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女神似乎永遠只能存活在那些黃金年代的香港電影中,沒PS沒濾鏡,一代絕色,恣意生長。
在男人天下的功夫片裡,總得浮現點那麼些個俏麗的身影才能讓影片更多一分熱血硬氣。
要說起以顏值美得令人心動的,不提不提及李小龍的「女神」苗可秀。
看遍紅塵百顏的金庸老先生,唯獨為她起了「苗可秀」這麼個藝名,意喻嘉禾挖掘的這個新人,是要長出來「秀」的幼苗。
1970年進入嘉禾電影公司,19歲的小姑娘天生一副靈動大眼,身形苗條纖細。她曾在採訪中直言不諱地表示,其實做演員,純粹是誤打誤撞。其實當年中學畢業後,苗可秀已經拿到了一家美資企業的秘書職位。
是出來逛街的時候,正好大街上在招聘演員,就這麼稀裡糊塗換了職業。
看來老天爺賞飯吃還是有道理的,苗可秀寄出自薦照的第二天,嘉禾就驚為天人地趕緊張貼出她的巨幅海報,沒有比她更有說服力的活招牌。
還沒有完善造星機制的年代,苗可秀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自然會被如珠如寶般寵愛。
巧合的是,她家與功夫巨星李小龍兩家是世交。因為反覆主演過李小龍電影中罕見的感情戲,苗可秀多年來一直被看做愛而不得李小龍才終身未嫁。是紅顏知己也好,被看做鄰家小妹也罷,不可否認的是,苗可秀在初期是作為功夫女俠類電影被培養,可惜沒能成功。其後在李小龍的電影中才大放異彩,為人所熟悉。
作為舉足輕重的華人第一巨星,李小龍的感情世界一直被外界關注及研究。苗可秀從未正面回應過李小龍與他的緋聞,一貫是不承認不否認的自我抵抗原則。
與柔美外表不同的是,苗可秀個性很倔強,認定了就一條道走到黑,撞牆也不回頭。
單看兩人之間的合作經歷,李小龍在電影中的初吻也獻給了她,應該還是熟人之間一招安全牌的策略。一共就合作了三部戲,要是李小龍真的為愛昏頭,相信苗可秀如今的地位,不可能就一個經典嘉禾公主的名號。
據說兩人第一次傳出緋聞,源自在羅馬工作時朝夕相處了一周。有人打著追憶旗號用這樁緋聞汙名化李小龍時,已邁入花甲之年的苗可秀卻第一次站出來解釋,當年兩人吃飯牽手,是因為苗可秀被製片人騷擾,李小龍刻意製造緋聞是為了讓對方知難而退,卻又能很好保護小妹妹的未來星途。
苗可秀看李小龍,也只是鄰居家熟悉的大哥一般,她曾經坦言結束合作後並沒有什麼機會了解李小龍,兩個人的關係早就止步於紅顏知己。
或許只是粉絲的一種執念,苗可秀遠比李小龍真正愛過的女人更受歡迎,僅僅幾部作品而已,外人怎麼看他們怎麼登對,還曾經為了這對熒幕情侶製作過紀念冊。將各種精美的劇照一一呈現,可見這對CP當年受歡迎的程度。
嚴格意義上來說,苗可秀是第一代龍女郎,但此龍非彼龍,她是成龍電影《蛇鶴八步》的第一位女主角,可惜演出時早已風光不在。
1973年7月,李小龍逝世。對苗可秀來說,往後去行走的電影江湖再也得不到這位大哥庇護。
容顏無改,她卻再也不是電影中那個傾倒眾生的「最美女神」。由於李小龍去世的方式過於離奇,媒體一直把各種重點都放在圍繞這位巨星的桃色豔聞上。
許多年後,苗可秀在接受採訪時不無痛苦地回憶,當年被媒體的流言蜚語折磨得不敢見人,甚至連一身黑衣去參加葬禮都要被寫成是半個未亡人。
這段時期的苗可秀就跟徹底失去自我一樣,走到哪裡都與李小龍的名字捆綁在一起。沒過幾年,她就因為實在忍受不了媒體的窮追猛打,選擇淡出影壇。
兩個人當年究竟有沒有因戲生情不得而知,苗可秀卻因終身未嫁的事實註定要活在李小龍的陰影裡。
如今66歲的苗可秀再度出現在鏡頭前時,有人感嘆歲月還是負了這位紅顏的絕色。可真正的美人從來不懼年華老去,她每次凝視鏡頭時,還是有著那份直達人心淡然。
何必對女明星如此刻薄,哪個同齡人會有她不曾更改的空靈氣質。
她如今在加拿大一家華人電臺做著主播,只要去溫哥華都會為了李小龍掃墓,感恩這位大哥對她的關照。也曾多次回港被邀請參演影視作品,由於她走紅的年代實在過於久遠,所以未能喚醒過當年人的情懷,影響力均平平。
對於那些非議和被指控的痴心,這位常年活在媒體報導中的女神只是淡然一笑,反而活潑地說起另一位香港電影界代表人物古天樂,調侃地表示,若是古天樂生在她那個年代,也許才是她最理想另一半的樣子。
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人間匆匆,昭華易逝,不管苗可秀是否真的為了追逐愛情一生無果,這位御用女主角的輝煌歷史早就成了過去式。就算是愛而不得,那麼有些再見,已然是再也不見的永恆,在經歷過所謂的曲折和波瀾後,自己選擇走一條餘下皆坦途的路也未嘗不可。
用盡一生去思念,難道就不能是愛的另一種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