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甄嬛傳》熱播,收視和口碑一路飆升至頂峰,相信大家還記得吧?最近,與《甄嬛傳》一脈相承的《如懿傳》正在緊鑼密鼓地拍攝中,預計將於今年和大家見面。對於這部年度宮廷大戲,蘇小遊可是萬分期待呢!
然而,《如懿傳》還未播,蘇州有個地方已經因劇而火了!無數粉絲湧向這裡,只為了看一眼傳說中最帥的乾隆霍建華和如懿的扮演者周迅。
路線:山塘街—嚴家花園—香溪岸ART+—虹飲山房—古松園—榜眼府第
交通:乘坐蘇州地鐵1號線至木瀆站,轉公交446路、或69路區間、 506路、63路、64路、 69路、 326路等至木瀆古鎮嚴家花園站下車,步行至木瀆古鎮。
用時:一天
門票:木瀆古鎮景點聯票78元
木瀆古鎮,位於蘇州城西,太湖之濱,「瀆川」,「胥江」,「香溪」 都是她美麗的名字。
在一個安靜的早上,不遠處的靈巖山上晨霧緲緲,古鎮剛從夢中醒來,帶著一絲早春的涼意。這就是木瀆,當年乾隆爺下江南六次棄舟登岸的地方。
山塘街
去過蘇州的人應該都知道,蘇州城裡有一條熱鬧非凡的山塘街。而可能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在木瀆,也有一條山塘街。同名山塘,城裡的那一條永遠人聲鼎沸,而城外這一條,在春意盎然的綠蔭下卻顯得靜謐平和,走在這裡,心也隨著舒緩了下來。
山塘街沿香溪而建。相傳吳越春秋時,吳王夫差為取悅美女西施,為她在靈巖山頂建館娃宮。西施在宮中每日用香料沐浴,這些水流入山下河中,日久脂留不退,滿河生香,故名香溪。
橫跨在香溪之上,有數十座古橋。香溪橋、永安橋、王家橋、西施橋、虹橋……每一座都經歷時光的洗禮,有說不完的故事和傳說。
漫步在這條2000多歲的老街上,生活的味道撲面而來。路邊的鋪子早早地開門迎客,一整天忙碌的生意準備就緒。
尋香而行,可以找到木瀆烏米飯的蹤跡。這碗曾經登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烏米飯,因為節目的熱播早已揚名天下,大江南北慕名前來親嘗烏米飯的遊客也越來越多。
採摘烏飯樹樹葉,熬製葉汁,和米合煮,就能烹製成烏黑晶亮的烏米飯。烏米飯營養豐富,入口軟糯,獨有的米香,品一口便難以忘記。
老街上的青糰子也上市了,順著叫賣聲來到鋪子前,買一個趁熱吃下。搗汁和米,給純白的米賦予另一種色彩,仿佛是江南人對於美食的一種執念。
黑色的米,青色的團,五花八門的姑蘇小吃,讓這一路行走多了些滋味和意義。
嚴家花園
蘇州的嚴家花園靜靜地佇立在山塘街邊,像一位祥和的老者靜觀世事變遷。早春時節,門外柳枝抽新芽,園內枯木又開花,新舊交替間,一切都美得剛好。
嚴家花園最初是清乾隆年間蘇州大名士沈德潛的寓所。後沈氏後人將此院落讓給木瀆詩人錢端溪。錢氏疊石疏池,築亭建樓,取名端園。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瀆首富嚴國馨買下端園,重葺一新,更名「羨園」。因園主姓嚴,當地人稱「嚴家花園」。
花園三易其主,兩百多年的歲月和人文蘊積,讓嚴家花園充滿了文化氣息。
園內比想像中的大很多,穿過幾座廳堂,一轉角,一株玉蘭開得煞是好看,亭亭玉立之姿,在屋簷邊綻放一樹雪白。
再一轉角,來到了花園中。這個花園,也是《如懿傳》的重要取景地之一。具體在這個花園中發生了怎樣的劇情,只能等電視劇播出時再尋找答案了。
不過,這個精緻的蘇式花園,的確迷人又耐看。滿池紅鯉魚閒散地遊著。坐在亭中,觀花賞魚,遐想一小段劇情,甚是愜意。
在這裡,一切都顯得如此隨性自在,一如古鎮淳樸的氣質。
園中的至高點宜人亭建在一片假山之上,登上此亭便可飽覽園中景致。
如有時間,在園內的山塘書院點一曲評彈,邊飲茶邊欣賞,也是一件難得的雅事。
香溪岸ART+
從嚴家花園出來,通過香溪橋來到河對岸,這一片充滿了藝術氣息與人文情調的街區,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香溪岸ART+。
一家家特色小店裡,精緻考究的藝術品琳琅滿目,慢慢走慢慢逛,總能選到一樣你中意的。
牆壁上的可愛塗鴨,極富創意讓人目不暇接,總是忍不住要走上前,擺幾個造型拍一組搞怪的照片。
拙政園的小飛虹,周莊的雙橋,在這裡你都能找到。香溪岸的創意與布局,都隱藏在細節之處。
逛累了,去初見書房裡休息片刻。藝術人文,蘇式生活,國學詩歌,自在旅行,你想讀怎麼樣的書?來這裡找一找,或許能發現一本會帶給你驚喜的佳作。
閒來無事,挑一個安靜的角落,倚靠著玻璃落地窗,讀一本書,寫幾頁字,古鎮的安靜時光,在這裡感受剛剛好。
中午時分,就找一家飯店滿足自己的味蕾。木瀆鎮,以盛產「藏書羊肉」聞名。早春之際乍暖還寒,旅途中吃一點羊肉暖身暖胃,是最佳的選擇。這一道羊糕的味道實在是鮮美!
不想吃大魚大肉,那就來一些蘇州的小吃點心,蟹粉小籠、酒釀元宵、餛飩、糖粥……簡單質樸的味道,卻往往是很多人記憶中最難忘的蘇州味道。
用完午飯,休息夠了,我們的旅行繼續。
虹飲山房
虹飲山房,乾隆六次下江南,每次必來此地遊園、看戲、品茗、吟詩。虹飲山房門前的御碼頭,就是乾隆棄舟登岸的地方。一代帝王經過,背後多少傳世佳話,都是當地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也因為如此,虹飲山房雖是清初木瀆文人徐士元的私家園林,當地卻習慣稱它為乾隆的民間行宮。據說,紀曉嵐、和珅、劉墉等大臣也都曾數次下榻於此。
虹飲山房以「溪山風月之美,池亭花木之勝」遠勝其他園林,令乾隆心曠神怡。而這裡,恰巧也是《如懿傳》的取景地之一。不知道戲裡的乾隆,是否也和歷史記載的一樣,坐在龍椅上,欣賞著戲臺上精彩絕倫的表演,沉醉在吳儂軟語的柔美唱詞中。
如果夏天來這裡,你還可以坐在水榭中,欣賞滿池荷花盛放。
腳步在風景間穿行,思緒卻在時空裡穿越。來虹飲山房的人,多少都會有些這樣的感受吧!
古松園
和嚴家花園、虹飲山房相比,古松園顯得小巧玲瓏,但也不失蘇州園林的韻味。
園中的王立鵬美術館展出的畫作,讓不少遊客駐足欣賞。水墨畫裡讀江南,也別有一番意境。
本以為古松園很小,往裡走,卻發現一個山水靈動、春意盎然的世界。
而園中最令人稱奇的,便是這棵五百多年樹齡的明代羅漢鬆了。沿著雙層長廊走一圈,可近攬古松翠色、遠矚靈巖山景,令人頓生塵外之想。
榜眼府第
木瀆人傑地靈,名人輩出,隨意走進一條不起眼的小巷裡看一看,都可能發現一座名人故居。在這條下塘街,我們便發現了「榜眼府第」。
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榜眼是僅次於狀元的頭銜。而這裡的榜眼,又是何人?仔細一看,原來這裡是林則徐弟子、近代政論家馮桂芬的故居。
府第中的花園,以池為中心,亭、軒、廊、榭、橋和黃石假山散落其間,高低錯落,綠樹掩映,滿是詩情畫意。
不知不覺,就在古鎮中走到了暮色時分。這個被傳聞軼事渲染得分外有趣的安靜古鎮,想來這裡尋找一些當年乾隆爺的影子嗎?那就出發吧!
來源:蘇州市旅遊局,僅作分享之用,文章及插圖版權屬於原作者。如遇到1、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2、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3、微信內容發現錯誤等情況,請第一時間私信「江蘇微旅遊」或聯繫小編電話:025-84600921-8155,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