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自官宣以來,熱搜就沒停過。主打「不懼年齡、活出自我」概念的綜藝,掀起了一場現象級的夏日狂歡,匯成「三十而勵、三十而立、三十而驪」的女性發聲。
9月4日成團夜將至,大家都很好奇最終的成團位,我們先來討論一下,今晚的成團夜會有那幾位姐姐成團呢?
雖然結果目前還不知道,但我們可以通過觀眾投票的特點,來預測一下。
據資料顯示,男性和女性觀眾的投票特點完全不同。
男性觀眾的投票,基本會受到個人刻板印象的影響。
《網易新聞·數讀》做過一項統計,從提及《姐姐》這個節目的近11萬條帖子中,分析男性群體對他們的認知:提到張含韻想到的是「酸酸甜甜」;提到張萌、白冰和金沙則馬上會想到電視劇《神話》;而提到金晨、藍盈瑩等年輕的女藝人,討論基本都集中在顏值。
而女性觀眾的投票,關注點會更多的放在年齡和價值觀。
類似「這個節目讓我開始弱化對於年齡的焦慮和恐懼,不再那麼害怕30歲了。」「每個年齡都有不同的魅力,姐姐讓我看到了30歲之後更多的可能性。」這樣的言論是她們大多數的心聲。
所以我們大膽預測,像熱度一直很高的張雨綺、萬茜、寧靜很有可能成團;然後很有自己個性或者舞臺魅力的王霏霏、李斯丹妮、阿朵也有機會成團;最後就是國民度比較高和顏值比較高的張含韻、金晨也可能會成團。
激動人心的預測結束了,晚上一起來驗證一下數據的力量。
接下來想討論的一點,是很弔詭的一件事,節目組明明宣揚要女性活出自我,為什麼卻要觀眾來決定她們的命運?
這個問題其實從節目第二期開始就一直被詬病。
第二期姐姐們發現勁歌熱舞比慢歌更能贏得票數之後,為了贏得比賽,一直都很聰明地為自己爭取快歌、爭取好的團隊。
某種意義上來看,姐姐們的選擇完全沒有問題,來參加節目,就是要成團的。那麼為了這個目的,自然要好好研究規則,認真摸透評審人喜好。這是生存技巧,沒有什麼情懷好講,也沒有什麼問題好被詬病。
但是,如果強行把一個綜藝節目,等同於人生,要求大家在人生的道路上,都要為了「成團」而拼命努力,像姐姐一樣耀眼醒目才算是值得,未免有點強人所難。
每個人有不同的價值觀,有不同的人生定位、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價值標準,只要他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
每個人有不同的風要乘,有不同的浪要破,一張一弛,方顯人生本色。
一個機械工具,需要進口電機、高容電池和高品材料,才能成為受大家喜愛的產品。比如如果想入手一款筋膜槍,會關注它使用的電機、有幾節電池、機身的材質、震動的頻率和振幅,整體都比較滿意,才會入手。
但是人生,沒有這麼多標準和對比,只要是自己想要的,就沒有人可以評判。
《乘風破浪的姐姐》,僅僅是一個30歲的命題,
但節目背後,是對年齡和生活的思考。
我們,終會老去。
而那些能夠駕馭歲月的人,大多把夢想看得比年齡這個數字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