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二水
|編審:蘇睿
世事無常,人生難料。
6月1日,「木業龍頭」大亞聖象發布公告稱,董事長陳曉龍先生因突發疾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5月31日不幸逝世。
據大亞聖象內部人士透露,5月31日晚,陳曉龍正在回家的路上,還在一直打電話處理工作,司機突然發現他癱倒在了後座座位上。當時車行駛在高架橋上,司機立刻送到最近的醫院搶救,車開到醫院的時候,陳曉龍已經處於昏迷狀態,最終因搶救無效於當晚去世。
根據公司資料顯示,陳曉龍出生於1976年,現年44歲。
令人唏噓的是,5年前,集團創始人、陳曉龍的父親陳興康也是突遭意外離世。沒有安排、沒有遺囑,創始人的離世令一家蒸蒸日上的家族企業陷入慘烈的爭權宮鬥。
大亞集團(大亞聖象母公司)官網在介紹企業歷史的文字中有這樣的一句話:「三十餘載春華秋實,三次創業歷經艱辛,大亞集團成就了百億企業夢想。」
大亞集團的前身是一家除了招牌一無所有的村辦企業。
陳興康在老家江蘇丹陽被稱為「能人」。1978年,外出打拼的他帶著7000元積蓄回到老家,接下了一家工廠。
· 陳興康
一個偶然的轉機,陳興康透過老鄉關係,得到了給上海捲菸廠提供捲菸鋁箔紙的項目。幾年做下來,他完成了從零到近1億元銷售的原始積累,還把原來的工廠改建成丹陽鋁箔廠,打造成當時全國最大的捲菸配套基地。
不過,陳興康的野心不止於此。他想把事業版圖擴大。
上世紀80年代後期,專業的鋁箔生產線全靠英國進口,一條生產線造價約1億元,可整個丹陽市國有資產總值也不過8000多萬。當時,英國政府表示願意提供項目貸款,但前提是由當地政府做擔保。
1990年,英國政府貸款總算拿下,但陳興康也付出了代價——鋁箔廠轉為全民所有制,他將原本屬於自己的近500萬元淨資產悉數歸到國有企業名下。
3年後,鋁箔生產線項目建成,丹陽鋁箔廠重新組建為省級企業集團形式(國有獨資)的大亞集團。但在包括陳興康在內的公司高層看來,公司的整個發展過程中,沒有收到政府投入的一分錢。
在陳興康的帶領下,大亞集團已是國內鋁箔產業的一枝獨秀,但他不滿足於企業單一行業的經營模式,將目光瞄準了自己從未涉及的家居行業。
1995年,陳興康創立聖象集團(大亞聖象子公司)。之後,聖象木地板、大亞人造板在全國一炮打響,聖象集團連續多年穩坐中國家居行業頭把交椅。
4年後,陳興康又創建大亞聖象,並成功將其送上A股市場。據其1999年的上市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1998年5月31日,大亞集團資產總額達到7.8億元,淨資產2.81億元;1997年全年實現銷售收入5.38億元,淨利潤6183.88萬元。
此後,陳興康又為自己的商業帝國擴充汽配和信息產業業務。2015年,資產超過百億的大亞集團上榜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陳興康本人更是被稱為「木業首富」。
憑一己之力創辦「大亞帝國」的陳興康,將公司視如己出,對所有事務都親力親為。他在主政大亞集團、大亞聖象等核心企業的同時,還擔任大亞集團最大法人股東丹陽市意博瑞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意博瑞特」)等多家公司的董事長職務。
平日裡忙於工作的他,疏於對接班人的培養及家族企業傳承安排,這也為日後陳家內部爭論不休的內耗埋下了伏筆。
2015年4月28日,70歲的陳興康因意外摔倒,不幸過世。這場意外讓大亞集團失去「主心骨」的同時,也改變了公司未來5年的走向。
家大業大的大亞集團不能群龍無首。陳家人剛料理完陳興康的後事,就聚在一起商討接班人事宜。
陳興康生前與妻子戴品哎育有兩子一女,分別是長女陳巧玲、長子陳建軍、次子陳曉龍。
從公開履歷信息來看,陳建軍是復旦大學管理學碩士,自1995年起,先後在鎮江市對外貿易公司、丹陽市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就職。陳曉龍則是在英國取得工商管理碩士,此前一直在大亞集團內部擔任職務。
相比之下,幾乎從未涉足過公司任何事務的陳建軍,在對整個木地板行業的了解和企業管理的實操經驗上有一定欠缺。
· 陳曉龍(左)和陳建軍
經家族內部會議商討,戴品哎和子女將公司股權按照《婚姻法》《繼承法》進行分配:由陳曉龍出任大亞集團法定代表人,履行董事長職務;陳建軍出任聖象集團總裁,深耕地板業務;陳巧玲因在江蘇銀行丹陽支行任職,未參與大亞集團實際經營管理工作。此外,會議還決定,集團董事長進行「三年一輪換」。四人在共識之下,形成了較為穩定均衡的家族企業治理關係。
陳曉龍在接掌大亞集團之後也的確交了一份非常耀眼的答卷:2015年至2018年,大亞聖象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6.8億、65.31億、70.5億、72.6億,淨利潤為3.18億、5.41億、6.59億、7.25億。
· 陳曉龍
可穩定均衡的關係卻在3年後被一張公證書打破。
2018年7月6日,在鎮江公證處的公證下,戴品哎將自己持有的意博瑞特31.525%股權和卓睿投資54.5%股權轉讓給陳建軍。轉讓後,陳建軍分別持有意博瑞特和卓睿投資37.9%和67%的股份,實際持有大亞集團52%的股份,成為集團絕對控股股東。
戴品哎轉讓股權後沒多久,就到了「三年一輪換」的董事長輪換節點,為了阻止陳建軍繼任,陳曉龍和陳巧玲聯手解除了陳建軍的董事職務。2018年7月19日,大亞聖象發布公告稱,建議解除陳建軍第七屆董事會董事及審計委員會委員職務。這一決定,一度引來深交所的關注函。
在回復深交所關注函時,大亞聖象解釋,由於大亞聖象的實際控制人均系直系親屬,為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加強對中小股東利益的保護,防止出現家族企業的詬病,故而解除陳建軍相關職務。
至此,陳家內部關於集團控制權的紛爭就此展開。
創業不易,守業更難。
從2018年7月開始,陳家內部圍繞百億資產控制權爭鬥了長達一年多的時間,期間更上演了兄弟內鬥、爭奪公章等戲碼。
2019年4月,戴品哎籤發卓睿投資聲明,委任陳建軍代替陳曉龍出任大亞集團董事長。但陳曉龍以「董事長由股東選舉不得委派」為由,宣布卓睿投資的聲明無效。
陳家內鬥對這家中國家居龍頭企業造成了嚴重損害。據公司2019年中報顯示,大亞集團與大亞聖象的營收增速皆出現疲態,公司股價波動不斷,市值縮水幾十億,並出現3.69億元銀行貸款逾期、對外擔保及股權凍結等問題。
但作為江蘇省丹陽市知名企業,大亞集團旗下相關企業為當地提供8000多個就業崗位,涉及當地上千個家庭的生計問題。丹陽市政府從地方穩定、經濟發展、產業維護等方面出發也不會坐視不管。
2019年8月20日,丹陽市政府召集大亞集團、鎮江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以及相關銀行舉行專題協調會,要求大亞集團內部加強溝通,緩和矛盾,齊心協力解決金融問題。
政府的出手,讓兄弟倆的爭鬥出現緩和局面。在經過多次談判後,兩人最終確認了分工。
陳建軍負責大亞集團,主管煙標等其他相關業務,同時被重新提名為大亞聖象的董事會成員。但上市主體木地板及人造板業務的經營依舊由陳曉龍負責,並由其繼續擔任大亞聖象的董事長。
· 陳建軍
今年4月28日,大亞聖象公布2019年年報,其營業收入73億元,同比增長0.51%,歸母淨利潤7.2億元,同比下降0.72%。
值得注意的是,年報中也提到了公司2020年經營計劃,特別強調了要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加強內部管理,控制企業決策風險,提高企業綜合管理水平。
1個月後,陳建軍和陳曉龍還共同出席了大亞聖象舉辦的2019年度股東大會,似乎在向外界傳達兄弟兩人冰釋前嫌的信號。
他們的握手言和也被投資市場看好。此後,公司股價頗有起色,並在5月26日至27日收穫三連板。
眼看困擾大亞聖象多時的股權糾葛案即將化解,可此時,陳曉龍卻遭遇不測……
· 陳曉龍
對於集團接下來的人事調整與戰略部署,大亞集團表示,企業經營仍在正常運作,但由於事出突然,目前集團主要領導忙於籌備陳曉龍的後事,未來大亞集團及下屬公司的相關安排還需日後召開內部會商議,並通過股東大會審議決定。
6月1日,聖象集團在微信公眾號中這樣描述因意外不幸離世的陳曉龍:「實幹興邦是陳曉龍先生從父輩身上延續下來,想要堅守下去的情懷;為企業的明天謀篇布局,是陳曉龍先生生前的決心與態度。」
失去了這樣一位強者,無論下一任掌門是誰,大亞集團和大亞聖象都將面臨著最難預知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