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於8月31日在威尼斯電影節上首映,觀影盛狀可謂是人頭攢動,觀影評價好評如潮。10月4號上映,《小丑》絕對會是令大家值得期待的一部電影。期待《小丑》能夠國內上映。但是很由於R級定位,國內引進的可能性較小。
關注公眾號:寒冰電影,回復小丑,已經可以觀看了
《每日電訊報》:這不是一部超級英雄大片,一個對老版老爺電視劇的致敬,是這部沉重、消極、現實的都市驚悚片中少見的亮色。
《倫敦標準晚報》:看了這部電影之後,不再需要別的版本(的小丑起源故事)。
《時代》:這部電影沒有主線劇情,就像一堆動圖表情包放在了一起。……影片想反映如今我們文化的空虛,但它本身剛好就是文化空洞的典型表現。
在這裡截取兩則媒體對於影片《小丑》的評價。說到本片《小丑》,早在四月份就已經介紹過影片《小丑》。當時對它的期待值就很高。這個戴著面具後的男人,早在該片之前就已經是許多經典大片的男一號了。傑昆·菲尼克斯的演技在電影《她》裡留給了我深刻的印象。
《小丑》作為DC一部反英雄作品,講述了和蝙蝠俠一直對抗的小丑的起源。這是一部小丑的獨立大電影。可以說,面對」和諧美好「的哥譚市,在沒有蝙蝠俠出現之前,這裡早已烏煙瘴氣。不同於底層大眾,蝙蝠俠這種出生即含著金湯匙的人,真的難以接觸到真實的哥譚市。要不是蝙蝠俠沒有選擇做」何不食肉糜「的富二代,那麼底層人的生活希望,似乎都難以照進。
在一個難見天日的城市生活,不是人人都是小丑,但真的可能人人都可以變成小丑。電影前期一直在鋪墊,觀眾會感慨如果換做是我,我早就怒了。不過正是抓耳撓腮的鋪墊和壓抑,才使得大家渴望亞瑟·弗萊克的黑化。在劇情方面,不做劇透。對於《小丑》的評價,有好有壞,因為此次並非將它視為DC傳統英雄類影片對待,所以在評價方面也會更為嚴苛。不過,就體驗而言,這還是相當不錯的一部片子。
《小丑》能否國內上映?《小丑》首映後北美媒體口碑解禁:目前爛番茄新鮮度86%(22評),MTC是75分(13好4中1差),IMDB均分高達9.9。對於《小丑》能否在國內上映,本人還是稍稍有所期待的。就影片本身而言,《小丑》被歸檔於R級。R級是美國審查制度下對電影分級的一級,分類到R級的片子有《閃靈》、《沉默的羔羊》、《生化危機》等。啊,對了。還有《黑客帝國》。R級的標準是:R級為限制級,13歲-17歲觀眾要求有父母或成人陪同觀看--該級別的影片包含成人內容,裡面有較多的性愛、暴力、吸毒等場面和髒話。
就片子本身而言,《小丑》電影中並非充斥著大量的暴力、吸毒等場面。而且,這類場面從來不是小丑電影類型的核心元素。和蝙蝠俠的科技感與懲惡揚善的英雄敘事不同。《小丑》是暗黑類主題電影,但更可以看作是一個以普通底層小市民為主角的罪案片,他在逆境中選擇了另一種崛起,也就是黑化。相比於影片動作和犯罪場景,不如說它所揭露的人性對抗和掙扎黑化才是能否上映的糾結點。
本影片不同於《水形物語》、《生化危機》等片,他們搖身一變可以通過生化汙染、神秘奇幻來引進。《小丑》則不同,這類影片參雜的思考性較多。在這裡,不講多說。能否上映就看有沒有人敢於去爭取了。不過跨國看電影,似乎也不錯。有朋友私下表示計劃在上檔期間來趟出國遊。不為別的,只想看場電影。
電影《小丑》已經上映,當然目前為止只有少部分人能夠嘗鮮。趕住公眾號:寒冰電影,回復小丑,可觀看。