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部電影《穿Prada 的女魔頭》公映以來,我就一直想搞明白為什麼是Prada ?為什麼不是其他品牌呢?
插播幾句:我百分百贊同《Vogue》雜誌美國版創意總監 Grace Coddington 對《穿Prada 的女魔頭》的評價:「它對時裝業的描述簡直是十足十的荒謬可笑」,「基本上可以這麼說,(作者)是在通過嘲笑安娜來賺錢。」這些評價白紙黑字地寫在了Grace的回憶錄裡。
圖註:Grace Coddington 手裡抱著的書就是她的自傳,中文版被出版方定名為《格蕾絲傳》,已經出版上市了。
如果你手邊我有翻譯的這本《格蕾絲傳》,可以在前言的第二頁,以及正文的第217頁找到這些評價。電影上映時,書中影射的、被冠以魔頭稱呼的《Vogue》雜誌主編 Anna Wintour 帶著女兒,全身上下穿著Prada亮相紅毯。Grace對此的評價是:她可是安娜。
圖註:Anna Wintour 和 Miuccia Prada的合影,圖片來自網絡。Anna曾說過很喜歡 Miuccia的首飾收藏,因為件件都是精品。
圖註:Miuccia Prada 在 Andre Leon Talley家中,攝影師是 Robert Fairer。
為什麼是 Prada 呢?
為什麼不是其他品牌呢?
最近在連續看過兩遍 Pradasphere 香港展和展覽配套的出版物,以及集中閱讀關於 Miuccia Prada 的書籍和採訪文章之後,突然反應過來了,只能是 Prada。
Anna Wintour 來自一個高知家庭,爸爸和親兄弟都是英國報業精英。
而 Miuccia Prada,用現在的網絡流行詞彙來講就是,她是富三代、超級學霸以及百分百的藝術青年。
Miuccia Prada 是來自富裕家庭是個富三代,是24歲就拿到博士學位的學霸,讀書時同時研習啞劇,事業穩定後她自掏腰包贊助當代藝術。義大利時裝記者吉安•魯吉•帕拉齊尼 (Gian Luigi Paracchini)曾寫過 Miuccia Prada 不穿連褲襪,冬天也會光腳穿鞋,並且,冬日鞋子的設計照樣華美如夏日派對。因為除了紅毯,她從小到大都不用在寒風裡跑。
圖註:Miuccia Prada,拍攝於2010年,攝影師 Brigitte Lacombe。
圖註:Miuccia Prada,攝影師 Manuela Pavesi,拍攝於 2012
換言之,Miuccia 的存在滿足了有追求的高知女性的需要,她們需要和別人不一樣,她們不在乎是否被大眾理解,或者說,她們願意通過不被理解來拉開距離。
所以,好品味的富二代設計師遠遠不夠,因為,當下的精英女性需要更多。
就像人們說庫哈斯是新一代知識分子形象代表一樣。形象,Miuccia Prada 代表一種高知人群想要的形象。
在這些人眼中,時尚是那些影響著生活方式的養成和改變的思想和趨勢,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高知可能不願意公開鼓吹消費,但是他們更熱精於消費,誇張一點說,他們是那種「通過對方如何著裝,就能知道對方智商有多高」的人群。
高知人代表之一、女博士 Miuccia Prada 對此有個高屋建瓴式的闡述:「奢侈品代表你與物質之間的關係,它是一種遠高於價格的商品,與一種強大的文化認同感緊密相連,是綜合的符號形象。」
從某種角度而言,女博士、新當代藝術的贊助人 Miuccia Prada 的時裝與配飾設計,被視為走在潮流趨勢前方的、不斷更新和加強的、代表著一種變化與轉折中的思想。換言之,通過逆潮流而行,或者說「去時尚」的風格,加之 Prada 一貫熱衷的私人贊助藝術活動,Prada 這個品牌的設計擁有強烈的現代感。擁有博士學歷的 Miuccia Prada 曾經對自己選擇進入時裝業而有愧疚之情,後來她不再這樣想了,因為她對時裝有了新的認識:「時裝設計師表達創意的一種有力的形式,這種創意和現實息息相關,不是憑空想像,它傳遞出無數的想法。時裝,是一種非常嚴肅的心理訴求。當人們購買服裝時,她的動機絕對是要擁有一件帶有某個品牌logo的物品。」
這麼說吧,女博士更懂得如何從理論上為大家梳理思路。
所以,問題不是為什麼是 Prada 呢?而是,
為什麼不是 Prada 呢?
圖註:Miuccia Prada 最廣為流傳的照片之一,來自網絡。
解讀Miuccia Prada,解讀Pradasphere
Miuccia Prada 的父親是海軍軍官,她出生時,她的外祖父創建的Prada精品店已經是米蘭最著名的精品店之一了;
十五六歲的反叛少女時代,Miuccia Prada 對抗方式是「第一時間穿上來自Saint Laurent, Pierre Cardin 以及那些奇怪的英國設計師們的衣服」。
24歲時她拿到了的博士學位,專業是政治學,並且,讀書時代,她連續五年去劇院學習啞劇表演。
28歲時,她決定回來幫助媽媽打理家族事業,她開始設計包袋,並在30歲時,將家族生意拓展到女鞋製作。她對鞋子設計真是充滿熱情!義大利記者曾說 Miuccia Prada 本人的穿衣風格是女學生式的:過膝長裙、厚短襪加華美的鞋子。看 Pradasphere 展覽的一個感觸是:設計師在嘗試讓鞋子在逃脫時光的囚禁。策展人從過去三十年來的設計中篩選出60套服裝,分成六個主題,將不同年代的衣服按照同一主題組合在一起,有意思的是六個主題都分別搭配同一款鞋子。儘管人形臺上的衣服創作年代相隔多年,但鞋子的出現很和諧,見下圖。
圖註:上面這一系列圖片中,有幾張是十三帝拍的,就是色彩角度最特別的那些。
1984年,35歲的她設計出暢銷全球的 Prada 尼龍包;
38歲時結婚,39歲初為人母的她正式推出 Prada 女裝(註:這個時間點很有意思,下文再細說);
43歲時推出 MiuMiu 女裝,據說起因是:她和女友一起逛街買衣服時發現,有些設計她們很中意,可是尺寸卻是十五六歲小女孩的。
1993年推出 Prada 男裝,也是在這一年,她推出一個非盈利的藝術機構 Prada Milanoarte,兩年後這個非盈利的藝術機構更名為 Prada基金會,換言之,她成為當代藝術的贊助人,第一個展覽就是英國藝術家 Anish Kapoor 的個展,隨後是 Louise Bourgeois 的首個義大利個展,還有Marc Quinn 等等。
2001年Prada基金會開始了和庫哈斯的建築所OMA以及其智力腦庫機構AMO長期合作,這就更加的精英與先鋒化了。你瞧,Miuccia Prada真的是在用真金白銀支持當代藝術,此外她的藝術品味相當學者派頭,她選擇的藝術家雖然都極富爭議,但也都是你無法否認的新現代藝術的奠基人。
Prada基金會雖然是個私人的機構,但是做的事情比公共機構更猛,它毫不掩飾地要走在眾人前面,它要早於別人發現當代藝術思想裡的變化與轉折。啊,扯遠了,我想說的是,你看,Miuccia Prada 這是在用學霸的心、用富三代以及自己就是成功商人的錢贊助藝術。
所以,你看,Miuccia Prada 是個不折不扣的富三代、超級學霸以及百分百的藝術青年。
2000年時,我們大家都熟悉的言辭鋒利時裝評論人 Suzy Menkes 曾這樣評價 Miuccia Prada :「她不僅是設計師,她是先知」。當然,後來 Suzy 在沒和 Miuccia Prada 的設計產生共鳴時,也說過不好聽的。
Pradasphere展覽
好了,讓我們回頭來看這樣的一個 Miuccia Prada 帶來的 Pradasphere 展覽吧。
Pradasphere 展覽最早的亮相是在倫敦的哈羅德百貨,今年11月展覽被帶到香港,並為了這個展覽改建了四號碼頭。開幕當晚的重量級嘉賓是鞏俐,此外有孔孝真、車勝元等人,當晚來做現場演出的獲得兩個葛萊美獎杯的熱門歌手Lorde。當晚的盛況能在Prada 的微信帳號裡看到(微信公共帳號是 Prada_official),插播一句,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Prada在國內推出公共微信帳號,但是至今沒有進入微博這個熱門社交媒體。
除了鞋子,我個人著迷的是一個小小的被稱為「觀察探索 Observation」的空間,這裡循環播放8個今日看來依然是突破傳統的、先鋒性質的實驗性視頻創作。這些視頻都是Prada 的廣告,這些視頻裡看不到品牌logo,而是傳達出一些強烈又複雜的情緒。多謝Prada的公關Kino,我們現在在這裡談論這8支視頻時,不會是紙上談乒,因為Kino把這些視頻都上傳到我們能在內地輕鬆打開的網頁裡了。
第一個視頻《Thunder Perfect Mind》
最最最想和你熱烈討論的是這支拍攝於2005年的5分鐘的視頻《Thunder Perfect Mind》。
幾乎每個場景裡超模Daria Werbowy都會變換造型,每套服裝今日看來都依然動人,通過換裝 Daria Werbowy 成為百變女郎,在女兒、戀人、妻子、媽媽、上班族、殺手、害羞的人、狂放的人等多個角色之間自如切換。
同時,貫穿整支影片的是 Blanca Li 的低語,她以看書時遇到共鳴字句時情不自禁低聲地、斷續地誦讀其中的句子方式做配音。
她念得是一首公元一世紀詩歌,叫做《The Thunder,Perfect Mind》,或者還有另一個名字《The Thunder,Perfect Intellect》。這是一首神秘的詩歌,是1945年被考古家發掘出來的,是他們在拿戈瑪 Nag Hammadi 城的圖書館裡面發現的,當時被發掘出來的有13個古代的手抄本,共有50首左右的詩歌,被統稱為《Nag Hammadi Scriptures 拿戈瑪詩經》,《The Thunder,Perfect Mind》就是其中之一。
我對照了幾個不同英文翻譯版本,聽寫記錄下視頻裡面出現過的詩句:
For I am the first and the last
我是第一,亦是最後
I am the wife and the virgin
我是妻子,亦是處女
I am the mother and the daughter
我是母親,亦是女兒
I am she whose wedding is great and I have not taken a husband
我是那個有盛大婚禮的人,我未曾正式結過婚
I am the bride and the bridegroom
我是新娘,也是新郎
I am senseless and I am wise
我是無知的,也是充滿智慧的
Come forward to childhood and do notdespise it because it is little and small
不要因為孩童弱小而輕視他們,主動接納他們
And do not bring back some greatness inparts from smallness for the smallness are known from the greatnesses
(註:好奇,這句你會怎麼用中文表達?我吃不準,你記得留言啊)
I am the one who is honored and praised andwho is despised scornfully.
我是被讚美的,我是榮耀的,我也是被輕蔑鄙視的
I am knowledge and ignorance
我是有知識的也是無知的
I am shame and boldness
我既羞愧又大膽無畏
I am shameless I am shamed
我是厚顏無恥的,也是深感羞愧的
I am control and the uncontrollable
我是控制別人的人,也是被別人控制的人
I am strength and I am fear
我是強大的,也是心懷恐懼的
I am war and peace
我是好戰的,也是平和的
I am the one who has no substance
我一無所有
But I, I am compassionate and I am cruel
但我,我是富有同情心的,我是殘忍的
Do not hate my obedience and do not love myself-control
別反感我的服從性,也別愛上我的自我控制力
I am the union and the dissolution
我是合縱,也是連橫
I am she who exists in all fears andstrength in trembling
我在恐懼中生存,我在顫抖中強大
I am she who is weak and I am well in apleasant place
我是弱者,我自得其樂
And I am an alien and a citizen
我是異鄉人,我是本地人
I am the silence that is incomprehensible andthe idea whose remembrance is frequent
我的沉默是高深莫測的,我的理念紛雜多變的
I am the voice whose sound is manifold
我是多樣性的代表
For I am the first and the last
我是第一,亦是最後
就是這個視頻了,一起看
這個視頻叫做《Thunder Perfect Mind》,拍攝於2005年,是 Miuccia Prada 特邀同為導演的父女兩人 Ridley Scott 和Jordan Scott 一起拍攝製作的。
猜猜拍這個短片的目的?
Miuccia Prada 是為了推廣她的第一款香水,叫做 Prada。
公元一世紀的古詩被用來完美地刻畫出女性心理的不同側面。
導演Jordan Scott說: 「我似乎被一群強勢的女人所包圍……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這個方案來自女人、關乎女人。」
讓我們回憶一下之前的那個時間點,Miuccia Prada 是在生下第一個孩子後開始推出女裝系列的。
她曾說過:「我是一個妻子也是一個母親,時裝之外,我對很多事情感興趣 …… 我,以及萬千女性都希望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過一種一部樣的生活,我想做母親,還想要擁有愛情,所以,我不得不自我妥協…… 我真的信仰女性主義原則,但是如果太過強硬的話,我自己也會感到受傷,所以就得放棄過多的欲望。我儘量保留身為女性的樂趣,我不想放棄自己的獨立性……」
再反過來對照視視頻中被截取下來的《The Thunder,Perfect Mind》詩句,是不是也覺得有共鳴呢?
第二個視頻: Trembled Blossom
導演是詹姆斯·利馬(James Lima),創作於2008年;視頻裡非常好聽的音樂是 Coco Rosie樂隊為之原創的。
上面這個視頻裡能看到各種看似相互矛盾的元素,比如源自英倫百年老店 Liberty 的印花,新藝術運動,荷蘭畫家的 Hieronymus Bosch 的怪異繪畫(他以善於表現地獄、妖魔鬼怪出名,畫面經常充滿了神秘和的怪誕想像,被後人尊為超現實主義啟迪者)—— 所以說是看似矛盾,骨子裡類同,他們都是他們自己的時代裡的奮勇創新的代表。
《Trembled Blossoms》是原創動畫短片,薈萃了 從2007 年夏季開始創作的與 Prada 2008 春/夏女裝設計有關的大量作品,片中展現了繁盛誘人的鮮花及令人動容的仙女畫面,主題有些性感曖昧,詮釋了Miuccia Prada 的獨特設計理念。
Miuccia Prada曾說過:「誘惑是內心的一種感覺,無需對普通的審美做出太多妥協。」
2008年春夏的 Prada 廣告和視頻中的背景是同一個系列,是 Steven Meisel 拍的,模特是 Sasha Pivovarova。
第三個視頻Fallen Shadows
導演和上面的《Trembled Blossoms》一樣,還是詹姆斯·利馬(James Lima),還是一部動畫短片。視頻裡非常好聽的音樂是 Antony and The Johnsons 樂隊為之原創的。
這一次的創作靈感來自這一季Prada的廣告大片,是 Steven Meisel 拍的,由琳達·伊萬格麗斯塔(Linda Evangelista)擔任模特的蕾絲系列廣告大片。
《Fallen Shadows》是 Prada 在電影、動畫、建築、藝術和音響設計方面的又一次實驗。 這部動畫是 Prada 與詹姆斯•利馬(James Lima) 導演的精心之作,旨在嘗試最前沿的技術。在這部作品中,Prada 首次運用了計算機動作捕捉和數碼掃描技術,通過掃描並記錄全身的動作,進而轉化成完全動畫化的角色。
第四個視頻 First Spring
導演是楊福東(Yang Fudong),他為Prada 的2010春夏系列拍攝了這部9 分鐘長的黑白短片。據說是因為楊福東的視頻創作《竹林七賢》亮相2007年威尼斯雙年展,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進而促成了這個合作。
主角是文藝片男神耿樂,還能看到當年還蠻青澀的超模趙磊。
片中有兩組人,兩個外國男模和耿樂扮演的穿 Prada 男裝的現代旅人,還有一群穿著中國古代多個朝代的不同服飾的古代人。兩組人出現在同一個時空、同一個場景裡,彼此都是對方的闖入者。現代旅人好似處在一個失控的旅程中,有對未知的好奇與惶惑,最終以一種古怪中略帶荒謬的姿態飛身離開。
楊福東曾說:「闖入者,對我來說其實是一個陌生的感覺,比如說對Prada、對時尚的感覺,有點熟悉但其實是陌生的、有距離的。我在提綱裡說的是,一群很難說認識或不認識的年輕人,到了這麼個地方,有點像鏡像,不會固定在一個點上,也有點像鐵軌交錯的火車,來來往往,但永遠不會交融。片裡面有假的南京路,場景看起來像一個片場,電影整個過程就像一部戲,而走鋼絲那一幕,就像一場穿幫了的朝代戲。」
評論家們認為:《First Spring》以一種無法言喻的、催眠般的敘述方式,將來自截然不同的國度和時空的人聚在一起。空曠的街道,裝飾華麗的密室,充滿神秘感的人物,行走半空中,撐著鏤空陽傘,踏上一條危險卻充滿魅惑的旅途。這部影片的單一色調將截然相反的幻想與真實融合在一起,楊福東所採用的電影拍攝手法又使影片呈現出現代感的效果。
第五個視頻:Enter Alchemy
導演是奧斯卡獲獎導演彼得羅·斯卡利亞(Pietro Scalia),是為男士香水 Infusion d』homme 創作的,斯卡利亞將9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導演的電影巧妙融合在一起,並運用9種不同的視角看待男士香水。
我喜歡美國導演 Michael Merryman 的那個片段,就是一分零五秒出現的那一段,
這讓人想起 David Bowie在電影《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的外星人造型。你呢,九個小片段,你喜歡哪一個?
評論家們認為《Enter Alchemy》的國際化合作正如Prada執著探索的精神。此部短片對於男士香水的概念展示出非常不同的視角。
第六個視頻: A Theraphy
這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小短片,導演是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主演是兩個老戲骨Helena Bonham Carter 和 Ben Kingsley,他們分別扮演問診的富家女和嚴肅的心理醫生,小小劇透一下:富家女一直在喋喋不休的自憐自艾,而我們可愛的心理醫生則不由自主地被那件華美的大衣吸引了……
Ben Kingsley 在這個短片裡始終一言不發,但是絕對搶鏡。這位老先生可是我的男神哪。他雖然沒頭髮,雖然總是看起來很嚴肅,但這種嚴肅簡直千變萬化,有時是古板,有時是懦弱,有時是虛偽,有時是冷血殺手…… 這一次呢,則是悶騷 + 明騷。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說:「這部短片的基調是友誼和相互尊敬,並最終成為一場夢想成真的遊戲、一個構思。當我應邀為 Prada 拍攝一部短片時,我原本以為會受到種種約束無法率性發揮,但事實上,他們給了我完全的自由,讓我有機會在片場再次集結最中意的團隊,一起享受工作的樂趣。能有機會深入探究時裝界在當今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其中充斥著諸多陳規戒律的現狀,對我來說有著莫大的吸引力,同時也讓我覺得有些許苦惱,但是對此卻又絕對無法忽視。得知如今仍有表現詼諧與諷刺的創作空間,這一點真是令人無比振奮;毫無疑問,Prada 就是這樣的一個品牌。」
下面這張照片加配字真是絕了。
第七個視頻: Candy L'Eau
這是韋斯•安德森(Wes Anderson) 和羅曼·科波拉(Roman Coppola)聯合為 Prada 的香水 Candy L'eau 指導的短片。
法國女演員蕾雅·賽杜(Léa Seydoux)擔任女主角,她的角色置身於一段巴黎式的戀愛之中,這段三角戀以優雅的、不落窠臼的形式表達出女孩生活的樂趣。
第八個視頻:Castello Cavalcanti
這是2014年年初公映的,一段由著名美國導演韋斯•安德森 (Wes Anderson)執導的八分鐘短片。
主演是Jason Schwartzman,他是韋斯•安德森的固定班底之一,在《布達佩斯達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月升王國 MoonriseKingdom》裡都有亮相。查豆瓣的話,還能看到他曾在《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Fantastic Mr. Fox》中用聲音演出一心想成為運動員的狐狸兒子艾什。
下圖就是為Prada 拍的短片海報了
在這個叫做《Castello Cavalcanti》的短片裡,講述了一個發生在1955年的小故事:Jason扮演的美國賽車選手在一個偏遠的義大利小鎮撞車了,他不得不停留在小鎮上,然後這個美國人發現這個小鎮竟然是自己家族的老家。
著名攝影師戴瑞斯•康吉 (Darius Khondji)掌鏡,他的鏡頭像一部好奇望遠鏡一樣在場景之間飛快地移動:五十年代麗光板與霓虹燈招牌明亮而諷刺的顏色、一晃而過的漂亮女侍者、陌生人的慷慨。
最後關於 Miuccia Prada 一定要提的是,她出身於 5月10日,是標準金牛座。
圖註:Miuccia Prada 肖像,攝影師 Guido Harari, 1999
圖註:Miuccia Prada,攝影師 Rankin,2012
圖註:Miuccia Prada,攝影師 Mikael Jansson, 2012
記得留言告訴我你的看法啊,
還有那句話,你會怎麼翻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