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在今年的2月2日,深圳將召開中國首屆軍民融合風雲人物及領軍企業頒獎盛典,日前中國公布了一份入圍名單,其中共包括2017年度17位「風雲人物」,他們分別是:
「長徵七號」領軍人物劉志讓、新一代「北鬥導航」總設計師林寶軍、「深海勇士」號總設計師胡震、「天行一號」負責人蘇玉民、液態金屬領軍人物劉靜、「東方紅五號」總設計師周志成;
國產航母總體總師陽斌、「天舟一號」總設計師白明生、新一代「國產航發」領軍人物李建榕、「彩虹」系列無人機總工程師石文、「中華神盾」雷達副總設計師邢文革、新一代大型戰艦總建造師馬瑞雲;
「陸戰之王」總設計師毛明、高超音速技術領軍人物王振國、「殲-20戰鬥機之父」楊偉、中國「量子通信之父」潘建偉、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
這些人,都是打個噴嚏就能讓美國抖三抖的存在,除此之外,還有中國「電磁彈射之父」馬偉明院士、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院士、中國「雷射陀螺」總設計師高伯龍教授、「海漂」18年,難忘初心的黃大年教授......
只可惜,還未看到祖國復興,有些「國寶」就已經離開了人世:2017年1月8日,黃大年教授因病逝世;2017年9月15日,南仁東院士因病逝世;2017年12月6日,高伯龍院士因病逝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國寶」都是因病逝世,長達幾十年奮鬥在軍工一線,讓老一輩們的身體承受了難以想像的痛苦,但為了治療中國軍工的各種「頑疾」,他們默默忍受了下來。
這些人,並不會因為擦破一塊皮、流了幾滴血就像戲子因為「工傷」一樣上頭條,也不會因為攻克了某項世界級技術、解決了困擾幾十年的難題就像戲子因為「緋聞」一樣上頭條,科學家們不會主動宣傳自己,但我們不能少了對他們的敬重!
如今,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科學技術突飛猛進,這些「國寶」為此而獻身,是為了什麼?是冥冥中一種歷史的輪迴?還是中華民族魂魄中綿延不息的一種不可阻擋的力量?
讓某國航母后退數百海裡、每天替中國節省上億研發資金、讓西方不敢妄動、讓世界為之側目的人,根本不是開豪車、住別墅的戲子,而是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