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種網紅減肥咖啡,在網絡平臺上成了「減肥傳奇」,號稱一個月瘦8-20斤,純植物提取、無副作用。
而這款減肥咖啡,最終在台州警方手中終結了「傳奇」。
近日,台州警方一舉搗毀了一個集生產、網絡銷售有毒、有害減肥咖啡、糖果的全鏈條犯罪團夥,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0人,搗毀生產窩點3個,現場查扣各類生產設備6套,疑似西布曲明、酚酞5公斤,各種原料、包裝材料等共計1026公斤,初步核算涉案金額6600多萬元。首席記者 楊麗 通訊員 曹紅兵
網紅咖啡含有違禁藥西布曲明
一般,負責辦食藥環案件的民警對減肥藥都特別敏感。
今年5月,台州市仙居縣公安局治安大隊行動中隊民警看到網上有人留言說,吃了網紅咖啡後,有頭昏、心慌、失眠等症狀。
難道是西布曲明?
這樣的咖啡網上賣到300-500元,而產品外包裝上面都是英文,網上宣稱減肥咖啡純天然,原料來自西班牙,卻沒有任何相關標識。
就在民警準備下一步調查時,有人來報案了。
打扮時髦的李女士到派出所報案,說自己花了近2000元買了一款減肥咖啡,喝了幾次後出現頭昏、腿軟、嗜睡等,跑去醫院一看,被醫生的話嚇壞了:谷丙轉氨酶值嚴重偏高,鉀離子也高了,肝也受損傷了……
賣咖啡的是一個網上好友,「當時說有優惠活動,只要168元一包」,李女士去質問,人家把她拉黑了。
經過市場監管部門檢測,結果顯示產品中含有國家明令禁止的禁藥「西布曲明」成分。
西布曲明原來用於輔助治療肥胖症,但是因為副作用大,會造成心率增快、血壓增高,嚴重時可導致中風甚至死亡。
早在2010年,有關部門就已經發布通知禁止鹽酸西布曲明製劑和原料藥在我國生產、銷售和使用。
台州警方抽調精幹警力成立專班展開調查。
經過數據研判分析,這是一起特大網絡跨省生產、銷售有害食品案件。
賣給李女士咖啡的人姓楊,她的上家姓陳,仙居人,開有網店,下屬代理很多。而陳某的上家則是蘇州一對夫婦。
這對夫婦本來一直在做服裝,「他們都有自己的圈子,什麼都代理,什麼產品好賣會相互推薦」。
而他們的咖啡也是從網上買來的,進貨批發價是每包(裡面有25條)八九十元,他們再以160元左右賣給下面的代理,一級級轉賣後,一般可以賣到300多元,最高的甚至達520元一包。
網紅咖啡是這麼生產出來的
這種「網紅咖啡」,來自吉林安圖縣二道白河鎮。
11月,東北已經下雪了。11月10日,仙居縣公安局民警、市場監管工作人員組成前沿抓捕組在冰天雪地裡展開調查。一個星期後,他們掌握了犯罪團夥的蹤跡。
這是典型的家族犯罪,謝某和張某是男女朋友,張某的父母是幫手。
正準備抓捕那天,長白山下了一場暴雪,嫌疑人之一、張某父親進山辦事因大雪封山出不來了,而張某和謝某也消失了。
兩天後,張某和謝某回到二道白河家裡。被抓後,他們交代說,原本想去旅遊一段時間,但接到家裡電話說機器壞了,才急忙又趕回來。
生產窩點是一個倉庫改裝的,房間內布滿灰塵,各種咖啡原料更是隨意地裝在裝動物飼料用的袋子裡,或散落在黑乎乎的地面上,地面上還有又黑又髒的煤石、碎磚等,這是從外邊雪泥地進屋墊腳用的。
在生產窩點,還放著一袋袋各種口味的果味粉,還有一大桶百香果蜜。據謝某交代,這是他們正準備開發的新品種。
這些網上爆紅的減肥咖啡賣到幾百元,其實就是咖啡粉加上西布曲明等違禁藥,用攪拌機攪拌下,再加點調味添加劑,估算下來,也就十幾元的成本。
每個女人都說自己胖
這種心理讓嫌疑人得逞
謝某交代,她大學學的是市場營銷,從 2017年開始,她發現網上出現了減肥咖啡。從網上各方面信息,她分析得出,在咖啡中添加西布曲明或酚酞會有顯著的減肥效果。
覺得這是條生意途徑,她和男友一起從網上買來咖啡原料、西布曲明和生產設備,租下兩個簡陋的房子,開始生產 「減肥咖啡」,自己邊上的車庫成了倉庫。
男友和他父母負責生產、灌裝,謝某負責網上推廣,她在各大社交平臺,尋找各地代理商。
他們自己設計品牌和包裝,每款咖啡主推1-2個月,然後換新產品上市,每款他們都取個「外文名」,看著高大上,什麼「Amor coffee」(粉咖啡)、「DL SLLMMING COFFEE」(黑咖啡)、caféJessica(綠咖啡)、DORA MACCHIATO(紫咖啡)、「super sugar」(瑪奇VC可可軟糖、複合果蔬糖果)……他們還聲稱所有產品原料來自西班牙和南非野生漿果提取,無任何副作用;加上分銷商的瘋狂推銷(名氣越大價格也越容易高,也更好賣),本是「三無產品」的「減肥咖啡」竟成了「神藥」。
警方說,現在很多減肥產品都可能含有違禁藥成分,這似乎成了一個公開的秘密。
像在這起案子裡,曾熱推的「粉咖啡」,網上質疑聲不斷,而賣的分銷商也都明白,「買的大都是女性,她們心裡也清楚知道減肥藥不好」,「現在,每個女的都說要減肥,八九十斤的人都說自己胖,哪怕花再多錢也會去試試,犯罪嫌疑人就是抓住這種心理」,辦案民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