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推動搖籃的手」撐起一個家

2021-01-10 浙江在線

2018-07-27 07:23 |常山婦聯

編制按: 千金難請好保姆。面對著良莠不齊的家政市場,你該如何選擇? 常山縣委縣政府推出「常山阿姨」品牌推進保姆行業轉型升級,一批專業、勤勞、誠信的常山阿姨經過培訓、篩選後走向市場,贏得市場好評。

常山阿姨為什麼那麼優秀?她們怎樣贏得了口碑?她們又經歷過什麼樣的故事? 我們一起來認識下她們。 今天,向大家介紹的是——《用「推動搖籃的手」撐起一個家》

張根蓮

張根蓮,1973年3月生,大橋頭鄉新村村人,持有高級育嬰師證、高級月嫂證、催乳師證、家政服務員證、營養配餐員證書。曾獲得2017年度浙江省衢州市首屆月嫂節「愛心月嫂大使」稱號。2011年至今一直在全國各地做月嫂。


用「推動搖籃的手」撐起一個家


張根蓮從事月嫂行業7年多了。很多人羨慕她的高工資,可她剛開始進入這個行業時,在醫院月子陪護,每天只能拿90元。也有很多人說做月嫂沒日沒夜太辛苦,而她卻無比感恩這份職業,是這份職業給了她們全家生活的勇氣、力量和希望。

原本張根蓮的丈夫在溫州做塗料生意,收入不錯,夫妻倆的小日子很幸福。直到2006年,丈夫被查出鼻咽癌晚期,為了治病,張根蓮不僅花光了所有積蓄,還欠了不少債務。她守在丈夫病床邊,想到下一階段的治療費和女兒的學費,於是咬咬牙,決定出去闖一闖。2011年,張根蓮經人介紹,去了寧波。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婦產科做月子陪護。腦子靈活的她,一有空就跟著護士學習催奶、按摩等技術。由於有護工經驗,不少產婦也會把她帶回家繼續照料孩子。那段時間,張根蓮幾乎全年無休,有月嫂單她就上門做,沒有就在醫院做短期陪護。2013年,丈夫因醫治無效離世,留下了日漸年邁的公婆、未成年的女兒和18萬元的債務。

為了撐起這個飄零的家,她不斷學習提高技能,獲得了催乳師證、配餐證、月嫂證等多項專業資格證。如今,張根蓮每月工資達到12800元,不僅還清了債務,還能保證公婆和女兒衣食無憂。張根蓮打算再做幾年,給女兒存下一筆嫁妝就回到村裡陪公婆養老。

許多寶媽和張根蓮都成了朋友,微信上還經常發孩子照片給她。她曾經照料過一位二胎產婦,嬰兒剛出生就夭折了,產婦心情很陰鬱,幾天都吃不下飯。張根蓮也跟著哭了很久,日夜陪著她,寬慰她,還下載了K歌軟體陪她一起釋放心情。她的感同身受和溫柔照顧讓產婦慢慢從陰暗中走了出來。離別時,產婦寫了一封長長的感謝信給張根蓮,感謝她陪伴渡過了人生最黑暗的歲月。

張根蓮感慨地說:其實每個背井離鄉做保姆的人,都有故事。以前我們被統稱為「保姆」,如今,我們有一個溫暖的名字,叫「常山阿姨」,我們很喜歡!今後我也將更加努力,用勤勞的雙手為「常山阿姨」增光添彩!


客戶評價

徐某某:從一個月前的陌生人,到現在我和張阿姨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好姐妹,初為人母,三言兩語也道不盡對張阿姨的感激之情。在醫院的日子總是難熬的,尤其是夜裡寶寶哭鬧,張阿姨總是第一個醒來,她的敏感速度讓我這個失眠的人都深感佩服。後來回到家中做月子,阿姨也是不辭辛苦,忙前忙後對寶寶視如己出,還教我許多育兒知識。感謝阿姨的開朗和溫情讓我度過了煎熬的月子時光,在這裡給張根蓮阿姨及所有常山阿姨大大點個讚!                                   

周某某:奶不通?沒關係!阿姨精通通乳手法,每天給我按摩,最後雙手都磨出老繭,總算讓寶寶實現了純母乳,關鍵是手法根本不比專業200元/次的催乳師差(親身體驗對比!)

新手上路不懂?沒關係!阿姨樣樣精通,從餵奶、家務、月子餐到使用各種電器,不要太靠譜!而且每天早上六七點就起來,打掃衛生,洗衣服,煮飯、孕產婦起來完全都搞定了,超省心!PS:阿姨煮的月子餐簡直五星級美味,千萬千萬不要錯過!

村兩委這樣說

張根蓮嫁到我們新村村後,2006年丈夫被查出鼻咽癌晚期,當時孩子才7歲,她撐起這個家的壓力,家裡家外的操勞,既要照顧家裡老人,生病的丈夫,還要照顧小孩,為人非常勤快。後來丈夫去世後,在外面做月嫂,把錢都寄回家還債。作風正派,性格開朗樂觀,待人熱情,對公婆非常孝順。

(原標題《用「推動搖籃的手」撐起一個家》,編輯葉曉倩 梅玲玲)

1532647415000

相關焦點

  • 林宥嘉推動搖籃的手在哪裡聽 推動搖籃的手完整歌詞
    林宥嘉推動搖籃的手在哪裡聽林宥嘉的最新單曲《推動搖籃的手》Live版在網易雲音樂獨家上線!「有一雙手,送上她的自由,因為我的夢想太揮霍」……這是林宥嘉送給家人的一首歌,既是推動搖籃的手,也是今夏溫柔的風。還沒有聽的小夥伴可以下載試聽一下哦!
  • 裘援平:全球化中的女性力量從「推動搖籃的手」成為「推動世界的手...
    裘援平:全球化中的女性力量從「推動搖籃的手」成為「推動世界的手」 2019-05-17 20:39:2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能動英語:推動搖籃的手,也是推動世界的手
    有人說:推動搖籃的手,也是推動世界的手。 母親對家庭的直接關注和付出,對整個家庭,對孩子一生的教育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母親的愛,決定了孩子一生的幸福。母親的教育,決定了孩子一生的成就。
  • 「三秦文學」米蘭花:「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
    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文/米蘭花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說「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這句話詮釋了母親的作用之大。千百年來,多少文人墨客都為母親作詩吟唱。是啊!願天下的媽媽們都能成為推動世界的高手。本文圖片來於網絡作者簡介作者:米蘭花,喜歡古詩詞,好旅遊、讀書、寫心得。堅信只有經風雨,才能見彩虹!人不一定能使人偉大,但是一定可以讓自己崇高。《三秦文學》已開通微信公眾號、百家號、頭條功能,敬請關注。投稿郵箱:sanqinwenxue@163.com。
  • 林宥嘉《推動搖籃的手》,深情告白最愛的人
    林宥嘉發行新歌《推動搖籃的手》,受到聽眾喜愛,這首充滿深情的歌,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唱給每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那個人就是母親。這首歌歌詞雖然很簡單,卻將小細節描繪出來,沒能和最愛的人再見的遺憾和無奈,歌曲裡有一段鋼琴和大提琴的結合,旋律也很柔和。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給「推動搖籃的手」更大舞臺
    「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地球的手」,婦女有力量,國家就有力量;婦女有希望,國家就有希望      兩會又逢婦女節。一身職業裝扮的女性代表委員,優雅從容;堅守崗位站成風景的女交警,英姿颯爽;穿梭在採訪現場的女記者,因敬業而美麗……廣大女同胞,讓這個春天更加搖曳生姿。
  • 推動搖籃的手,正在改變世界
    無法睡一個整覺的煎熬?幾天沒法洗頭的難受?面對寶寶時不時哭嚎的無措?追奶堵奶的痛苦?還是看到寶爸在一旁呼呼大睡時的生氣?這時候,一個專業、可靠的月嫂,簡直是家庭救星。但是靠譜的月嫂有多難找,有過經歷的寶媽自然懂。月嫂工資不僅超過一般白領收入,有些金牌月嫂得提前一年預約,手快有手慢無。
  • 讓推動搖籃的手硬起來
    必須要讓推動搖籃的手硬起來,讓家庭成為杜絕校園欺凌再發的穩固後防。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入歧途,都需要父母、家庭盡到十二分的責任精心守護。每一位關心孩子身心健康的成年人,都要保護好、教育好身邊的孩子,不淪為校園欺凌的受害者,也不做侵害他人的施暴者。(李曉偉)
  • 林宥嘉新歌《推動搖籃的手》,而下方徐秉龍的回覆讓人心疼!
    你是不是也聽了他的歌,林宥嘉最新單曲《推動搖籃的手》了解一下!去年上海虹口萬人演唱會,林宥嘉:「我不知道我會不會哭,如果我哭了會再唱」.....一直用力地捏疼自己,以為疼了就不會哭嗎?但是你還是哭了,他藉著這首歌想告訴我們珍惜家人,有空多回家。而此歌即是推動搖籃的手,也是今夏溫柔的風,要勇敢要善良,要像小星星一樣閃閃發光。還沒習慣少年的瘋狂和叛逆,就已經要開始學會長大了!
  • 王雅萍:用堅強和善良撐起一個家
    丈夫病了,王雅萍不能讓這個家散了,依靠婆婆的退休金和低保,她把孩子撫養大,把婆婆照顧好,用堅強和善良撐起一個家。 王雅萍說,結婚時她就知道丈夫身體有點弱,除了不能幹重活之外,生活還算正常。2012年,丈夫李建林摔了一跤,成了肢體一級殘疾,王雅萍也沒有辦法上班,一家人的生活也變得艱難起來。因為婆婆有退休金,但是一千多元連維持一家人的開銷也不夠。
  • 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
    我回頭從敞開的門放眼望去:樓道的地下有什麼東西彈跳起來然後崩裂碎了,接著發生了令人驚訝的一幕:一個孩子揚起的手重重打在另一個孩子的臉上。我立刻衝出去,一手抓住一個孩子,厲聲呵斥道:「不準打架!」倆個孩子立刻停了下來。我定睛一看:原來是想哥和小強!我再一瞧,心急劇下沉,想哥的臉上從左邊眉毛開始四道深深的抓痕經過眼睛、經過臉蛋、經過下巴頦、一直到脖頸處。
  • 推動搖籃的手 更是撐起一片天的手——「時代她」之餘留芬
    許多地方還要用一個個石頭墊著腳才能走過去。」這是1989年剛滿20歲的餘留芬從雞場坪鄉嫁到淤泥鄉巖博村時留下的第一印象。當時的六盤水盤州市淤泥彝族鄉巖博村,集體經濟為零,不通水、不通電、不通路,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三分之一的村民沒有越過溫飽線,村民住的大多是土牆、茅草房,村裡到處都是豬屎塘,不僅環境差,而且與世隔絕。生活太苦了,餘留芬發誓換一種活法。
  • 那雙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地球的手
    美妝號說,用得起lamer的小仙女是人生贏家;情感號說,嫁給愛情的女人才是人羨慕的對象;職場導師說,對自己夠狠,業務交際都優秀的女性才算步入人生巔峰就如同一千人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於「好」的標準都不同到底什麼樣的女人是好?對於一個公交司機來說,什麼是好?
  • 郭建榮:用愛撐起一個家
    「這麼些年操持一大家子人,真不容易!」提起村裡的郭建榮,村民們無不交口稱讚。結婚20多年,郭建榮既侍奉過奶奶婆、公公婆婆,還照顧過大伯哥;既要為家中開銷辛苦勞作,還要為丈夫分憂,教育兩個兒女。
  • 孝老愛親陳敏:用愛撐起4個家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孝老愛親陳敏:用愛撐起4個家陳敏,女,漢族,1981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2004年11月參加工作,現任畢節市大方縣公安局鳳山派出所教導員。陳敏是家中的「頂梁柱」、工作中的「拼命三郎」。
  • 一個女人撐起一個家!她把自己活成了大寫的「人」字
    一個女人撐起一個家!我清楚,這個家只能靠我了,只要我在、這個家就在,我不能讓這個家垮下去。2014年,經過村民大會評議通過,我家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感謝村幹部的照顧、幫助和開導,2017年,我參加了村上組織的婦女技能培訓班,領取了結業證書,找到了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
  • 張獻良:幸福的搖籃
    誰又能告訴我,您那灑落的淚為誰流淌,請你告訴我,您那一個個花蕾又為誰綻放。是你們---是你們啊!谷樓幸福幼兒園。是辛勤的谷園長日夜操勞,是園中所有的辛勤園丁---幼兒老師。在詩篇中請允許我向你們忠心問好!
  • 信州好人丨張建英:用愛撐起一個家
    「家是什麼?」家是我們人生的驛站,是生活的樂園,也是我們避風的港灣。家更是一份責任,當我們成為家庭一員時,就有責任和義務為這個家付出。張建英,靈溪村童家篷小組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她細心照顧患病婆婆的事跡在十裡八鄉家喻戶曉。
  • 她用膝蓋行走撐起了家
    廣南人劉麗翠今年64歲,因雙腳不能站立行走,她硬是用膝蓋跪著走了30多年,並用自己的勞動撐起了一個家。雙腿跪著行走,還用背簍背著菜葉去餵雞的劉麗翠,是廣南縣蓮城鎮落松地村村民,別看她走得有點慢,但是上坡下坎動作都很敏捷。
  • 一個搞鋼鐵的父親每月要賺多少錢,才能撐起一個家?
    最近在知乎上「一個搞鋼鐵的爸爸要賺多少錢才能撐起一個家」的話題非常火爆,翻看下面將近3000條的評論,都是關於父親那份沉甸甸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