢和製造業基礎,提供軟體定義硬體SDK、設備接入、數據存儲、API套件、開源社區,向第三方提供開放平臺能力,並具備以工業網際網路PaaS平臺為核心、以工業應用加速套件AEP為「軟抓手」,以工業網關為「硬抓手」的「一平臺兩抓手」核心能力。同時,聚焦「泛在連接、雲化服務、知識累積、應用創新」四大能力,提出了10架構體系(「4+2+2+2」架構)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標準產品服務架構,即邊緣計算平臺、霧計算平臺、物聯網平臺、工業大數據平臺四個平臺,工業應用加速套件、API套件2個服務套件,門戶和APP應用2個用戶入口,以及平臺運維、安全防護2個保障體系。面向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需求,融合了先進的工業網際網路核心技術,適用於各類型工業場景,幫助傳統工業企業實現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提質增收。
「公司以「1+N」模式助力一二三產業融通,大中小企業融合。1即以瀚雲HanClouds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為基礎,N是面向行業、面向場景的N個SaaS行業雲服務。「1+N」的核心是連接人、連接物、連接事的精神,賦能整個產業。」林江斌介紹道。通過不斷實踐,一個又一個標準化的產品形成瀚雲產品矩陣,讓瀚雲在工業網際網路浪潮中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和服務水平,為各行各業貢獻技術力量。在瀚雲科技的其他核心產品中,瀚雲工業網關集成多種網際網路通訊技術,是面向工業領域的智能通訊終端產品。瀚雲工業網關採用全工業化產品設計方案,利用高安全性的加密通訊機制,為客戶低成本、快速的實現智能化改造,促進客戶實現設備上雲、產線上雲、車間上雲。而瀚雲APP加工廠,是基於瀚雲HanClouds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打造的面向各類物聯網場景的生產力工具,能夠為工業網際網路應用開發者提供強大的低代碼、可視化應用開發工具和開發環境。通過APP加工廠,用戶可實現拖拽式組合,無須編程,便可創建、生成、發布一個完整的應用,極大降低了企業上雲成本,助力工業企業的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
瀚雲能耗監測端設備是對企業進行能耗在線監測,實現數據實時傳輸並保障數據安全的一款產品。適配各類常用電氣設備,輕鬆實現企業用能數據的直接採集、分析、存儲、匯總,並保障數據安全。
其次,「Putallin蒲公英」是瀚雲科技自主研發的一款協同辦公軟體,可在PC端和微信小程序同步使用,具備任務跟蹤、數據共享、辦公自定義等豐富功能,讓團隊辦公擺脫空間束縛,輕鬆實現跨部門、跨區域協作。疫情期間,Putallin被發現了新的價值,賦予了更高使命,從最初的瀚雲內部使用轉而向全社會企事業開放。針對基層疫情防控「頭緒多、統計亂、耗時長、管理粗」的痛點,研發團隊緊急上線「抗疫模板」,供基層直接調用,有效避免了手工填報,電話走訪的效率和安全問題,減輕了社區工作者在統計任務上80%的工作量。後期,Putallin團隊在培養用戶使用習慣、完善應用場景、優化用戶體驗、緊貼社會需求等方面不斷優化迭代。
與此同時,瀚雲HanClouds智慧教育以工業4.0和「網際網路+」模式為實訓教學研究載體,面向「新工科」和「1+X」新時代高校教育建設需求,開放豐富安全可靠靈活的雲服務,搭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工業網際網路實訓雲。通過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應用技術,升級傳統實訓教學模式,提升校企合作高度,為廣大高校師生帶來更高時效性、更高市場需求匹配度、更高實際場景化的智慧教育實驗室服務。瀚雲智慧農業以「讓農業更有智慧」為理念,結合物聯網、大數據、AI、雲計算等前沿信息技術及系統解決方案,構建全新農業生產方式,覆蓋種植、養殖全領域,助力農戶在種養殖過程中實現實時數據採集監測、智慧決策遠程控制、異常預警可視管理,實現農業生產管理的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助推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
用平臺賦能 打造工業網際網路新生態
談及未來發展規劃,林江斌表示:「在今後的發展中,瀚雲科技將繼續發揮「新基建」引領優勢,以行業價值和客戶價值為導向,做厚平臺,做深應用,做廣生態,做新模式,推動產業又好又快發展,並將持續專注於服務工業農業能源,堅持用平臺賦能,踐行一二三產業,努力推動大中小企業的融合融通發展,讓工業發展更有活力、更有力量。為實現「成為價值驅動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企業願景作出不懈努力,助力更多傳統工業企業實現數位化智能轉型。」
據了解,瀚雲科技正積極攜手政府、高校、研究院所、專業服務機構、中小微企業和廣大開發者、創客,推進重點企業雲轉型和中小企業雲賦能,營造開放、協同、共享、共生的工業網際網路新生態。同時助力重慶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為重慶智造貢獻自己的力量。
上遊新聞智能頻道記者 顧立 見習記者 張韻秋 方草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