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傳播於民間,方可興起。彭靜旋慢慢發覺原來自己做的事情,世界早已賦予它不一樣的意義。讓世界認識中國藝術,成為她想要堅持的方向。
文 | 北方女王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道盡夕陽映照萬頃碧波的景象。
而如今在法國街頭,有這樣一個中國女孩子。身穿一襲大紅色長衫,頭戴古釵,用古箏彈奏了一首《漁舟唱晚》。
中國古典音樂,有著一種跨越時空的滄桑之美,彭靜旋彈指間,令許多駐足的華人淚流滿面。
目前,她的抖音粉絲數有179萬,單條彈奏古箏的視頻點讚數高達176.7萬。
大雅傳播於民間,方可興起。
不經意的真實時刻,往往更加打動人心。藝術,是生命的另一種富有。
這不是一個普通藝術創作者的記述,而是一個是擁有夢想與信念的生命,為了傳播中國傳統藝術,堅持不懈後,抵達到更遠地方的故事。
在彭靜旋還是一個懵懂,未涉世的小女孩時,家裡的長者就希望她以後能夠修讀藝術,因為這些學問不僅僅只是知識,更多是蘊含了生命。
因為家庭環境的薰陶,她自小就形成了文藝的氣質。
1995年10月30日,彭靜旋出生於湖南懷化,父母為其取這個名字,無非是希望她能安靜地旋轉於天地間,快樂地長大。
父母均為商人,母親喜歡音樂,尤其愛唱民歌。舅舅是二胡的資深愛好者,耳濡目染下,彭靜旋對中國傳統藝術有了不一樣的情愫。
每當她練琴覺得枯燥無聊的時候,母親總會陪在女兒身邊唱譜子,讓原本枯燥的練琴生活變得溫馨有趣。
而母親對音樂赤誠的熱愛和堅持不懈的態度,對年少的彭靜旋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彭靜旋從其母親的身上,漸漸學到了堅韌不拔的精神,這對她的從藝之路有很大的幫助。
致力於成為一名音樂家的願望,彭靜旋從小學開始每周末都會有培優課程,古箏、舞蹈、唱歌、主持、朗誦.7歲習箏,8歲學習中國古典舞。
每年她都會參加全國性的比賽,進行獨唱獨奏獨舞的表演,以增強自己的舞臺經歷及勇氣。
小小年紀,彭靜旋便很清楚要想做一名出色的音樂家,基本的藝術素養是必不可少的。
在自己15歲那年,她做了一個影響自己人生的選擇,從懷化到武漢進行專業的古箏學習,並於2010年以全國專業第三的成績,考入武漢音樂學院附屬中學,進行自己的高中生涯。
這個選擇決定了彭靜旋以後的專業化路線,也註定了從15歲那年開始,她就要獨自一人面對所有事情。
武漢音樂學院本科畢業後,彭靜旋決定只身前往法國進修留學。
接受最人物採訪時,她說:
「法國本身就是一個藝術氛圍很濃厚的國家,我在中國已經學習了十幾年的古箏,可對於一些系統的音樂理論知識,還是覺得自己有所欠缺。我覺得自己應該為彈古箏積累更多的理論基礎,以及音樂素養。」
經歷了那漫長的夜晚,十幾個小時橫跨太平洋的奔波,彭靜旋告別了與自己血脈相連的故鄉,第一次感受到鄉愁為何物。
在異鄉國度,她耐得住寂寞,安於簡單的開始人生的另一階段。每天啃著麵包,泡在圖書館學習,在草坪上彈琴。
在凡爾賽宮和塞納河的映襯下,彭靜旋有了別樣的自信與浪漫。
學習古箏17年,彭靜旋最深的感觸就是中華樂器的博大精深,特別是在大學期間,學校開設的編鐘古樂教程,讓她對傳統音樂甚至對編鐘古樂宮廷雅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從研究編鐘到演奏,藝術底蘊的深厚也讓這個中國女孩,在國外的音樂學習,有了很大的素養支撐。
其實,看似順風順水的背後,藏著的是她對人生精準的規劃。從小,彭靜旋就立志要為藝術傾盡一生。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何處未有聞。
在成為抖音視頻博主之前,彭靜旋作為波爾多第三大學在讀研究生,過著普通留學生的生活,每天學校宿舍兩點一線,學習法語與音樂課程,日子過得充實而快樂。
「錄製短視頻,對於自己的演奏生涯以及留學生活,也是一種很有意義的記錄。」
在抖音短視頻社交軟體上,彭靜旋發布了80餘段彈奏古箏的視頻,吸引了7萬多海外用戶點讚,作品點讚總數高達2034.5萬。大批外國網友齊呼「太美了」、「我想去中國」。
閒暇之餘,彭靜旋會攜著古箏走到法國的街頭,彈奏古曲,她對自己的專業有絕對的自信。
最初在街頭彈古箏,彭靜旋只是單純地想讓自己學習了17年的手藝不能丟掉。
久而久之,她發現在街頭彈琴不僅僅是演奏音樂這麼簡單,在法國人眼裡,自己就是中國人的象徵。
彈奏的音樂與言談舉止,都會影響中國在他們心目中的印象。
彭靜旋慢慢發覺原來自己做的事情,世界早已賦予了它不一樣的意義。讓世界認識中國藝術,成為她想要堅持的方向。
這個身在異國他鄉的女孩,內心的方向變得愈來愈堅定。
有一些法國人非常喜歡東方樂器發出的古典聲音,每次在她彈奏完之後,還會有人向她詢問,這是不是日本的?
每當這時,彭靜旋都會認真向他們解釋,這是中國的傳統樂器。
作為一個藝術創作者,傳播音樂之美當然只是一方面,但當古典音樂與樂器被解讀得愈發晦澀時,彭靜旋的存在,就顯得格外珍貴了。
從一個留學生,成為一名抖音藝術創作者之後,她的心境與看待世界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這個看似柔弱的女孩,深感自己肩上多了一份責任與擔當。
當擁有這麼多喜歡自己音樂的粉絲之後,彭靜旋會想要把這件事情做的更好。讓中國的傳統音樂,能夠通過各種途徑,在法國甚至歐洲進行高效有力的藝術輸出。
讓更多的外國人,至少知道自己手上的這件樂器來自中國,名字叫做古箏。
「煮一壺生死悲歡,祭少年郎,明月依舊何來悵惘;不若坦坦蕩蕩,歷遍風和浪,天涯一曲共悠揚。」
彭靜旋在法國的街頭每每彈奏古箏,都會有很多華人駐足欣賞,聽完她的整場演出後,或欣喜、或傷感。得幸於這久違的音樂,他們的思鄉之情才有所寄託。
抖音視頻的出現,讓獨在異鄉的彭靜旋感到不再孤獨,她與為其駐足的路人在那一刻,是心靈相通的。
因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喧鬧任其喧鬧,自有她自為之;
她自風情萬種,安於一隅。
讓彭靜旋意想不到的是,隨著彈奏古箏視頻的累積,抖音帳號的粉絲也越來越多,從最初的0到如今的179萬粉絲,她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
在這個時代,流量之所以魅力無窮,正因為其變現所帶來的經濟收益。
但洪流之中也總有清流,會把熱愛看得比錢重要,不願惹是與非。功利的世界裡也總有人,會格外享受藝術的純粹。
彭靜旋從一名法國的留學生成為抖音短視頻博主後,並沒有忘記自己來時的路。
為人低調是這個女孩一直以來的性格,走紅之後,有大量的商業活動找過來,但她覺得自己的身上多了一份責任,目前的首要任務就是傳播中國傳統藝術,以及給她的粉絲彈奏好聽的音樂,這是彭靜旋的初衷。
當大家都在一路狂奔,往前追逐利益和名利的時候,她卻在獨自後退,依舊隱匿於一個寂靜的角落,安心彈奏古箏。
彭靜旋很喜歡現在的生活,只因每一天都是充實且有意義的,她最喜歡每天太陽升起的時刻,安靜端坐在書桌前學習法語,時而彈奏古箏。
彭靜旋一直在前行的路上,拓寬自己人生的寬度。她所彈奏的每一首曲子,都是個體生命最真實的體驗與感受。
藝術的意義,於她而言,就是生活本身的意義。
彭靜旋攜古箏遠走他鄉,行走於繁華都市。奏華夏之音,彈江湖之韻。行人紛紛駐足,心醉於韻律之靜美,感嘆於中國傳統藝術之雅致。
接受採訪時,她說:「我未來想做一名優秀的音樂老師和音樂家,在研究生課程結束之後,我會考慮繼續讀博,回到中國把我在這邊所學中西合璧,教給我的學生。或者從事藝術傳播方面的工作。」
彭靜旋骨子裡的價值觀越來越堅定,對自己未來的人生方向,也越來越清晰。
回望彭靜旋一路走來的風景,我們終於明白,當你堅持內心所愛到無暇顧及自己命運的時候,你的人生軌跡就會悄然發生著變化。
抖音改變了許多人的人生軌跡,不止是彭靜旋自己,還有屏幕前的他們。
接受採訪時,彭靜旋認為抖音是個很好的平臺,它多元化的趨勢讓越來越多的人,能在上面學到很多東西,並且記錄自己美好的生活。
抖音平臺的藝術傳播與全民美育,讓原本可能枯燥無味的學習變得有趣生動。
彭靜旋表示,今後自己會進行第二階段的視頻發布(古箏教學),只為讓粉絲看了她的教學視頻之後,將古箏學的更好更精湛。
拍攝抖音,不過是用一些零碎的時間,做一件長久的事情。
在抖音的平臺上,多元的內容創作者,將傳統藝術的精粹與現代世界的萬象、基礎教育的普及與生活中的樂趣,以各種創意方式呈現出來。
這種強烈的人文和社科關懷,使年輕人可以感受到知識分享與藝術交往的樂趣。
採訪末了,她說:「未來我希望繼續做純粹的自己,在國外弘揚中國音樂,在抖音傳遞滿滿的正能量。」
彭靜旋眼中的世界,乃至整個生活本身,也許是一場不會停止的藝術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