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9.2,真正堪稱零差評的國產劇《天道》

2020-09-18 喪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天道》這部電視劇?

在豆瓣上其評分高達9.1分,是深受觀眾們的喜愛,很多網友表示這部電視劇才能被稱之為國產劇的「巔峰之作」!

但你知道嗎?

其實天道這部電視劇是曾被封禁過的,還被封禁了10年之久。

電視劇《天道》是2008年開播的神劇,剛開播平淡無奇,因為其中涉及大量文化知識,如果不了解中國的儒釋道、東西方哲學、經濟學,就很難理解這部劇的精妙之處。

那些喜歡俊男美女的觀眾對這部劇不會有很大興趣,那些有腦子,喜歡思考的人則非常喜歡這部劇。後來觀眾的智商和水平上來了,這部劇就一發不可收拾,越來越火(即使火,這部劇還是小眾,因為不愛動腦子的人很多)。

我們用事實說話,就在去年《天道》在豆瓣評分就高達9.1分,如今更是漲了0.1分,達到9.2分,在很多人心裡,除了配樂,還有製作成本比較低,單從思維和知識上面來講,這部劇堪稱完美。

《天道》的兩個主演,左小青和王志文演技精湛,左小青將芮小丹的清純、內心豐富、有慧根演繹得淋漓盡致,王志文則將丁元英的深謀遠慮、清高、痞氣演繹得活靈活現。

導演也值得一說,《天道》的導演叫張前,他導演過一部家戶喻曉的神劇——《亮劍》。

《天道》改編自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如果從名字上來說,《遙遠的救世主》更符合這部劇的主題,這部劇時刻都在告訴我們,能拯救自己的,不在天邊,就在眼前,能救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如《易經》中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據作家豆豆所說,這部劇裡的很多思想並不是她原創的,而是現實中就有,她只不過拿來罷了,正如丁元英所說的:「按規律辦事就是神。」

主角丁元英由王志文飾演。他是一個游離超脫於世俗之外的奇人。他自稱是個「小混混」,但卻常常作為商戰中的組局人,事無巨細地操控著一切。他擁有著不同尋常的價值觀,看問題的角度和格局也與常人不同。

首先,他質疑傳統文化中的弱勢元素。

他認為,透視這個社會,要通過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文化屬性的產物。

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就是天道,不易人的意志為轉移。

一個國家之所以窮,是窮在思維上,窮在依賴強者,窮在期望救世主上,這是滲透在一個民族骨子裡的價值和判斷。

他自己已經察覺到文化對人的影響了,可自身仍然無法徹底擺脫這種弱勢文化。所以他選擇離群索居,參悟文化屬性,反省自身。

如今我們講「馬太效應」,窮者越來越窮,富著越來越富。我們也講二八法則,八成的財富集中在兩成人的手裡,這對應的,也是文化的產物。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主演王志文是有名的戲痴,為了《天道》,他推掉了其他所有的角色,一心專研劇本,全身心地沉浸在「丁元英」的精神世界裡。

這也就是,我們從《天道》「丁元英」的身上,既看到了原著主人公的影子,也看到了王志文的內涵,「丁元英」跟王志文,恍然之間,而合為了一體,觀眾分不清,王志文是「丁元英」,還是「丁元英」是王志文。

一方面是王志文演技如神,另一方面,是他的氣質內涵跟「丁元英」相合,吃透了角色精髓的王志文,「丁元英」一出,鬼神驚。

《天道》中的左小青,也不是個「花瓶」。

從小就害怕背課文的左小青,一進《天道》劇組,都體會到了什麼叫「煎熬」,大段大段哲理性臺詞,王志文是駕輕就熟,而對於左小青來說,卻是一個艱難的考驗。

她靠著毅力,一段一段的啃了下來,在《天道》裡,我們看不到背的痕跡。

因為扮演刑警芮小丹,左小青在《天道》中的動作戲很多,雖然在拍戲之前,左小青專門在北京某刑警隊,專門學習了一個月,可真到拍戲,雨戲加打戲,也讓不用替身的左小青受了不少的罪。

為了更加貼近於主人公,王志文跟左小青都專門學習了德語,而且左小青還又學習了街舞,可謂吃了一番苦。

雖然《天道》看似情景簡單,但取景地,從中國到德國,從北京到山東,從西安到延安,再到米脂,榆林,然後再到忻州,算是踏遍半個中國。

充足的預算,讓《天道》劇組可以儘可能的忠實於原著,取景地都跟小說中一樣,在當地拍攝。


「殺富濟貧」是《天道》的商業模式

天下商業三百六十行,每一個行業都會有一個領頭羊。後面是一群跟著走的羊群。總會有羊想插隊,總會有羊想擠到前面。蛋糕總共那麼大,有想擠進來挖一勺的,必然有人就少吃,或者吃不到。

「殺富濟貧」就是那個從羊群腿縫裡擠進去的那隻羊,必然要低了頭,蜷了身,低姿態入群。

低成本是任何商業模式的致命殺器。所謂光腳不怕穿鞋的。

彎道超車是機遇,是捷徑。省了披荊斬棘、開疆拓土的艱辛與成本,直接入圍。

大至航天、軍工高科技,小到雞毛蒜皮小作坊,低成本可以迅速在行業佔得一席之地。

劇中樂聖公司可謂一枝獨大,大到只有刺人之矛,無需防禦之盾。面對農村作坊的突然殺入,毫無招架之力。

現實中有很多例子,「大米」手機,「拼夕夕」平臺。都是這種商業模式的再現。

「殺富濟貧」是具有很強借鑑意義的商業模式。

這部電視劇十多年了,到現在都不過時,不想想為什麼。裡面表達的東西都是從古至今傳承了上千年的。

人的本性,生存的意義,自我價值的體現,自我認知不足導致的惡果。

這裡面有些事情就沒有絕對的是非善惡。

你說林雨峰最後那樣做錯了麼,你說葉曉明做錯了麼,你說劉冰做錯了麼,你說馮世傑做錯了麼,你說芮小丹做錯了麼。

他們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同,對社會認知的不同,對自我認知的不同導致了他們的命運。

丁元英一開始就算計好的,他早就布好局了,你看他們去五臺山之前怎麼和韓楚風說的,這種計劃不止是單單的布局,更是對每個人,每個機構有著非常深刻的認識和了解。這就是他說的通過文化屬性能了解到很多的東西。

肖亞文也說過,認識他就是打開了一扇窗戶。這扇窗戶,在我認為就是三觀的一種更新,一種提升,對世界有了新的認識,不單單再去關注那些家長裡短的事情,也知道了自己的渺小,也明白了自己弱,他人的強,強到不露聲色。

對人生有了新的定義,對實現自我價值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明白了自己適合做什麼,不適合做什麼。

其實,個人覺得,這部電視劇就說明了一個道理:靠天靠靠父母,始終不如靠自己!

為什麼這麼說呢?本劇中最主要的還是講了王廟村的得救之道。丁元英說過,王廟村是弱勢文化的載體,要救他們,無非是讓井底的人扒著井沿看一眼,然後再掉下去,活得更痛苦。

他為什麼會有此一說呢?

個人認為,主要是丁元英對文化屬性這個詞的理解,為什麼有些人生活在底層,苦苦掙扎?

因為他們在等,在等一個可以救他們的人,這個救他們的人就是救世主,救世主會帶給他們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物質條件,更好的收入,更好的生存環境。

等和靠,就是他們的代名詞。

他擔心的是王廟村也是這種結果。

所以,剛開始的時候,他不想幫王廟村,只是芮小丹給了了一個啟示:你幫他們的方式,是否是錯了呢?

所以丁元英開始反思。

策劃了這場扶貧事件。

王廟村最終是否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那是後話。至少丁元英給他們打造的一個認識就是,凡事靠自己。

他們的錢,靠的是自己能吃苦,能在不是人待的地方待著,幹不是平常人能幹的事

丁元英一開始就給他們灌輸了思想:別把自己太當人,也別把別人太不當人看。

所以,拯救王廟村的人,並不是丁元英,丁元英只是把他們的特點利用了起來,並沒有改變他們吃苦的現狀。真正拯救他們的,是王廟村自己,而並非別人。

農民就是認死理,只要能改善他們的生活,給他們出出主意的人,都是最敬佩的人。

在《天道》這部電視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

有一次,馮世傑累得夠嗆,跟丁元英抱怨了一句說:「我的天,累死我了。」

丁元英這個時候就說:「累死了,你死了嗎?」

馮世傑當時尷尬的一笑,就說:「嘿嘿,哪能真死呢。」

接著丁元英就說這樣一句話:「想幹成點事就記住兩句話,別把別人不當人了,別把自己太當人了。」

做成一件事情是十分不容易的,需要付出很多心思,不能把自己太當人,意思就是想要做成一件事情,就要付出比常人所想像不到更多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如果你拿一個世俗的標準去要求自己,感覺累了就休息,感覺不想幹了就直接放棄,這樣的話什麼也做不成,要有一種破釜沉舟的精神,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否則所有的努力都將白費。

這裡令我影響最深刻的人物是劉冰,一個古城賣唱片的小人物,沒有遠大的抱負,忽然有一天在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前來賣唱片充飢的丁元英,後來在唱片發燒友那裡得知丁元英的事跡。

在得知發燒友請丁元英出山指導王廟村脫貧時,動了小聰明,打算分一杯羹。經過創業,開著丁元英的寶馬車在北京城人模人樣的談生意時他在心中不止一次的感嘆,原來人還可以這樣活。

後來他既像勝利者又像受了委屈的孩子縱身從二十層的頂樓跳了下去,他僅僅是井底之蛙,沒有任何心理準備,茫茫然的扒著井沿看了外面的花花世界,對他的精神和心理造成了衝擊,扒著井沿覺得外邊有危險,立刻又縮到了井裡面,殊不知距離井底有一段的距離,沒有承受住摔下去的痛。

劉冰這樣的人既可憐又可恨,他渴望當一顆天上閃亮的星星,沒想到最後陷入了人性的漩渦之中,越陷越深直至吞沒。

丁元英最後為何要騙劉冰,丁元英給劉冰的檔案袋是劉冰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也是壓倒他的最後一根稻草,就看劉冰自己如何選擇。

就像薛丁格的貓,這是天道裡面的大智慧,,劉冰小聰明的思維導致最後的悲劇,到底是在「追逐金錢」,還是在「吸引金錢」?這值得我們思考。

電視劇《天道》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

如果電視機《天道》按照書籍《遙遠的救世主》直接內容呈現,那麼我們一定看不到這個電視劇,因為電視劇一直以來的定位就是「奶頭樂」理論,冷靜思考現實的電視劇並不叫座,而且還有審查方面的風險。

因為價值觀屬於意識形態的東西,是不允許「私相相授」的存在,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永遠不會給你答案,答案需要我們自己領悟,因為只可意會 不可言傳,天機不可洩露,還有言語道斷,一說即錯。

同一個人對於同一件事的看法和結論是不一樣的,但是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沒有標準答案,反而求全責備會讓問題本身失去意義。

言歸正傳,《天道》電視劇背後細思極恐的細節

我總感覺《遙遠的救世主》是總綱,而《背叛》是前傳,《天幕紅塵》是後傳,講背叛、救贖、寬恕。用儒家講,智者無敵、仁者無敵、勇者無敵。用佛家講,慈悲、憐憫、大愛天下。

哪一行有哪一行的規則和秩序,行業是秩序是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只能在有效範圍內鬥爭、博弈,換場地一定要調轉槍頭,否則,不僅傷人傷己,還容易被系統判定「出局」

相關焦點

  • 盤點中華製片史上堪稱零差評的國產劇,網友:這些劇很難給差評
    在這個流量明星當道的影視時代,國產電視劇的產量是居高不下,然而質量堪憂,爛劇比比皆是,和以前的電視劇沒有可比性。雖然以前的國產電視劇數量比不過現在,但堪稱經典的卻很多,真的是讓人百看不厭。最近小編從多方面收集了在中華製片史上堪稱經典零差評的國產劇,大家一起看看吧。
  • 中國影視界堪稱零差評的電視劇有哪些?
    中國影視界堪稱零差評的電視劇有哪些?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你喜歡和認同的,未必就是別人喜歡和認同的。但事無完事,人無完人,就算是再怎麼完美的東西,都是會有缺陷的。所以,什麼才是真正零差評的作品?只能說天下間無盡善盡美之事,沒有絕對完美的人物,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只要問心無愧就好!下面總結了一些網友公認的和評分最高的影視作品,一起來看看吧!
  • 堪稱零差評十部國產劇,每一部都是經典,你看過幾部?
    《琅琊榜》作為2015年評分最高的國產劇,它也稱得上是近些年的國劇典範,在豆瓣影視評分榜上獲得了9.3的高評分,也足以見得觀眾對它的認可。的裡程碑,也是我國諜戰劇中得到評價最高的一部劇,讓其他諜戰劇望塵莫及。
  • 堪稱零差評的5部甜寵劇,少看一部都是一種遺憾,你追過幾部?
    雖說如今的甜寵劇有很多。但是堪稱零差評的卻非常少。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六部堪稱零差評的甜寵劇。《雙世寵妃》非常經典的甜寵劇。而這部劇可以說從頭到尾都是在撒狗糧。所以這部劇也是公認零差評的甜寵劇。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親愛的熱愛的》,由楊紫和李現主演的電視連續劇。
  • 豆瓣評分9.0以上的國產劇排行榜 豆瓣評分9.0以上的國產劇前十
    豆瓣評分9.0以上的國產劇排行榜1、大明王朝2、走向共和3、紅樓夢4、西遊記5、生存之民工6、武林外傳7、三國演義8、大宅門9、光陰的故事10、潛伏豆瓣評分9.0以上的國產劇大明王朝在豆瓣上也達到了9.7分的高分,很多人甚至稱讚這部劇是真正真實的歷史中國,這部劇作為2007年的劇,但是比現在絕大多數劇都要優秀。
  • 5部真正意義上零差評國產電視劇,每一部都是不可多得的經典
    要說真的有零差評的電視劇實在是鳳毛麟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究竟有哪些國產電視劇能夠做到零差評。也在這些人身上看到了我們自己,所以真正好的戲是要反映社會現實的。《大明王朝》就是這樣一部零差評的電視劇,這部電視劇是我們國產劇的巔峰,老戲骨飆起戲來真是爽。 一個手勢,一個眼神都能讓人看出官場上的爾虞我詐。演員們把角色鑽研到了細緻入微的地步,而導演也把拍攝角度選擇的非常好,可以說是神作無疑,一旦入坑就欲罷不能。
  • 《天道》曾被禁播10年,豆瓣評分9.2分的神劇,尺度有多大?
    《天道》這部劇製作距今十幾年,改編自豆豆2005年發行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並且由《亮劍》的導演張前親自導演同時參與編劇的過程。在主演左小青和王志文的代表作裡,很少有人會提到《天道》,但就是這樣一部被低估的電視劇,豆瓣評分高達9.2分,足以見其分量
  • 推薦5部好看的懸疑劇,《沉默的真相》佔一部,你追過哪幾部?
    這部劇播出後吸引了很多愛看懸疑劇的粉絲的追捧,也受到了他們的一致好評。這部劇之所以堪稱零差評的懸疑劇與以下兩點原因有關:一是,案情生動。這部劇以倒敘的手法全新的演繹了一個個離奇的案件,讓文章產生懸念引人入勝。二是,增加了兩個女性角色。這兩個女性角色分別是刑偵隊的任堆和陳的記者。她們將真實的女性力量展現給了觀眾。
  • 2020年上半年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劇,2部評分超9分
    那2020年又出現了哪些精品國產電視劇呢?這裡為大家盤點2020年上半年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劇,入選的標準是單集時長超過25分鐘,評分人數1萬+,豆瓣評分截取於發稿時,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劇荒了。第5名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豆瓣評分8.2分有人說《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讓觀眾看到了國產青春劇同樣可以有好的劇本,雖然基本是清一色的新人,但是也不妨礙這部劇的優秀和爆火,在全部都是新人的情況下有接近10萬的人評分,充分說明這部劇的確是今年的現象級國產青春劇。
  • 評分9.1以上十部良心國產劇,四大名著三部上榜,第一評分恐怖
    現在中國國產劇越來越多了,但是濫竽充數的國產劇也越來越多了,很多國產劇被吐槽的厲害,大家直呼沒有好看的國產劇看,下面為大家精選了十部豆瓣評分9.0以上的國產劇,希望大家喜歡這些良心劇。1、《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9.7由張黎執導,陳寶國、黃志忠、王慶祥等主演的歷史類電視劇,該劇以嘉靖三十九年為背景,講述了是清官海瑞不懼強權,敢於向腐朽封建皇權發起挑戰的故事。很多人甚至稱讚這部劇是真正真實的歷史中國。
  • 《旗袍美探》豆瓣評分出爐,一星差評超9%,馬伊琍人設卻峰迴路轉
    近些年以來,關於懸疑題材的影視劇不在少數,這類題材的劇大部分只需要注重於探案劇情,像類似於國產劇的一些剪輯服裝到以及CP感,在懸疑題材裡都並不顯得那麼重要,畢竟只有劇情才能吸引得了觀眾。
  • 五部真正意義上零差評國產電視劇,沒看過的快收藏,看過的來回味
    要說一部電視劇真正得零差評,那是不太可能的,零差評只能說這部電視劇觀眾們特別喜歡,而且評價很高,看過以後反響很好。此外,這部劇的演員陣容也是非常強大,他們不是流量小生,卻有著實打實的演技。國產劇演技巔峰之作,年輕人很難超越的那種。看老戲骨飆戲非常爽,話裡有話,一個表情,一個手勢都是生死命懸一線。與命運爭太難,與大勢鬥太慘,活得太累了。最後離開的人反而是解脫了。張太嶽、海剛峰都為大明的中興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前者是宏觀的把控大局的、後者每任一地也都做了不小的功績、若兩人換個位置、海剛峰可能會無所適從、張太嶽可能會束手束腳。
  • 一看「上癮」高分國產劇,豆瓣評分在9.0以上,連刷三遍都不夠
    從之前的情況來看,電視劇《安家》的分數隻落後了6.2分,很多網友吐槽主演孫儷演技過猛太誇張了。電視劇《完美關係》變成了「尷尬關係」,豆瓣只得4.7分,另一位網友的評價雖然還不是特別理想,但還沒有公布。事實上近幾年不得不說,國產電視劇無論從質量還是高度來看,似乎都下降了一點,收視率高、口碑好的優質電視劇屈指可數。
  • 《旗袍美探》豆瓣評分出爐,一星差評超9%,女主人設卻峰迴路轉
    近些年以來,關於懸疑題材的影視劇不在少數,這類題材的劇大部分只需要注重於探案劇情,像類似於國產劇的一些剪輯服裝到以及CP感,在懸疑題材裡都並不顯得那麼重要,畢竟只有劇情才能吸引得了觀眾。但該劇開播沒幾天就遭到了第一次的滑鐵盧,本來之前大部分網友對這部劇還是挺看好的,認為劇情搞笑可以當成一部「下飯劇」,但沒想到豆瓣評分的出爐才真正讓人大跌眼鏡,評分僅僅只維持在6.7左右,一星差評超過9%。
  • 一看就「上癮」的高分國產劇,豆瓣評分9.0以上,連刷3遍都不夠
    不過,這幾部電視劇雖然熱度高,但豆瓣口碑評分卻不怎麼理想。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電視劇《安家》的評分僅僅之後6.2分,很多網友吐槽主演孫儷的演技過猛,畫風過於浮誇。而電視劇《完美關係》儼然已經變成了「尷尬關係」,豆瓣評分僅僅只有4.7分,另外一部雖然目前評分還未出,但從網友評論來看,也不是特別理想。
  • 2019年沒有豆瓣評分超過9分的國產劇?其實10年也就9部
    想想這一年來的電視劇,好像還真不少,年初的《知否》、年中的《親愛的,熱愛的》、《小歡喜》、《長安十二時辰》,年末的《鶴唳華亭》、《慶餘年》,引起較高熱度的國產劇還挺不少的,但是豆瓣評分到9分的,卻沒有。不過大家也不用覺得遺憾,因為從2010年到2019年,這十年的時間,其實也就9部評分在9以上的電視劇而已。
  • 又一國產劇大火,評分9.4超《沉默的真相》,年度口碑劇預定啦!
    ,主演和配角們都演得非常好,所以劇播出後也很快成了爆款,人氣口碑雙收,網上的評分也達到了8.2分,這是一部真正火出圈的國產好劇。《沉默的真相》50萬人打分9.2不過要說到評分,《沉默的真相》其實才是今年國產劇的天花板,評分高達9.2分超越同類劇《白夜追兇》成為懸疑劇的標杆之作,甚至還被國外剽竊創意翻拍,可見《沉默的真相》確實很火了,50多萬人打分說明沒有水分,看過這部國產劇的觀眾,相信都認可9.2的評分吧。
  • 十年,豆瓣評分9分以上的國產劇,只有這九部!
    今年可謂好劇不斷,從開年到現在已經播出多部口碑好劇了,比如《安家》、《清平樂》、《三叉戟》、《隱秘的角落》等劇都非常不錯。但是豆瓣評分9分以上的劇還沒有,本來《隱秘的角落》剛播出的時候評分9.2,但現在評分只剩8.9,不過它依然是今年到現在為此評分最高的劇。
  • 《天道》:屢遭刪減的神劇,豆瓣評分9.2分,背後究竟有何魔力
    《天道》改編自神秘女作家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這部電視劇一上市,就備受廣大觀眾的喜愛與追捧。很多人表示從《天道》中學到很多哲思,使自己受益匪淺。也有人把它當作一本教科書,不僅學習生活中的知識,也學習關於商業競爭的小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