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空氣品質指標
空氣淨化器進入中國市場時屬於小眾產品,面向的群體主要是特殊人群(如花粉過敏者、呼吸道疾病患者)和高消費群體,但伴隨著國內霧霾天氣頻發,空氣淨化器開始進入大眾視野。
隨著全國大氣汙染治理工作的推進,霧霾天氣出現的頻率逐漸減少。2019年PM2.5濃度為36微克/立方米,相比2015年下降34.5%;337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2%,相比2015年提高5.3個百分點,均超額完成時序進度和年度目標要求。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中國空氣淨化器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2018年中國空氣淨化器零售額為116.7億元,大幅下降,同比下降27.6%,截至2019年11月,中國空氣淨化器零售總額為81.8億元,同比下降12.2%。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年以來,中國空氣淨化器市場在銷品牌及新上市產品投放減少,同時部分企業通過降價、促銷、買贈等活動努力清庫存,空氣淨化器產品的價格不斷下降,線上市場均價大幅下降,下降幅度達到10%,線下市場均價波動較小,線下市場均價降幅為0.1%。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2019年,中國空氣淨化器的投資金額呈現波動變化態勢,2018年行業投資5起,規模為4.03億元,2019年行業的投資起數降為1起,規模為1億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進口方面,據統計,截至到2019年中國空氣淨化器進口量為22.1萬個,進口額為0.33億美元。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出口方面,中國作為一個製造業大國,全球約70%的空氣淨化器都是在中國生產的。隨著中國空氣淨化器行業技術水平的提升,加上國內產品製造的價格優勢,過去3年,中國的空氣淨化器出口數量增長明顯。截至到2019年中國空氣淨化器出口量為2105萬個,出口額為7.99億美元。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空氣淨化器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三、中國空氣淨化器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2019年7月,全國空氣淨化器零售額佔比與零售量佔比最高的為惠而浦,佔比分為為21.5%與24.5%。2019年7月空氣淨化器均價最高的為A.O.史密斯,均價為5605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空氣淨化器行業競爭較為激烈,2019年線下渠道零售中,飛利浦和史密斯佔據較多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7%和14%,國內品牌中美的和蘇泊爾線下渠道銷售佔比分別為2%和11%,因此國內品牌在線下渠道的佔比小於國外品牌。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小米、豹米等廠商均在空氣淨化器行業拓荒期進入市場,墨跡、聚美、錘子等後來者面臨的困境要更加明顯,美的、飛利浦、夏普等綜合性品牌產品不斷地進行調整,352等專業淨化器品牌穩定佔據一定市場份額。線上渠道中小米脫穎而出,佔據較多的線上銷售市場份額,佔比達27%,其次為飛利浦,其線上銷售額佔線上銷售總額的13%。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中國空氣淨化器行業創新趨勢
空氣淨化器主要針對空氣中的顆粒物、氣態汙染物、微生物等汙染物進行去除,以淨化室內空氣。目前,去除顆粒物的技術已相對成熟,包括對灰塵、花粉、塵蟎、香菸、油煙、室外進入室內的PM2.5等顆粒物的去除,主要通過介質過濾和靜電吸附兩種技術來解決。
氣態汙染物的淨化技術是未來行業發展與創新的主要方向。氣態汙染物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從汙染源排到大氣中的原始汙染物質,比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有機化合物等;另一種是經過一系列化學或光化學反應而生成的新汙染物質,如硫酸霧、光化學煙霧、臭氧、過氧化乙醯硝酸酯、酮類、醛類等。目前消費者和商家關注較多的是室內裝修中使用的板材、粘合劑、塗料等汙染源帶來的甲醛問題。在過去幾年,行業中主流產品的甲醛淨化能力提升明顯,體現出了行業技術的發展。
室內裝修帶來的空氣汙染比較複雜,汙染物種類繁多,來源複雜。隨著裝飾材料行業的發展,這個問題正在得到逐步改善,但是距離國際領先水平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同時甲醛是會長時間持續揮發的一種氣體,不僅僅是新裝修的家庭需要避免甲醛汙染,裝修後的一段時間內都需要關注。未來隨著行業發展,低濃度有害氣體環境下的空氣淨化技術和空氣過濾材料的研發,是行業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另一方面,目前國內空氣淨化器行業中,不論是線下渠道的傳統家電品牌,還是線上渠道的新晉網際網路/電商品牌或電視直銷渠道的品牌,按照市場份額看,基本的品牌格局已經形成。但是中國空氣淨化器過濾器替換率極低,消費者還未養成定期更換過濾器的習慣,因為很多用戶完全不知道過濾器需要更換,何談何時更換。在引導和培養消費者使用習慣的同時,未來切入市場的機會點可以是商業模式的創新,這也將是新品牌在行業中分取一杯羹的為數不多的機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