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施瓦辛格, 這卡司放在今天仍是不容小覷的存在.
龍牌之謎, 這片名不算十分抓人眼球,但也足夠讓許多人產生期待.
三億成本、中俄合拍、3D攝像機拍攝, 一部成功的商業大片該有的特質它基本都有了. 可就是這樣一部本應成功的片子,上映近4天,目前來看在內地已經成了一部涼的透透的電影了.某壘票房好歹過億,而貓眼預測《龍牌之謎》內地票房將不到2000萬.
最開始我以為這片子只是宣發不到位(完全沒看到有宣發!),隨著時間沉澱慢慢會起來,結果昨天打開貓眼一看評分只有6.5!
《龍牌之謎》咋就成爛片了?抱著這樣的好奇,我放下了《 沉默的證人》,略過了《全職高手》.第一時間去探了這片子的質量.
看完之後,第一感覺這片子其實不算太爛,甚至我覺得它比中美合拍的《敢問路在...》...啊不是,比中美合拍的《長城》還要好看一點。如果忽略讓人彆扭的中文配音,再把導演個人意淫的中國元素去掉的話,它真的算得上是一部還不錯的歐美風魔幻大片。
是的,中文配音是這片子的一大敗筆。不知發行方出於什麼心態,這片子竟然沒有發行原聲版,可能導演意向這片子受眾是國人,以為國語版更能讓我們接受吧。
也是,中國人口之多讓任何一個導演都無法不心動。這導演明顯就是瞄著中國市場來的,窮其所能的加入他自我想像的中國文化,企圖得到中國人的認可,然後撈一筆票房。
然而事實上這故事套模板的痕跡太明顯,劇本稍微動一動,發生在日本,埃及,印度的合理程度都不會比這劇情差多少。
講真,這片子第一批受眾不應該是給國人。如果瞄著中國觀眾來拍的「龍的故事」,那麼也該先在歐美等地上映,在外總會有點口碑,不會撲街這麼慘。然後老外一聲驚呼「Wow,Chinese kongfu!」,之後中國媒體一報導,國人覺得,誒長臉了。然後內地上映後總歸大家都會去看一看,即使看了後覺得強行加入的中國文化有些扯淡,也礙於面子不會噴的這麼直接,這片子搞不好還能回個本兒。
毫無宣發,國語版本,導演想當然的中國文化,在大陸先發行暴露了一顆想圈錢的心。凡此種種,造成了《龍牌》現如今的局面。提醒還有興趣去看這片子的朋友們:忘掉龍,忘掉戲份不多的成龍,壓住國語配音的不習慣。然後那些你已習慣了的歐美式幽默會讓你感受到,其實這還是一部挺不錯的西方玄幻新題材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