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酒一杯,明月千裡

2021-01-10 JIC投資觀察

但願人長久

千裡共嬋娟

民國的時候有一樁廣為人知的軼事。

國學大師劉文典先生開《昭明文選》課。上課前,先由校役帶一壺茶,外帶一根兩尺來長的竹製旱菸袋,上課時便一邊吸著旱菸,一邊喝著清茶,魏晉南北朝掌故款款道來。

劉先生有一堂課最為特別,特地挑在一個農曆五月十五,皓月當空,劉先生在校園裡擺下一圈座位,坐在正中間,講解《昭明文選》裡一篇和月亮有關的文章——謝莊的《月賦》。

關於謝莊的《月賦》,還有另一個更有名的致敬——後世有一則詠月名篇,裡頭最好的一句詩是「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個千古意象雛形便脫胎自謝莊的這篇文章。

南朝謝莊《月賦》最早的一個版本叫「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裡兮共明月」,後來到了唐朝時候,許渾《懷江南同志》又化用了這句詩,作「唯應洞庭月,萬裡共嬋娟」,再後來就是我們都很熟悉的蘇軾的詞句了。

吟詠月亮,感懷天涯明月共此時,謝莊算是一個鼻祖。

謝莊是南朝人,著名的世家大族謝世後裔,書香門第,有一個更有名的族叔叫謝靈運。據說謝莊年輕的時候,頗有音樂天賦,曾被寫過後漢書的範曄稱許「最有其分,手筆差易,文不拘韻故也」。

這番音律方面的天賦也反映到了他的文學創作上。《月賦》有一種濃濃的音律美,「綠苔生閣,芳塵凝榭,白露暖空,素月流天」,式以駢偶為主,雜以長短句,散而不亂,齊而有變。南朝人擅長音韻和諧,在這篇詠月文章裡展現淋漓。

《月賦》讓人驚豔處在於,謝莊站在他的時代交叉點上,寫的不是仰頭所見的月光,而是古人的月亮——三國時期陳思王曹植和他的朋友王粲的對話,一個月明如水的晚上。

月光和時光在謝莊的《月賦》裡交匯了。時空溯回了一個建安年間的晚上——「陳王初喪應劉,端憂多暇」。

是建安二十二年一個悲傷的夜裡,席捲中原的大瘟疫奪走了亂世裡文人的生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痛可言邪」,四位建安七子在一年之中相繼去世。

曹丕在《與吳質書》中回憶這段時光「每至觴酌流行,絲竹並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當此之時,忽然不自知樂也」。

在《月賦》裡這個明月朗朗的夜晚,失去摯友的陳思王曹植低聲沉吟《詩經·齊風》的「東方之月」,反覆念誦《詩經·陳風》的「月出皎兮」,拿出筆和木板交給王粲,請他撰寫文章。

有意思的是,從歷史時空的角度來看,這個架空的故事有著更加濃鬱的悲傷色彩。同在建安二十二年,王粲在隨曹操南徵孫權北還途中病逝,曹丕帶一眾門生在其墓前作驢鳴,成為魏晉風度的開篇。

同年十月,曹植失去了世子之位,自此告別了昂揚奮發的人生階段,進入鬱郁難平的人生階段。失意之人和往生之人,在秋色漸平的庭院裡討論月光,倒有了另一重文學意義。

為曹植和王粲代筆是一件大膽的事。建安文人體氣高蹈,即使在相去不遠的南北朝時期,二位也是「體被文質,粲溢今古(語出鍾嶸《詩品》)」的文豪級別人物。

謝莊筆下的王粲亦步亦趨,筆下一輪變幻精靈的月亮:

當霧氣逐漸散去,大地一片澄潔,烏雲都蜷縮到天邊,湖邊秋樹也見落葉,黃菊的芳香瀰漫於山巔,寒雁的哀鳴流溢在沙灘上。只見那清朗的明月冉冉升起,向大地播散下柔和的光,群星的光華失去了清暉。

明月照見羈旅,觸動遊子愁思;明月籠罩情人,千裡共仰清輝。而當月亮落山,慨嘆月沒歲暮,勿沾霜露。寫月夜景色,歷歷如繪,意境悠遠,餘味不盡。

初讀到《月賦》的時候,我還在上中學,學什麼都不明所以,恍恍惚惚只記住了「白露暖空,素月流天」的漂亮句子。

後來成長、離家、遠行、了解世界,遇見過異國星空下的月光如水夜如鏡,年歲漸長,便越容易懷念起謝莊筆下的王仲宣,佳期可以還,微霜沾人衣。

良景千古尤在。

註:《月賦》是南朝宋辭賦家謝莊所寫的一篇文章,它通過假設曹植與王粲月夜吟遊的故事,描寫了月夜清麗的景色以及沐浴在月光當中的人們的種種情思,在敘事中透出怨遙傷遠之意,從而使敘事與抒情緊密結合起來。

踏遍萬水千山,總有一地故鄉|中秋故事

本文作者高曉晗,就職於中國建投集團。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JIC投資觀察立場。

相關焦點

  • 濁酒一杯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濁酒一杯,濁:渾濁。指酒質差而且有限,聊以自娛或排遣。出自: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濁酒一杯,彈琴一曲,志願畢矣。」濁酒一杯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濁酒一杯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濁酒一杯(zhuó jiǔ yī bēi)成語釋義:濁:渾濁。
  • 「清酒一樽」不如「濁酒一杯」?古代文人為何此何鍾愛「濁酒」意象
    引言"金樽清酒鬥十千"與"濁酒一杯家萬裡",皆是流傳至今的名句,無所謂好與不好,但"清酒"與"濁酒"終究是不同對,不同的人飲不同的酒,不同的酒有不同的情。所以杜甫一生之中,難有歡快的時刻,而濁酒就是他的慰藉,他也只喝得起濁酒了。"濁酒"出現的詩詞,整篇的基調便是傷感,而非歡樂。範仲淹的《漁家傲》寫道:"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這裡的"濁酒"是一杯思鄉的酒,在外打仗的離人,怎會不懷念家鄉?
  • 千裡清風傳塞雁,一杯濁酒醉籬花;同韻七律十首,便逢霜雪豈悲嗟
    皛玊題記:千裡清風傳塞雁,一杯濁酒醉籬花。繁盛到了極致,便是頹敗的開始。想世間萬物,榮枯輾轉,盛衰有時,終有其各自的宿命因緣。若人生短暫數十載,離別聚散,興衰轉換,喜怒哀樂參與其間。多少煎心的畫面,幾多狂喜的瞬間,及與紛擾蕪雜世相的反覆糾纏。
  • 《更盡杯中酒》濁酒千杯忘風塵
    風中雨荷2020推出最新流行單曲《更盡杯中酒》由羅振旺(來飄)/敖玲(白雲飄飄)作詞、陳天偉(閒夢人 )作曲,上海雨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推廣發行。更盡杯中酒作詞:羅振旺(來飄)/敖玲(白雲飄飄)作曲:陳天偉(閒夢人 )演唱:風中雨荷編曲:陳天偉(閒夢人 )監製:柴松梅(阿梅)發行:雨陌文化櫻花樹下曾攜手山盟海誓訴離愁聚聚散散又一秋如今更盡杯中酒一杯濁酒醉清歡獨坐樓臺夜難眠回憶當初情意綿
  • 一杯濁酒,敬餘生溫暖
    一片簡靜的時光裡,執筆深思,聚一眸悠遠的過往,如煙的往事凝聚成滴,落在紅塵縱橫阡陌上,或淺或深。多情的花瓣落在時光的洪流中,最終在歲月裡斑駁,風乾成一粒一粒,輕風拂過,便化為煙,化為霧,凝聚成滴在腮邊滑落。
  • 詩與酒:我應在江湖悠悠,飲一壺濁酒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古往今來,已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都與這酒結下了不解之緣,並留下眾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詩詞中的酒,或憂鬱,或豪放,或喜極而泣,或纏綿惆悵,酒中有詩,詩中有酒。暫且獻上幾杯,與大家一同細細品嘗。
  • 濁酒一杯,不問風塵
    我們飲盡風塵,最後只道一句尋常,用一杯濁酒,忘記過往。
  • 一壺濁酒喜相逢
    劉 悅翻開唐詩到處可以看到「酒」,動輒「會須一飲三百杯」「莫厭狂歌酒百杯」,雖然有詩人誇張,也說明唐朝人無論聚會、會友、閒聊,歡喜憂愁的時候都要喝酒。其中「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一杯」與「萬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一杯濁酒,敵不了徵人的萬裡相思。可以說濁酒是當時可以解憂的飲品。濁酒在宋詞中屢見不鮮。那麼,什麼是濁酒呢?濁酒是與清酒相對的。一種說法是,濁酒是指沒有濾過的酒,或者因為技術不高,純度不夠,從而不夠清澈。也有說法,古代時候釀的酒都是米酒,裡面大多有很多沉澱物,所以有濁酒之說。
  • 【原創】明月千裡寄相思(中秋)
    明月千裡寄相思文 | 紅玫瑰  主播 | 陽光雨露 編輯|雨蝶百草園
  • 一壺濁酒,醉在子夜雲深中
    常常幻想自己如一個逍遙酒客,當月光灑滿西樓之時,登高臨閣,遠眺一江春水,煙波飄渺浩瀚無垠。攜一壺濃香的陳年佳釀,清風拂過暢飲盡歡。朦醉中笑看幾度春秋似夢,天地浩蕩間浮生如夢般匆匆。常說飲酒暗自傷人神,我反倒覺得一醉解千愁,或許只因現實中有著太多太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了,故此對酒有著一份借酒澆愁的依賴。酒仙李白筆下的名句中: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40條關於酒的詩句: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1.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張裕苦艾酒美美濁酒一杯 盡享人生百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張裕苦艾酒,美美濁酒一杯,盡享人生百態 眾所周知,不同的酒,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味道。若拿它們代表人生,恐怕也僅僅是代表人生中的某些片段吧。倘若把人生釀造成一杯酒,那它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
  • 舉杯濁酒,餞別2020
    斟杯濁酒,傾盡他年懵懵懂懂的彷徨迷茫!舉杯濁酒,揮盡他年忙忙碌碌的奔波疲憊!飲杯濁酒,拋盡他年跌跌撞撞的苦澀酸辣!舉一杯濁酒,餞別2020。願病魔永滅,願洪荒永逝,願悲劇不再,願災難不現!飲一杯烈酒,擁抱2021。盼家人安康,盼親朋和睦,盼家國昌盛,盼人間太平!
  • 一壺濁酒盡餘歡:東坡居士的十首飲酒詩
    離別的酒: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思鄉的酒: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孤獨的酒: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悽婉的酒: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疏狂的酒: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溫馨的酒: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相思的酒: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 一壺濁酒盡餘歡
    可能是幡然醒悟,夫一生姑娘無限,而激情有限,一具肉體頂多伺候倆姑娘的,再多就把身子敗了。我們和蘇北停了下來,發現,真愛很難找,比土雞難找多了。每當這個時候,七哥總是抱著吉他,哼兩句歌,說,往事,一杯酒哦。 畢業後的一陣子,我和七哥在郊區租了個房子,整天聯繫活幹,我寫文案,他做設計。沒有寫字桌,我們每次弄完飯,把廚房的灶臺一擦,水槽墊一塊板子,筆記本一放,就開始幹活。
  •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譯文:邊境上秋天一來風景全異,向衡陽飛去的雁群毫無留戀的情意。從四面八方傳來的邊地悲聲隨著號角響起,在重重疊疊的山峰裡。暮靄沉沉,山銜落日,孤零零的城門緊閉。喝一杯陳酒懷念家鄉遠隔萬裡,思緒萬千,想起邊患不平,功業未成,不知何時才能返回故裡。羌人的笛聲悠揚,寒霜撒滿大地。
  • 清酒知道是什麼但你知道濁酒嗎
    上次說了清酒,相對的也會有濁酒啦。那什麼是濁酒呢!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時與親舊敘闊,陳說平生,濁酒一杯,彈琴一曲,志願畢矣。」唐 劉禹錫 《樂天是月長齋鄙夫此時愁臥裡閭非遠雲霧難披因以…驚禪》:濁酒銷殘漏,弦聲間遠砧。
  • 濁酒和美酒
    如果你也喜歡文學,可能會同意我說的:「濁酒」其實比「美酒」更有詩意。「濁酒一杯家萬裡」「一壺濁酒盡餘歡」「莫笑農家臘酒渾」,都讓人浮想聯翩。好在是田裡還有韭菜,雞窩裡還有五隻雞蛋,洋鐵罐裡有二斤花生米,開洋是沒有的,油紙信封裡還有一把蝦皮,有兩瓶洋河普曲,是你帶去的。好,炒花生米,文火燜蛋,蝦皮炒韭菜。三樣下酒物,萬種人間事,半生的經歷,滿腔的熱血,苦酒合著淚水下咽,直吃得雲天霧地,黎明雞啼。
  • 明月千裡寄相思,《望月懷遠》賞析
    明天就是10月1日國慶節恰逢農曆8月15日中秋節,上一次雙節同慶還是19年前的2001年,而下一次可是要到2031年,所以各位親愛的小夥伴們,是不是已經與家人團聚共賞中秋明月呢?每逢佳節倍思親,此時此刻對於那些奮戰在各自工作崗位而未能與家人團聚的人們來說,更能理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一唱絕千古的動人詩句。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完整地讀一讀這首《望月懷遠》。望月懷遠唐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 月白風清,一壺濁酒。回憶種種,終成...
    2、對你唯有驚鴻一瞥,卻窺見了一種平淡致遠的處世態度,淡罷,淡罷,絕不為萬物所主宰,我獨逍遙於濯濁之外,蟬蛻去拖累,只願抱明月而長終。江邊一蓑菸草,一片縞素。 3、青竹林外,兩張矮凳。月白風清,一壺濁酒。回憶種種,終成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